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老其实已经很注意了,毕竟他们周围的同事朋友,出事的不要太多,看得多了早就知道这些人的套路了。他们也不是傻子,任由别人搓磨,对于一些事情早就做了防范和准备的。再说了,都是有儿女的人,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子女多多考虑。
委员会的人找借口上门多次,都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周家二老所谓与海外势力勾结的罪证。
当然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这根本就不存在。
老两口其实是对政治风向比较敏感的人了。因为京都属于暴风雨的中心,运动和一些消息都比安城这边开始的要早。所以基本上在古明妍在自家忙忙叨叨防患于未然的时候,京都的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了些苗头了。
像是京都大学这种思想重镇,初初闹起来的时候,阵势不是古明妍这种只在后世看过些资料的人可以想象的出来的。
老两口在事情发生前就已经把很多东西都处理了。家里的财物什么的倒是其次,主要是各种的书。舍不得的太多,二人就找了个可靠的人帮着给转移了。
委员会的人没有翻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也没有就此放弃。也不知他们是如何勾结的,又许诺了什么,二老的儿媳妇,也就是周晓淳的大嫂孙芳,不知从哪里找出了早年周老与国外友人的一封通信,她将这封信交给了委员会,说是二老通敌的罪证,并且编造了一套证词,‘揭发’了二人的‘罪行’。
由于是家人实名举报,而且那封信的确是周老与友人的通信。自此,二老的罪名坐实。没有审判只有批/斗,没有辩白只有辱骂,没有别的证据只有抄/家。
从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被打成人人喊打的卖国贼。面对亲人的背叛,同僚的闪躲,邻居的落井下石,二老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和痛苦,家庭和事业瞬间分崩离析。
造成周家二老悲剧发生的源头,便是二老的儿媳妇孙芳了。
要说孙芳此人家境也不错,家里是小官之家,配上周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也算是门当户对。她和周晓淳的哥哥周晓军算是自由恋爱,结婚后生活的也挺不错的,两人还生了个儿子,名叫周天宇。
周晓军是京电的编剧系的老师,是那种典型的文艺工作者。他对于世俗生活不太关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艺术创作上,经常下工厂和乡村体验生活,采风取材,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着家。
因为孙芳也有工作,儿子周天宇就由周老和林老师一手带大。
其实要不是这场运动,这个三口之家顶多就是发生点儿柴米油盐的小矛盾,而不至于发展到后来水火不容的仇人的地步的。
孙芳算是个比较有野心且渴望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人了。
要说起来这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罢了。
只是可惜的是,她是在结婚后才意识到自己这一点的。
结婚前被丈夫周晓军的仪表堂堂和满腹才华所吸引,但这些滤镜在婚后的柴米油盐中很快就被消磨殆尽了。孙芳慢慢看到的是周围的其他嫁入当官家庭的朋友们过的生活,再跟自己的一对比,难免就觉得丈夫没权没势还没钱,与她膨胀的**和野心相比,两人这慢慢的矛盾也就出现了。
按说她的生活也没有很差。在京都那样的大城市里有房子有工作,生了孩子还有公婆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帮着带,丈夫虽然没有权势,但对她也是着实不错的,没有什么大男子主义的毛病不说,家务这些都会帮忙做。
但是孙芳这样的人吧,是不会看到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有多珍贵的,贪心和不知足是这种人的日常状态。在丈夫这儿得不到想要的,她就把主意打到了公婆身上。
周季祥和林白能够在当时的情况下留洋海外,尽管是公费,但两人的家世自然是不凡的,而且能在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见识和理想,可见也不是一般人。这样的人想来应该是家资颇丰的。
孙芳在嫁入周家之前,就从周晓军处了解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知道周家父母并不是仅仅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只是拿着大学老师工资的一般知识分子家庭,两人还是很有些家底儿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在哪里放着,但是按照周晓军透露出来的意思,这应该是比不小的财产。
不得不说这也是孙芳愿意嫁给周晓军的一个原因了。但是让她失望的是,她以为公婆会在他们结婚的时候给出点好东西给她的,可是当时周家二老除了给儿子置办正常的聘礼之外,并没有另外给孙芳什么。
孙芳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慢慢开始有所不满了,只是新婚到底是甜蜜的,这些也就不算什么了。只是后来夫妻二人矛盾越来越多,孙芳的不满聚集,不由得就又把主意打到了公婆家产的身上。
那段时间她频频出入周家,言语间就是在打听那笔财产的事情。
不过周老二人是什么样的人啊,能够在那个时代被国家选派出去留学的人,智商和情商都不会低,再加上这么多年的经历,老人家什么看不出来。
孙芳心里这点事儿,在她第一次上门的时候老两口就知道了。但是因为这年代讲究自由恋爱,他们又都是留过洋的,思想比较开化。既然儿子看上了人家要娶回家,这姑娘家庭和个人大面上也都没什么好挑剔的,不能就因为点儿还没露出来的小心思,做家长的就反对吧。而且二老是打算儿子结婚后就跟他们分开过的,不住在一起,两人喜不喜欢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至于结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儿媳妇透露自家的家底儿,那是因为那些都是他们的父母辈给的东西,大多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儿子两口子又不是吃不上饭,又都是受过教育有工作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自己老两口身体都还健康着,远没有到分财产的地步,自然不会就平白的给出东西了。
