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的批量火铳来,而且据说是与军中流行的淮制火器,样式外观几乎无二的燧发长铳;

    只是在最关键的铳身材质和管内加工上,还是失之于成品率所限带来的较高成本。另外,那些原本专门为水师服务的船炮场,自叛逆手中重新夺回之后,也开始尝试

    性的铸造一些陆上使用的轻便管炮。。

    因此,虽然在火器方面的发展之上,还有着种种的困难和不少关碍,但是以国朝海陆八道所汇聚的人力物力,实现最终的预期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况且,相比淮镇经营时日有限的淮东一隅之地所产,他更相信自己以大梁举国之力来专注一项事业,所能够取得的预期成就和后发优势呢。

    这样,只消到两到三年时间,就有了第一批可以用作岭内平定的新锐战力,将肘腋之患的毒瘤——横跨数道作乱的大云贼给收拾掉;然后在徐徐然图求光复大江以北的地方。

    这时候也许淮逆和西贼的力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就蔚为理想了。

    。。。。。。。。。。。。

    而在新入主的太原城,旧北汉******营造的宫城建筑之一万年殿中,我也在栗姬和十娘的辅助下,审视着一份又一份进呈过来的名录,

    其中大多数代表的是在淮军进击过程当中,以涉嫌抵抗为由被直接或是间接消灭,乃至在投降之后以保护为名,强制举家分散迁移到遥远外地去,重新开始“新生活

    ”的形形色色地方豪族大户,及其具体表现和后续处置的结果。

    虽然在兵临城下的仓促行事和情报消息收集当中,其中肯定会有所错误和出现不同程度偏差,或是底下人为了追求绩效而矫枉过正的结果;但是对我来说却是只有一

    个基本原则,就算是宁可犯了错在事后背着骂名和怨恨来补救和报偿,也不可以错过或是放过任何一个有所倾向的目标。

    因为从一切表象之下的根本上说,这是新政权和旧势力残余之间,万全难以兼容的敌我生死矛盾;与其在妥协和容忍当中吧问题压下来变成长久发展下去的隐患,还

    不如当场挑破、引爆掉以留下一张白纸好作画的新格局。

    就像是我在出征前的那一夜,对着伏在我怀里的迷样生物所阐述的道理一般。

    “因为,我要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啊”

    “而且时间还比较仓促和有限。”

    “所以就只能采取这种短平快的非常手段了。”

    “粗暴而强势将新占领区内的人力和资源产出,给比较有效率的调集和发动起来,。”

    “你就不担心检出了这些豪强大族一时,将来照样还会产生新的么,”

    迷样生物反问道

    “就算将来会在淮镇的体制之内,重新产生新的世族和将门,那也是两三代人以后的事情了。

    ”

    我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你觉得我们还能看得到么。。”

    “话说,”

    迷样生物继续开口道。

    “这些被征服的地方大族加起来也有不少人,你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除了少数识数的留下来自作为榜样,其他的送他们去死了,”

    “既不肯服从新秩序,又不肯乖乖去死,会让人为难的。。”

    “嗯嗯。。开个玩笑,都弄死也不是不现实的事情。”

    被她白了一眼之后,我才微讪的改口到

    “其实就是在分家和充边,或者又是分家又是充边当中,三选其一好了。”

    “尤其是对那些老牌的大族及其支系,细化的拆分迁置之后,主干还是要拿去充边的。”

    “这样他们喜欢的宗族抱团,在面对那些化外土族和蛮夷的时候,也能派上点用场不是。”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旋灭3

    西军总帅临时行驻的潼关城中。更新最快

    “进入河东驰援的龙骑军所部三万,在汾州、晋州和沁州接连大败。。”

    “南下逃归者亦是十不存而一二。。”

    “其中统帅龙骑诸军的徐都部署重伤不起,身边唯余大雪营数百扈从归还。。”

    “余下前往接应的北凉副率使袁左宗的姑臧军。。”

    “又有左牙前将齐当国天水官健,射声将军姚健的雍城弩义从,”

    “在绛州的曲沃、翼城、稷山之地连战皆北。。副率袁左宗战没,姚健失踪阵前”

    “目前余下人马已经避战退往了慈州境内。。以齐当国为首收拢和整顿部伍,而据守于壶口山备敌待援,”

    “如今淮敌的前探马队,已经开始兵进河间府(今山西运城)了。”

    然后就是堂下一片静默,因为这个现状也意味着一旦淮军顺着河间府南下关内,就很可能包抄和截断正在潼关城中的,大元帅府前敌司所属及其相应的后路和粮道了。

    “让驻留在长安和同州,拱卫天子的效义四军北上把。。”

    居于上首的总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副元帅兼都招讨使赵熙沉声道。

    “朝廷收留和供养他们的族人,就看用在这一时。。了”

    “以北凉右率燕文鸾为领军,并麾下骑弩士三营。。”

    “伺机援救北凉世子残部,并且不惜一切手段拖住河东之敌。”

    “另命第一批归换的九原军,东移往陕州和怀州境内。。”

    “已经抵达南阳的宁塞军和永固军,就近向方城和泌阳发起攻势。。”

    “越是在这个关头上,东面和南面的战线越是不能露出破绽。。”

    待到重新振奋起来的帐下众将帅、官佐和幕僚,都相继领命而去之后;

    “用我的印信,派出加急的飞抵羽缴。。”

    赵熙才回过头来,对着自己身边仅剩的元帅府行军长史,兼前敌司勾管机宜荀平语重心长的道

    “让河陇方面速速加快步伐和动作了。。”

