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响之后,听完转述的几个笑话,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难道。。你觉得他只是个笑话说得极好的。。”

  “卑下愚钝。。”

  韩良臣低身请教道

  “这些笑话中,所含的蕴意和事物,可不是斗升小民所意会的啊。。”

  “其中牵涉到官场旧例,军衙典故,乃至嫡庶尊长之别。。甚至还有治军和政略之道”

  “能够将其深入浅出的编为笑谈,这可不是寻常眼界和阅历的人可及的,”

  “就算是对个中情形的熟悉,也端是个人才,或是有不错的出身背景。。”

  “又何须投奔报丧他人呢。。”

  “若有机缘,还是好好结纳一番把。。”

  他补充道。

  “然后觅机引荐给我把。。”

  “诺。。”

  韩良臣正色道,随即找来旁人吩咐道

  细丝绵绵的春雨中,我打着新买来还散发着某种竹子清香的碧油伞,牵着正太打扮的抱头蹲,行走在青石光鉴水滑的小道上吗,各种文思感绪像是绵绵雨丝,在心头娟娟流过。

  我正在欣赏另一个时空的南京,或者说建业故城,六朝金粉的余泽,已经随着隋文帝毁城夷平的号令,以及隋唐两朝,刻意打压和抑并所谓东南王气的所在,而不复可寻了。

  现今的建邺城,乃是作为润州属下的一个大县,由刺史独孤思贞重新修筑的,因此昔日刻意模仿洛阳,连山跨江,水陆十二门格局的宏伟城市,剩下的只有一圈并不算高的土石城墙,围拢起来的中等城邑。

  鸡笼山、覆舟山下的一片高河漫滩之上,是散布在秦淮河南岸的横塘到长干里一带的大小城坊,被城墙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倒梯形。

  其中位于梯形小头的横塘,主要是大小市和豪门富商官吏居所,所构成的繁华商贸区和高级住宅区,长干里一带山岗间的平地则为官人平民杂居之所,。

  城内多湖泊河流。青溪、潮沟、运渎互相连接,北通玄武湖,南注淮水,组成了建业城的水道网。当地居民多数依水而居,从事与商业或是手工业相关的各种营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隶于江淮租庸调使名下的东南织染局,和司农寺辖下的江宁铸印场。

  五路官军定淮扬之后,随着扬州的荒败和毁弃,相当部分产能随着工匠和技艺一起,也从江南转移流动到了江宁的所在,发展出另一种光景,打着江宁忧的器造和织物,至今还是海藩,乃至外域诸侯下辖流通的珍贵工艺品。

  景阳楼的旧址,陈后主与张丽华共赏琼花盛开的光景,已经不复存在了,栖霞山千佛崖和鸡鸣寺香火,却依旧鼎盛淼淼。

  根据伯符的推荐,我们暂住在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的保圣寺,昔日南朝第一丛林已然荒败的厉害,只有少数僧人在维持着有限的香火,对于暂时落脚的我们,倒是欣然欢迎。

  前朝诗人杜牧的名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况,已经是过眼云烟了,因为正逢乱世,自梁武帝萧衍以来,那些遍布城内外,号称满地尽是珈蓝所的寺观,被拆毁的七七八八。

  镶金嵌玉的佛堂和神龛被乱军焚掠一空,平日里香花装裱,焚香顶礼而庄严华表的佛陀、菩萨,也在几次江宁的攻防易手中,变成弩车石炮上的弹药,或是守军的滚石檑木。因此能够比较完好存留下来的,不过寥寥几处。

  像鸡鸣寺善得苟全,不过是当年因为地势的缘故,被守军作为居高瞭望的驻地。保圣寺就没有这种运气了,因此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是,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残垣瓦砾

  不过因为荒败的缘故,这里也足够清净,且出行方便。我们居住的药师堂仅存的半边小楼上,

  对面就可以看到,西、北、东三面临长江的燕子矶,峭壁悬崖陡立江水之上,下部是紫红砂砾岩与砂岩组成,上顶覆土堆积而绿树蔓生。艳阳高照时,红岩绿树,壮丽无比,是凭亭观江听潮的好去处。

