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欧洲现在的状况,我大明的皇帝陛下觉得很不满意,君不似君,臣不似臣,这是那些藩属邦国对于皇权的大不敬!
所以,我奉命而来,在提出了我大明皇帝陛下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持后,又来拜会您,看看有什么是我大明能帮助到您的?
相信我,不论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或者是政治上,我大明都将不遗余力的对您进行帮助。”
英诺森十世十分心动。
能够得到当世第一大帝国的帮助,对于自己来说当然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儿——没有哪一个教宗不想重振教廷的辉煌!
叹息了一声之后,英诺森十世才开口道:“现在的教廷,已经不是几百年前的教廷了,不管是赎罪券,还是绝罚令,已经没有人害怕,也没有人会担心,因为人们已经开始否认天堂的存在。”
英诺森十世决定先卖惨,虽然这些都是事实。
既然明国的皇帝想要支持自己,那么就一定要让明国的皇帝了解到自己现在的处境,越惨越好的处境。
也唯有这样儿,才能从明国的皇帝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
当然,光凭卖惨是不行的,还得表明自己的优势之所在:“当然,教廷和教宗的存在,还是没有人否认的。就算所有人都否认了天堂的存在,也不会否认上帝的存在,因为所有人都需要信仰,一个能骗得过自己的信仰。”
李承彦对于英诺森十世的说法还是很认同的。
当然,认同归认同,自己要干的事情可跟自己认同英诺森十世的说法没有丝毫关系:“教宗冕下,或许,天堂是真实存在的。”
英诺森十世却是不以为然的一笑。
正所谓位置越高,越不相信神灵的存在,真正虔诚到疯狂的人,也没办法走到教宗的位置上面。
实际上,教宗这个位置下面,是无数的白骨与血肉,比的既不是谁对《圣经》的理解更深,也不是谁对于主的信仰更虔诚。
自己能爬到教宗的位置上,早就对一切都看破了,倘若真的有天堂,那就应该由那些苦修士来担任教宗,而不是自己。
李承彦自然发现了英诺森脸上的那抹不自然之色,心中也明白英诺森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当下只是淡然一笑,对英诺森道:“福寿膏的名字,教宗冕下自然是听说过的?”
英诺森十世道:“自然是听过的,现在东印度公司靠着福寿膏可是发了大财。当然,我也知道,这是他们从远东的大明获得的神药。”
李承彦道:“现在,教廷也可以获得这种神药,这种上帝赐给他的子民的神药,让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天堂。”
李承彦在刚刚见到英诺森十世的时候还不能确定他是否吸食,毕竟科恩那个老家伙都知道福寿膏的坏处而没有吸食,难免不会告诉其他人。
但是当英诺森十世将之称之为神药的时候,李承彦就知道了,这位教宗冕下肯定也离不了这种东西。
而英诺森身为教宗,自然是不可能缺钱的——不缺钱就不存在会断顿的情况,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这玩意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只要教宗冕下愿意,您将获得的神药,比东印度公司拿到的神药纯度更高,效果也更好,而价格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然,还有大量的军火,比如火铳,比如火炮,比如战舰,这些东西都可以慢慢谈。我个人认为,是时候发出教廷的声音了,让那些教宗治下的藩国们知道,什么叫做上帝的威严不可玷污。”
李承彦的嘴皮子上下翻动,如同引诱夏娃吃苹果的毒蛇一般喷出毒液,而英诺森却没有拒绝这份诱惑。
谈判的进程很顺利,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用掉就顺利的达成了协议。
大明将对教廷予以支持,就像是大明同样支持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无论是军火还是贷款或者是福寿膏,还有无息的贷款,都将对教廷大明提供。
而教廷要做的也很简单,一是证明自己对得起大明的这份支持,二是每年派遣上百名近似于金尼阁一样的传教士去大明。
当然,他们去大明不是去传教的,而是进入大明的皇家学院去工作,这份协议的有效期直到教廷认为可以终止的时候,并不会有任何的强制期限。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英诺森甚至于没有在其中发现什么对教廷不利的地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友好和约的典范。
李承彦也很满意,除了否决掉英诺森提出来的加封大明皇帝为圣子的提议之外,剩下的条款基本上都完全达成了自己的预期。
神圣罗马帝国也好,教廷也好,只要签了这份协议,剩下的也就不需要自己去多操心了。
至于说法兰西那些国家的意见,那就让他们保留好了。
想必他们在战场上发现被神圣罗马帝国给怼了之后,会自己想办法打听这些军火等物资的来源,到时候自然就会想办法联系大明。
跟神圣罗马和教廷不一样的是,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东印度公司的科恩来联系大明,而不需要自己跑上门去找他们谈判。
这样儿一来,科恩会得到大量的好处,荷兰会得到大量的好处,然后就会有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去和神圣罗马帝国硬怼。
当自己回去之后,大明就要开始准备第一批的军火给神圣罗马帝国,同时还要派出军事教官给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替他们培训军队对于火器的使用方式,培训他们士卒的作战观念。
然后等着整个欧洲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就可以了,大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赚取大量的银子并且通过他们在战场上的反馈来改进武器。
当李承彦踏上归途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在宫中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自己的儿子养跑偏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堂堂的辽王殿下偷摸的跑路了,扔下王府里面已经有了身孕的兴子,自己带着一些侍卫潜到了东海舰队出发往蓬莱大陆的船上,跑路了!