    “其他地方的行事可以暂且放下。。”

    “但是一定要先行兵发凉州姑臧城。。”

    “先掌握了北凉腹地和根本所在的局面再说。。”

    “这只重中之重的要务啊。。”

    然后,待到所有人都在他面前消失之后,赵熙才对着空气幽然叹声道

    “就算你自小与我交好。。并有盟助之约”

    “但如果没法跟上来的话,那也只能做我新朝的奠基之物了。”

    “最多念在私交和旧情上,保全徐氏血脉不断而已。。”

    。。。。。。。。。。

    江宁府,留守司内,

    面容有些惨淡而憔然的五路总管冲玄,也是满脸苦笑而无奈的看着朝廷颁给他的,嘉勉戳力用事和劳苦功高的赏赐诏令。

    而这一切的由来,都是建立在对淮镇的暂时绥靖和妥协,乃至是变相的资敌为患的基础上;却不知道暗中授意和变相鼓舞这一切发生的后方朝堂君臣们,可能想到将来事情的演变和后果么。

    然而随后他就把这种心思给按下了,对他而言更重要的还是眼前的职责;

    比如,如何用受伤捉襟见肘的有限兵力稳定住当下的局面,而让被夹在西南自蜀中而下的西军,和东南愈演愈烈的大云贼之乱当中,已经变得相当有限的官府控制区域,不至于在继续恶化和崩坏下去了。

    虽然在岭外之地,可以或多或少的调剂、提供一些兵甲钱粮上的支援,但是在江南地方上想要获得兵员募集和人役上的补充,却是越来越困难了。

    因为,在局部轮番出现和持续不断的天灾**之下,许多地方的青壮年不是逃走就是去从贼了;故而他手下可以支配的主要力量,一直就没有满员过的陪都三军,相应的损失和消耗也越发难以获得补充了。

    这还要“感谢”他的前任护国大将军孙静邦,把朝廷在东南各道的可用之兵,和稍微像样一点的地方部队,都给折损在了针对淮镇的江宁事变当中;

    最后只有他一手打造的陪都三军,因为某种牵涉和干系,才没有把放在其计划当中,而在后续的大崩盘当中勉强保持了建制下来;还收拢了崩溃掉的江东讨捕军而有所恢复战力,勉强挡住了大云贼的进一步扩散之势。

    但是对于上游荆湖和蜀中相继糜烂的局面,他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接下来的公文当中,他只希望朝廷能够提供更多的火器,以加强江南诸道的防御力量。

    不然,他也只能继续饮酒止渴式的暗自维持与淮镇的私下交通往来,以牺牲朝廷在江南地方的统治权和威信为渐进的代价,换取那些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所需;

    然后在隐隐的煎熬和矛盾的焦虑当中,等待将来重新兵戎相见的那一天。

    “恭喜太尉。。”

    “大喜啊。。留帅”

    “真是国朝之幸甚。。”

    几个有些急切而仓促,却又难掩喜悦的声音,随着一干从外间涌入的身形,七嘴八舌的传到了宁冲玄耳边,

    “大云贼发生内乱了。。”

    “自江东、江西到两浙,那位为教贼所窃据的州府。。”

    “相继发生了火并和内讧。。遍地是骚乱不堪。”

    “更有地方士民、义士,籍此反正而重归朝廷治下了。。”

    “消息来源可靠啊么。。”

    他不由的精神一振,就像是多日的操劳和辛苦,因此暂时远去了一般。

    “可又有确切的佐证。。”

    “而不是那些用来敷衍舆情的东西。”

    “这一次怕是有**分的把握了。。”

    一名负责对敌招抚和消息收集的长史,相当肯定的道。

    “在下当以身家前程做保才是。。”

    “因为,有好几位教贼的上层人物因此出奔在外,而纷纷被地方官军所获。。”

    “又有若干地方上的教贼大小头领,相继派人暗通官军求请招抚事宜。。”

    “因此,教贼之乱只怕是十拿九稳了。。”

    杭州府境内,

    作为诸多被招入京的勤王之师,来自江西道大云教圣军之一的金求德和法大力,也前呼后拥的勒马在作为小神京的临安城之外,望着远处已经笼罩在遮天蔽日烟云和灰烬之中,哪怕大白天也是隐隐厮杀和嚎叫声不断的城池。

    说实话,谁又能料想到正当是蒸蒸日上而大势已经无可阻挡的兴教大业,会急转直下变成这么一副模样了,这才过去了几年时光,而从东阳府到临安的迁都之议也才不过数个月而已。

    谁又能晓得,这地上神国的殿前诸班太尉和内厅枢密、中庭丞相们的文武臣班,以及殿后的诸大小国师和法王、司教们,维持日久的平衡和制约,会因为迁都临安之后的捐奉问题被迅速打破和失衡;

    乃至从朝班上的争权夺利和明争暗斗,因为小天君的一封衣带诏,而演变从神京到地方上的各自成兵戎相见的全武行厮斗和攻杀。

    但显然这也是他们这些边缘势力的莫大机会与挑战,不若的话只怕他们还被继续排除在外,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到圣教的核心和中枢所在呢。

    要知道,因为他所在的江西之地距离这小神京距离最远;因此,他们是打着保护圣教而铲除奸逆的旗号,乘机一路攻打那些同属圣教旗号下的异己势力,不断的吞并和裹挟各路人马过来的。

    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