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虽然允许自己两人跟着来辽东,可是来之前就已经郑重声明过,绝不可能再允许自己两人上阵。
  但是不管怎么说,能来辽东就算是好事儿,所以谋划起来,朱纯臣自动就把自己给忽略出去。
  张惟贤则是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张之极不应该划入北路军,倒是更应该划入南路军毛文龙麾下。”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北路大军倒是无妨,刘兴祚手下的兵马,加上满桂的两万骑兵去攻打科尔沁,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倒是南路军,兵力最少,火力也略显不足,应该再加强一些。”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也不禁暗骂一声该死的山头主义。
  山头主义这种东西不光是后世有,大明也有!
  毛文龙原本与曹氏叔侄、吴氏父子是属于平级的,可是崇祯元年的时候,东江镇被提格,毛文龙也是水涨船高,等级上面高了一级。
  而曹氏、吴氏原本就是山海关那边的军头,跟毛文龙向来就没什么交情,把他们划过去,自然也是麻烦多多。
  哪怕是不敢背地里使什么绊子,估计以后扯皮的事儿也少不了。
  倒是把他们划到祖大寿麾下更靠谱一些——起码不用担心这几个家伙再闹出什么妖蛾子。
  任由张惟贤与朱纯臣争论了半天之后,最终的讨论结果才算是出来。
  兵分三路,南路军由毛文龙率领,把张之极和卢象升都划过去。
  北路军由刘兴祚率领,至今没有露面,而是已经提前跑到了完颜宏那边的满桂还有夏额哲、巴特尔都划到刘兴祚所部。
  至于剩下的祖大寿,何可纲,马祥麟,曹氏叔侄,吴氏父子,则是归入中路大军,由崇祯皇帝亲自统帅。
  崇祯皇帝这边儿开始分兵计划,建奴那边也没有闲着。
  让包衣阿哈把自己捆了起来,苦挨着撑过了烟瘾发作的黄台吉连着打了几个哈欠后,才召了人进来解开绳子,来到了代善等人所在的殿中。
  环视了一眼众人后,黄台吉开口道:“都说说吧,现在城外的情况如何了?”
  代善躬身道:“万岁爷放心,百姓都已经迁入了城中,粮草也征集完毕。”
  黄台吉道:“如此便好。城中城防可检查过了么?”
  多尔衮躬身道:“万岁爷放心,奴才已经再三查验过,城防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多尔衮怎么想都觉得万岁爷这三个字让人感觉别扭。
  但是没办法,再怎么恶心别扭,也得强忍着——鬼知道那个汉狗黄玉轩是怎么想出来万岁爷这个称呼的!
  黄台吉则是轻叹了一声,开口道:“蛮子无道而兴兵,苦了的,也是我大清的百姓,朕,对不起他们啊!”
  当然,感叹归感叹,至于像刚才代善和多尔衮那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会有多少白骨多少冤魂,黄台吉表示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总是有人要做出牺牲的不是?
  “城外的水源呢?”
  吃一堑长一智,更何况黄台吉本身也不是什么二傻子,之前在明国京城外所经历的一切,自然要有样学样,给蛮子们准备准备。
  多尔衮躬身道:“万岁爷放心,奴才已经将城外所有的河流、水井里面都投了死物,想来是没有什么安全的水能喝了。就算是蛮子们真个到了城外,也只有临时打井取水一条路可走,否则的话便只能干渴着。”
  黄台吉冷哼道:“朕倒要看看,树林被砍光,水被污染,这狗皇帝能有什么办法应对眼前的局面!”
  不过光凭这一点,虽然无法对付崇祯皇帝带着的几十万马仔——人家就是现打井都来得及,更何况河流这种流动性的水源,只要把死物去掉之后,那水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定了定神,黄台吉又接着问道:“探子可都派出去了么?”
  代善躬身道:“回万岁爷,都派出去了,方圆二十里内都有咱们的探子,蛮子们的动向也能及时发现。”
  点了点头,黄台吉才道:“再向外撒远一些,只要蛮子们还没有来,就派人出城去挖陷马坑一类的,多埋些机关陷阱,能给蛮子们添多少麻烦就添多少!”
  还了想,黄台吉又接着问道:“奥巴台吉那边怎么说?”
  济尔哈朗回道:“奥巴台吉那边的态度有些模糊,不过也由不得他们,总归是要跟咱们站在一起的。奴才听说,那蛮子的狗皇帝点明了要奥巴台吉的人头,科尔沁部现在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黄台吉点头道:“不可掉以轻心,科尔沁也不是只有奥巴一个人,万一有其他人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到时候一样会出大问题。”
  济尔哈朗道:“万岁爷放心,奴才已经命人暗中散布消息说那狗皇帝打算把科尔沁的牧民都变成奴隶,草场都划分给锡伯部那些个叛徒,不愁他科尔沁部有二心。”
  黄台吉的面色突然之间变得极其怪异,仿佛在强忍着什么东西抓咬一般,咬牙道:“科尔沁乱不得,大清正面吸引了蛮子,再有他们游走在蛮子外围,胜算便又多了一分!”
  只是话音落下之后,黄台吉便噌的站了起来,一边向着殿内的方向走,一边吩咐道:“你们都先退下,各自去忙!”


第497章 你是说朕是昏君?
