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莽古尔泰,之前顶撞黄台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心里面的刺不是那么好消除的。
至于阿敏,跟老汗努尔哈赤有着杀父之仇的阿敏就算是真个倒向了明国的蛮子,代善都不会觉得奇怪。
舒尔哈齐的家里,也就是济尔哈朗还算成气!
商量完了这些事儿之后,黄台吉则是突然之间开口道:“本汗还有一事,想要与你商量一番。”
代善闻言,便躬身道:“请大汗吩咐?”
黄台吉从塌上起来,踱了几步之后才开口道:“本汗欲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族,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代善感觉很蛋疼,不过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跟黄台吉扯皮。
这他娘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当个皇帝你就牛逼了?改个国号和族名你就能怼死蛮子的狗皇帝了还是怎么的?
要是能的话,你别说改成清,你就是改成浑也随你开心!
很显然,这番话在心里想想就算了,真个要说出来,估计黄台吉的脸上该挂不住了。
到时候倒霉的不还是自己?
见代善表示了赞同,黄台吉便又接着道:“既然大哥也赞成,那其他诸贝勒那里,还有劳大哥去说项一番?”
代善更是蛋疼——自己身上的破事儿本来就多,现在还来了这么一出,当真是恶心到家了。
刚刚过完年不久,连春天还没有正式的到来,黄台吉就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崇德,改国号“金”为“大清”,又改族名为“满族”,定都沈阳。
至于尊号,则是“宽温仁圣皇帝”,在率领着建奴百官祭了太庙之后,又尊老野猪皮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为太祖。
至于从老野猪皮他爹开始一直往前算,算到他家祖宗那里,都尊奉为王,并且打算十天之后再大封诸兄弟及臣属。
当然,光凭黄台吉自己是搞不定这些事情的,就连辽东的那些个渣渣们加到一起来搞这事儿也是力有不逮的。
但是投靠了建奴的人里面有能人啊,黄玉轩这个已经在建奴这边展露出头角的家伙费尽心机的各种撺掇之下,黄台吉总算是下定了决心称帝,并且在黄玉轩的多方奔走之下把事情给办成了。
虽然大金国以前没有称帝的,甚至于称汗都算是祖上冒青烟了,但是现在黄台吉称帝了不是?
至于说刚刚成立的大清还没有自己完整的制度和礼仪什么的,那都不重要——先仿着明国蛮子们的制度来呗,大不了以后再慢慢改。
当然,黄玉轩暗中把黄台吉称帝的消息传出去这种事儿,黄台吉就没有必要知道了,只要让辽东的大小建奴都知道就好了。
最主要的是要让京城的崇祯皇帝知道这事儿,然后,赶紧怼死黄台吉。
接到密报的崇祯皇帝则是暗自嘀咕了一番,怼死后金没什么感觉,或者说爽感还不够,怼死大清就爽的很了!
朕给你丫的来个断根,看你还怎么遗!
第494章 不给建奴当狗了!
黄台吉登基称帝的一波骚操作猛如狗,崇祯皇帝则是笑的不成形了。
称帝好啊,阿黄不称帝,怼死他也不算什么本事,估计以后还会有些脑残替阿黄抱不平。
比如说老奴和阿黄是反抗大明暴政什么的,这一类的言论肯定少不了就是了。
但是阿黄一称帝,这性质就变了。
任谁也挑不出崇祯皇帝的理儿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说白了,除了崇祯皇帝能称一声皇帝,剩下的谁敢称皇帝都会成为大明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标。
除非这个称皇帝的人能够先怼死崇祯皇帝,比如历史上送快递的李小哥一样。
但是阿黄怼死崇祯皇帝了没有?很明显,没有。
不仅没有,还被崇祯皇帝怼的跟死狗一样,这个时候称帝,这波骚操作,崇祯皇帝只能说一声佩服。
再一次安抚了后宫里的周皇后和田贵妃、袁贵妃还有完颜玉卓之后,崇祯皇帝很干脆的就跑到了军营里面,带着自己手下的马仔们出发了。
周皇后的肚子再一次大了起来,这一次好像是个儿子?大概也许是吧?
不过这都不重要,反正自己还年轻的很,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生,尤其是完颜玉卓生了个儿子之后,崇祯皇帝心里的底气就更足了。
儿子嘛,早晚的事儿,晚些生了还晚点儿生气,挺好。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通运桥。
崇祯皇帝这回去辽东砸阿黄的场子,可是打算一步到位的把辽东砸回来的,所以带的马仔们有些多。
十万。
还有十万已经先行通过火车去往山海关,然后再往海州卫去。
二十万马仔再加上辽东原本就有的那些马仔,砸掉区区一个阿黄家的场子,问题不大。
除非是再现萨尔浒之役才有可能。
问题是傻子都很少犯同样的错误,让已经比之万历年间强出不知道多少倍的明军再犯萨尔浒之战时的错误,可能么?
上一次指挥整个战役的是杨镐,这家伙坐镇沈阳指挥四路大军分兵围剿建奴,四路大军互不协调,然后唱了凉凉。
崇祯皇帝这一次带着指挥作战的是五军都督府的一应大佬们——包括张惟贤和朱纯臣这些勋贵,连孤儿幼军也以参谋的身份加入了进来。
也就是说,孤儿幼军的这些小家伙们虽然不会正面上战场,但是会跟着张惟贤等人身边出谋划策。
当然,更多的还是学习。
更别提山海关还有一个让建奴相当头疼的孙承宗。
上一次萨尔浒,明军一共纠集了十一万大军,还是算上了叶赫部和朝鲜方面派出来的军队,号称四十七万。
而这一次,崇祯皇帝实打实的带出来了二十万马仔。
而且还没有算上刘兴祚之前已经带出去的四十万杂牌精锐,更没有算上各种打算去辽东捞军功和好处的各个活力组织。
估计真是要把各路能动用的人马都给算上,崇祯皇帝这一次砸场子的规模将是史无前例的大——大概六十万马仔。
不是号称,而是实打实的六十万。
至于朝鲜,崇祯皇帝表示不指望了,毕竟连自己的国土都丢的差不多了,再让他们派出军队来协同作战,大明爸爸是怼建奴还是保护他们?
