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纯臣躬身道:“陛下,若是大张旗鼓的过去,那阿萨姆邦若是以百姓为要挟?”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道:“他以一人为要挟,就杀他一百人,他以十人为要挟,就杀他一千人。若是这狗奴才敢以整个曼尼普尔的百姓为要挟,那就告诉他,朕不管莫卧儿会怎么样,朕会让他阿萨姆上上下下鸡犬不留!”
  乐文躬身道:“启奏陛下,那阿萨姆邦的地形等,草民等人都熟悉,愿为天兵向导!”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那尔等便随着大军一起去。”
  ……
  拉其特·巴尔普坎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天大的血霉了,这完全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阿萨姆这个屁大点儿的地方,现在有两个庞然大物同时盯上了——莫卧儿一直看着自己不顺眼,已经来攻打了好几次。
  现在又他娘的把大明给招惹来了——本王招谁惹谁了?
  尤其是大明的那些军队,简直就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们才好!
  这些人不像故老相传的天兵,倒像是比强可恶的强盗还要凶恶的强盗!
  十万大军直接往锡尔赫特的边境线上一摆,要求自己的边防军给他们让开一条道路或者把曼尼普尔那边的前朝遗民们礼送到边境也可以——你们当这是窜门子呢?还让开一条道路?
  本王不要脸面的?
  好吧,本王不要脸了。
  实际上,这个脸也没办法要。
  被莫卧儿给摩擦或者是被大明给摩擦,几乎是没有任何区别,或许两家摩擦的力度会不一样,总有一家会轻一些?
  在如集了自家的文武大臣们多次商议之后,巴尔普坎还是决定给大明的军队让开一条道路。
  反正大明的军队也说了,人家主要是来怼死莫卧儿的,而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
  之所以到自己的阿萨姆邦,也仅仅是接回那些流落在曼尼普尔的前朝遗民,对于自己的国家没有任何的觊觎之意。
  在要脸和被大明先按在地上摩擦之间,巴尔普坎很明智的选择了认怂,而且是很彻底的认怂——邀请明军首领率兵访问曼尼普尔,并且带走前朝百姓。
  没错,对内就一定要这样宣传,不是本王怕了他们,而是为了避免燃起战火,让老百姓有个安稳的生活而妥协的。
  朱纯臣和张之极没有想到此行为这么顺利,顺利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原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要先把这个什么阿萨姆邦给打服了才行,结果一枪没放一刀没砍,人家先怂了!
  乐文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简单——几乎是一路顺顺当当的就回到了曼尼普尔,见到了自己的亲人。
  朱纯臣和张之极发现在曼尼普尔这里,跟在大明几乎是没有任何区别——那些跑来跑去的熊孩子嘴里说的也是汉语,路边所有有文字的地方,也全是汉字,连长相都跟大明人一模一样的地方,实在是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在和张之极对视了一眼并且互相点了点头之后,朱纯臣才笑眯眯的对全程陪同的尔掸国国主,也就是阿萨姆邦的实际统治者巴尔普坎道:“以本督观之,此地风水上佳,不愧是我前朝遗民挑选的容身之外。”
  会说一口大明官话的巴尔普坎有些懵逼,实在是搞不懂朱纯臣怎么就扯到了风水宝地上面——你们是来接人的吧?不是来看风水的吧?
  朱纯臣接下来的话,让巴尔普坎心中一沉:“其实,本公觉得,这些前朝遗民住在这里也很不错,只要我大明在此设置官府,又何必一定要回到大明之内呢?”
  巴尔普坎的一颗心,慢慢慢慢的沉了下去。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这明摆着就是打算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了啊!你是不是以为本王没有看过三国演义?
  然而朱纯臣摆明了就是欺负人:“不知道,巴尔普坎殿下的意思如何?”
  从一路上的贵国主再到巴尔普坎殿下,这就意味着巴尔普坎的身份直接被朱纯臣给强行定义了。
  从一个完全独立的王国,变成了大明的藩属国。
  至于以后……或许有以后,也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以后。
  别管是假道伐虢还是刘备借荆州,还有殿下这两个字,这些词汇开始不断的在巴尔普坎的脑海里面来回打转,让巴尔普坎感觉很头疼。
  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是从了呢?还是拒绝呢?或者干脆,尽起大军,跟明国的军队先死磕一场呢?
  其实想要死磕死这十万明军,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自己调动大军过来,再把消息提供给莫卧儿那边,想要借刀杀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思虑再三之后,巴尔普坎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借莫卧儿人的刀来杀眼前的大明人,不太现实——这些明军现在离莫卧儿的位置太远,离自己的位置可就太近了!
  估计还没有等到莫卧儿人的军队过来,自己就先被这些明军给干掉了。
  干巴巴的笑了一声后,巴尔普坎才拱手道:“小王还有些许政务要处理,也有许多事情要与臣子们商量,就先不打扰了?”
  张之极却拿着乐文提供的那份堪舆图,冷笑道:“这里,原本是吐蕃所在?”


第647章 本王,选择……
  这就没办法聊了。
  原本以为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家伙已经够不要脸的了,谁能想到旁边这个年轻的更不要脸!
  原本是吐蕃之所在?你怎么不说这里原本就是你们大明的固有领土,神圣而不可侵犯?
  巴尔普坎真的很想哭。
  本王已经把脸都给扔了,配合你们进来接走你们所谓的“前朝遗民”,放任你们十万铁骑进入我尔掸国的领土,然后呢?
  然后你们一个想要把曼尼普尔变成你们的领土,另一个干脆就盯上了本国的尔掸国?把尔掸国都弄成你们的藩属国?
