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
  刘航斜了一眼王豪杰道:“当仁不让个屁啊,现在的问题是咱们拿什么修。要砖没砖要水泥没有水泥,你拿木头给陛下修座行宫啊?我大明的脸面你是打算扔那捕鱼儿海里去啊?”
  愣了一愣,王豪杰三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夏额哲——反正你要把捕鱼儿海划进修给陛下的行宫里面,俺们都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原本就是陛下的地方,你丫想替陛下修行宫就行呗,俺们是支持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也是明摆着的——这他妈谁要是有工部和皇家学院的本事,还用得着跑来这鬼地方?光卖水泥都发财了!
  夏额哲则是笑道:“砖么,就地取地烧呗,找陛下要几个匠人过来就是了。至于水泥,大不了咱们一趟趟的从大明运过来,每次运上几千斤,总是会够用的。”
  然后孟繁星等人皆是表示好啊好啊,就这么说定了,每次回去卖奴隶的时候就顺便把水泥给弄过来了,想必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买水泥需要的银子肯定也很多的问题,这不是还有建奴和白奴呢么,抓过来干活就行了,反正累死了再抓就是了。
  想了想,孟繁星干脆道:“咱们既然要干,倒不如直接干把大的,到时候夏侯爷能捞个大功劳,咱们兄弟也能混个好出身。”
  王豪杰急道:“有话说有屁话,你向来是鬼主意多,说说该咋整,这般不上不下的当真是憋死个人。”
  孟繁星倒也不卖关子,面是直接道:“这事儿其实也简单,咱们几个趁着朝廷大军还没来的时候,先把从哈喇孩卫开始,到斡难河卫,中百姓,哈喇温山这一大片地方全给清理出来。然后再上书朝廷,要求朝廷派员前来治理,不也算是咱们兄弟开疆扩土或者是平叛有功?”
  刘航笑眯眯的道:“瞧瞧,不愧是孟子后人,这读书人呐,就是聪明!这事儿我看没问题,可以搞。”
  孟繁星则是冷冷的盯着刘航笑道:“也不知道哪个二傻子被自家老婆暴打,忍受不了了这才跑来辽东的!”
  刘航一愣之间,脸色已经变得通红,喝道:“那又怎地?俺好歹有老婆,不像你个瓜皮,连个婆娘都没有!”
  被戳中痛处的孟繁星倒也不恼,而是笑道:“得了吧,若不是咱们现在身在奴尔干都司,那提亲的媒婆能踩坏俺们家的门坎儿!”
  向了孟繁星竖了竖大拇指,夏额哲开口道:“大丈夫何患无妻?孟兄弟现在有军功在身,自然是不愁取亲的。”
  王豪杰却是又接着问道:“那我等是不是要分兵作战了?尤其咱们大明在辽东的百姓可不多,倘若分兵,极易出现动荡。”
  孟繁星道:“有道是杀鸡儆猴儿,分兵不分兵的又能如何?只要咱们先擒了那些个最凶的白奴,剩下的又有谁会有意见?谁敢提?”
  点了点头,夏额哲道:“孟兄弟说的没错,最近蛮子们敢起哄,还是被这些禽兽给带的。等到咱们兄弟把白奴彻底清理掉,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待的羔羊,无所谓的事儿。”
  沉吟了一番后,王豪杰道:“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先把这几个地方的蛮子们都清理一番,然后跑马圈地,给陛下盖座避暑行宫!”
  夏额哲却又嘿嘿笑道:“给陛下修行宫是修行宫,咱们兄弟几个也不能亏了吧?就在陛下的行宫附近修上几座园子留给后人,这个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吧?”
  点了点头,孟繁星道:“侯爷说的是。只是我们几个并无什么身份,一切都要多多拜托侯爷了?”
  夏额哲端起酒杯笑道:“孟兄弟还有王兄弟和刘兄弟放心,本侯会上书给陛下,与三位一起求个恩典,在行宫左近弄个园子,陛下应该不会拒绝?”
  孟繁星嗯了一声,却又接着道:“依孟某之见,等清理完这些蛮子之后,侯爷可以上书要求修行宫,同时也可以向陛下请求移民实边,迁一些大明的百姓来此居住。这么大的地方,弄上个几十万的百姓不成问题,几个重镇眼看着就能建成,到时候龙颜大悦,咱们的事儿也就好办了?”
  再一次向着孟繁星竖起了大拇指之后,夏额哲才开口道:“孟兄弟所言极是,若是移民而实边,到时候大明也少不得在此重开卫所,咱们的园子也就不显然了?”
  孟繁星却接着道:“不光是咱们,朝中的大人们一样可以来此修园子,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分都够用了。而大人们的园子在这里,他们还能眼睁睁的看着此地没有兵力把守?他们就不怕建奴过来?”
  夏额哲搓着手道:“开疆之功啊,收复故土啊,到时候三位兄弟若说是弄个公爷侯爷什么的不太可能,但是弄到个有品级的将军,或者是受封个子爵男爵甚么的,却是不要太简单?”


第465章 都是自己作死
  大明朝崇祯七年七月,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平静的时候——最起码这段时间里整个大明是比较安稳的,没听说哪里再有什么天灾。
  至于人祸,在没有天灾而百姓们又能凑合着活下去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有。
  相反,为了捞更多的银子,活的能更好一些,现在整个大明的百姓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把目光盯向了奴尔干都司。
  毕竟官府说了,去奴尔干都司,去了一人就是五十亩永业田和五十亩口粮田。
  永业田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卖和投献,否则一旦抓到就是重罪,但是口粮田随便卖。
  先不说那里土地值钱不值钱的,最起码一百亩这个数字就很有诱惑力了——还他娘的不用自己花一分钱,这种好事儿不积极点儿的都是二傻子!