不过二老是这么想的,但是那些贪心的人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的,这东西被她惦记上了,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的。
原本孙芳是想从二老手里要点东西出来,一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要过的富足一些。另外就是想用这些东西给丈夫打开门路,别一天只想着当老师,想让丈夫往从政的路上走的。
说到底这个女人是贪恋权力的。她有这样的想法,但奈何她丈夫周晓军没有这样的‘上进心’,公婆也不搭理她的要求,问起来也只说家里什么都没有,还劝她认真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种种的不满汇聚在一起,加上运动的袭来,周围的各种乱象丛生,便就滋长了孙芳心中的恶念。
不知通过什么关系,委员会的一个叫江红进的人找到了她。二人这么一对接,发现对方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江红进想要揪出周老他们的把柄立功升官,孙芳想要借此机会让两个她看不顺眼的老不死消失,并且想在抄/家的时候获取她贪恋已久的财富。至于丈夫和儿子,对这个女人来说,都是可以舍弃的。面对屡屡不配合她不‘上进’的丈夫,和不是自己亲手带大也并不亲近的儿子,孙芳当然是站在唾手可得的财富和权势的一边的。
就这样,孙芳交出了早先她去公婆家里打听财产事情的时候偶然看到的,一封周老与他米国友人的信件。
那时候二老还没有转移书和孙芳惦记的财产,家里的东西又多,便没有注意到少了一封信的事儿。
但就是这一封信,成为了给二老定罪的最有力的证据。
要说起来,这只是封普通的友人之间相互谈论近况的信。可委员会的人不懂啊,或者说他们压根儿就不想懂,也不必懂。
本就抱着踩你下去升官发财目的的人,还指望他能讲究证据的真实有效性吗,只要大面儿上看上去是有这么个东西就行了。
于是,两位老教授也在继他们众多的同僚之后,被打倒了。
抄/家、游/街、批/斗,言语上的侮辱,对身体的□□,一切能想到的折磨人的方式二人都受了个遍。
等到在郊区取材的周晓军接到消息赶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下子像老了十多岁的父母,满身伤痕的躺在家门外,家里被人翻的乱七八糟的,所有的邻居同事都对自家避如蛇蝎。
他还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想着赶紧送爸妈去医院要紧。
正要动作的他,就只见二老用神情麻木的眼神盯了他半晌,吐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和你妹妹赶紧跟我们断绝关系!”
等到周晓军好不容易从父母的口中知道了前因后果,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立马跑去质问孙芳。
可是最后换来的却是她的嘲笑和一纸离婚说明。
明白过来自己是真的被枕边人背叛,还害得自己父母到了这样的境地,周晓军当时是真的想杀了这个女人的。
可惜他不能,因为他被紧接着进来的几个大男人给压住绑了起来,接连逼问他关于父母的财产被藏在了哪里的问题。
周晓军这才明白过来,这个蛇蝎女人竟然是为了父母的财产,才联合这帮早就盯上父母的人,里应外合的就是为了把自家打入泥里,好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怪只怪自己识人不清,把这样的女人娶回家,还把家里的情况透露给了她。之所以会有今天,都是他周晓军害得。
周晓军当场就陷入了崩溃,整个人都疯疯癫癫的。
后来孙芳他们的人审问了很久还是没能问出具体的藏匿地址,不禁咬牙暗恨。
被折磨的不成人样的周晓军,别说他本就不知道这东西被父母藏在哪里了,就是知道,凭着他现在的心情,就是自己被折磨死,也不可能说出来让这些人得逞的。
到底是不能把人真的弄死,为避免周晓军的报复,孙芳和现在已经成为她情人的江红进利用关系,打算把周晓军送到蒙省下放,让他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因为严格来说周晓军并没有什么罪名,顶多就是被父母所谓的罪过牵连,被人孤立和打压罢了。所以真的要下放他,还得经过一番操作。
就在孙芳和江红进找关系打压周晓军的时候,周晓军终于意识到这段时间便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父母还有儿子未来的命运,现在全压在他的手上了。
周晓军绷紧了脑中的弦,此时的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他知道孙芳在对他露出真面目的时候就没打算放过他,他一点儿都不好奇也不在意自己的未来。因为此刻的他觉得自己就是周家的罪人,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都愿意去承受,只当作是为了当初做下错事的自己赎罪了。
顾不上自己的伤势,加上毕竟年轻身体好,还能够坚持,周晓军便拖着残破的身体,开始了他的行动。
首先,他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周天宇。
周天宇在二老被抓走调查的时候正在上学,没有第一时间在现场,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出现过了。
后来,周晓军还是在自己爸妈的口中知晓了,他们被带走之前交代了京大看门的张大爷,托他代为帮忙照管周天宇。
周晓军从张大爷处接走了儿子后,顾不上孩子的状态,赶紧想办法给父母治伤。
此时的周家已经被翻的乱七八糟,稍微值钱点儿的东西都被带走了。周晓军之前已经回过一趟自己的家了,那里早就被孙芳这个恶毒女人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洗劫一空了。所以现在一家四口人算得上是一贫如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