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正自疑惑,却听徐光启接着说道:“只是后来又有个名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的学者指出哥伦布去的并非什么印度,而是一个新的大陆。由于哥伦布已逝,阿美利哥·维斯普西便将此地称之为阿美利加洲。”
崇祯皇帝心中又是一声卧槽。
好么,阿美丽坚,阿妹你看,这些破名字的来源原来是他娘的这么回事儿!
徐光启却是接着道:“阿美丽哥阅读过哥伦布作记载的航海笔记,认为其中哥伦布所记载的【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应该就是由哥伦布所见过的‘会哭泣的树’的树汁。据哥伦布的笔记记载,只要小心切开树皮,乳白色的树汁就会缓缓流出。汤若望说这种树汁如果和麻布混了,想必拿来密封是极好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心道不就是橡胶么,这玩意朕不是很关心,朕关心的是美洲大陆……
只是不管怎么说,自己晚了一步就是晚了一步,现在欧洲的那些鬼畜已经跑去占领美洲了吧?
算了,不想了,先他娘的弄来橡胶再说。
至于殷地安这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固有领土的地方,就先让他们占了去,等朕腾出手来再“吊民伐罪”!
打定了主意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既然有这种树又被哥伦布其人带回,那朕便派人去寻了树种来,在我大明种植便是。”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却又笑道:“徐爱卿若是想要这种树,直接与朕说便是了,又何故绕这么个大圈子?”
被点破了心思的徐光启老脸一红,却是拱手道:“陛下,若真真是如此,臣确实不必兜这么个大圈子,只是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与此相关。”
崇祯皇帝好奇地道:“哦?还有何事?”
徐光启道:“依着汤若望所说,他原本是去西安接替传教士金尼阁的。这位名叫金尼阁的传教士已经来我大明两次,而且这一次还带了七千余部书籍,涵盖神学、数学、心学、格物、文学、艺术、军事、地理等范筹,想要尽数翻译为汉字。臣以为其他的倒也罢了,但是其中数学、格物、军事、地理这四门的书籍却是重要无比,不管是借来抄写还是印制,或者干脆是抢来原本,总之应该让我大明有一份才是。”
很好,很有朕的风范,朕很喜欢!
感佩于徐光启跟自己学会的这种不要脸精神,崇祯皇帝开口道:“这有何难,朕回头便命人去买,不买就让锦衣卫去拿便是了。”
徐光启却道:“陛下,如今这金尼阁却已经不在陕西,而是去了杭州。去岁之时,金尼阁原本倒是邀请微臣去他那里做客,只是陛下召唤,微臣才没有去成,想来便是为了这翻译一事。”
崇祯皇帝感叹道:“好人呐!看起来古人说的不错,唯有内修德政,方有四夷宾服。如今大明可不正是人心所向么,便是海外蛮夷,亦知心慕中华。”
徐光启被崇祯皇帝不要脸的自吹自擂给打败了,只是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内修德政,自然有八方来朝。”
在徐光启的吹捧下,崇祯皇帝简直功追三皇,德配五帝了——只是不知道被崇祯皇帝怼过的黄台吉和林丹法,还有东南的豪商还有东林党是怎么想的了。
一番感叹之后,崇祯皇帝才想起来正事:“这位金尼阁先生既然心慕王化,朕这便命人将他接进京城,来这皇家学院安心做学问罢。”
徐光启拱手道:“陛下,金尼阁此时已经是年逾五十,只怕未必能撑得京城。”
崇祯皇帝却是笑笑道:“来不了便来不了。朕派个御医过去,若是能来便来,来不了,便让他安心在杭州翻译便是。但是这七千西书,朕会替徐爱卿弄一份来皇家学院。”
说完,崇祯皇帝又对身后的王承恩吩咐道:“记下来,回头命许显纯派人去办理。”
等到王承恩也应是之后,几人却是已经到了皇家学院颇为靠里面的一间院子,此时院子中还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推门走了进去,徐光启才转身请崇祯皇帝进去,指着院子中的一台正轰隆隆运转着的大家伙道:“启奏陛下,这正是臣等所制蒸汽机。”
此时崇祯皇帝只是随便挥手命院子中跪了一地的人起了,却是一言不发地盯着那台大家伙看了起来。
明明一副傻大黑粗的样子,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比没穿衣服的美人更为娇艳动人。
第264章 瞎忽悠
眼前的这台机器,用傻大黑粗来形容都是一种赞美。
看起来整台机器充斥着崇祯皇帝在后世时看到过无数次的毛熊风格,粗犷,钢铁,笨重,这就是用来形容这台机器的关键词。
炉子中的熊熊火焰不断将上面锅炉中的水烧开变成蒸汽,蒸汽再带动着上面的一根轴承来回往复运动,由于没有套接上任何的机床或者说机械,光秃秃的轴承看起来颇有些邪恶的意味。
然而不管这台机器有多么丑陋,这玩意都是崇祯皇帝的希望。
只要有了这玩意,以后就能基于这东西玩出更多的花活。
比如说用于火铳的枪膛钻孔。
之前用人力手掏膛,一个手熟的工人,掏出一根枪管大概要十来天的时间。
但是用这玩意呢?