当兴子将消息传回到大明的时候,估计朱慈燝那个混账东西已经随船到了海上,再想把他找回来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完颜玉卓大气都不敢喘,望着暴怒之中的崇祯皇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宫里面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崇祯皇帝陷入了暴怒之中,除了周皇后之外就只有宜贵妃能劝得住。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周皇后和宜贵妃自身难保——皇次子,身为此次出海事件的发起人,就是他带着朱慈燝一起跑路的,周皇后对此也是无话可说。
两个年龄大点儿的儿子没一个省心的,偷偷出宫,潜入舰队跟着出海,他们两个混账东西想要干什么?
如果不是自己牢牢的把控着军权和厂卫,崇祯皇帝都要怀疑这两个混账东西是不是串通好了想要造反了!
至于老三朱慈熠,现在正被捆在椅子上学规矩——这个蠢货也打算出宫去找自己的两个哥哥!
第745章 朕的大白菜!
理论上来说,皇长子和皇次子这两个家伙溜出宫去是好事儿,毕竟打着为父皇分忧的旗号,这是大孝。
但是,长公主朱靖雪也跟着朱慈烺一起跑了出去,只是在库页岛被她的两个弟弟给扔下了,美其名曰让她留下来陪已经怀孕的兴子,没带她出海。
兴子之所以让表章告状,就是朱靖雪出的主意。
瘫坐在椅子上的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叹道:“派人去库页岛将靖雪还有兴子都接回京城来,让靖雪陪着兴子住在辽王府。这两个混账东西,他们是不把朕气死不罢休啊!”
京城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尤其是崇祯皇帝没有刻意封锁消息的情况下,从文武官员到升斗小民,都知道了皇次子偷偷溜出宫去,汇合了皇长子之后出海的消息。
对于皇长子和皇次子出海的消息,百姓们并不是很在意。
崇祯皇帝开疆扩土无数,两个皇子有乃父之风,这是好事儿,哪怕是皇三子甚至于更小的皇子们都跟着出去了才好。
最起码,这样儿也说明大明的下一任皇帝依旧重视海外的开拓和尚武之风,只要继续执行崇祯皇帝的政策,自己这些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只会更好。
对于朝堂上的大臣们来说,就完全不是这样儿了。
皇子尚武是好事儿,武将勋贵体系自然是高兴的,文官方面因为也能捞到好处,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
问题在于,国本。
现在整个大明最大的问题在于国本未定——有资格入主东宫的,肯定就是皇次子。
至于皇长子和皇三子,其实希望都不大——毕竟一个是婉妃所生,另一个是宜妃所生,都不是皇后正宫所生,天然就没有太子大位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两个成年的皇子全跑出去浪了,宫里除了一个九岁的皇三子,就是一群几岁的皇子们,一旦出现点儿什么问题,必然就是一场动荡。
尤其是皇长子和皇次子一起出海的情况下,一旦皇次子出了什么事儿事,能入主东宫的就是皇三子,辽王却不知道要背上多少麻烦。
这种动荡对于任何一个文武官员都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皇次子还没有成婚的情况下,就更不能接受了。
就这么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朝中已经有大量的官员开始上书,要求崇祯皇帝早定太子以安国本了。
当然,这些奏章都被崇祯皇帝给留中了。
早定太子?自己才多大?现在就定下来太子干什么?让官员们有第二个效忠对象?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揉着额头纠结,心中不忍,但是还是提出了让崇祯皇帝更为纠结的问题:“雪儿现在已经二十岁了,陛下还打算留在身边几年?”
崇祯皇帝哼了一声道:“雪儿的婚事,让她自己做主便是,朕不替她指婚,谁家来求婚就让雪儿自己决定便是。”
皇室与勋贵们联姻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是崇祯皇帝偏偏看不上这个规矩。
皇帝要是自己有本事,不靠嫁女儿照样能压的天下死死的,皇帝要是自己没本事,嫁再多的女儿也照样免不了凉凉的下场。
自己需要嫁女儿来拢络人心么?
事情早就已经证明了,崇祯皇帝心情不爽的时候没有人敢爽,就更不需要嫁女儿来拉拢勋贵们了。
周皇后却道:“雪儿早就属意英国公世子张世泽,只怕您还不知道吧?”
崇祯皇帝顿时捂住了胸口:“行了,皇后别说了。朕回头赐婚便是了。”
回过神来之后,崇祯皇帝又疑道:“不对啊,雪儿又怎么会认识张世泽那小兔崽的?”
周皇后抿嘴笑道:“您天天关心着军国大事,哪里注意得着雪儿?雪儿出宫游玩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认识了世泽那个孩子也是正常。倘若不是妾身发现,还不知道要瞒到什么时候。”
养了十九年的大白菜啊,居然让张世泽那小兔崽子给勾走了!张之极,朕饶不了你!
大怒之下的崇祯皇帝干脆对王承恩道:“去传张之极来见朕!”
王承恩躬身应了,亲自跑到了五军都督府把张之极给喊到了宫中,并且在路上的时候就提前告诉了张之极,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
张之极也是懵逼的很,自己正在五军都督府琢磨着蛮子的事儿,怎么突然又把自己给叫入宫中?尤其是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
等张之极行完礼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命人给张之极赐座,反而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