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徐光启站了起来之后,崇祯皇帝看着满头白发的徐光启,叹息道:“爱卿一辈子忠敬为国,不管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汉民族,你做出的一切,甚至于比朕还重要,辛苦你了啊。”
  徐光启闻言,又欲跪下谢恩,可是崇祯皇帝抓着徐光启肩膀的手却没有放开。
  掺住了徐光启,崇祯皇帝笑着道:“朕从来不觉得一个状元郎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朕需要,甚至于可以年年都有一个状元郎。可是徐爱卿和墨烨这样儿的人才,才是我大明最富贵的财富。”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倒真是发自于肺腑。
  前世之时,崇祯皇帝可是听说过一句话的。
  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美军的五个师是什么概念?
  后世的种花家,一个师的编制大概是一万多人,可是美军的编制,向来就比别的国家的要大一些,大概是两万人左右的规模。
  就算是后来没有战争了,美军的师级编制还在一万六千人到一万八千人左右呢。
  如此算来,一个人能顶五个师,可就是十万大军了。
  如今徐光启就算是顶不了五个师,起码顶五个卫所没有啥问题吧?
  崇祯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徐光启还能说什么?还想说什么?感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仅此而已。
  崇祯皇帝却是来了精神,干脆吩咐道:“诏内阁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崔呈秀、户部尚书郭允厚、工部尚书薛凤翔来此见朕。”
  皇家学院一直是处于谁都知道这么个地方,但是里面什么样儿,除了皇家学院相关的人之外,剩下的人就谁也不清楚的这么一个状态。
  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除了温体仁和张惟贤曾经跟着崇祯皇帝来过之外,剩下的都知道大明有这么个组织,但是谁也没有来过。
  如今得了机会,崔呈秀和郭允厚还有薛凤翔总算是能好好瞧瞧这皇家学院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存在了。
  但是让几人失望的是,一旦试图左右看一看,不管是领路的太监还是随行的锦衣卫,都会重重的咳嗽一声,倘若不理会他们,领路的太监就会阴恻恻的问一句:“大人这是往哪儿看呢?”
  无奈之下,几人只得压住了心中的好奇,随着领路的死太监向着试车场所在的位置而去。
  等到了试车场,已经等候多时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徐爱卿,命人再将这东西跑上一圈。”
  事实证明,能混居朝堂高位的就没有一个是傻子,尤其是阉党里面的高层,就像是薛凤翔一般。
  这傻大笨粗的蒸汽机车还没有跑完一圈,薛凤翔的眼睛就已经放光了:“启奏陛下,不知此物为何人所制?当赏!”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此物乃是徐光启徐爱卿与墨家钜子墨烨所制,日夜兼程而不倦。”
  薛凤翔点点头,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此物若是用于货物转运,必然可以大大的提升运力,胜牛车马车多矣。”
  就连郭允厚也跳出来赞同——有了这东西,从南直隶到北直隶,这中间能节省的时间得多少?能多拉动的货物又有多少?
  崔呈秀不干了,合计着这么牛逼的军国利器你们两个渣渣要拿来拉货?当牛车使唤?他娘的,你们脑子让驴给踢了吧?
  把郭允厚和薛凤翔当二傻子看的崔呈秀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物应当先用于军中,不论是士卒调动还是物资转运,都要比原来方便的多,不应先用于民间货运之事。”
  温体仁身为朝堂大佬,自然不应该先开口说话,当下微眯着眼睛,和崇祯皇帝一起听着崔呈秀和郭允厚还有薛凤翔三个人辩论。
  直到三个人都快吵出了火气,眼看着都快要变成全武行了,温体仁才咳了一声,止住了三人的吵闹,躬身对崇祯皇帝道:“启奏陛下,不知此物造价几何?工期多久?”
  崇祯皇帝有些遗憾,今天没看成打架的好戏,太他娘的遗憾了。
  指了指徐光启,崇祯皇帝才道:“这个事儿,得问徐爱卿,朕也是刚刚知道,这不就把你们给喊过来了么。”
  等徐光启大概的说了一下工期一类的问题之后,温体仁才开口道:“启奏陛下,此物用于军中或者是民间,都是极佳的利器。而此物所以受限,不过是这两根铁轨铺设所用的时间罢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
  就算是后世,修铁路修高铁那还需要时间呢,更何况大明现在的情况,想要把铁路修遍全大明,到自己驾崩的那天能不能搞定还不知道呢。
  温体仁又接着道:“臣以为,陛下既然有意平定建奴,不妨先用于军中。然则毕竟是新生的物事,最好还是择一地先试行之,再推广于天下。”
  崇祯皇帝笑眯眯地问道:“温爱卿以何哪里最合适?”
  郭允厚此时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
  这还用问么,肯定是山海关啊,军中啊,关老子户部什么事儿啊。
  就在郭允厚失望无比的时候,就听温体仁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由京城至通州最为合适。等到京城至通州的路段试行没有问题之后,可以再向着山海关方向修建。”
  郭允厚觉得温体仁这家伙太不地道了,这么玩会玩死人的好不?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他娘的刺激了。
  抓住机会的郭允厚赶紧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温大人言之有理,应先于通州至京城试行,然后再向山海关方向修建。”
  崔呈秀不干了:“启奏陛下,此等军国之利器,自然先用于军中。由京城至山海关一路修建,同样能起到试行的作用,何必修建京城至通州这么点儿距离的铁路?不过是浪费国库银钱罢了!”
