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怠工条例

  “谢谢!”谢洛夫带着尊重的口气说道,没有眼前这个人,自己说不定还在阿塞拜疆,根本到达不了苏联的权力中心,最好的结果可能和阿利耶夫差不多。不管怎么说,谢列平都为自己摆平了这么多困难,于公于私他都尊敬这个人。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什么社会主义强国的话,至少谢洛夫两辈子的历程来讲,那只有苏联。当苏联经济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时代就一去不复返。可看到这时的美国经济,就会发现美国正在一场接着一场的经济危机中挣扎。人们感叹苏联要靠出售国库黄金来进口粮食的时候,却也不能不承认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轰然崩溃,美国永久性的沦为了贸易逆差国。

  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能说苏联没有让美国尽全力对待。当进入八十年代的时刻,苏联在各方面已经基本上美国并驾齐驱。这个时候不能仅仅考虑一些基本问题。甚至可以开始考虑是否能够击败美国的价值体系。哪怕就是八十年代中前期,苏联出现了差强人意的增长。但是对比此时深陷滞涨泥潭的美国,无论是美国人民还是美国政府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在财富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中缩水,而经济状况却没有任何改善。

  哪怕就是认为美国必将战胜苏联的里根,也绝对不敢想象自己能亲眼看到击败苏联的那一天,苏联真正的崩溃,是从一九八六年开始的。换句话说,戈地图上台一年之后。

  在葬礼举行的第二天,安德罗波夫被推上了总书记的位置,从十五号的葬礼之后,苏联**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已经换人了。

  “中国方面的意思是修复一定程度上的关系,希望我们减少边界的驻军。”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坐在了原来勃列日涅夫的位置上,同时中央办公厅主人巴甫洛夫也已经被解职。

  “不行,东部边界的军队已经很少了!”任何一个国防部长最讨厌的都是裁军问题,这和乌斯季诺夫是军事工程师无关,他不是一线指挥官,照样讨厌裁军。

  “乌斯季诺夫同志说的没错,比起边界的长度,七十万士兵已经少得不像话了。”谢洛夫马上赞成乌斯季诺夫的意见,裁军?裁谁?不管裁多少,克格勃边防军都会受到波及,谁愿意看到自己的部下越来越少?反正他做不到。

  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历史上中苏决裂的时期,苏联在边界上的百万大军也是虚假宣传。一百二十万大军看起来很多,可考虑到两国一万多公里边界,这就一点都不多。何况百万大军里面包含了土耳其斯坦和中亚军区的部队,那是对付伊朗和阿富汗的,扣住了这两个军区的部队,苏联放在亚洲领土上的士兵已经少的不像话。

  “我们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安德罗波夫没有坚持己见,这件事其实在他面临的所有事情当中,还不是很重要。刚刚接任总书记的他,要面对很多事情。外部的事情永远没有内部的重要,这是一句大实话。

  会议结束之后,安德罗波夫把谢洛夫叫到了办公室,叹了一口气道,“现在我感觉面对的事情几十年都做不完,首先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整顿一下纪律,各大工厂都存在着旷工和迟到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交给我好了!”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出台一个关于怠工的管理条例,让全国的肃反工作者和内务警察专门整顿工厂纪律,同时监控系统进驻所有工厂,保证所有企业都在政府的视线之下,总书记感觉怎么样?”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崇高道德问题,他这个大特务当然是相信的。但是前提是刚刚建国的时候,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体系下,就比如现在,它是一点都不相信。他还是相信科技的力量,比如全面的监控体系。

  “好吧,是应该出台一点动作,扭转一下现在的社会风气了。”安德罗波夫点头道。

  “嗯,这么多年来的习惯,不下一点狠手是不行的!”谢洛夫很赞成安德罗波夫的想法,有困难找警察么,秘密警察就不算是警察了么?

  一直在勃列日涅夫阴影之下的可不只有谢洛夫一个人,成功掌权的安德罗波夫同样是这样,这都源自于当初的匈牙利事件。谢洛夫被派到匈牙利执行任务的时候,安德罗波夫是苏联驻匈牙利大使。所以当勃列日涅夫收拾反对特权的谢列平和改革经济的柯西金时候,安德罗波夫心中不满,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

  安德罗波夫赞成勃列日涅夫的地方,是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政策,不是对国内指手画脚。只是他懂的保护自己,所以勃列日涅夫对付谢列平和柯西金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和谢列平、柯西金两人保持距离。

  安德罗波夫点点头,谢洛夫专门整顿社会治安,他本人则负责另外一个方面,对苏联的干部阶层进行一些调整,这群老头子几乎已经快二十年没动地方了。应该让出位置了。

  几天后,卢比杨卡广场克格勃总部,迎来了穿着旧军装的老人,这个老人身材挺拔,虽然有些消瘦但是锐利的目光令人不敢直视。茨维贡和费尔多丘克刚刚看到这个人就大吃一惊,对于这个人的风格,他们两个都最了解不过了。

  克格勃第三任主席,谢米恰斯内!谢洛夫没有管其他人的震惊,自顾自的说道,“关于整顿社会治安和怠工问题,我已经拟定好了反怠工条例。不过同志们都很忙,所以我邀请了一个老同志来负责这件事,谢米恰斯内同志退休之后仍然精力旺盛,这次请他帮忙主持反怠工工作,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还有和同志们合作的机会,我很高兴!”谢米恰斯内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用目光看着这些熟悉的伙伴,在他担任克格勃主席的时候,这群人都被赶到偏远山区去工作。