  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后殿之后,黄台吉就再一次吩咐包衣阿哈把自己给捆了起来。
  毕竟这时候的建奴还算是创业阶段,掌权的这些人如黄台吉、代善之流也都是些狠茬子,还不是后来虽远必赔的螨清可比。
  最起码知道自己已经栽在了福寿膏上面之后,黄台吉的第一选择就是让人把自己捆起来,强行撑过犯瘾的这段时间。
  如果换了虽远必赔的那些货色,估计会拿着银子另外找货源而不是想着硬撑。
  咬乐,跺脚,撞头,在试了无数种法子之后,折腾了多半个时辰的黄台吉才算是喘着粗气平复了下来,整个人如同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全身上下都已经被自己的汗水给浸湿了。
  刚才那种万蚁噬骨的感觉,黄台吉绝对不愿意再去想,却也知道这种感觉肯定会伴随着自己不知道要到何时为止。
  或者到死方休?
  对于崇祯皇帝的恨意,愈发的深重了。
  再一次回到前殿时,代善和多尔衮已经分开去行动了,只扔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大殿。
  无视了仅有的几个负责扫洒的小太监跪地行礼,黄台吉再一次坐到了龙椅之上。
  风雨欲来,大清国的明天在哪里?
  真正的大战,尤其是像崇祯皇帝打算玩的这种打法,其实满满的都是套路。
  后世的战争模式是属于那各有大杀器就先可着劲儿的扔大杀器,然后接着再扔大杀器,到最后实在是没有什么地方值得再扔了,就会换成步兵去收尸,或者说打扫战场也行。
  在崇祯皇帝之前的战争基本上不存在这一点,最大的大杀器也不过是些火炮一类的,或者说加上死马死人或者金汁一类的生化武器。
  然而崇祯皇帝刚好处于两者之间。
  手里的大杀器比后世的肯定是远远比不上,但是比之前的那些个火炮又强了许多。
  总之是不上不下,有点儿尴尬。
  所以手里没有捣蛋灰机蘑菇弹一类好东西的崇祯皇帝,对于这些平辽战争所定下的基调就是火炮先行发言,然后接着还是火炮发言,最后才轮到步卒冲锋。
  这样儿能把正面战场上的伤亡降到最低。
  但是有一点,崇祯皇帝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的——侦察。
  这样儿一来,原本就是死亡率最高的侦察部分依旧是死亡率最高的那部分——斥侯死起来的速度远比正面战场上的士卒要高的多。
  身为大明的斥侯,姜梵早就做好了有朝一日身死魂消的准备,反正早死晚死都是一回事儿,除非捞到了足够的军功能升上去。
  但是姜梵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在自己的眼前发生如此搞笑的一幕。
  眼前这三个一副书生打扮的山大王是什么鬼?后边跟着的一票少林寺一般的秃驴又是什么鬼?
  问题是那些个像秃驴的家伙们脑袋上都顶着一茬青色,明显就是把头发剃光了之后正在慢慢长出来的样子,所以这些家伙也只是像,而绝对不可能是秃驴。
  赵研东等三人已经热泪盈眶了。
  在这儿看到了大明的斥侯,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昏君带着兵马来了辽东,打算收复辽东了!
  收复了辽东好啊,收复了辽东,自己这些人就算是生活在大明的地界儿了,又可以子曰诗云骂皇帝了,再也不用担心吊胆的担心被建奴给弄死了。
  真好!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三个书生实在是把姜梵给恶心坏了——脑袋掉了也不过是碗大个疤,哭哭啼啼的跟个娘们儿一样,丢人不?
  赵研东觉得没什么丢人的。
  辽东这破地方是正常人能呆的么?冷的时候冷死,热的时候热死,现在才刚刚过了春,还没有正式入伏呢就能热死人!
  更别提还有建奴时时刻刻的在威胁着生命安全。
  怎么看都是大明要好的多。
  最起码见官不跪,最起码还有些优待,衣食无忧,最起码不用担心哪天就会把命丢掉。
  看着向自己跑来的三个家伙,姜梵的第一反应不是等着这三个家伙跑过来,而是直接喝道:“站住!”
  同时,左手已经立了起来——身后跟着的同一个小旗部的斥候们直接把火锅端了起来。
  哪怕对面那么多人里面跑过来的只有这三个书生打扮的家伙,而且看起来就是大明的士子,可是姜梵依旧选择了小心行事。
  不小心行事的不是没有,只是那些家伙们都已经凉的透透的。
  尤其是这里还是辽东,实际上的建奴控制区域,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大明的士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正常的情况。
  赵研东无可奈何的停下了脚步。
  对面的这些丘八实在是太无礼了,面对着举人老爷就这么着把火铳给端了起来,这是想要杀人?
  都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其实换成举人也差不多,能把理说清楚的情况还是少数。
  主要是这些兵的手里有火铳,还有刀。
  见赵研东等人止住了脚步,姜梵才问道:“尔等何人?可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事?”
  赵研东整了整已经被浆洗的发白,破损处还打了几个补丁的衣服,这才拱手道:“我等三人乃是大明崇祯三年的举人,因罪发配至此,得遇我大明士卒,故而前来拜见。”
  姜梵很想问问赵研东,自己是不是长的很像个二傻子?
  崇祯三年的举人发配到辽东?你能不能想一个更可靠的理由出来?
  然而下一刻,赵研东掏出来的户籍证明,则是实打实的证明了他并没有说谎。
  崇祯三年的举人,崇祯八年因为被发往辽东,户籍上面的印章,前面几处是由地方到京城,再到山海关和广宁卫,最后一处则是海州卫。
  总之,这玩意可以肯定百分百是真的,各处暗记都能对的上。
  将户籍册子扔还给赵研东之后,姜梵又接着问道:“就算你们被发配到辽东,如何在这里占山为王?建奴没发现你们?”
  赵研东拱了拱手,开口道:“倒是多亏了沈阳城中的杨七七杨老爷,多亏他多方周旋照顾,这山上才有了些气象,我等也不至于饿死于辽东。”
  姜梵嘿了一声,笑道:“你等宁肯饿死也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