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得不把女人送到海边去度假,去体会一下黑海的风光,自己必须在这段关键的时间集中精力来做事,就在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的同一天,法国南方飞机公司,也就是前巴黎警察厅厅长做总裁的公司)在布格奈的工厂里的工人发动罢工。这一事件并未引起法国共和工会们特别的重视,两千名工人占领工厂的事件在上只得到了内版里七行字的报道。但随后几天中,雷诺…克里昂、洛克希德…波维、雷诺…弗兰等工厂先后罢工。很快,全国的雷诺工厂、全国的航天企业等几乎全部瘫痪。罢工运动继续延伸到了巴黎和诺曼底地区的冶金行业、西部的造船厂。随后,铁路工人开始加入,银行、保险、印刷等行业也开始罢工。
罢工的范围越来越广,可以说这次法国的抗议思潮已经从学生转变成了工人,比起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讲,像是法国这种工业强国,工人们一旦决定以罢工作为行动对抗第五共和国,造成的形象是方方面面的。
这变成了一种遍及整个法国的运动,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人全部停止工作,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法国的瘫痪,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海港还是农庄,人们从来没有在大街上看到如此多的同类,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浩浩荡荡的洪流,哪怕谢洛夫印象中的苏联西方八一大演习,也比不了其中的万分之一。
手挽着手组成人墙的法国人,在任何一座法国城市中游行,他们的游行会带来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直到这场游行扩散到法国的方方面面,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脱离在其中。
穿好军装的谢洛夫,慢慢的扎上了武装带,随后给莫斯科的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写明道,“我们可以炒作一下西柏林的问题了,制造一些摩擦,把美英法三国占领军的司令调到柏林进行会谈,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经济理论学说再次在法国成功验证了其真实性:科学技术和资本的发展让劳动工人成为了工业资本和垄断资本的奴隶,劳动产品的奴隶,资本开始控制着人,社会被垄断资本集团所控制,个人家庭完全被资本这个怪物吞噬得干干净净。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暗淡无关,被资本主义劳劳的掌握在手中。最终,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所衍生出来的特权阶级,开始用技术和资金控制着政府,导致资本的极权主义产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法兰西人的自由重新被资本无情的剥夺掉,于是破坏现有经济体制,社会分配体制以及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渴望,在法兰西变成了足以燃烧整个资本主义大草原的星星之火。
作为一个理论几乎为零,基本上只知道玩社会帝国主义的谢洛夫,觉得法国的情况好像远远没有真理报那群王八蛋说的这么极端 。但是管他呢,他一个国家安全总政委怎么可能不维护自己国家的价值观,真理报说法国是剥削社会,法国就一定是剥削社会。
罗马尼亚共和国宫,这里是以前罗马尼亚王国王室的宫殿,但现在则是国务委员会的办公地点,此时是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的第五天,明天再从罗马尼亚呆上一天之后,戴高乐率领的代表团就会离开布加勒斯特,回到巴黎,也许那个时候就是戴高乐反击的时候。
法国贵族曾经对欧洲的贵族礼仪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当谢洛夫带着一群克格勃到达这里的时候,翩翩起舞的法国人正在场中跳舞,一些法国外交官则在上方的巨大吊灯下,面露微笑的和罗马尼亚党政干部闲聊,似乎一点都没有被国内的事情影响到。
谢洛夫看到了齐奥塞斯库和戴高乐,对方也同样看到了自己,双方对视了几秒钟后,不约而同的移开了视线,谢洛夫虽然是来威胁法国和罗马尼亚的,但绝不会用骂街的方式来达成目的,这太低端了,虽然说下药也比较低端,但那是本职工作。
“一个很资本主义的酒会!”这是谢洛夫到来之后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让人十分不舒服,实际上这种酒会莫斯科几乎今年随时都在举办,苏联除了限制一些太不符合价值观的东西,比如内衣模特、和*录像带之外,一些很正常的交际都有,欧洲有什么,苏联就有什么,保加利亚现在都有脱衣舞酒吧呢,这上哪说理去?
同样的东西,我的就是社会主义,你的就是资本主义,既然是拉仇恨,那就做的明显一点,反正谢洛夫的名声早就臭的不像话,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又多了一项。
“谢洛夫将军,人们都说你是刽子手、屠夫,但是在我看来,你和法国的安全部门主管一样,是在守护着自己的国家。”身材高大的戴高乐居高临下的对着谢洛夫开口道,身高将近两米的戴高乐在说话的时候有一种压迫感,总是让别人不得不集中精力面对。
“当然了,因为你组建的也是强权政府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的权利比苏联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同志也不小,而同样我们就是独裁国家,你们就是自由世界的一份子!”谢洛夫露出自嘲的笑容,“独裁、自由、这到底是谁划分的?”
