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鲁晓夫非常气愤说道,“你们知道。我是带着善意来到这里的,但是你们中的有些人总是希望把严肃的事情最后搞成一个笑话。或许有些人会将他和他的代表团看成是来乞求和平的穷亲戚。也许他们邀请他来就是为了给他一个“见见世面”的机会,让他看到美国的强大与实力,好使他膝盖发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随时随地做好了回国的准备。华盛顿机场停着我们的飞机,我随时可以把将它召到这里来,从此处飞回苏联”。

  谢洛夫无奈的拿起对讲机,进行自己的常规工作。也就是渲染气氛,用一种煽动性的声音说道,“如果战争从此时开始,我们愿意为了**去死……”

  在场的所有苏联人激烈的回应着赫鲁晓夫,在谢洛夫的带动之下,好战的口号此起彼伏的在所有人的口中出现,一边倒的支持赫鲁晓夫不要退缩,哪怕战争从明天开始。

  整个聚餐的地点除了苏联的叫嚣声之外。所有美国人都鸦雀无声,不安的看着四周的苏联特工。就连刚刚和好莱坞制片人相谈甚欢的几个苏联作家也都一脸严肃,做出了随时准备牺牲的样子。很多人的目光看向了距离门口最近的谢洛夫,而谢洛夫也没有让这些资深演员失望,带着平静的神色解下了枪套中的手枪,在众人的目光中一颗接着一颗推上了子弹。全当做集中在自己视线中的目光不存在。

  随后拿着对讲机说了一句话,在场所有携带武器的苏联人全部亮出了自己的家伙。似乎世界大战即将在下一秒爆发。

  “尊敬的鲍尔森市长,如果你认为我们第一书记同志说的话不对!请考虑一下你们美国人自己是怎么做的!作为一个情报工作者,我尊重也了解自己的对手!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一直都在调查思想上亲近社会主义的作家,不然的话玛丽莲梦露小姐的丈夫阿瑟?米勒不会没有和我们见面的资格!”谢洛夫拿着手枪旁若无人的走到洛杉矶市长鲍尔森的面前,把子弹推上膛道。

  所有人都以为谢洛夫要给资深共和党人一个当场击毙的戏码。甚至已经有女人捂住了眼睛不敢继续往下看,谢洛夫却把上膛的手枪交到了鲍尔森市长的手中说道,“如果鲍尔森先生喜欢这么解决问题,我个人喜欢钦佩你,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代表克格勃马上把你吸收进组织!”

  拿着谢洛夫手枪的鲍尔森市长有些不知所措,赫鲁晓夫适时地训斥了谢洛夫,才让在场的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谁都不会想到在这种宴会当中竟然能出现拔枪相向的桥段,很多人已经准备把今天的发生的场面作为谈资回去和朋友吹嘘。

  谢洛夫歉意的一笑,把兜里面的弹夹拿了出来,然后从鲍尔森市长手把自己的枪拿了回来,当所有人都看到谢洛夫递过去的只是一把空枪,然后做错一副道歉的样子道,

  “我只是和鲍尔森市长开一个玩笑,鲍尔森市长也不会加入克格勃的,太老的成员除非为苏联做出重大的贡献,不然我们也不会开先例!”

  “请注意,鲍尔森市长绝对不是我们克格勃的特务!”谢洛夫说话的时候一把把鲍尔森拉到自己的身边,轻而易举的粉碎了老人家的抵抗,对着苏联特工打手势,闪光灯过后两人的形象已经定格在照相机当中,这个底片么?没人能从谢洛夫的手上拿走。谢洛夫明显恶心洛杉矶市市长的举动,瞒不过在场所有的精英,一些人忍俊不禁,淡忘了刚才的插曲。

  再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方面,苏联人和美国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的是,白天的好莱坞明星还有一部分留在这里,伊丽莎白泰勒夫妇和玛丽莲梦露都在,说起来无非就是权利和金钱的差别。在苏联再有钱没有权利什么都不是,而美国的权利一直都在资本家的手里,政府只是摆出来的空壳子。

  一打眼看到伊丽莎白泰勒去了卫生间的方向,谢洛夫眼睛一动直接走到一个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前面问道,“这位先生,请问卫生间在什么地方!”