  或许,不仅仅是藩属国那么简单?
  巴尔普坎心中又是愤怒又是忐忑,正不知道说什么好,旁边的朱纯臣和张之极却话题一转,闲聊上了。
  朱纯臣道:“自三皇五帝开始,我中原百姓便是团结,和谐,友善,爱国的良善百姓,繁衍生息五千年,才有如今之盛世,殊为不易。”
  张之极叹了一声道:“谁说不是呢?筚路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若非先民争气,何来我大明如今之盛景?何来天子气吞八荒一扫六合的壮举?莫非,我中原之土地,皆为外国蛮夷所送不成?”
  咦了一声后,朱纯臣才道:“也未为可知。我中原天朝,皆是以孝立国,以教化治万民,方有四夷之宾服。或许,蛮夷正是有感于我中原圣人教化,故而将国土双手奉上?”
  张之极点了点头道:“成国公说的是,不过,本公倒是极为赞同陛下所说的另外一句话。”
  朱纯臣笑道:“莫非,陛下还有什么话是单独对你耳提面命的不成?”
  张之极一副很傻很天真的样子,点头道道:“不错。当初本公随天子远征黄金家族余孽林丹汗的时候,天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天子说,我大明要以德服人,但是当德服不了人的时候,也是可以用拳头和刀剑来服人的!”
  朱纯臣捋着已经全白了的胡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哈哈笑道:“陛下所言是极。当德服不了人的时候,也惟有用刀剑说话了!”
  笑完之后,朱纯臣才像是刚刚发现了还在旁边的巴尔普坎一般,惊疑不定的道:“巴尔普坎殿下怎么还在这里?不是说国内有要紧事务?”
  巴尔普坎的脸色很难看。
  你们两个不要脸的在这里一唱一喝,当本王是傻子不成?明知道本王听得懂大明官话,还在这里说这么多吓人的东西!
  呸!不要脸!
  脸上硬挤出一丝尴尬而又不失风度的笑容之后,巴尔普坎才拱手道:“小王还有一些公务要与众臣商议,明日再来,明日再来。告辞!”
  等巴尔普坎带着随从远去之后,张之极才对朱纯臣道:“方才一番话到底能不能有用?这傻子到底能不能听明白?”
  朱纯臣抚须笑道:“方才咱们暗示的都这般清楚了,难道他巴尔普坎还敢听不明白?”
  轻笑一声后,朱纯臣又接着道:“其实,就算他听不明白也没有什么关系,你可知道,老夫早就发了调令给阿敏和莽古尔泰,命他两人将大军主力南移至着由万户以南,就在他巴尔普坎的北面?”
  张之极不禁大喜道:“还是成国公老……老成谋国!既然如此,咱们刚才又何必与他说那么多的废话,直接杀了便是。到时候让阿敏和莽古尔泰提兵南下,这尔掸国不就落入我大明的手中了?”
  轻轻的摇了摇头之后,朱纯臣才开口道:“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若是你我今日一番言语能逼降巴尔普坎,尔掸国便可不战而下,凭空少了许多的杀孽,也算是你我的阴德了。”
  张之极却是根本就不相信朱纯臣的这番屁话——在五军都督府做推演的时候,这老东西什么样儿的绝户计没用过,这时候说阴德?
  糊弄鬼去吧!
  只是张之极一时半会儿的,却也想不明白朱纯臣这老阴货到底在想些什么。
  斟酌了一番后,张之极才开口道:“既然如此,便不如命阿敏他们摆出一副南下的样子,或者越界进入尔掸国境内,向曼尼普尔这里进军?”
  朱纯臣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一直在旁边未曾开口说话的乐文:“怎么样?安排人手偷偷的越过尔掸国边境,去联系在着由万户的正蓝旗旗主和镶蓝旗旗主?”
  乐文简直对朱纯臣和张之极佩服到了骨子里——瞧瞧人家这话说的,几句话就要逼降一国之主!
  点了点头,乐文拱手应道:“必不负使命!”
  朱纯臣颔首笑道:“那便有劳了。你先去准备人手,待本督手书一封后,你让人持书信与本督信物前往着由万户,让阿敏和莽古尔泰依令行事。”
  朱纯臣自去写他的书信,张之极则是开始安排这十万精骑开始构筑起简单的防护工事——万一巴尔普坎不识相,说不得就会有一场恶战。
  ……
  急急忙忙跑回赛比萨加的巴尔普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识相一些,或者说,到底该如何识相一些。
  至于不识相,巴尔普坎没有想过——整个尔掸国满打满算能凑出个二三十万的士卒就算不错了,想要凑起来像朱纯臣和张之极率领的那十万精骑一般的士卒,没这个可能。
  而且,曼尼普尔的那些人渣,叛徒,他们肯定是心向明国而不是自己,他们估计也能提供个一两万的士卒给明军。
  所以,为了安全一些起见,自己还是识相一些的好。
  但是识相的方式,却有两种。
  一种是跟暹罗和以前的缅甸一般,称臣纳贡,向大明的皇帝交纳保护费,然后获得大明爸爸的承认。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国内的自由度大一些,通常情况下,大明并不会干预这些属国内的破事儿,除非闹朕的太过分,否则基本上不存在大明爸爸直接出手的事情。
  但是坏处也很明显。
  由于不是大明爸爸的亲儿子,所以真要是出了什么情况,比如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被人捶死——大明爸爸可能还没有得到消息,比如之前的琉球。
  另外一种则是像现在的缅甸一样,直接内附大明爸爸。
  这种方式的优缺点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