说话的同时,谢洛夫的眼睛一直在看向周围的侍者,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有些不礼貌的把顾问部的内线拦下来,让侍者站在自己的身边道,“虽然我们几个国家有一些摩擦,但是希望我们不要为敌。”然后拿出来一杯红酒一饮而尽,戴高乐和齐奥塞斯库出于礼貌也纷纷把剩下的两杯红酒喝掉。
谢洛夫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舞会中溜达了一会,刚才托盘上面的红酒,戴高乐喝哪一杯都行,因为三杯当中都被添加了药物,因为那不是毒药,所以他以自己作为诱饵,让另外两个人喝了下去。药物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相反还会让人精神百倍。实际上这是特别药剂实验室的失败产品,而添加在红酒中,则会加强药力。
就和很多药品出现的时候,本身不是治疗这种疾病一样,而是在临床实验中才发现了这些药品的功能,特别药剂实验室带来的药物就属于这种,本来作为摧毁犯人抵抗意志的药物,结果失败之后成了有后遗症的兴奋类药物。
“齐奥塞斯库五十岁,而我才四十一岁,但戴高乐已经七十八岁了,相信一旦后遗症发作,没有几天的时间身体一定恢复不过来。”谢洛夫在转了一会之后,漫步离开了共和国宫,与此同时德国首都柏林,苏联的西方集群士兵在巡逻柏林墙的时候,开枪击毙了围墙里面的英军士兵,马上引来了西柏林占领军司令部的抗议。
西方集群司令部则蛮横的拒绝了三国占领军的抗议,强硬的表示相信自己的士兵是有原因才做出了自卫的举动,反而说被击毙的英军士兵有渗透破坏的嫌疑。
“苏联的举动是对和平的践踏!”临走时候西柏林派过来的代表愤怒的抗议道。西方集群的回应是高音喇叭谴责西柏林帝国主义者挑衅行为,同时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几个小时之内,一个枪击事件就像是很多没有缘由的导火索,瞬间引爆了柏林的局势。
第五百九十一章 戴高乐回国
接受了医疗仪器的检查之后,把氧气罩摘下来的谢洛夫感受了一下,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既然只是兴奋药物,那就不用进行洗胃。对于任何手术台,他一直都秉承着能不去就不去的理念。
“作为一个处在劣势,但是要主动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不能惧怕摧毁秩序,热点问题和冲突越多,真正头疼的是美国人。边防军把所有威胁阻挡在国外,那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谢洛夫此时的感觉好极了,完全是耳聪目明、精神百倍。哪怕就算是现在洗胃也来不及了,药效已经开始被身体吸收,开始发挥了作用。
不过要说这方面的技术,还要是苏联的对手美国人最厉害,后世的某次奥运会,美国出现了一个黑人的体操冠军,众所周知黑人的身体条件不适合技巧项目,那个妹子的体型简直就像是基因突变一样。后来反兴奋剂组织被黑客攻破,才让那次奥运会的猫腻被公布出来。
“主席,你现在的大脑出现兴奋状态,但是思维是很敏锐的,这也符合我们的实验数据,实际上这种药物真的是一个失败品,犯人如果吃了这种药,明显会更难对付。”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技术军官摘下了口罩道,“四十八小时之内,你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随后会陷入到极度的虚弱当中,根据以前的病例,会出现大概十几种症状,但会在几天之内消失。”
“没问题,不是危及生命的毛病,相反戴高乐已经快八十岁了,希望这次不要要了他的命!”按照历史戴高乐应该是两年以后去世,谢洛夫估摸着,这位仁兄应该不会被小小的药物击倒,难道自己用了难受几天,对方还能把两年的生命全部透支了不成?
不过既然会有一些症状,他就不应该在布加勒斯特呆着了,自己的年龄肯定不会出现大问题,但如果时间到了,和齐奥塞斯库、戴高乐同时出现了后遗症,难免不会被引起怀疑,因为这种巧合太低了,罗马尼**报部门是苏联教出来的,只要一排查就能知道三人同时出现在过什么地方,从而锁定怀疑目标。
当天的侍者是顾问部在罗马尼亚的线人,谢洛夫不想害了自己的部下,所以在后遗症没有发作的时候,他必须马上走,离开齐奥塞斯库的视线。
现在、马上!坐上苏联大使馆的车,谢洛夫直奔火车站,他要到南方集群的驻地。那里是苏军的军事驻地,只有这里才是安全的,驻罗马尼亚三万多苏军才能封锁消息。
“通过顾问部散布消息,齐奥塞斯库同志义正词严的顶住了苏联的压力,和戴高乐总统举行了会谈,恼羞成怒的谢洛夫不得不愤恨的离开了布加勒斯特!”在到达火车站之前,谢洛夫躺在后座上,对着一名二等秘吩咐道。
“知道了,主席!不过你怎么知道我是克格勃呢!”二等秘看着自己的老大心情不错,于是问出了心中所想的问题。
“格鲁乌身上的味道,我隔着玻璃都能闻到。至于你为什么会被我看出来,那是因为你走路的时候左臂不摆动,身上的特务训练气息太浓,以后要注意一点。”时间不长,穿着总政委军装的谢洛夫下车,把身上的红色五角星纽扣扣上,低声道,“布加勒斯特的随后观察报告到时候发电报给我,或者直接转给卢比杨卡的萨哈托夫斯基同志,再见”
西柏林方面,苏联西方集群司令部司令帕维尔?康斯坦丁诺维奇?科舍沃伊元帅,虽然对国防部采取的强硬对抗态度有所微词,但作为一个军人的使命让他选择了坚决执行命令。哪怕是国防部让他马上指挥西方集群进攻联邦德国,他也会毫不犹豫去做。
但电报上的要求比较奇怪,有些地方是矛盾的,挑起事端又要控制事态的严重性。这明明就是相反的要求,让他这个卫国战争开始就是一线指挥官的元帅,一时间也明白国防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命令他还是下达了,让柏林周围苏军进入战备状态。
在第二天,国防部又来了另一封电报,表示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带领的谈判团,已经从莫斯科出发,希望和美英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