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对此事进行了关注,马上将会进行访问。

  第二件事情则是取消华约和北约的裁军谈判,并且指责北约有预谋的对苏联进行颠覆性的破坏。面对这种指责,西欧国家措手不及,但是马上统一口径质疑苏联对裁军的诚意,并且表示现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苏联以及华约集团的咄咄逼人一定会招致全世界的反对。

  谁不知道北约对华约是处在绝对劣势的地位,仅仅是联邦德国扩军都无法弥补这种劣势,想要重新维持北约和华约平衡,必须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吧法国重新拉回到北约。这件事北约国家都在和法国谈判,但是法国也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加入北约同时放弃阿尔及利亚,不加入北约就保留阿尔及利亚。

  法国所有党派都相信,一旦法国重新加入北约,那么苏联反殖民的大刀迅速就会对准阿尔及利亚,要知道周围一圈的阿拉伯国家都对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不满。不过这些阿拉伯国家没有对法国开战能赢的信心。现在埃及、叙利亚还和法国断交,不承认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占领,一旦苏联表态明确支持阿拉伯国家,相信以色列面对围攻的情况,就对在法属阿尔及利亚海外省上演。最大的地区党阿尔及利亚工人党,说不定又会拿起武器战斗。

  阿尔及利亚对法国非常重要,法国之所以没有像是意大利、西班牙、丹麦、荷兰那些国家这么凄惨,在经济危机中受损最小,完全是阿尔及利亚的石油在输血。

  这就是自己死还是别人死的问题,法国人拥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也有革命传统。但是这是有前提的,法国人一般都是在自己国家折腾。没有放血帮助别人的传统,这种要求法国根本不会答应,而是准备在谈谈,至于有没有结果,不知道……

  在西欧国家的谴责之下,苏联在之后公布了舍甫琴科案件,并且注明了这是苏联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在美国的引诱之下出卖了苏联的国家利益,向美国出卖了苏联关于裁军的情报,对苏联的国家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随后公布了因为舍甫琴科落网后,抓获的美国间谍名单。

  “帝国主义总是将苏联的善意作为颠覆的掩护,却在使用卑鄙行为之后往往反咬一口,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国家,他们可以自由的随意辱骂我们,但是却不准我们还击。但是苏联并不是毫无反抗能力的国家,我们的国力和科技并不比任何国家落后,在军事力量尤其比北约要强大!如果敌人愿意放下武器,这很好。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省略一下步骤。”共青团真理报最后用斯大林的话作为结尾,结束了这篇充满警告意义的社论。

  舍甫琴科叛逃案件一经纰漏,迅速占领了全世界报纸的所有版面,他是苏联驻联合国的副秘书长,凭借着这个地位就是足以震惊世界的大新闻。包括北约国家和华约国家的报纸都在猜测,到底是什么让联合国的副秘书长成了叛徒。人们对他叛逃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女人、酗酒、金钱等等。

  随后苏联公布了舍甫琴科的审讯记录,这位联合国的副秘书长带着手铐神色憔悴的出现在了电视机面前,详细的叙述了自己的叛变历程,当然对苏联不满的部分已经被剪掉了。

  克格勃希望留下什么样的记录,它就能办到,舍甫琴科刚开始说只是羡慕美国的那种生活方式,但是却踏入了中央情报局的陷阱,要挟它为美国提供情报。处于害怕他才成为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

  在录像带的最后,克格勃将联合国副秘书长间谍案,定义为典型受到自由思想影响,随后掉入陷阱的案件。,“当帝国主义露出狰狞的面目,舍甫琴科再后悔已经晚了,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哼,人在我们手里,这场媒体战我们就占据天然的优势,要是反过来他在美国人的手里,我们说舍甫琴科是为了钱叛变,也不会有人相信。”谢洛夫对着自己的总局局长们意味深长的道,“从任何领域中,人证都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这就是舍甫琴科必须回国的原因。”

  自从舍甫琴科间谍案爆发之后,西欧的媒体就开始转向了,苏联停止裁军谈判是同时应对美国和西欧,但是美国和西欧的立场不是完全一致。美国的就算是陆地不是苏联的对手,军事力量也完全自保有余,只不过距离欧洲太远限制了投送力量。

  西欧可是直接面对苏联的地面武装,很多时候西欧都有一种自己被苏联绑架的感觉。美国则是拿着枪指着苏联脑袋的人,但是美国心中是想要救西欧,还是只要干死苏联连西欧也可以牺牲掉,西欧国家心中都有些犯嘀咕。

  舍甫琴科间谍案,就像是美国在逼着苏联赶快撕票,这件事的恶劣程度,完全是不顾西欧的国家安全,完全为了美国主机本国的利益着想,所以迅速的,西欧媒体就开始对美国的政策进行指责,本来双方谈好的要裁军,本来北约的武装力量就不可能在地面上挡住华约,现在一切都泡汤了。

  西欧国家按比例扩军增加军费么?那经济危机可能还要多持续两年。要直到对面的坦克是北约的三四倍,要完全拉平实力的天平,北约士兵不但数量不能处在劣势,还应该比对面的军人多,这还怎么拼?