一个人能看着许多台锅炉,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许多台锅炉就能同时钻许多根枪膛。
而且这玩意又不知道累,只要及时的更换钻头,基本上三个人轮班,就可以在三五天的时间内钻出来许多根枪管。
尤其是火车的作用。
别管现在造出来的火头跑的有多慢,不知疲惫不用草料就已经是最大的优势了。
想象一下,无数的物资通过托马斯小火车日夜不休的运往辽东,运往任何一处大明想要征服的地方,由于节省了人马和粮食,而且还是不眼不休,这种优势就足以怼死任何大明看不惯或者说崇祯皇帝看不惯的人了。
更何况蒸汽机这玩意改造改造还能用到船上。
一艘艘不知疲倦的大船栽着兵员和物资去美洲大陆上解放炎黄苗裔,赶走欧美鬼畜,想想都激动。
此时的崇祯皇帝越看这台傻大黑粗的机械越是激动,也顾不得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工科理科双小白,外加历史小白政治小白的那种小白的小白,干脆问徐光启道:“徐爱卿,这台蒸汽机目前还有甚么比较棘手的问题?”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目前这台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密封性的问题。由于不断地会出现漏气的情况,以至于要浪费许多的木柴和石碳,而且还总是停摆。还有那根用来带动其他机械的曲轴,由于漏气,总是动作不连续而且慢。其实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台机器便可以用到许多地方。只是材料上面却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用这机器来钻火铳的膛管,钻头的寿命却是不长,一两天便要更换。”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激动的心情却是慢慢的恢复了一些。
自己这种渣渣根本就不懂工科理科的知识,炼钢炼铁什么的知识根本就不懂,记住的一些知识,也是那些穿越者培训教材中一麟半爪提到的。
沉吟了半天后,崇祯皇帝才道:“密封的问题么,刚才朕已经说过了,徐爱卿尽管去试,反正不怕浪费。还有就是材料的问题,主要还是在钢铁之上。不过,朕以为可以试试用高炉来炼铁炼钢。”
徐光启一听到高炉这个词,本能的便感觉到这个词的不简单,当时便问道:“不知道陛下所说的高炉指的是什么?”
崇祯皇帝心道朕知道个屁的高炉是怎么回事儿——大概就是炉子的烟囱特别高一些罢。
斟酌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以为炼铁或者炼钢,最为关键的地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温度,再一个便是杂质。”
嗯,你说的真有道理,我也知道好吗。
徐光启心中一边吐糟,一边躬身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臣愚钝,虽然也知道这两个问题,却没有甚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请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心想,朕他娘的也不知道,但是朕看过穿越者培训教材,里面总是提到过一些嘛。
想了想,崇祯皇帝便道:“先说温度的问题罢。徐爱卿应该知道用柴火的温度不如木碳的温度,而木碳的温度又不如石碳。朕曾在一本书中看过,有一种硬碳较之普通的石碳较硬,但是需要先行炼一番才堪使用,其火毒烈无比。”
徐光启却是很好奇崇祯皇帝到底从哪儿看来的这些书了,当时便躬身问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求陛下一定要应允。”
崇祯皇帝却是没有直接答应,反而问道:“不知道爱卿所求何事?”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很好奇陛下刚才所说的这种硬碳,却未曾见哪本书中提到过,因此想求陛下将那本提到过的书借给微臣一观。”
崇祯皇帝被徐光启几句话给弄的无语。
这让朕上哪儿找这么本书去。
难道朕跟你说朕穿越之前的小时候生活在煤矿的附近,知道有礁碳这么个玩意,火力猛如狗,连钢都能给轻易的烧红烧化?
斟酌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对徐光启道:“徐爱卿倒是把朕也问住了。朕之前在潜邸之时,颇好看一些杂书。只是朕读书,向来也不求甚解,因此连书名都不曾记住。等到朕登基之后,那些书也不知道放在哪儿了,因此倒也不太好找。”
见胡子都已经全白了,可以说是为了大明的科学研究奉献了一生的徐光启一副失望无比的样子,崇祯皇帝不忍心地道:“这样儿罢,朕倒是记住了那种硬碳长什么样子,朕这便吩咐厂卫人人去寻找一番,找到了一定给徐爱卿弄来可好?”
左右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书借不到,也只能指望崇祯皇帝一定要把这种硬碳找到了。
徐光启只得躬身道:“微臣先行谢过陛下了。”
见崇祯皇帝点头,徐光启又接着道:“刚才陛下说温度的问题,提到了这种硬碳,只是不知道陛下对于铁水之中的杂质有何看法?”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来了精神,这个去除杂质的方法,朕还是知道一些滴。
如此装逼的机会怎可放过?
崇祯皇帝当即矜持地道:“朕以为万物相生相克,既然铁水之中有杂质,其物必然来自于铁矿石之中。既然如此,不如想办法将之吸附出去便是。”
徐光启见崇祯皇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即便捧臭脚道:“请陛下赐教。”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便说道:“朕于古籍之中见过上古之时的炼铁方法。凡百炼钢与大马士革钢,炼制之时必然要投入石灰石。朕虽然不解其意,然则百炼钢与大马士革钢的质量却是明摆着的,因此,朕以为可以试试投入石灰石一试。”
等到徐光启躬身应是之后,崇祯皇帝为了保险,干脆又加了一句:“不管石灰石扔进去有用无用,哪怕便是立即炼出来比百炼钢还要好的钢铁,徐爱卿不妨多扔些其他的东西进去一试。”
崇祯皇帝想的很简单,多扔些东西,谁知道会得到啥玩意?
后世有多少材料就是这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无意之中掺到一起而得到的?
万一老徐因此而弄出来甚么特种合金钢,那可就牛逼的很了。
想到合金钢,崇祯皇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