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无所谓的很,沈阳城么,这一次杀不光,下一次来就不会再剩下什么了。
  等到崇祯皇帝带着自己手底下那些杀人放火都玩嗨了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出了城之后,清点人数发现损失不大,尸首也都带出来了,而金银珠宝的数量可就很可观了。
  光是马车上面装运货物的那种大箱子,就装了足足二百余箱。
  至于清点,根本就没办法清点——除了杨七七他们那边弄来的那几十箱子大概的知道有多少之外,剩下的从建奴宫里弄出来的根本就没办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光看看那些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其他的那几万人怀里鼓鼓囊囊的模样就知道他们中间会抢了多少好东西了,而这一部分,崇祯皇帝也没打算再让他们交出来,所以弄清楚到底弄了多少钱这事儿,基本上没戏。
  当然,这两百多个箱子里面的,从现在开始就交由三千锡伯族的铁骑和锦衣卫看管,到了海州卫之后自然有时间慢慢数清楚。


第459章 狗皇帝跑路,黄台事回师
  撤到了沈阳城外的崇祯皇帝依然很关心城里的情况,比如那个有名的布木布泰,还有传说中把黄台吉给迷的找不着北的海兰珠。
  让崇祯皇帝失望遗憾的是,为了替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条现在还比较重要的狗打一些掩护,所以对于沈阳城里的贝勒府基本上就没怎么杀,也没怎么祸害。
  毕竟其他人家的都死光了,剩下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家人怎么向黄台吉交代?这不就把自己养在沈阳的两条好狗给废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无比失望的发现,到了最后居然没有找到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对于传说中的福临也没能见到面。
  崇祯皇帝表示很失望,很遗憾,并且表示下次再来沈阳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见识见识。
  再然后崇祯皇帝就表示对于眼前这个被人从建奴的屠刀下面救下来的父子两个很感兴趣。
  年长的那个一看就是个典型的读书人,平时嘴炮那是比谁都厉害,现在两条腿都在不断的打颤,没什么好在意的。
  年幼的那个则是十岁上下的年纪,却显得颇为镇定,倒是让人心生佩服。
  毕竟不是谁都能在几万大军,而且是刚刚杀完人放完火的几万大军,还是皇帝亲自率领的大军之前保持住镇定的。
  但是这不是关键,大明朝万万百姓,里面有几个出彩的很正常。
  就像是后世有人说过,给中国的孩子每人一架钢琴,莫扎特贝多芬算个毛线。
  对于这种论断,崇祯皇帝表示十分赞同——万万人里边出那么几个天才不是很正常的事儿?
  如果说崇祯皇帝因为一个小孩子的表现比较独特就会特别关注,那他这个皇帝也别干了,专门研究孩子去吧——大明朝十岁就能作诗或者操刀子砍人的天才儿童有的是。
  崇祯皇帝感兴趣的是这一对明显是汉人打扮,而且脑袋后面没顶着老鼠尾巴的父子是怎么在沈阳城里的?他们是谁?来干什么?为什么不用剃发?
  这才是崇祯皇帝关心的问题。
  而身为一个皇帝,如果因为自己感兴趣就要去问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那崇祯皇帝也别干别的事儿了。
  更何况,崇祯皇帝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敢不回答许显纯问的问题——在许显纯代表着自己的时候,哪怕是藩王们,甚至于皇子,也没有谁敢无视许显纯。
  然后崇祯皇帝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父子两人姓姚,浙江会稽人,父亲叫姚子诚,儿子则是叫姚启圣。这一次是带着儿子到辽东来看看,学习下生意是怎么做的。
  啧啧,难怪后世说有钱人的孩子都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瞧瞧人家这对父子,十岁就接触这么大的场面,以后出息能小了?
  当然,忍不住心中暗赞的崇祯皇帝对于姚启圣这个名字很熟悉,甚至于比自己在紫禁城到底有几个老婆都熟悉。
  后世有部歌颂麻子的电视剧,不仅无耻的抢了写给郑成功的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还把玩文字狱特别溜,搞出了糠稀盛的麻子哥给刻画成了千古明君。
  当然,对于这种跪舔不要脸的行为,崇祯皇帝表示理解,毕竟X在XXX嘛,毕竟要讲究个民族团结嘛。
  可是里面这个姚启圣,那可是一手玩出了迁界禁海的狠人——跟大明朝的禁海不一样的迁界禁海。
  大明朝禁海,禁的是海贸,至于说你老百姓住在海边下海打渔甚至于跟那些个海盗们眉来眼去的,基本上是没有人管的。
  但是螨清的迁界禁海它不一样啊,五十里内不许有人居住,原有房屋一概焚毁,否则就按通匪处理。
  后来私下里跟郑家来往的人还是那么多,这五十里的禁海里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姚启圣觉得没有什么事儿是内迁五十里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内迁五十里——所以前后禁海令的内迁一共是一百里。
  但是这么一来,老百姓不愿意。
  别管老子是不是要打鱼为生,可是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你他娘的不让老子在这儿活下去,更不让老子死在这儿?这能行?