  对于夏额哲打算把捕鱼儿海那附近的地盘全占下来移民实边,顺便再给自己修个避暑的园子这事儿,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
  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倒还想过暂缓修园子的事儿来着,毕竟修园子肯定需要人手,更需要占用大明现在本来就不多的水泥和钢铁等物资。
  可是后来转念一想,修园子的事儿属于利大于弊,倒真不如先修起来算了。
  毕竟是给自己修园子,没什么安全性上面的风险,可以让大明的百姓去干,不用占用建奴白奴昆仑奴什么的。
  而且自己有个避暑山庄在捕鱼儿海,对于移民到那边儿的百姓来说,心里也算是有个寄托和依靠——皇帝还有园子在这儿呢,不至于说哪天就把咱们给放弃不管了。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算得上是无尽的好处了。
  至于说占用的水泥钢铁和砖石什么的,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问题——砖可以就地取土烧制,大明本土的钢铁冶炼和水泥的烧制也可以相应的加大力度。
  然后刘兴祚就开始头疼了。
  原本自己带着四十万大军跑去奴尔干都司去怼那么点儿蛮子就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了——四十万大军啊,直接怼死建奴多好。
  现在好了,再加上二十多万百姓要迁移过去,人数变成了六十万不说,自己还得担起奶妈的担子来。
  更操蛋的是还有近万的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和读书人——这些才是最坑爹的。
  官老爷们啊,整天玩的都是些风雅之事,对于自己这些纠纠武夫很是看不上眼——虽然他们也羡慕自己这些人的军功。
  然并卵,羡慕归羡慕,让他们真跟自己一样操刀子砍人,那还是省省吧。
  然后心情不怎么爽的刘兴祚就把自己手下近百的双花红棍们集结到一起开了个会。
  要求很简单,不许去招惹建奴,不许顺道砍人,老老实实安安全全的把这二十万百姓送到地方,然后再去砍人。
  刘兴治与刘兴沛、刘兴基、刘兴梁、刘兴贤、刘兴邦等六个兄弟表示不服——刘兴仁可是死在了建奴的手里,更何况老母亲也是为了让兄弟几个跑回来才悬梁自尽的。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怼死建奴以报大仇?
  至于怼死建奴之后面对着军法,因为违抗军令或者擅启边衅一类的罪名被皇帝砍头,那也是无所谓的事儿吧?
  总之一句话,你刘兴祚怕死,兄弟们不怕,你不敢担责任,到时候兄弟们自己抗,总之这建奴必须得怼死。
  等着刘兴治等人七嘴八舌的说完了之后,刘兴祚的脸色愈发的阴沉:“都说完了?现在能不能让本将说了?”
  见众人都低头不再开口,刘兴祚才道:“老母亲的大仇,我刘兴祚不想报?如果说这次能怼死建奴,那就算是被砍头,我也认了。
  可是想想你们的身后,二十万大明的百姓需要你们保护,你们去找死没问题,别牵连百姓!
  还有,想想你们带的这四十万大军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原本京营的战力?有没有新军的战力?
  说句不客气的,能平平安安的把这四十万大军和二十万百姓带到奴尔干都司,本将心里都没有多大的底气,你们还吵着去平定建奴?
  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吃几碗干饭不知道?”
  随着刘兴祚发怒,刘兴治等兄弟几个都是被训的不言语了,刘兴祚这才消了些气,接着道:“前几个月在沈阳的时候,兄弟们也算是稍微出了口气,以后这种机会还多的是。眼下先把陛下交待的任务做好,少想这些事儿!”
  刘兴祚急眼训人,洪承畴这时候就已经是想要砍人了——四十万人不够,又加了二十万!
  然后崇祯皇帝惊奇的发现,客运火车的雏形开始出现在大明了——没错,就是客运形式的。
  除了没有动车,没有软硬卧铺,也没有软座之外,大明朝已经开始出现硬座了……
  而且和后世的一排五座不同,大明朝的客运火车在洪承畴的要求下变成了一排六座,装的人就更多了。
  洪承畴表示自己也是无奈之举,绝望只下只能想办法多加座位多装人,一次多装点儿就行了,反正不管是这四十万士卒还是那二十万百姓,他们都不会挑座位好坏的。
  就算是挑,本尚书也当没看见!
  没错,就是这么任性,反正大明就一个铁道部,随便你们挑毛病。
  当然,还有一部分车厢是特制的,属于平时根本就不会对外开放,虽然每天都有人打理,但是平时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条线路上面——皇室专用的车厢,要多宽敞就有多宽敞,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
  甚至于这几节车厢的外钢板都是特制加厚的,除非是八牛弩那或是火炮离的极近,否则的话也破不开防御。
  当然,被炸翻是有可能的,这个谁也不敢保证。
  可是想要出现这种情况,除非是锦衣卫和内厂还有三千锡伯部的铁骑全部集体叛变,否则的话根本就没有可能。
  就连崇祯皇帝知道了之后都特意的上去看了看,也不由得暗赞历史上的这些家伙之所以能出头也不是没道理的。
  瞧瞧洪承畴,揣摩上意那叫一个到位,搞出来的车厢那叫一个牛逼,没毛病。
  还有另外一部分,崇祯皇帝没看过,是属于给各级文武官员特地准备的车厢,以备皇帝出行时随驾人员使用,比皇室的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通的车厢就强太多了,最起码相当于后世的餐车标准。
  再然后,洪承畴觉得自己已经够闹心的了,就不差再多闹心一点,于是干脆决定把铁路再向东修,从山海关一路向着东北的宁远卫,再到广宁卫,一路修下去,最后修到海州卫,再分头修两条支线。
  一条支线调头向南,把盖州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