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家洪有福应了,随即便命人向着永定门方向而去。
  直到见到了永定门那空空的站台,还有四根长长的延伸出去,一远望不到尽头的铁轨,洪承畴才算是深刻的理解了这铁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之前的邸报和大明半月报上,虽然有些描述,却也是不清不楚的,没有眼前看来的直观。
  也正是此时,洪承畴才理解了倪文焕所说的得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玩意跟直道其实差不多——反正不管是直道还是这铁道,只要弄上去了,别管啥样的田地,附近十步之内就别想再种庄稼了。
  尤其是南方之地多为水田,更是不可能再种了,必须要隔离出一段的距离才行。
  这样儿就不可避免的要侵占田地了。
  更为操蛋的是,这玩意毕竟是铁做出来的,还不像是普通的直道那般能直接改个道。
  这玩意要是想改道,估计得麻烦的很。
  期间有多少人的庄子会被占?事涉多少百姓?多少藩王?
  而且,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是会经过一些人的坟茔。
  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到底能不能抗的起来?
  想到这里,洪承畴在最初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时那股子喜悦早已飞到了九宵云外。
  陛下您就不能换个人坑么?
  在陕西已经坑了微臣一道了,如今又弄了这么大的坑让微臣去跳,也不管微臣这小身板能不能把这坑给填的上?
  洪承畴正陷入沉思间,却听的远方“污”的一声响,慢慢的由远而近,随着越来越清晰的吭哧吭哧声,一辆全身黑黝黝的,由钢铁组成的巨曾便缓缓的行了过来。
  最初之时,洪承畴还有些不以为意。
  可是看到了车头后面拉着的那长长的车厢,还有车厢顶部堆成小山一般的煤炭之时,洪承畴才终于意识到这钢铁巨曾到底有多可怕。
  一列这样儿的钢铁巨兽所运载的货物量,足以抵得上数百甚至于上千民夫所能运载的数量。
  省下的民力不去提,省下的一路上的火耗也不去提,光是这种效率,就绝不是使用民夫能够相比的。
  现在这玩意的速度看起来有些慢,可是慢慢改进起来,把速度提升上来之后,那意义就更大了。
  基本上这玩意修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国土。
  大明之内有人造反?辽东的建奴想要跳?草原上的鞑子南下?
  只要有数十辆这种巨兽,大明就能一次运送数万的士卒及装备到战场上面。
  而且士卒们不用自己赶路,只要在这种钢铁巨兽的身上好好休息就行了,到了战场上立即就能投入作战。
  那将会是任何与大明为敌之人的噩梦。
  想到这里,洪承畴也顾不得再看下去了,连声催促道:“快,进城,寻间客栈先住下,老爷我要写奏章!”
  管家洪有福无奈的道:“老爷,咱们不得先去吏报应卯么?”
  洪承畴怒道:“去什么吏部!先寻了客栈,等老爷我的奏章写好了再说!”
  洪承畴现在根本就顾不得去吏部应卯,更顾不得去看看那个与六部在一起的,归自己所管辖,如今就自己一个光杆尚书的铁道部。
  得赶紧去写奏章,这事儿太大了,大到不把这事儿告诉给崇祯皇帝,洪承畴就感觉自己罪人一般。


第414章 豪赌一把的洪承畴
  然而到了客栈之后,洪承畴拿着笔沉吟了半晌也没写出一个字来。
  像洪承畴这种人,用好了,就是一把刀,无往而不利的刀,有着自己思想的刀。
  他与许显纯等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许显纯和田尔耕这样儿的根本就不会有自己的思想。
  皇帝强硬,他们就强硬,皇帝软弱,他们就软弱,甚至于在大明朝还发生过锦衣卫指挥使被文臣给活活打死的事儿。
  洪承畴不一样。
  这种人注定了不会去加入锦衣卫,但是在文臣系统里面,这是一个跟温体仁很像的角色。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温体仁还要可怕的多。
  毕竟温体仁还有些底限,还要脸。
  而洪承畴是完全没有底限,完全不要脸的搅屎棍——通过他在陕西杀俘一事上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现在,洪承畴捏着笔也开始犯难了——究竟怎么写才会让皇帝陛下重视,而自己又能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给摘出来。
  这封奏章,只要自己写了,这事儿自己就永远摘不干净,而在最次的冲动褪下去之后,洪承畴也踟蹰了起来。
  但是不写,又如何突出自己的用处?如何让皇帝陛下重视?
  这是一个问题。
  洪承畴的奏章,最后还是没有写,反而是安顿之下之后,又去了永定门附近。
  这一回,洪承畴决定玩一玩走访的路子,看看民间对于火车这种玩意的反应如何。
  但是结果有点儿出乎洪承畴的意料。
  一开始听说火车这种东西拉的多,方便了百姓以后,大家伙儿都是持着赞成的态度的。
  但是当听说以后可能就会少征徭役了之后,百姓们的脸色就变了。
  不征徭役?
  这要是换成崇祯皇帝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这都是妥妥的仁政。
  毕竟没有谁喜欢自己白干活,还有可能耽误自己家的活计。
  可是现在是崇祯皇帝当家做主,这徭役可就不像是以前的那样儿了。
  首先就是干活有钱拿。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当干活能拿到足以养活自己一家的银子时,还有什么活是不能干的?
