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在这茶楼之中喝茶听讲读人讲报纸,那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有人来管,两个人倘若小声些交谈,多半也是安全的。
  所以这些书生也都学得聪明了,也不嫌有失身份,都是三三两两的跑来茶楼听讲读人讲读报纸,顺便再小声针砭一下时弊。


第086章 让他们闭嘴
  自从第一期地报纸发行了后,就开始展现出了现代纸质传媒的威力,从京城开始,慢慢地向周边扩散开来。先是京师周边,接着便向南方慢慢扩散,有如星火燎原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原本崇祯所想的日报是没指望了,按照这时的印刷成本和传播速度,也只有采取周报地形式了。
  如今七天一过,第二期地报纸便送到了各个锦衣卫的百户所,再经由百户所将报纸发放给那些讲读人,命其前去茶楼讲读。
  至于其他要拿来卖的报纸,便差遣锦衣卫中的军余们拿到街上去卖,不贵,五个铜板便能买上一份报纸,回家泡上一壶茶水,慢慢品读。
  只是这第二期的报纸里,却是爆出来了一个惊天大新闻。
  苏州府太仓州被并称为“二张”的张溥、张采以及张溥地学生吴伟业,密谋谋反,三人地全家九族都已经被下了诏狱。
  只是,民间地反应却是有点儿奇怪。往常若是有读书人下了诏狱,估计从民间到朝堂,会有数不清地人开始骂锦衣卫栽赃陷害,为这些生员喊冤。
  只有这一次,从朝堂到民间,却是如同火山暴发前一样地平静,诡异地让人害怕。
  京城的百姓觉得这二张既然是想要密谋造反,那便是死了活该。对比二张,他们反而更愿意信任锦衣卫。
  可是在二张的老家苏州府太仓州,居然也一改二张被抓时的群情汹涌,变得平静无比,仿佛被抓的人不是太仓二张,而是两个普通百姓一般,变得让人有些看不懂。
  太仓城中的归燕楼,乃是苏杭一带有名的销金窟,里面的姑娘各个多才多艺,又以清倌人居多,纵然比不得扬州瘦马那般出名,却是苏杭二州的富人老爷们的心头好。
  往日里人声鼎沸的归燕楼今天却是早早地就关了张,再不闻往日里提额的声音,大厅里摆几张桌子,苏杭一带有名地巨富之家,却是都在此处。
  整个归燕楼的一众大茶壶都被撵了出去,也不用他们伺候着,便是端茶倒水的,都是楼里有名的姑娘,酒菜也都是苏州城里有名的御厨之后刘一手亲自做的。
  待得酒过三巡,众人便挥退了姑娘,整个儿的厅里除了这些富商老爷,下人们是一个没有。老鸨子早早地搬了把椅子,堵在了楼梯口,连楼都不让姑娘们下,以免打扰到了贵客。
  见已经安静了下来,苏州商会会长徐凡举起酒杯道:“李公子从通州不远千里而来,我苏州商会上下,深感荣幸啊,来,敝人谨代表苏州商会上下,敬李公子一杯,请!”
  说完,就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被称为李公子的那人笑道:“徐会长可是抬举了,请。”
  说完,也是将酒一饮而尽,两人对视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
  徐凡放下酒杯,当先开口道:“李公子此来,可是为了那粮食布匹一事?”
  那李公子道:“不错。李某也不瞒你徐会长,如今入了冬,西边儿那八家老抠儿又都被抄了家,如今在北方,这粮食可是个好东西啊。”
  徐凡却是大包大揽地说道:“李公子放心,要多少,您尽管说个数,徐某人一定给您办得妥当。”
  李公子颔首谢道:“如此便多谢徐会长了。”
  接着又唏嘘道:“世态炎凉啊。自从家父故去,也只有你徐会长将李某当回事儿了。哎。”
  徐凡却是说道:“李公子说的哪里会来,李阁老当年一身清名,我等哪个没受过李阁老的恩惠?李公子放心,您的事儿,就是我苏州商会全体上下的事儿!”