  “谢谢!”谢洛夫礼貌的道谢,直接大摇大摆的和伊丽莎白泰勒一前一后的到了卫生间,拧开了身上的钢笔确定没有窃听器。随后马上关闭,科技也不是万能的,反侦测的手段也不一定好使,在卫生间洗了个手,谢洛夫很不厚道的扮演了一个偷窥者,来到走廊一只脚搭在窗台上做出系鞋带的样子,等待着伊丽莎白泰勒的出现。

  听着明显是女士脚步的声音传来,忽然脚步混乱听了下来,谢洛夫把自己的鞋带系好,回过头就看到了伊丽莎白泰勒慌乱的紫色双眸,自顾自的低声道,“玛莎!如果不听话,是要被干掉的,黑森的人会通知你什么时候过去!”

  简单的一句话后谢洛夫又抬起了另外一条腿,对着窗户换了一只脚接着系鞋带,听着伊丽莎白泰勒的脚步声慢慢远去,整个过程时间非常短,谢洛夫表现的也非常自然,声音也控制在两个人能听见的大小上。就算是远处有人看见也不会怀疑什么,因为这更像是偶遇,对话也只是客套。

  玛莎是伊丽莎白泰勒证件上的名字,是谢洛夫起的,起这个名字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伊丽莎白泰勒是他发展的线人,在谢洛夫眼中伊丽莎白泰勒的作用就只有一个,接近玛丽莲梦露,搞到玛丽莲梦露用来记录和肯尼迪对话的日记,只要这个任务完成了!付出多少金钱上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系好鞋带的谢洛夫,回到了餐会当中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眼睛也没有在往伊丽莎白泰勒的那边看一眼,结合历史上的记录和今天见面的直观感受,玛丽莲梦露在谢洛夫眼中瞬间就划到了傻大妞这一类的女人当中。正常的女人敢威胁一个总统么?更何况肯尼迪还是少有背景深厚的总统,最后落到那种下场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第二天谢洛夫护卫赫鲁晓夫夫妇参观20世纪福克斯公司,公司里还挤满了便衣警察,有美国的,也有苏联的。他们检查着外面的灌木丛,每张桌子上摆着的鲜花,还有男士和女士更衣间。在厨房里,来自农业土壤学实验室的化学家雷伊?平克对食物进行放射性检查,他也检查了赫鲁晓夫将坐在那里观看摄制的包厢。

  谢洛夫还是利用了这段时间买了一个汉堡,咬了一口直接扔进垃圾箱,实在是有些不合口味。顺便买了一份报道赫鲁晓夫访美的报纸,他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更令人惊讶的是和赫鲁晓夫接触的美国民众竟然也很喜欢他。尽管对于他们来说赫鲁晓夫仍然是个独裁者,但到现在,他也成为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人。有时爽朗大笑,有时妙语连珠,有时怨声载道,性格难以捉摸。这也是因为媒体不间断的报道他,让他成为了一个明星。对于美国人来说,赫鲁晓夫渐渐变成一个熟悉的情景喜剧中的人物,就像一个性格多变,动不动就发火咆哮的大叔,但确实性情中人。

  报纸上也报道了谢洛夫和洛杉矶市长之间的暗战,不过省略了用枪支戏耍对方的片段,不过谢洛夫知道这件事肯定会被在场的人传出去。报道不报道都是一样的。

  随后谢洛夫伴随赫鲁晓夫前往了下一站旧金山,在那里呆了一天之后重新回到了这次巡游的原点,赫鲁晓夫将和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

  ps:

