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很简单,大明将对日本国主进行全方位的支持,从物资后勤到军火弹药,都会敞开了提供,以助政仁国主早日平定日本内乱。
  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留在日本的教导大队可以向九州都督府申请授权,直接参与到战争指挥中去。
  至于那些不遵从日本朝廷钧旨的大名和他们的手下,自然是乱臣贼子,个个都死有余辜。
  只是我大明皇帝上体天心,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故而不愿意看到日本国内血流成河,愿意斋戒一日以换取这些人的性命,只是让他们进入劳工营里面工作,以洗清他们的罪孽。”
  那还不如让他们死了痛快呢!你当我傻是不是?
  然而德川家光只能装傻:“上国皇帝陛下隆恩,下国国主及小臣皆是铭感五内,永世不敢或忘!”
  李承彦又一次端起酒杯,笑眯眯的道:“德川将军,请?”
  “请!”
  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之后,李承彦又接着道:“对了,这次出使,陛下并没有明面上的诏书,所以我就不再求见政仁国主了,只在京都停留两日就要回去了。”
  德川家光顿时露出了一副遗憾万分的表情:“李先生急着来,又急着走,区区两天的时间,又怎么能够在京都逛一逛呢?而且,京都里面有很多贵人都仰慕天朝上国,也希望能够一睹李先生的风采,尤其是他们听说李先生在缅甸时的英姿,不知道多少大家闺秀对李先生心怀爱慕呢?”
  李承彦呵呵笑道:“抱歉了,德川将军,鄙人此行还带了两个不成器的学生,如果不是为了让这两个从来没出国远门的学生见识下日本的风土人情,只怕鄙人现在就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
  德川家光顿时叹道:“师父,师父,都说严师如父,今日李先生对于令徒的关爱,德川算是见识到了。”
  沉吟了一番后,德川家光又接着道:“不若这样儿,幕府这边派出一些人手作为令徒的随从,让他们好好在京都转一转,李先生也好抽时间参加一下明天的晚宴?”
  见德川家光依旧是不死心,李承彦无奈的笑了笑,应道:“那便如德川将军所言。只不过,鄙人回去之后还有许多的东西要准备,尤其是还要沟通南北工业集团,让他们调拨物资,所以也只能多停留一天,再多的话就不行了。”
  德川家光大喜道:“足矣!足矣!先生愿意参与明天的晚宴,日本京都简直是蓬壁生辉!”
  ???
  你确定蓬屋生辉这个词,是这么用的?是用在这种情景下的?
  ……
  李承彦回到住处不久,狄牧和莫岩柏也带着一身的酒气回来了。
  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的莫岩柏原本以为李承彦会发火训斥,却不想李承彦根本就没有训斥两人,而是开口问道:“你二人今日在倭国京都可曾发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第821章 抛弃道德和良知
  狄牧沉吟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倭国百姓给学生的感觉,就好像是行尸走肉,浑不似我大明百姓一般。”
  莫岩柏道:“学生倒是觉得他们似乎在刻意买醉,好像是有意麻痹自己?”
  李承彦点了点头道:“既然发现了这些,那你们明天就去找找原因吧。正好我们要在京都多留一天的时间。”
  狄牧和莫岩柏在第二天的时候没有再去青楼,而是出了京城,跑到了倭国的乡下。
  足足逛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莫岩柏开口道:“师兄,他们也算是勤劳,就算对比我大明百姓也差不到哪儿去了,可是为什么会是这般模样?”
  狄牧摇了摇头道:“我也说不好。我们如果直接找人问他们关于赋税的问题,估计他们也没胆子直接说。倒不如慢慢看,中午找个倭国百姓的家里去蹭顿饭。”
  然而快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狄牧和莫岩柏却傻眼了——倭国人根本就没有吃中午饭的习惯,能省一顿是一顿。
  无奈之下,狄牧和莫岩皙只能靠着出城时带着的一些吃食和罐头草草吃了一顿。
  咬了一口饼子后,狄牧才恨恨的道:“从记事儿起,就没见过有谁家是一天只吃两顿饭的!”
  莫岩柏安慰道:“算了吧师兄,我大明早些年的时候不也是一天只吃两顿饭?”
  狄牧道:“不只是三顿饭还是两顿饭的问题。”
  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莫岩柏,狄牧接着道:“你们他们身上有没有看出来什么?”
  见莫岩柏摇头,狄牧道:“你看看他们身上穿的,再看看你我穿的,看看他们的脸色,再看看咱们这些人的脸色,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莫岩柏迟疑道:“衣不蔽体?面有菜色?不对,是面有饥色?师兄的意思是说,他们吃不饱也穿不暖?”
  狄牧道:“不错,正是这个意思。像这种衣不蔽体和面有饥色的情况,书里面也只是记载在崇祯五年之前还存在于我大明,崇祯五年之后几乎彻底消除了这种情况。问题在于,如果说他们现在跟崇祯五年以前的情况差不多,那岂不是说他们的百姓生活足足落后我大明二十多年?”
  莫岩柏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怎么会?纵然他们百姓的生活照比我大明百姓差了许多,可也不至于相差二十年吧?”
  说完之后,莫岩柏又挠了挠头道:“可是也不好说,除了每天吃两顿饭以外,看他们用的工具什么的,也照比我大明落后很多,难道他们就没有人去琢磨发明些新的东西?”
  狄牧摇了摇头道:“我也想不明白,还是等回去之后找老师问一问吧。”
  对于狄牧和莫岩柏提出的问题,李承彦哈哈笑道:“你们想想发明一件新的东西需要什么?”