  而不征徭役,就意味着这份工钱拿不到了。
  这可不行,这是关乎一家子能不能吃饱饭甚至于有没有肉吃的大事儿,不征徭役可不行。
  直到洪承畴表示这也是自己的担心之后,才算是被周围的百姓们给放开。
  上午进的京城,安顿好之后,洪承畴就在永定门那里枯坐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
  就连吃食都是吩咐管家给买过来,在永定门那里吃的。
  看着火车走了,又看着火车来了,然后又看着火车走了。
  等于是从永定门到通州,一天最起码跑了两个来回。
  而车厢里装的东西却大不相同。
  有的时候满满的,火车头在开头的时候,吭哧吭哧声音就像是喘不动气一般。
  有的时候则是会空着一大部分的车厢,并没有多少东西可装。
  但是来回却是固定的。
  直到天色已经晚了,从通州回来的火车进了永定门车站再也没有开出去之后,洪承畴才算是从永定门站离开。
  洪承畴一天的举动,当天晚上就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朵里面。
  打发了许显纯离开之后,崇祯皇帝才呵呵的笑了起来。
  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就得是洪承畴这样儿的来干这第一任的铁道部尚书才是最合适的。
  这个能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家伙为了搏一下自己的好感,连在陕西杀俘的事儿都干了出来,而且自己抗下了所有的骂名,这种人不好好用,那崇祯皇帝只能说自己是个傻子。
  毕竟在朝堂之上,没有那么多的黑白与对错。
  如果整个朝堂上全是海瑞那样儿的官员,会发生什么样儿的情况,崇祯皇帝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总得有几个像是温体仁和洪承畴甚至于是和绅这样儿的官员才行。
  比如顾秉谦那样儿的,不要脸是不要脸了,可是还不够狠。弄去干交通部尚书是没问题的,毕竟有着现成的骨架。
  但是要让他去搞这个铁道部,不搞出问题来才叫见鬼。
  洪承畴就很合适。
  至于说这家伙有过降清的黑历史,那毕竟是另一个大明王朝的事儿了,换成自己活着一天,洪承畴真就是被俘了,估计也是有死无降。
  越是像洪承畴这样儿的聪明人,就越不敢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投降。
  第二天的朝会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在平台召见了洪承畴——崇祯皇帝打算看看这个在永定门站发了一整天傻的家伙对于铁道一事到底有什么看法。
  看着眼前一脸憔悴之色掩盖不住的洪承畴,崇祯皇帝笑道:“爱卿在陕西干的很好,朕心里可都记着呢。”
  心中暗骂不已的洪承畴不得不谢恩——从一府知府到朝堂尚书,这里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这个希望。
  等到洪承畴谢恩之后,崇祯皇帝就笑眯眯的开口道:“洪爱卿对于铁路一事,有何看法?”
  洪承畴暗道一声戏肉来了——今儿这个出戏,不好唱。
  如果说自己的回答让崇祯皇帝满意,那没说的,自己这个新鲜出炉的铁道部尚书就算是稳了,以后再进一步,混进内阁也是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儿。
  如果说自己的回答不能让皇帝陛下满意,那么自己这个铁道部的尚书同样也稳了——老老实实的当一个传声筒,事事按照皇帝陛下的吩咐来干就行了。
  至于剩下的,也只能是呵呵了——最起码,再进一步的可能性可就没有了。
  想了想,洪承畴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铁道之事,首在于广。即我大明之地,皆应铺设铁路,及至每一州每县。其次在于速度。微臣昨日已经进了京城,于永定门站观察了半天之久,发现由京城至于通州,每天可来回两趟。尚不如奔马之速。然则毕竟是运送货物之用,已然超出平常甚多。”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示意洪承畴继续说下去。
  洪承畴又接着道:“臣以为,若是速度得以提升之后,不论是运兵,甚至于是让百姓籍此物出行,都将大大的方便南北沟通。”
  说完之后,洪承畴又咬了咬牙,干脆如果赌徒一次性押上所有家底一般的赌道:“臣以为,只要南北沟通之上方便,那南方再无现在这般局面。”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点点头,示意自己认可了洪承畴的说法。
  南方之地现在的局面,说白了,就是仗着商业发达,土地产出也极为稳定,所以向来就是对于北方有些看不上。
  虽然说在战场上,北方向来是完虐南方,但是在经济、科举、百姓生活方面,南方又是完虐了北方的。
  就像是南方能催生出浙党,楚党,东林党,还有复社等等乱七八糟的玩意,但是北方基本上都没有。
  自从武则天把自己的儿子皇位抢过来自己干了之后,北方的原有将门,或者说关陇势力,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山东文官集团这种生物,还是呵呵一笑,算了吧。
  这个问题,别说是崇祯皇帝自己本身便清楚,就连大明朝上上下下的文武百官,都清楚。
  但是却从来没有谁敢当着崇祯皇帝的面儿把这个问题捅破。
  原因很简单,一旦捅破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人为的制造南北对立。
  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而洪承畴现在之所以把这个话题给挑破,说白了还是赌一把。
  反正依着崇祯皇帝现在对于铁道方面的重视,加上自己的忽悠,只要是南北沟通上的问题解决掉,那南方的问题也就不会再成为问题了。
  而自己更可以借着忠心敢言的这个印象分,在以后争取下能不能入阁。
  所以说洪承畴在赌,赌的就是崇祯皇帝现在对于南方也不满意,更赌上崇祯皇帝对于铁道部有足够的重视。
  崇祯皇帝对于洪承畴的这种心态,其实心里也是有数的。
  就像是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起点一般,有多少人是抱着火了包养嫩模不火下海干活的心态在写书的?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