  “那这件事就就这么定了!谢米恰斯内大将,将作为这次反怠工条例的总顾问,监督工作!”要说这些第聂伯罗黑帮的人怕谁?谢洛夫肯定在其中,不过最怕的还不是他。而是他的前任谢米恰斯内大将。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茨维贡、齐涅夫、费尔多丘克和切布里科夫。除了茨维贡,另外三位都和前任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是老乡,来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而谢米恰斯内又和另一位同志是老乡,那就是他们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可谢米恰斯内对勃列日涅夫不感冒,对这些同乡也不够照顾。相反和谢列平的关系一直很好,从勃列日涅夫逼着他退休之后,他对这些同乡更是看不上了。于是谢洛夫把他叫回来。

  勃列日涅夫去世五天后,谢洛夫正式宣布反怠工条例生效,各地克格勃和内务部可以抓捕在工作时间游手好闲的工人,同时所有工厂全部装配监控提供,各企业第二书记监督。

第八百六十四章 军盲元帅

  反怠工条例的总顾问,是克格勃第三任主席谢米恰斯内大将。他同样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乡!谢米恰斯内年纪不大就已经退休,已经退休的人,谢洛夫也不能改变规则。克格勃主席也要遵守规则,谢米恰斯内以退役大将的身份在克格勃指导工作。

  “对付这几个废物,我比你更加拿手!”谢米恰斯内置身在克格勃主席的办公室中,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但马上消失不见,“不过我无法对抗更加强大的总书记,尤拉,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把这些人全部赶走么?”

  “没这个必要!安德罗波夫现在也在盯着我。不过谢洛科夫这个人,也应该退休了。”谢洛夫歪着头道,“还有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他根本不应爱坐在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的位置上,当然,我不会制造冤案去对付她。能力不够就是最好的理由。”

  “没问题,谢洛科夫那个人,我同样很了解他。就像是他们很了解我一样。”谢米恰斯内低声笑道,虽然都是同乡,可他们毕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还是自己人可靠,不过可惜了叶戈雷切夫,他离开党务工作有点时间太长了。”谢洛夫摇头,那不是安全体系的岗位,他无法再让当初谢列平集团的两个市委第一书记重新出来,格里申和罗曼诺夫都是中央主席团委员,谢列平的人马都离开了十年以上,回不去了。

  随后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地方州委纷纷成立了反怠工领导小组。就像是契卡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样,一时间整个国际社会风声鹤唳。对苏联的反怠工运动指责,认为这是捷尔任斯基的手段重新复活。

  “是什么让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种错觉?就好像捷尔任斯基的手段真的消失了一样。”在自己的别墅中,谢洛夫仔细阅读着报纸,期间不住的摇头。马岛战争最近似乎进入了蛰伏期,英国远征军和阿根廷都在积蓄力量。

  不过阿根廷的情况并不太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支持英国的远征,一水的前帝国主义列强,阿根廷的支持者一水的第三世界。法国已经取消了阿根廷空军的合同,重创英国舰队的飞鱼导弹,已经用完了。

  房门被拧开,一阵轻巧的脚步声,女人的脚步声。谢洛夫没有回头直接喊道,“我的大公主,你是给你爸爸回来做饭的么?巧了,我肚子里都咕咕叫了。”

  “等着,父亲!”尤利娅无奈的扯出一丝笑容,没办法谁让她是最大的那个呢。刚刚回到莫斯科就被逮住了,不过这也正常,她的父亲是克格勃主席。不管她在哪,身边都应该存在克格勃的眼线,有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时在谢洛夫耳朵中是这么的悦耳,生女儿就是好。看在大公主这么听话的份上,总政委决定,把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这种问题先往后推一推。那就明天吧,迟早都有这么一天。哪怕他这个父亲心里并不愿意……

  “你就不能像是一个正常的女儿一样,挑选一个适合的工作么?不要三天两头往抑郁症康复所跑,比如做医生、教师或者做编辑。”拉着脸一直胡吃海塞的谢洛夫,不忘了和自己的女儿沟通,审问式的沟通也是沟通。

  “父亲,要有感觉,有感觉你懂么?工作和婚姻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感觉。我喜欢司法工作!”尤利娅攥着小拳头加重自己的口气,可惜悦耳的声音毫无威胁力。

  “这就是你没事就往监狱跑的原因?还有,我是自由恋爱的,你说的感觉我不是没有。”最后喝了一口汤,谢洛夫貌似沉思的道,“要不你最近先加入反怠工中工作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去检察院工作,就这么定了。”

  欲言又止了一阵,你什么时候结婚这类的问题还是没有问出口。按理来说自己的女儿不可能没人追,原因也不难理解,女儿很像她的母亲。难道现在的苏联审美观改变了?

  “现在的男人怎么都不像男人?一个个留着这么长的头发,还以为自己很有魅力。”尤利娅对父亲的安排很满意,得意的说着现在的情况。

  这时候总政委才恍然想起,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了。这是全世界摇滚浪潮蔓延的年代,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这个年代受到影响的大部分人,都是留着长发。

  别人怎么想谢洛夫不知道,反正他是认为八十年代的全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