  然后吧,姚启圣就撒个什么骨灰,说什么先人们啊,老百姓不让你们埋在土里,就撒到海里吧,然后再跪着求老百姓,这老百姓一感动啊,他还真就同意了迁界禁海。
  再然后吧,那螨清的官府也是很给力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是用轿子抬着走滴。
  整个迁界禁海那可当真是螨汉一家亲,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让人感叹当今的糠稀皇帝真他妈是个千古名君啊,什么秦始皇,什么汉武帝,统统不佩给麻子哥提鞋。
  当然,实际上的迁界禁海是怎么样儿,但凡不是无药可医的脑残,不是那些个已经跪的习惯以至于永远都站不起来的家伙们,其实心里都是有点儿逼数的。
  毕竟人家姚启圣自己都说了,凡五人以下命案,不必报我,杀人的兵勇也不必处罚。
  当然,后世跪习惯了的脑残们怎么样儿,崇祯皇帝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现在是在大明,姚启圣居然在沈阳,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九五至尊的崇祯皇帝面前。
  太他妈让人高兴了,甚至于崇祯皇帝连布木布泰和海兰珠没有抓到的事儿都给扔在一边了。
  那两个小娘们儿,以后肯定会落在自己手里,撑死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大明的天灾没有这么多的时候,自己能不再带着双花红棍和马仔们来辽东?
  现在还是这姚启圣有意思的多。
  然后崇祯皇帝就望向了许显纯:“私通建奴者,该者何罪?”
  许显纯回答的很干脆:“建奴者,前建州卫以叛,私通建奴者以私通叛匪论,当诛九族。”
  崇祯皇帝很满意许显纯的回答,直接吩咐道:“通知会稽锦衣卫,将姚家九族尽数锁拿,抄家问斩,不必等待秋后。通知内阁,将姚家罪名诏告天下。”
  处理完姚启圣的事儿,又匆匆忙忙的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首火化了之后,崇祯皇帝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双花红棍还有马仔们跑路了。
  这回来沈阳,收获很大,崇祯皇帝很满意,毕竟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皇帝界的平头哥来说,加赋是不可能加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赋。
  哪怕是现在就让快递李小哥冲进京城,自己再跑到煤山上吊死也不可能再向着大明的百姓们加一文钱的赋。
  但是这么一来,就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权在钱。
  别管是祀还是戎,或者是权,没有了钱的支撑,屁用都顶不上。
  比如大明自从自己登基到现在,一直没完没了的各种天灾,换成谁来都得头疼。
  没有钱赈济灾情,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有可能造反。不加赋税就没有钱。
  所以别管是谁来坐崇祯皇帝这个位置,该蛋疼的都得蛋疼,就算是把祖龙赢胖子或者老流氓刘邦或者天可汗李二他们弄过来,缺钱的后果也是一样的。
  但是上面那几个开国的老大都牛的一逼是为什么?他们当皇帝的时候老天爷就辣么给面子,一点儿的天灾都没有?
  反正崇祯皇帝表示不相信。因为随便翻开历史书,这天灾人祸的就从来没少过。
  开国时牛逼的原因在于,地多人少——打上一仗就死上一大批人,人少了,地就显得多了,出产的粮食也就够吃了。
  而一旦稳定下来,大家伙儿可劲的生孩子又不死人,那可不就是人多显得地少,粮食不够吃了呗。
  结果不就是一到王朝末期,各种各校狗屁倒灶的问题就都出来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把目光盯向了大明的周边和海外——都不是自己家的,随便祸害,反正大明的百姓们不会关心皇帝祸害了谁,只要他们能吃饱饭就行了。
  现在从建奴这里弄到的金银珠宝,两百多个箱子,一个箱子按照十万两的价值来算,最少都得是两千万两。
  更何况里面还有不少是杨七七他们特意弄出来的金子,一箱就得几十万两的价值。
  所以这一趟出来,崇祯皇帝最也最少也得捞了两千五百万两以上,就算不到三千万两,其实也差不多了。
  而这接近三千万两的银子在大明能产生的实际价值,又远不止三千万两那么简单——百姓们不造反,崇祯皇帝就有的税收,赋税最后会让百姓们得到好处,然后崇祯皇帝就能收到更多的赋税。
  总之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至于扔下这么一个伪宫被烧的差不多,临走之时还炸塌了所有城门的沈阳城给黄台吉,崇祯皇帝表示关朕屁事儿?
  没错,火是山东响马他们放的,城门是锡伯部的三千铁骑炸的,崇祯皇帝带来的锦衣卫和内厂太监基本上就没干什么事儿好吗?
  至于哲哲会不会怀上夏额哲的种,这个事儿就更不用担心了——皇帝说了声不留,内厂太监们自然有的是办法,不用担心夏额哲会因为一个不知道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孩子倒向建奴。
  甚至于夏额哲现在满脑子的就是子曰诗云,跟崇祯皇帝了解过的那个李思摩基本上已经成了同样的一种生物。
  狂犬也。
  然后这一次杀人放火玩嗨了的响马袍哥老秦人他们则是纷纷表示这种事儿真的好爽吖,要不要多来几次?听说再往南一些就是辽阳了?
  要不然咱们再去辽阳逛逛?或者向东,直接去抚顺或者干脆再往东,去萨尔浒溜达一圈然后再向东南去建奴的老巢建州卫溜达一圈?
  没错,现在响马袍哥老秦人的胆子就是辣么的大,毕竟跟着扛把子崇祯皇帝来了一回沈阳,大头被崇祯皇帝给捞走了,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完颜宏的手下外加夏额哲的手下捞小头也是捞的盆满钵满的。
  崇祯皇帝捞的大头主要是建奴的伪宫和各个府库,这些家伙们里边捞好处的路子可就杂的多了。
  像是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夏额哲的手下他们是跟着在建奴伪宫里捞了一波的,而完颜宏的手下则是在沈阳城内的建奴家里大捞特捞。
  就算是一家只能挥个几两银子,可是抗不住沈阳城大人又多啊,建奴的各个达官贵人什么的又不可能住在伪宫里边,都是住在沈阳城里的,有这种捞银子的机会要是捞的少了,谁干?
  所以这些个家伙们捞银子上瘾,一个劲儿的研究着是不是再向东去抚顺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