  李公子闻言,又是一番唏嘘,这才接着道:“李某此前在路上碰到了太仓二张被锦衣卫那些鹰犬押解入京,可是出了甚么事?”
  徐凡闻言,脸上却是一阵尴尬,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呐!那张溥人面兽心,竟是密谋反叛,将我等田地分给那些没脑子,好自己登了基,让他张家江山万年呐!”
  李公子闻言,笑道:“如此倒是简单了。既然已经被锦衣卫那些鹰犬抓了,那我等且不去管他便是了。”
  徐会长却是道:“非也非也。不是不管他,而是要让他快些去死才是。”
  李公子好奇道:“此话怎讲?”
  徐会长道:“张溥那贼子却是将分田之法写在了一本小册子之上。抄家当日,恰逢苏州知府也在,我等在张家的门口,亲眼看到了知府大人翻阅了那本小册子。”
  李公却是不甚在意地道:“翻就翻了,又有甚么好担心的。他寇慎家中田产可是少了?你徐会长还担心寇知府会特意上书不成?再说了,纵然锦衣卫已经拿到了那本小册子,那皇帝也未必能见得到。莫要忘了,别管是朝堂上的大臣还是厂卫那些鹰犬,哪个家中少了田产了?谁又敢让皇帝看到这个?”
  徐凡闻言,却是苦笑了一声。难怪这李家国不成器,他老子李三才堂堂的内阁辅臣,他自己却只能做了商人。当下不得不解释道:“不错,此物是不会有人献给皇帝,可是,夜长梦多啊。这可是国朝三百年来,头一起生员谋反地大案呐!万一那皇帝好奇心起来了,派了东厂西厂去审人呢?那些没卵子的阉人,一身富贵皆是系于皇帝一身,他们才不会管外面会怎么样呢,倘若他们问出点儿什么来,再上报给皇帝,那……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那张溥早早闭嘴为是。”
  等徐凡解释清楚了,那李公子才愰然道:“既然如此,李某回去后,便修书给家父的故交好友,那张溥定然会早些闭嘴。只是李某此番前来,却是为了这粮食和布匹一事,你徐会长还得多多费心呐。”
  徐凡见李公子拿粮食布匹一事儿当话头,心下暗骂这李家国是为了钱连命都不要了!当下道:“李公子放心,需要多少,您尽管说。只要明天晚上便可准备妥当,一定不会误了李公子的大事。”
  李公子这才端起酒杯道:“如此,便多谢徐会长了。请!”


第087章 处置
  自从有了报纸,京城的百姓们都很乐呵,唯独崇祯皇帝却是不乐呵。
  因为他始终在忙不明白,怎么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的狗胆包天了?还想冲击火烧府衙,还想着武装抗税?
  这要是收不来钱,他崇祯皇帝查抄八大蝗商的钱花光了之后,不还是得自挂东南枝?
  总有刁民想害朕!
  怎么想都不爽的崇祯皇帝又一次来到了锦衣卫诏狱,而且是带着王承恩、魏忠贤、曹化淳、田尔耕和许显纯一起来的。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他崇祯皇帝自己造成的。
  虽然之前在处置周延儒诸人之时,暴怒地崇祯皇帝把锦衣卫给拆分开来,又明确了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职司,但是他自己也没有记清楚,经常搞混。
  进到诏狱,各种惨叫声便不绝于耳。崇祯也懒得去理会,只将这些惨叫当成电影里的配音,毫不在乎地命人去提审张溥三人。
  等到了崇祯跟前,毫不在意的张溥,强自镇定地张采,还有已经吓得双腿都在打哆嗦的吴伟业,让崇祯觉得果然是人不可以貌相。
  三个渣渣们怎么看都是仪表堂堂,偏偏干出来的事儿就是阴损狠毒,常说的相由心生在他们三个人的脸上几乎不能成立。
  等三人跪拜之后,崇祯先开口问道:“国朝可有亏待尔等三人之处?”