  西欧不想扩军,对于荷兰、比利时这种国家,扩军是一个巨大开支。他们想要把苏联拉回到谈判,所以站在西欧国家的立场,全部都毫不犹豫的反戈一击,指责美国把西欧作为肉盾,希望苏联和西欧打起来两败俱伤。

  开罗街头,一个人漫步在大街上穿梭在人群当中,他并不是埃及人,是非常明显的欧洲人长相,身材魁梧但是走路的时候露出非常谦和的笑容,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对于埃及这个国家从刚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友好。作为克格勃驻埃及苏联军事顾问团的驻军代表,平时负责处理一些苏联军官和埃及民众的纠纷。

  当地的一些民众也认识这个人,微微露出友好的笑容,走到自己熟悉的水果摊位,这个苏联人按照本地的风俗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并且乐在其中。

  枪声在骤然中响起,这位克格勃驻军代表就觉得后背一凉,倒在了水果摊位上。在周围一群埃及人的尖叫声中,鲜血很快顺着伤口染红了地面。

  两天后,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一名苏联游客在大街上被枪击身亡。同一时间印度孟买,前往贫民区进行调查的克格勃员工被狙击步枪击毙。

  十天的功夫,有二十多位隶属于克格勃的人员在海外遭到不测,消息立刻汇总到卢比杨卡,卢比杨卡迅速命令驻外人员小心,不要独自出去。

  克格勃总医院的冷库中,一具又一具尸体被排列的整整齐齐,包括谢洛夫在内的克格勃几十个领导人都在这里,在冷库中,所有人都一脸严肃一动不动的站立,如果不是他们的鼻子还在冒着阵阵白气,眉毛已经挂霜了的众人说不定会被当成是雕塑。

  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和这些人不同,门德列夫面色平淡的拉开编织袋,仔细的看着里面被褪去衣服的尸体,“五十米外背后开枪,直接打中心脏。”

  随后转而检查另外一具尸体,“狙击步枪,正中头部一枪毙命。”

  “背后割喉,伤口整齐,嗯,老手!”门德列夫毫不犹豫的表达着自己的赞赏,,“哦?在这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射药物,造成心脏麻痹死亡。”

  随着门德列夫一点一点的检查,这些从全世界各地被运送回来的尸体,纷纷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就算这里是冷库,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毕竟有的尸体在路途中已经腐坏。

  “把你捂住鼻子的手给我拿下来。”随着谢洛夫的低声威吓,一个将军没有继续嫌弃。直接当做自己的嗅觉消失,目不转睛的看着门德列夫。

  “他们都是被故意谋杀的,没有一个人死于意外。”检查完门德列夫冷漠的对着众人道。

  “有人对我们克格勃的人下杀手。”谢洛夫转过身来看着各大总局局长“美国人在找死。”

  

 

第七百七十三章 间谍间的战争


  “主席……”第六总局局长刚刚说话就被谢洛夫打断了,一字一顿的道,“这里没有什么主席、总政委、总局局长、和将军。??? ≠我们是一样的职业,这里只有肃反工作者,不管是现在站着的还是躺着的,都是同一群人……”

  “主席,似乎是行动执行部留下了证件号,所以遭到了美国人的报复。”第一总局局长莫里京低声说道,“这是破坏潜规则的,可能是中央情报局的报复。”

  “才特么死了一个,我们都死了二十多个人了,破坏了又怎么样,我们克格勃的人,我自己会处理,不需要我们的敌人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谢洛夫回头看了一眼死亡方式各异的克格勃特工,像是把他们的样子都记在心里,在转身的时候声音已经冷静下来,“就算是一换一,我也不怕他们。而且一换一不是我的底线,他们杀我们一个人,我杀他们十个,从现在开始,特工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听到这句话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咽了一口吐沫,有战争这种口吻说话,似乎事情有些不好收场了。“信号旗的修整可以停止了,分成小分队出国。至于交战区域,除了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所有国家,不能有任何例外,现在就开始,马上!”

  “所有尸体全部火化,马上下抚恤金。”谢洛夫走到冷库的门口忽然回头大喝道,“愣着干什么?去制定作战计划,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干掉二百个中央情报局雇员。”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作为中央情报局的局长科尔比终于摆脱了那种羞辱,为自己在华盛顿被谋杀的部下报了仇,从他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开始,正好是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步步后退的时候,可以说他这个局长的日子并不好过。

  科尔比在局长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埃及和叙利亚部队向以色列动突袭,中情局事先居然毫不知情,令总统福特和遭受惨重损失的以色列极为不满。更要命的是,中情局在越南做的下流勾当非但没能使美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反而令美国在当地越来越不得人心,美军被迫从西贡撤出,整个越南成为**的天下。

  一直蜗居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克格勃,开始显露出来越来越明显的进攻倾向,作为先头部队为苏联的战略进攻开路,出了苏联的克格勃,凭借着庞大的规模在各处出现,压得中央情报局喘不过气来,在智利、葡萄牙、泰国、安哥拉中央情报局接连失败,每一次克格勃的部署都比中央情报局技高一筹,碰到克格勃的中情局特工,就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到处碰壁,没有多少成绩,还总是暴露行踪。

  终于在罗伯特约翰逊从自己家中身亡之后,科尔比忍受不了了。一个中央情报局官员在美国最大的城市被干掉,这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必须要让克格勃为此付出代价。甚至不惜命令部下动手袭击克格勃的驻外人员。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二次。美国有大小十六个情报局,但是只有中央情报局是独立可以在海外行动的。

  不断传过来的好消息,让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