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额哲和孟繁星等人也不再跟刘兴祚客套,各自行礼之后便告辞回去收拾装备去了。
……
莫思巴图尔终于慢慢的勒住了马缰,望向了身后。
这一次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自己这些头目的妻儿老小倒是安排在了杭爱山那里,离着战场有着足够的距离能保证安全。
可是士卒之中就有相当一部分的家人折损在了迤都那里,估计是没什么希望回来了。
定了定神后,莫思巴图尔才望向巴尔思博罗特,问道:“眼下已经这般局势了,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
巴尔思博罗特道:“大汗,我记得汉人书里有一句话,叫做包羞忍耻是男儿。一时的失败算不得什么大事儿,咱们回去后重整兵马,不与明军正面交战,只是不停的袭扰他们,也足以重创他们了!”
莫思巴图尔点了点头,也算是认可了巴尔思博罗特的说法。
自己手下最为倚重的两个人,一个是巴尔思博罗特,另一个就是巴图孟克。
之前跟明军一场大战,就是巴图孟克提出来的两翼分出重兵以游击明军的策略。
可是结果呢?
分左右两翼以游击明军的策略失败了也就算了,可是统领左路大军的巴图孟克已经跑路了!
这是对自己赤裸裸的背叛!
倒是巴尔思博罗特,之前就是他提出的两翼不宜分兵过多,而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同巴尔思博罗特所料,两翼的下场实在是有点儿惨。
到了眼下这般局面,也确实如同巴尔思博罗特所说的那样儿,再聚起大军跟明军硬对硬的刚正面,纯属于自己找死。
通过右路大军的情况可以判断出,明军的骑兵战力不弱,而后来明国皇帝亲自带兵追击的这一路也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不知道那狗皇帝到底是因为憋着什么坏而放弃了追击,但是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儿。
至于中路大军,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光是那铺天盖地而来的炮火,就已经足够让人心生绝望了。
倒不如聚起大军,分散开来跟明军游斗。
明军如果分散兵力,火炮这种东西的威胁就会被降到最小的程度,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明军如果不分散分力,那么自己就可以死死的咬着他们,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在他们身上撕一块肉下来。
明军实力再强,还能比自己更熟悉这片草原?光拖都能拖死他们!
而且明军不像是自己,自己身后有部落,有牛羊,有马奶,总之想要生存下去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明军呢?
明军的一切都得靠后勤补给!不光是弹药,还包括食物!
从大明境内到草原,这一路上要消耗掉多少粮草?他们拖的起?
赞赏的看了巴尔思博罗特一眼,莫思巴图尔笑道:“那就这么办吧,回头咱们研究一下分兵的事儿,不停的袭扰明军,不跟他们硬碰硬!”
巴尔思博罗特躬身道:“大汗英明!”
英明的莫思巴图尔带着手下仅剩的九万马仔跑路了,现在还得赶紧跑回去想办法补充粮草和兵马。
还留在迤都附近的崇祯皇帝就很蛋疼了。
在等着刘兴祚等人带兵过来的这二十多天里,崇祯皇帝先是经历了大风,然后是暴雨,如果不是临来之前带了足够多的姜,只怕这几场雨下来都会折扣不少的士卒进去。
但是当刘兴祚带着十三万多的马仔从奴尔干都司赶到迤都之后,崇祯皇帝突然之间又不着急了。
命人烤上了全羊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眯眯地问道:“爱卿在奴尔干都司这许多年,可还习惯?”
刘兴祚向着崇祯皇帝拱了拱手道:“启奏陛下,臣在奴尔干都司,一切都还好,只是那里的冬天会比较冷一些,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不过,那里的地力当真是肥沃,几乎都能攥出油来!”
崇祯皇帝笑着点头道:“辽东和奴尔干都司向来人少,对于地力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消耗,日积月累,地力自然肥沃,远不是关中的土地能比。那些去了辽东和奴尔干都司的百姓呢?他们可还都习惯?”
刘兴祚道:“回陛下,百姓们都还习惯,春夏秋三季与我大明没什么区别,唯有冬季之时,百姓们便回到家中窝冬,天天将火炕烧的热热的。总的来说,只要是冬天的时候多备些吃食在家中,不出门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
崇祯皇帝笑道:“倒也是,有了火炕,谁还愿意出屋子里面挨冻?对了,更比边呢?还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跟朕说说。”
刘兴祚斟酌着道:“启奏陛下,新鲜事儿什么的倒是不多,只是陛下的行宫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预计今年入秋以前便可以完工了。”
崇祯皇帝这下子来了兴致。
自己的行宫啊,完全归自己的啊,终于要完工了?
按照后世什么晾晒去甲醛的说法来看,自己这行宫到了明年夏天的时候就能入住了?
这个可以有!
但是转念一起,这满天下都是自己的,区区一座行宫又算了是什么?无非就是到夏天的时候可以带着大小老婆还有孩子们过去避暑而已。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又失了继续问行宫的兴致,反而将话题转到了多尔衮和布木布泰的身上:“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两人怎么样儿了?或者说,那些建奴现在怎么样了?”