  郭允厚大怒:“若是直接修建至山海关一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你崔大人负责的起么?”
  两人争吵之间,徐光启的脸都黑了。
  老夫制造出来的东西就这么不靠谱?
  徐光启正要开口,崇祯皇帝却突然之间开口道:“朕打算直接修建两条铁路,一条由京城通往南直隶,另一条由京城经通州,通往山海关。”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温体仁就先蛋疼无比了:“陛下慎言。此物若要修建起来,所费银钱定然不少。两条一起修建,所费必然更大,而且还涉及到征发民夫,更何况是由京城至南直隶何止千里?臣请陛下慎重考虑。”
  崇祯皇帝却笑呵呵的道:“花就花呗,反正钱是不缺的,光是江南的赋税加起来都足够修建个五六条由京城至南直隶的铁路了。更何况,征发民夫,朕也给钱不是?实在不行,还有建奴不是?”
  合着您老人家都计划好了,刚才半天就在这儿看戏呢?
  温体仁还是反对道:“陛下,就算是赋税足够,可是铁呢?臣刚才看过了,这蒸汽机车也好,还是车厢也好,就连这两条铁轨,可用的都是钢和铁打造的。我大明一年的钢铁产量若是都用于此物,自然是可以的,可是军中还有大量用到钢铁的地方,民间所需更多,又该如何是好?”
  崇祯皇帝干脆一脸无赖的表情道:“那是工部的事儿,至于是开放铁器专营向民间采买,还是加大炼钢炼铁的力度,自然由工部去想办法,朕只要结果。”
  可以,这很符合您老人家一贯以来的形象和作风——自己想一出是一出,有了麻烦就扔给手下去解决。
  薛凤翔却高兴了,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物是皇家学院打造,还是由工部来制造?”
  崇祯皇帝想了想,开口道:“工部,皇家学院只管研发改进,具体的制造由工部来负责。另外,这蒸汽机车除去比较核心的部件之外,剩下的其实可以用向民间采买的法子,合格了给钱买,不合格了不给钱,这样儿制造的速度也能提升一些不是?”
  见把这蒸汽机的制给捞到了手里,薛凤翔更高兴了,躬身道:“臣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郭允厚见崔呈秀和薛凤翔都捞到了好处,只有自己还啥玩意也没有,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物以后归哪一部管理?”
  言下之意,就是这玩意你造出来了,想要运行也没问题,但是总得有个婆婆来管着才行。
  要不然的话任凭车夫随便怎么开?那不乱套了么?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道:“自然是归户部。户部另设一司,专门负责铁路诸事,诸如何处停靠,何时发车,装载何物等等,都由该司负责。”
  等到郭允厚也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眯眯的道:“诸位爱卿不如随朕一起回宫,再好好商议一番。嗯,还有都派人回去通知一声,就说今日朕于宫中赐宴,几位爱卿都不要再回家吃饭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崇祯皇帝想要一次性修建两条铁路的事儿基本上就是这么定了下来。
  而且这事儿不管是兵部还是户部,或者是工部,都捞到了自己想要的。
  徐光启更是乐得把这玩意扔出去给别人制造,皇家学院专心改进这些东西就行了,制造什么的,太麻烦了。


第406章 皇长子不是太子
  由大明的京城到通州的这一段铁路,铺设的速度很快,快到令人无法相像的地步。
  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可以试运行通车了。
  虽然这个速度放在后世,不管是哪家基建公司承接都会被客户给砍死。
  但是现在是大明,工部的速度就是这么快,而且主要原因还是卡在了钢铁的产量上面。
  所以哪怕是崇祯皇帝满心怒火的想要砍人爆发,最终也只得强忍了下去。
  火车铁轨的铺设,不光是崇祯皇帝在头疼,连刑部也跟着上了大火。
  苏茂相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事儿居然还跟自己有关系——在第一根铁轨被人偷走之前。
  丢了的铁轨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用就被找了回来,可是顺天府十分干脆的把锅扔给了刑部——前无相同之例,究竟该如何判处。
  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之上,刑部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
  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怎么判?
  崇祯皇帝登基已经三四年的时间了,苏茂相自认为也摸清楚了崇祯皇帝的一点儿性子。
  最起码这第一次偷盗铁轨的人是罪不至死,按照正常的盗窃罪来判处就好。
  但是,这玩意涉及到了军用。
  军队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有多宝贝,别说是苏茂相了,全大明就没有谁是不清楚的。
  满肚子火的苏茂相很简单的就把顺天府的人给打发了——按照盗窃处理,正式的规定这几天就会出来。
  苏茂相觉得都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只需要一两天就行了。
  无非就是先找崇祯皇帝请示一下,最重该罚到什么地步,最轻该罚到什么地步。
  然而出乎于苏茂相的想象,崇祯皇帝把盗窃铁路的罪定的比偷盗抢劫还要重的多,基本上都快跟杀人放火一样了。
  “能判多重就判多重,能终身监禁就终身监禁,该流放三千里就流放三千里,反正我大明不像是朝鲜那般,三千里出不了国土。一人盗窃铁轨,全家跟着倒霉,这种标语可尽的印刷,然后给朕贴的到处都是。谁敢偷铁轨,就是跟朝廷平定建奴,打造大明美好明天的政策过不去,是自绝于天下的愚蠢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