  张溥最为镇定,当先答道:“回陛下,国朝待我等生员乃是极好的,只要中了秀才,便可衣食无忧,当真是天恩高厚。”
  崇祯道:“既然如此,尔等为何在苏杭准备火烧府衙?”
  张溥却是个大胆的,回道:“税监逼迫百姓不堪,我等不得以,才出此下策。”
  崇祯冷笑一声,也不再听张溥下面所要说的屁话,问道:“朕翻阅卷宗,发现你们家中还有福寿膏?这东西你们从哪儿来的?”
  张溥道:“回陛下,此物是学生的好友从海外番商那里得来的。学生恰好知道此物便是贡品中的乌香,因此还命弟子吴伟业进献给陛下。”
  崇祯心里当时就是一声卧槽尼玛!
  这王八蛋好狠地心啊,先他娘的让自己吸上这玩意,等后面瘾头大了,估计这些货应该想办法送自己去见木匠皇兄了吧?
  越想越后怕地崇祯也不再问,转身却是出了诏狱,留下张溥三人在后面哭喊不止。
  等出了诏狱,崇祯却是吩咐田尔耕道:“把那个张溥的嘴给朕撬开,看看这乌香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接着又吩咐许显纯道:“去给朕查,看看哪个官员家中有这东西,服食这东西的,统统抓起来,查清楚这东西的来路。”
  接着又吩咐曹化淳道:“仿照那些盐的旧例,将此物向草原和建奴那边儿卖。”
  想了想,崇祯又道:“你们几个,吩咐下面的人给朕盯紧了,这东西不许有一丝一毫的东西流入我大明百姓的手中。谁敢贩卖此物给大明百姓或者引诱大明百姓服用、吸食这东西的,有一个抓一个,交有司治罪。有多少,朕就杀多少,杀光了为止!”
  一番杀气腾腾地话直接吓了田尔耕和魏忠贤几人一跳,连忙躬身应是。
  到了第二天的朝堂上,崇祯还没有谈起这福寿膏的事,先就有御史跳了出来:“启奏陛下,臣闻苏州府太仓州书生张溥等人阴谋反叛,已经被锦衣卫抓捕下狱。臣以为,张溥此子在江南颇有文名,偏生狼子野心,当禁其学说,早日明正典刑,以为天下戒!”
  随着御史的话说完,呼啦拉又是一连串地附议声响起,皆是要求早日诛杀张溥等人的声音。
  崇祯看着朝堂众臣们的表演,心下却是不住冷笑。
  别人不知道,崇祯自己心里还不清楚?均田地的小册子原本就是自己授意陈默一手炮制出来的。
  现如今这些人如此疯狂地攻击张溥,想要置张薄于死地,无非也是因为那个小册子罢了。
  虽然心中不齿,崇祯的面上却是没有一丝表情,只是暗暗记下今日这些跳出来的官员,留着以后慢慢算账。
  看着底下的官员,崇祯顺水推舟道:“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当即出班奏道:“臣在。”
  崇祯道:“依大明律,张溥几人该当何罪?”
  大理寺卿道:“启奏陛下,张溥、张采、吴伟业三人乃谋逆之罪首犯,依大明律,本人凌迟,诛九族。其余生员是非不明,受人鼓动,虽意欲火烧衙门,然其并未成行,理当由当地学政革去功名,押解回乡。”
  崇祯闻言,便直接说道:“便依爱卿所奏。张溥、张采、吴伟业三人,凌迟。诛九族。其余生员见事不明,着学政革其功名,发配回乡,一应优待,尽皆收回!着当地县衙好生管教,勿要再生事端。”
  想了想,崇祯接着道:“这些生员不好好读书,如同视太祖洪武皇帝卧碑训令如无物。
  既然如此,着礼部重刻太祖卧碑训令,加上一条:
  诸生员不得结盟立社,违者着学政革去功名,置于天下学堂及书院。
  此后再有生员罔视训令,凡如东林书院一般妄谈国事者,如张溥一般结社者,主犯以大不敬论处,余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