顺便还要提一句的是,大明爸爸不缺马!
没错,当初魏忠贤玩出来的让勋贵百官们献马什么的玩法到了崇祯年间,根本就是个笑话。现在的情况是,大明爸爸根本就不缺战马。
先不说几个比较不错的马场都在大明爸爸的手里,就光是夏额哲所部来归所带来的战马就接近三万匹。
更不要提红眼病发作的卓里克图和卜失兔两家了。
原本在宣大外到察哈尔一带互相看着不顺眼的几个部落在夏额哲归降了崇祯皇帝并且受封了侯爷以后,其他的那些部落就犯了红眼病了。
凭什么?
抱大明爸爸的大腿,我们几个部落抱的时间其实差不多吧?你夏额哲凭什么就封了侯?族人还入了汉籍?
眼看着夏额哲所部进关居住的进关居住,能打能杀的跟着夏额哲跑到了奴尔干都司那边捞银子,剩下的部落首领们心里就更不爽了。
不过,纵然是心中再怎么不爽也得忍着。
崇祯皇帝把察哈尔部大大小小的部落连屠十余个筑京观的事迹在先,任谁都得合计合计惹恼了那狗皇帝的后果。
既然惹不起,那我们跟夏额哲一样要求加入大明总没问题了吧?
尤其是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心里更是丝毫的担心都没有。
原本察哈尔部还没有归明的时候,自己两家受到的待遇就已经相当高了——至今还有万骑随着崇祯皇帝南征北战呢。
而对于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两家要求跟夏额哲一样的归顺待遇,崇祯皇帝也没有拒绝。
毕竟前面给夏额哲那么好的待遇就是想着给其他的蒙古部落立个榜样,让他们早点儿看到好处后尽快归顺。
所以得到了好处的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一商量,干脆咬咬牙,砸锅卖铁的又搞出来一个万骑,直接沿着长城以北向辽东而去,等着崇祯皇帝的大军到了之后再行汇合。
然后一起怼死黄台吉。
得到消息的黄台吉自然不可能就这么放任崇祯皇帝一路前来盛京找自己的麻烦,毕竟坐以待毙才是最蠢的行为。
决定先发制人的黄台吉直接召回了还在朝鲜抢劫物资粮草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打算先行给崇祯皇帝找点儿乐子。
毕竟朝鲜那个破地方守起来不值得守,就算是再抢下去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意义不大。
倒不如先集中兵力,攻打明军的守关,先给明军造成一点儿压力。
镇远堡关头之上,守备焦钟海觉得自己这一次可能真的要凉。
鬼知道那些狗建奴发什么疯,不好好的准备防守,反而带着奥巴台吉手下的马仔们一起跑来了镇远堡这么个小破地方。
关键是镇远堡名字大气,地儿实在是不大,价值也他娘的不高,这些建奴的脑袋是不是让驴子给踢过了?
当然,想这些并没有什么鸟用,不管建奴的脑袋是不是让驴给踢了,反正大军已经到了镇远堡是不争的事实。
一同被建奴给盯上的,远不止一个镇远堡,还有大黑山,镇安堡,镇靖堡。
事实证明,建奴的战斗力还不至于弱成战五渣——在拼着伤亡不顾的情况下,镇远堡失守,镇安堡被屠,大黑山被屠戮一空,剩下镇靖堡也是摇摇欲坠。
明军整个防线开始后移,退到镇边堡、中安堡、镇宁堡组成第二道防线,由广宁卫和广宁左、中、右卫一起接手防御。
不过,崇祯皇帝之前玩过的套路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哪怕是镇远堡和大黑山、镇安堡都失守了,由守备到下面的士卒,全部选择了战死,而不是投降。
实在是上一次开关献城的守降张万春的下场实在是太惨了,惨到再没有人敢拿自己全家老小的性命去测试大明律和崇祯皇帝的心胸。
孙承宗也有些懵逼的感觉。
如果说建奴的脑袋没有被驴给踢了,那么就是建奴就是打算先发制人!
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之前镇远堡那边并没有部署多少兵力,也根本没有料到建奴会突然出兵奔着镇远堡方向去!
孙承宗确实很头疼,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广宁那边被建奴给拿下了,就算是后面再夺回来,对于战局的影响也是妥妥的小不了。
首先就是铁路这种东西肯定会被建奴给破掉掉,直接影响物资和兵员的运输。
其次就是对于士气的打击,也将是致命的——这还没有正式开怼呢,自己这边就先被人怼了?换谁能接受得了?
在祖大寿被调任到海州卫之后,现在的广宁卫扛把子是何可纲,也就是那个急眼了连人肉都吃的狠人。
孙承宗短时间内也只能寄希望于何可纲身上,盼着何可纲可千万不要掉链子,同时又把曹文诏叔侄和吴襄父子给派了过去。
然而吴襄父子和曹文诏叔侄还没有赶到广宁卫,最新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建奴退兵了!
屠城并且大肆劫掠一番后,建奴退兵了!
曹文诏叔侄和吴襄父子都是将目光投向了别处,不再看何可纲那张阴沉的如同死人一般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