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我们几个正在当地行事的,都被临时召集起来全力以赴协助此事。。”

  “然后带着东西,分作海陆几路同时走,又假借一些身份掩人耳目,以真假虚实之道,行那暗度陈仓之事。。”

  我给她喂了一口甜米酒,又断断续续的吐声道

  “但是没想到,反是本家的人先出了问题,现在以对方的准备看来,其他几路恐怕也凶多吉少了。”

  “当然这东西已经不再我这里,所谓的试炼考验,也只怕另有隐情,”

  “亏我还想把你援引进本家,作为客卿或是守护呢。”

  她有些自嘲的道。

  “你想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么”,

  “还是那句话,你觉得我会对这种一沾上就九死一生的东西感兴趣么。。”

  “其实现在告诉你也无妨了,”

  她继续自顾自的道

  “虽然我没有见过具体的实物,但是有所猜测,或许是于梁公的密宝,有所干系的。。”

  听到这里,我不以为然的抽了抽脸皮,那位穿越者前辈真是流毒不浅,究竟还留下多少坑让人跳啊

  “倒是我,屡屡想把你牵扯进来实在。。了。”

  她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我轻轻按诅膀

  “要抱歉还是想点实质的东西来吧,”

  我微不可闻大叹息道

  “比如卖身肉偿什么的。。”

  “什么。。”

  “没什么。。”

  我正色道

  “话说,那你是怎么活过来的,我明明已然发觉你没气息了。。”

  “只是一个求生的小把戏而已。。”

  她的大致意思是,她自幼学过一种类似胎里闭气的古老法门,可以减慢体内的生机假作气息全无的症状,来欺骗对头兼延缓伤势的恶化,不过有比较严格的使用限制,在大多数环境下显然属于鸡肋,。。

  我再次摇了摇头,所以你就放心在我面前挺尸么,如果我就这个狠狠心吧你推到河里,或者干脆当初就对你坐视不理,你不是假死变真死了了,

  “看来,我又欠你一次了。。”

  “债多了不愁嘛。。”

  “所欠良多真不知何以为报了。。”

  “那就心甘情愿做我的肉便器,用下半生来报偿把。。”

  “倒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你养得起我的话”

  “什么。。”

  我一个机灵反应过来,她居然就这么应承了,我抬起头来看到的是,一双颇为认真的表情和不似作伪的眸子。

  “只是,还有最后一个心愿,”

  随即她的语调低沉了下来

  “我想先回去看看主家发生了什么,再来报答你,,”

  她说的十分坚决,让我不禁有些心灰意懒。

  “果然是如此。。”

  “你在担心什么。。”

  她似乎感觉到了我的表情

  “我担心的是你恐怕心存死志,目前只是暂且敷衍我的说辞而已”

  既然到了这个份上,我也开门见山的直言道

  “怎么会。。”

  她苍雪的脸庞有些涨红起来,却被我打断

  “比如做为一贯死忠对象,一旦失去了对主家的信心和精神支柱之后,会自暴自弃的一心求死,然后找个理由让自己牺牲掉的”

  我一口气干脆将心里所想都说了出来。

  “那我几次三番救你回来,不是径东流,最后还是亏大了。”

  “你。”

  她脸色变了变有些凝重起来,却又哑然失笑嗤了一声

  “你或许所言不虚,奴之前或是曾有过类似的想念,但是现今却不会了,”

  “若是主家需要我这副残躯报效,经过这些事,几次三番的死过,也算是偿尽了。”

  “奴现在活着,不过是想要替旧日身边的那些人,找回一些由头和因果而已,”

  “毕竟他们好些人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既有多年的亲缘,亦有亲眷家人期盼归还,不像奴舍去这一切后,已是孑然一身了。”

  “就算是为了主家尽数折损进去,也要想法子给个明确的说法。。”

  好吧,我有点无力感,这女人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李另一个极端,又给自己套上一个新的使命和理由。

  “那你用什么保证。。”

  “你需要。。什么样的保证。。”

  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东西,她的脸色突然飞红了起来,一直晕染到了耳根。

  最后她给我留下了仅存那只短剑,然后拿走了我的匕刃,作为来日相逢的信物,寒光闪闪的剑脊上,刻着篆体“青鸾”两字,就藏在她的大腿上,我当初居然没有摸出来,相信我如果不允的话,她有足够时间拿出来,做点什么的,。

  如今,

  我现在身边还剩几把武器,除了罗克敌代他兄长送我的匕刃外,还有老军头邓坊送我的尺半横刀,以及浣熊身上找到的一柄吴钩(软剑),再加上从那个肥猪转运判官那里缴获的一具银装校。

  后来发现,这具校虽然装饰未免有些花里胡哨,但也是吹毫断发的百锻精品,刮掉包帖的银饰后,就给抱头蹲作为防身武器,此外就是一开始就伴随着我的那只折刀。

  接下来一段短暂养伤,兼避风头的日子,

  因为事前是打过安心静养铲的招呼,又买了许多药材,时不时煎熬一些再倒掉作为日常掩护,那群和尚比较识数知趣,加上他们僧房、佛殿、食堂三点一线的各种日常,也清苦简单的很,因而平时基本没有人来叼扰我们,

  这回只是煎药的次数稍稍多一些,就可以用药味掩盖掉换药的血腥味道,然后再把换下带血棉纱什么的放到灶台里烧掉,饮食什么的都是外出不同地方采买的,换洗的衣物都是复数准备,这样就算临时多了一个人来养伤,也暂时看不出什么卯端来。

  期间终于有官府查问到我这里,不过是好几天后的事情,是由附近的坊头,带着公差来例行公事的走过场而已,那群和尚还算厚道,拿了钱后就一直保证我们之前都在房里养病,看了看探头出来脸色枯黄的抱头蹲,就走人了。