刘兴祚斟酌着道:“启奏陛下,多尔衮已经被推举为新的大汗,如今又称了伪帝,正带着残余的建奴向北猛攻。只是北边的毛奴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两方互有胜负,损伤都不轻。”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谁伤的重谁伤的轻都无所谓,反正都是些蛮子,死光了才好,管他们呢。”
刘兴祚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多尔衮所部残余建奴已经龟缩回了乌第河附近。据微臣估计,多尔衮此人很可能会在秋末之前再对北边的毛奴发动一番攻势。”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回头让人去跟多尔衮接触一下,我大明现在刀剑一类的装备挺多的,可以考虑卖一些给他们。当然,白给是不可能的,朕以为一个毛奴换一把刀剑是一个很合理的价格。”
刘兴祚疑道:“陛下,现在这些建奴手里连会打造刀剑的工匠都没有,尚能靠着缴获与那些毛奴互有胜负,若是让这些建奴得了我大明的刀剑?”
崇祯皇帝哈哈笑道:“让他们得,让他们赢,无所谓的事儿。
爱卿久在奴尔干都司,很多新的装备还没有配发到位,不知道这些事情倒也正常。
这么说吧,我大明现在的士卒们虽然还装备着刀剑,可是更多的还是火铳和火炮,刀剑的用处已经不是很大。
至于让建奴得了刀剑之后,爱卿就更不用担心了。
刀剑的有效距离才多远?三尺的距离就顶天了,可是火铳和火炮,可不仅仅是三尺的问题,便是三丈也不是什么问题。”
刘兴祚这才讪笑道:“是微臣糊涂了,请陛下见谅。”
崇祯皇帝则是笑道:“等回头有时间了,朕便会吩咐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共同配合你把这事儿给办了。”
烤的金黄的全羊端了上来,崇祯皇帝笑呵呵的道:“不聊了,先尝尝这里的烤全羊,当真不错。”
只是匆匆而来的锦衣卫打破了崇祯皇帝的好心情。
第584章 这不科学!
崇祯皇帝死死的盯着朱刚,冷声道:“把情况给朕说清楚!”
朱刚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难受,本来就热出了汗,现在又有些冷汗也出来了,这下子就更不舒服了。
定了定神后,朱刚才接着道:“启奏陛下,鞑靼人现在化整为零,不时的对我军进行袭扰,从来不正面进行作战。”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有些烦闷的命朱刚退下,接着又吩咐道:“传英国公张之极,成国公朱纯臣,平北侯巴特尔过来见朕。”
他娘的,这些蛮子们长进啊,领先几百年就先玩起麻雀战游击战了这是?
这不科学!
等到张之极和朱纯臣等人都齐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刚才的情报你们可能听说了,也可能没听说。朕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就是蛮子们化整为零,不断袭扰我各路兵马。”
朱纯臣和张之极等人自然也知道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如果不是这种玩法实在是太恶心人,崇祯皇帝不可能这么大张旗鼓的把自己这些人喊到一起来。
定了定神后,张之极才拱手道:“启奏陛下,蛮子们这种搞法,无非就是打着不停袭扰我各路大军,甚至打着袭扰我军粮道的主义,以达到逼迫我大明退兵的目的。但是这种袭扰的方法确实有其作用,最起码我各种兵马再不能撒出小股的探子去打探情报,更不能放任小股士卒在外了。由此看来,蛮子中也不全是蠢货,还是有些聪明人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自然是这个目的,假设说断掉我军粮道,我大明便不得不退兵,蛮子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蛮子既然已经出招了,那我们便不得不应对。”
朱纯臣拱手道:“依陛下前番所言,只要我大明在此有足够的士卒和卫所,倒也不惧那些蛮子们来袭扰?”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却没有立即说话。
理论上来说,只要大明的人够多,士卒够多的还,蛮子们玩这种袭扰战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是实际上呢?
后世险些成为第五十七个民族的倭奴已经用他们的实际经验证明了这种战法的无解之处。
扫荡,围剿,三光,各种政策全都完了一遍也没能彻底解决掉土八路,反而让其一天天的发展壮大,就足以证明这种战术的成功之处了。
甚至于,这种战术已经不仅仅是战术了,甚至于可以称之为战略性战术。
而眼下的大明甚至于还不如后世的倭奴呢,连汽车都没有,想要扫荡?围剿?
做梦去吧!
唯一能实现的就是坞堡战术或者炮楼战术,步步推进才能解决掉这些蛮子。
但是,等到炮楼修满草原,草原还是那个草原吗?
更关键的是,得哪年才能修完?
等崇祯皇帝埋坑里之前倒是很有可能!
当然,大明的实力不是后世的倭奴能比的,真要这么玩也能搞出来一定的成果。
但是最终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人。
没有足够的人,什么足够的浓度理论都是扯蛋——因为大明的百姓就不愿意往这边儿移民!
过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罢了,命人在这里准备筑城,移民,迁卫所来此!”
朱纯臣拱手道:“陛下,倒不如让铁道部先修建铁路过来?我大明可以在此多建城池,城池之间可以用铁路连接?”
崇祯皇帝却又摇了摇头道:“看情况吧。先从万全都司修建一条铁路来此,至于以后是不是用铁路连接各城,只能到时候再看了,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办法决定。”
但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又让人一阵蛋疼:“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些该死的蛮子既然敢分投袭扰我各路大军,朕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张之极的神色顿时就兴奋起来,向着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要不然由微臣和夏侯,还有巴特尔一起率兵前往杭爱山,去找蛮子们决战?”
崇祯皇帝摇头道:“去,肯定是要去的,不过不是你们去,而是你们跟朕一起去!”
朱纯臣闻言,顿时就感觉到一股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