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克里姆林宫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谋划,如何把这位人类第一个太空包装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我会通知你的妻子和孩子来到莫斯科,放心,所有花销都记在克格勃的身上,未来你可能会非常忙!”谢洛夫走到门口的时候回头说道。

  没有人会记得第二个太空人是谁,除了他们本国的人民,第一和第二的差距就是这么明显,就是这么不公平。加加林现在将会是苏联手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宣传材料。铺天盖地的赞誉和荣誉会接踵而来,可能谢洛夫一辈子都不会比这段时间加加林获得的勋章要多。

  克里姆林宫中,赫鲁晓夫、科兹洛夫、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米高扬、福尔采娃、谢列平等等的一大批中央主席团成员全部到齐,勃列日涅夫也是刚刚从拜科努尔刚刚飞回来,只不过他和乌斯季诺夫直接飞回了莫斯科。

  “现在的世界谁是老大?我们会永远让美国人跟在屁股后面吃灰尘!”赫鲁晓夫情绪激动的朝着中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叫喊道,当然这种情况下人们都处在兴奋当中。可能是赫鲁晓夫为数不多大喊大叫却没有让别人不满的时刻。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谢洛夫报告!”经过了好几道检察的谢洛夫站在中央主席团会议室的门口大声报告道,同时向在座所有的中央主席团成员示意。不仔细看谢洛夫还没有细想过这类的问题,好像中央主席团的成员他基本上已经快认识遍了。可能是克格勃的工作有关,谢洛夫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想。

  “尤里,加加林在什么地方?”勃列日涅夫虽然也是刚刚回来,但神色间精神状态还很好,现在首先是要弄明白加加林的现在的状态。毕竟谁都没有去过太空,有点什么谁都不知道的状况出现也是非常正常。

  “我已经安排一个地方地方让加加林休息,过一会儿会让人带他去检查!”谢洛夫回答道,“等过了二十四小时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没有问题了,目前我们可以看看美国人的反应,想想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谢洛夫这些话说出来最高兴的人是赫鲁晓夫,狠狠的点头表示自己的同意道,“我们的美国朋友现在应该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同样的和平状态下,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比他们要快,要快得多。不论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终将会赢得这场胜利……”

  毫无疑问,这是现在太空战场的又一次胜利,苏联的这种胜利足够能保持到美国登月之前,甚至美国登月都不能说赢了苏联,毕竟苏联后来又在别的太空领域不断进步。比如说空间站上面的工作。

  这至少算是一件好事,看着中央主席团都因为加加林升空这么高兴,说明他们此时真的认为苏联会在和美国对抗的过程中胜利。斯大林和赫鲁晓夫虽然有些不对付,但两人都认为苏联是可以战胜美国的,勃列日涅夫则认为苏联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勃列日涅夫死后的苏联连平起平坐的信心都不具备了,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故事。

  很快二十四小时就过去了,克格勃不断把加加林一切正常的报告送到克里姆林宫,这时候所有中央主席团的成员都知道,这位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安然无恙,可以进行下一轮的工作了,宣传!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在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之后,苏联将授予加加林“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称号。两天后,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勃列日涅夫接见加加林,在克里姆林宫将“苏联英雄金星”奖章颁发给了加加林。

  “尤里,你在干什么?”勃列日涅夫注意到了一直把目光放在加加林身上于是问道。

  “我在想我距离苏联英雄的称号还有多远的距离?”谢洛夫看了一眼勃列日涅夫很感怀的说道,“如果我能把君士坦丁堡拿回来,够不够一个这样的勋章?”没想到第一次看到苏联英雄金星奖章的颁发,竟然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

  “哈哈,够一个元帅的军衔加上苏联英雄!”勃列日涅夫很爽朗的说道,明显认为谢洛夫是在开玩笑,事实上他真的没有!

  作为标榜人民的国家,五一劳动节毫无疑问是苏联除了有数几个节日之外最为重要的日子,五一劳动节莫斯科红场有时候也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今年的游行中,赫鲁晓夫准备让加加林夫妇和自己一起参加游行,到时候盛大的场面现在谢洛夫都已经能预料到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的部下


  五一劳动节当天,整个莫斯科阳光明媚,数十万首都人民走上街头,人们手捧鲜花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大街小巷中都挤满了快乐的人群,就连人们平时都没有发现原来这座城市有这么多人,这不要紧,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照例在五一劳动节当天出现在红场当中,带着兴奋的笑容对整个首都民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且和人类历史上首位太空人同坐一车,接受着首都人民的欢迎。£∝,

  在这数十万民众当中,谢洛夫一家四口、是五口同样是其中的一员。人们十分热情又秩序井然的跟随着乘坐着加加林的汽车运动,在那辆伏尔加轿车上面,坐在赫鲁晓夫身边的加加林一身戎装,笔直的站起来不断朝着周围的欢迎人群挥手,军装上面是熠熠生辉的苏联英雄奖章,脸上的笑容仿佛能将人心中最为坚固的防线击垮。

  “我很羡慕他!瓦莉娅!可能我一辈子都不能让人们这么欢迎我……”怀抱着女儿的谢洛夫和抱着儿子的妻子就是这数十万民众的一员,当然穿着苏联制式军大衣的谢洛夫并不只是参加游行,在这条游行的主道上还有上千名苏联克格勃的密探在准备着应对无法情况,这给这次的游行带来了一抹黑色幽默。但就算是如此,相信此时的克格勃特工也主要是参与到游行当中,他们此时也是高兴的。