  键盘坏了,二十几块钱的键盘真的不值得信任,凑了三四百字的资料凑满字数,大家原谅一下u

  

第一百章 独立审判权


 

  戴维营处在马里兰州一座国家公园之内,是美国总统的疗养之地,戴维营这个名字是艾森豪威尔用自己最疼爱孙子的名字取的名字,充满了自由的气息。有人说原来的名字香格里拉更加有诗情画意那都是放屁,怎么可能比总统孙子的名字更加好呢。

  这里的气候非常让人舒服,少了一点沿海地区的湿热气候,谢洛夫直观感觉类似于避暑山庄那种气候,不冷不热,至于这里的景色,一向缺少艺术细胞的谢洛夫无法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色,看了半天也找不到形容词形容这里的景色,只能用还过得去来表达。22ff.com

  不远处的高尔夫球场中,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在散步,这种悠闲地气氛谢洛夫一身克格勃军装在那里跟着显然并不合适,而且他也没有闲心。从今天开始谢洛夫的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人虽然还在美国,但心中想的都是莫斯科的事情,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日,瓦莉娅的预产期,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谢洛夫记住了妻子的预产期,相同的地方在于谢洛夫还是不在国内,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说明一个问题,通常这种情况不在妻子身边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伟大的人,他本人属于后面那种,人渣的属性更加强烈一些。

  “主席,你今天似乎有些不安!”旁边的副官看见谢洛夫总是围着大树打转,就过来问候了一声,不单是苏联的特工,就连美国的安保人员也注意到了谢洛夫的反常。以特工的思维来讲,反常的行为总是非常可疑,已经有人靠近谢洛夫这边,准备把反常的可疑家伙。

  “叫我副主席,纠正好几遍了!今天是我妻子的预产期,有些集中不了精神!”谢洛夫虽然在和苏联的特工说话,却歪着头目光略过副官看着不远处意图不轨的美国安保人员说道,“叫那群扬基蠢猪滚远点。今天我心情不好!”

  “啊!?是,好的!”苏联特工一愣马上转身就去和周围的美国安保人员沟通。

  “赫鲁晓夫先生,封锁柏林的行为和你这次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两国要和平共处。就必须要考虑西柏林民众的人权问题,我听说民主德国已经围着西柏林修建了一条运河马上就要完工,这明明是断绝西柏林人民生命的问题,希望苏联将我的提议考虑在内!”艾森豪威尔做出一副请的姿势,要求赫鲁晓夫这边坐。两人到了高尔夫球场的边缘找了一个长凳坐下。

  “如果苏联干涉民主德国的举动,你们一些报纸又会说东欧国家是苏联的卫星国,根本就没有**自主可言,而且民主德国已经将工程接近了尾声,这个时候再来阻止已经太晚了!这次参与施工的工人来自处苏联之外的兄弟国家,如果我们干涉就同时得罪了其他的兄弟国家,把自己陷入到了孤立的位置!这可能是你们美国最希望看到的!”

  斯塔西亚娜以一口纯正的英语把赫鲁晓夫的话翻译过去,期间还加上了一些比喻,让艾森豪威尔有些侧目,这是他家乡的俚语。不生活在那里的人根本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因为艾森豪威尔是德裔美国人,他生活的地方很多口语是从德语演化过来的。而这个金色长发的小姑娘竟然懂的这么多,难道是民主德国派来辅助赫鲁晓夫的人?

  “好吧,赫鲁晓夫先生,会不会打高尔夫球?”艾森豪威尔转移话题没有继续纠缠,转而说起了轻松的话题。

  “不会,但作为一个拥有求知欲的普通人,我十分愿意学习!”赫鲁晓夫丝毫没有隐瞒这是自己的弱点,但一点都不避讳的接过高尔夫球杆,准备和艾森豪威尔一绝高下。

  两人虽然都有对话的愿望。避免美国和苏联现在就开始全面对抗,但也都把彼此视为竞争对手,不管在任何领域都没有退让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