  临别前,除了给她准备了一堆路上用的东西和食物外,我顺带用了一个晚上,品尝了一番她口舌的滋味,虽然还很青涩,但是相比念奴,确实另一种风情动人的滋味,无论是在上面,还是下面的时候。

  我的理由也很简单,当初的念奴怎么做,你就这么做,当做怀念她的某种方式好了。

  听到这句话,她久久无语的差点我我以为要就此放弃了,然而最后她只是深深的看了我一眼,就顺从由我扶着香肩把头低了下去。

  虽然她还有些不良于行,不能做太激烈的动作,但在我的指引下还是颇为尽心尽力的,没有流露出被我挟恩必报的不甘心不情愿之类的多余情绪。

  只是抱头蹲就未免很有点残念,只能蹲在角落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做二次现驰摩,一边用手指无意识的画着圈圈,直到我的一垒初步达成。

  十数天之后,当一切都暂时平复下来后,我目送她站在船头的身影,慢慢远去的时候,忽然有点后悔,或许不该这么轻易放她离去,。

  获得成就一个“你是好人的终极卡”,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声音闪过。

  这时候,另一个好消息传来,开江了。

 …

第五十六章 世艰

  洛都城

  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是,昔日繁忙的大街上,时不时有运尸的大车,络绎不绝的经过。

  人称地摊王孙的陈渊,刚刚结束了上午的摆摊,才卖出去两件,还是废了半天的口舌,搭了一个幸件,才卖出去的。

  清理的路倒越来越多,街上的外客却稀稀拉拉的让人心急。

  他已经一个早上没有进食过,因此哪怕喝了很多凉水,还是觉得肚子空荡荡的难受。

  这位王孙的名号,还是来自他的祖上渊源。

  据说是昔日大秦(拜占庭)留在中土的使团后裔,也是百年多前大秦某朝皇族末代的最后一支。

  事实上就在他们出使中土后没多久,就传来大秦国中生变,发生改朝换代的内战,旧朝皇族几被屠戮一空的消息

  陈渊那位作为副使的先祖,大哭一场之后就主动放弃了大秦旧籍,以归化人身份就在大唐入仕,特赐姓陈,婚配女子,以长从宿卫身份,入仕本朝。

  因此传六世到了如今,他的体貌外形已经和大多数唐人无异了,只剩下眼眸还有一丝丝的蓝灰色,这也是他那位在中土开枝散叶的祖先,留给他的最后一点樱。

  只是随着皇权的日渐衰弱,他们这些寄附在朝廷的四方院名下,混饭吃的藩使宾客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各种待遇和配给,维持不了两代,就不得不自谋生路去了。

  毕竟连大唐天子都一度沦为各路军镇肆意废立更替的对象,谁还顾得上他们这些个化外人。

  到了陈渊父辈已经家道中落的不成样子,混的十分苦逼,只能在西番会馆给人做通译和摆摊为生。

  作为传续家族的精神支柱,只能根据自己家族传下来的的只言片语、以及一些地摊文学中的所谓史料,构思了一个完美大秦(罗马)帝国,作为自我勉励的精神家园。

  到了这一代,还是请先生给他起了个字——玄邃。寄意广大门楣出身之情。

  只是这个字号没能改变他家每况愈下的窘迫,等到父母聚在贫寒中早亡,传到了他手中,只剩下一间和人同院的破舍,可以勉强栖身,连像样的铺面都租不起,只能靠排地摊。

  因为念念不忘祖上的风光,做的却是摊贩的贱业,因此才得了个地摊王孙的绰号,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现在每天糊口的生计,就是到洛都西市的熟人那里,赊上一批粗仿的舶来藩物,然后打着这个破落王孙的旗号,将这些东西用古国遗物的名义,连哄带骗的卖给那些外乡人。

  如果没能及时卖光,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挨日子,靠拔些蒜苔葱苗,偷些居民种的瓜菜,勉强度日。

  但是他平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蹲在瓦舍外听书,用那些和自己相仿故事的历史人物来激励自己。

  自从大唐乾元中兴之后,威加海外,万邦咸宜,颇有众多番邦王姓,奔投东土,除了那些朝起旋灭的莞尔小邦之外,也不乏诸如安息、大秦之流的大国远藩之类的皇族后人。

  他们之中也不乏在国破之后,带着最后的部众和财货,前来中土投奔为臣,翼望借助大唐之力,复国兴邦或是蔽翼一隅,再做打算的前例。

  其中最出名波斯王孙李思远或曰巴赫蓝四世的故事,自从波斯王子俾路斯出奔东土而受武卫将军衔而留下血嗣,传到这位波斯王孙已经是微不可闻的第四代,亲族部众皆以散尽,身边仅剩一个老奴。

  但是他幸运的是正逢梁公逐渐崭露头角的时代,将这位隐没于市井中吗,沦为拜火祠中唱童的王孙之后,重新拔举了出来,悉心培养。

  最终带领一只偏师,活跃于沉沦百年的故国东境,举义奋战与陌生之野,然后等来了朝廷的西征大军,最终一举以助战头功,光复再兴了大名鼎鼎的萨珊郡国,延续至今已传的二十一世。

  又有拔那汗王子薛裕,故国为亲大食权臣所篡,奔投与大唐,得梁公青眼赏识,私助义兵,一举杀灭权臣叛党,广开疆土与葱岭南北。

  “陈王孙。。”

  “你还没找到祖传的秘宝么。。”

  左近相熟的摊主,都对他善意或者打趣的招呼着,他们基本都是附近城坊的居民,因为每况愈下的生计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