  “但你要想做到让同样多的人害怕你却轻而易举,我的丈夫?”抱着小儿子的瓦莉娅莹白的俏脸上写满了我相信,对于自己丈夫的信任,瓦莉娅几乎是毫无保留的。

  “这倒是并不难!”谢洛夫呵呵一笑亲了自己怀中的女儿一口,可能是在外公家的时间太长了,女儿跟谢洛夫两人都不是很亲密。考虑到瓦莉娅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生命在孕育,在加上在民主德国的叶连娜,似乎自己有了很多可以奋斗下去的理由。

  苏联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它试图建立人类历史上最公正、最有保障、最能让人感受幸福的社会制度。苏联时期平均工资大约是150卢布,而顿巴斯的煤矿工人月收入可达700卢布,比苏共中央总书记、总理、部长的月薪要多。劳动最光荣。社会一切资源都归劳动者。苏联教会人们彼此信任、合作和相互支持。苏联人从来不会弄虚作假,厂家和商家都不会为营利而去骗人。苏联时期可以有轻工产品短缺,但只要是打上“苏联制造”的商品,质量都绝对过硬。如果你不相信,后世乌克兰内战时候拉出来打仗的t34坦克可以作证。

  苏联不仅仅有古拉格和大清洗,他还有很多有魅力的地方,也许是平均主义弄的太过火,让很多人觉得这个体制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但谢洛夫知道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并不多。绝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国家保护的弱者。

  就像现在的劳动节大游行,谁敢说眼前的人民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加加林受到的欢迎几乎可以和一些国家的开国领导人相提并论,这是不分男女老少职业等级的欢呼。

  谢洛夫是第一次参加这么热闹的游行,别说这辈子,联同上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这对谢洛夫这个在卢比杨卡策划阴谋的家伙来讲,是一个新鲜的东西。考虑了妻子身体的不便,谢洛夫把儿子也抱到怀中,让瓦莉娅可以轻松一些。

  搭载着赫鲁晓夫和加加林的伏尔加牌轿车。前面是克格勃的摩托车开道,很快就到了红场。此时的红场已经人声鼎沸,加加林和赫鲁晓夫登上了红场的阅兵台,在同样的位置,斯大林在一九四一年曾经发起过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阅兵式,而四年后的胜利大阅兵也是在这里,红场下方加加林的巨幅画像被高高挂起。广场上千万人高呼着加加林的名字。

  赫鲁晓夫首先登上阅兵台,笑呵呵的看着下方的民众随后拽着加加林的手让这位首位太空人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便马上让开了位置,让加加林自己接受红场中聚集人群的欢呼。

  “加加林、加加林……”穿着各种衣服的莫斯科民众,还有从其他地方赶来参加五一劳动节游行的人们。齐声高呼这位苏联英雄的名字。

  面对数以十万计的人们朝着自己欢呼,加加林不断的挥手朝着祖国的民众表达谢意,脸上温暖又有些腼腆的笑容,几乎让今天来到红场的每一个人都记在心里。

  “你迟早也会站在上边的,我的丈夫!”瓦莉娅依偎在谢洛夫的怀中看得上方,用只有它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今年苏联的五一劳动节大游行注定会记在很多人的心中,同样也被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的谢洛夫牢牢记住,人们纵情欢呼,人群久久不散,就连回到家的路上都在谈论加加林的事情,对苏联出现太空第一人倍感自豪。

  谢洛夫的别墅中,随着淅淅沥沥的水声停息,光着身子的谢洛夫推开浴室的门,胯下顶着一根甩棍脸色臭臭的出来,怀中抱着一丝不挂的瓦莉娅直接上楼。

  “你这样让我很难受,夫人!”把瓦莉娅放在床上,谢洛夫很无奈的说道。

  “难受就上我啊!”坐在床上的瓦莉娅身上还带着水珠,把双腿劈开十分具有诱惑力的邀请道,“怕什么?自己的老婆还不是想上就上?”中间的一抹深色让人流连忘返。

  “我就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别闹了。”谢洛夫为了自己的后代着想觉得还是不要这么任性比较好,上毛妹什么时候不能上?

  因为加加林的事情,克格勃需要拟定出来一个计划,因为随之而来的邀请已经收到了不少,在五一劳动节之后加加林就会出国进行访问,谢洛夫此时已经安排了一批人作为加加林访问的随从,负责安排行程和应答一些事情。这个跟随的人员不需要很多,但足够让加加林免于琐碎的各种问题困扰。

  “就这样了,按照常规的领导人出访配备人员安排就可以了!”谢洛夫很认真的说道,“首先是华约盟国,随后是一些欧洲国家,至于其他国家我们要听从中央主席团的安排!”

  谢洛夫的意见对于现在的克格勃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克格勃主席经常在书记处放风筝,整个卢比杨卡的运转都是两个第一副主席在支撑,比起很正规的伊特瓦索夫,谢洛夫承担了大部分原来属于谢列平的工作。

  “好了,就这么定了!让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以及各司在莫斯科的司长来这里一趟,我有点事情要问问!”谢洛夫摆摆手让这些人下去,等待第一总局的同志过来。

  根据报告上所述,目前克格勃在意大利投产的工厂运行良好,所出产的商品因为新颖的设计和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艺术性二次创造都很好的市场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