  狄牧道:“需要时间?需要思考?需要成本?大概无非也就是这三样了吧?”
  李承彦摇了摇头道:“不止是这些,没有一代代的积累,想要出新的发明其实很困难,绝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
  就像是我大明一般,皇家学院自崇祯元年就已经成立,陛下每年往皇家学院投入几千万两的白银,其间也只是偶有所得,直到崇祯二十四年以后才不断涌现出新的发明。
  至于倭国百姓吃不饱穿不暖,那又怎么样?或者说还想怎么样?他们不像你们两个,你们两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大明百姓。
  只要你们没从军,不仅不需要打仗,军队还会在有天灾的时候第一时间救助你们,官府要给你们分配土地,要管你们有没有娶妻成家,哪怕你们一无所成家无余粮,你们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拥有了分配土地和读书的权力,这是受到皇帝陛下和大明律保护的。
  倭国的百姓呢?他们有什么?除了没完没了的战争还有什么?很多人连自己的姓氏都不配拥有!
  现在想明白昨天你们提出的问题了吧?”
  狄牧点头道:“是,倭国百姓因为看不到什么希望,就只能自我麻痹,沉迷在福寿膏和酒里面,就算是有心进取的,也不过是跑到大明去寻一丝机会罢了。”
  李承彦点了点头道:“不错,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男的除了谋求到大明成为工地的监工,女子除了去青楼或者卖身为婢,还能怎么样?”
  不像是狄牧的跳脱,莫岩柏的为人显然更为忠厚老实一些:“可是,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李承彦道:“然后呢?你是不是想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大明如今威压四海,是不是该救济救济倭国百姓?如果是大明百姓过着这样儿的日子,地方官会被拉去砍头,内阁的阁佬和各部尚书,还有朝堂上的官员们会因此而被训斥甚至于罢官,皇帝陛下也会因此而震怒。可是,他们不是大明百姓,他们的赋税没有交给大明,大明的军队没有保护他们的义务,大明的官府也没有救济他们的责任!如果再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大明百姓之所以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全是因为这些倭国百姓和欧洲的蛮子们没好日子过!他们替大明百姓承受了原本该大明百姓承受的苦难!”
  莫岩柏觉得自己三观都被摧毁了——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告诉自己,大明的崇祯皇帝是如何如何的英明神武,是如何如何的爱民如子。
  可是这两天在倭国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包括自己在老师那里了解到的一切信息,都证明了崇祯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屠夫,刽子手!
  望着莫岩柏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李承彦叹道:“我为什么要带你们两个来倭国?为什么要让你们见识到这一切?
  留在大明,你们看到的只有美好,陛下关爱百姓,朝廷尽职尽责,军队从不扰民,百姓安居乐业,同窗之间友爱互助,几乎就是书上所有记载的理想世界。
  可是我带你们出来,就是想通过事实告诉你们,这一切不是白来的,这个世界也不像你们看到的听到的那样儿美好,它依然存在着黑暗与残酷。
  你们现在瞧着倭国百姓的生活穷苦困顿,可是为师告诉你们,欧洲百姓的生活还要比倭国百姓更苦!
  倭国是马上开始打仗,欧洲现在是天天都在打仗,土地几乎就是荒在那里,很少有人能够好好打理,想要吃饱穿暖,几乎就是做梦。
  可是,为什么你们可以吃的饱,穿的暖,可以因为豆腐脑到底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再打上一架?甚至你们同窗里面偶尔再出现几个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混账东西?
  因为你们是大明百姓,皇帝陛下用他的清誉,大明的军人用他们的生命,将一切的黑暗和残酷,牢牢的挡在了大明之外。
  有一组数据,不光是你们这些生员,包括其他的大明百姓,甚至是底层的官员都没有了解过,今天我来告诉你们。
  平均每一百个大明百姓,就会受到一个捕快的保护——自崇祯五年至崇祯二十五年之间,有近三万的捕快、锦衣卫、番子死于非战争事故。
  自崇祯五年至崇祯二十五年,因战争而死亡的军人数量仅仅不到十万,可是因为救灾、保护百姓而死亡的军人数量,是这个数字的三倍!”
  叹了一声后,李承彦又道:“你们生的晚一些,有些苦日子你们没有经历过,可是天灾你们总是经历过的。知道不知道,好几次的河道决堤,是当地卫所的将士们跳进河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洪水,有的累死在搬运沙袋的路上,有的干脆尸骨无存,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是不是很残酷?谁不是人?谁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不是妻子儿女的天?难道他们就不怕死?不是,他们不是不怕死,他们只是因为你们大明百姓的身份,所以他们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放弃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你们!”
  不仅仅是莫岩柏被彻底惊呆,就连性子跳脱的狄牧都被惊呆了。
  正如李承彦所言,京城大学里面甜党也有咸党,还有一个辣党在嘲笑甜咸两党,总之就是互相看不顺眼,时不时的就会有殴斗发生。
  至于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货色,不仅仅是京城大学,其实各地的府学县学里面也一样存在。
  许多人认为大明的军费支出太高,给予丘八们的待遇太好,只是碍于生员不许议政的条令而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只是私下里议论。
  见两个学生都愣在那里,李承彦又接着道:“为师在海外卖军火,卖福寿膏,倒卖人口给铁道部当苦力,这些都是那种抛弃了道德和良知,折了阳寿再损阴德的事情,可是为师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