  我们之所以停留在这里的缘故,却是因为一则消息,后天就是自汉以来沿袭的春社日,然后接着又是三月三日上巳节,

  管领江宁军的江南观察使大人,觉得这是难得的祥瑞之时,大发库积普城大庆三日,勒令江宁内外所有人家必须洗旧迎春,插花涂彩装表门扉,又传召四方女伎歌舞艺人,汇聚献艺酬神,然后评出翘楚颁给重赏,

  因此连带的在此期间,入境的所有行船舟车商旅,皆必须过完节再走,此刻,

  名为莫愁湖的水泊上,正式画舫云集,沿岸的对方,也被各种新采的花卉和灯纸、牌楼,装扮一新,我们乘来那艘花船云庆班也在其中。

  据说城中许多人家难觅鲜花,就用绢帛剪彩为花,裁青为叶,稍微贫寒一些的人家,就玩起了各种剪纸艺术,远远看去,也颇为团花景簇。

  起码在其他大多数地方,挣扎在饥遂饿殍之中,横倒载道累累,甚至开始和野狗抢尸体吃的时候,这里还能够穷奢极欲的,用丝帛和花卉装点出某种粉饰太平,繁华充容的味道来。

  据说到时候,提供城中各种观揽之处和赏玩妓家的各种游乐的花费,大都是府库所出和城中豪富商家襄赞的,不得不说让人恍然有一种仿若泡影,不够真实的虚幻感觉,是一种颇具讽刺的意味啊。

  这算不算是类似某个时空中,战火纷飞环绕中一片歌舞升平的上海滩,某种版本踩在路有冻死骨智商,醉生梦死的民国范儿,。

  不过,三月三又称女儿节,沐身节,以抱头蹲的这个年纪,如果没有流落在外的话,估计这时候也会有家中儿女众多双亲最全的女性长辈,替她簪花沐身迎新。想到这里,我倒是不急着继续前行了,带着她暂且抛开奔波的劳累和危险,过上一个别具江南风味的节庆。

 …

第六十章 江宁2

  是岁,上已,群臣进表,改元建隆,尊摄政为大相国,除受尚书令,天下侧目。

  本朝自开国六百载以来,尚书令一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空悬,然后以尚书左右丞代行其职。

  因为开国时唯一一任中书令,乃是伤时秦王身份的太宗皇帝所兼领的,因此称尊后避讳而虚悬。

  士民暗论,摄政之心,路人皆知。

  然后以咆哮**案,株连御史、言官、待制、学士五十多人,弃斩绞杀于银泰门外,并勒碑为纪,因该始作俑者党姓,时人多称党公,因此又称党人碑。

  关联亲眷族人弟子门人七百多人,具发蓟镇世为军奴,逢赦不免。

  。

  我们安顿下来后,伯符就跑得不见人影了,据说是去找渠道打听新的消息了,不过看他所去的方向,赫然是风月蔽菽云集的莫愁湖。

  据说这些地方最合适发挥他名为凶鸟的优势了,按照他自吹自擂的说法,他自有被称为凶鸟的本钱,所以在行院、教坊里可谓是无往不利,哪怕名声浪迹,也能换个地方,重新开张。

  不过既然他很有节操的,没向我要额外活动经费,而是拿了船上捞来的五百钱“巨款”,去发挥自己的天生优势,我也不好说什么。

  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是和我们一起天天呆在和尚寺,他会做噩梦的。好吧,他以为他是谁啊,域外天魔么。

  呆在江宁城中的这两天,我们已经又游览了多处景致,

  虽然颇有打肿脸充胖子粉饰太平的味道,但是作为春社日,城中还是充斥着节庆才有的热闹氛围。

  各种店家和比往日数量更多的摊贩,也在更加卖力的叫卖招揽着,

  荠菜粥、菖蒲汤,凉拌芦蒿,莼菜鱼羹,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物生春是今夕,远天归雁浮云飞,近水游鱼绽冰出。”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年年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正新。”

  时不时还有,高唱着民谣曲子的孩童,手持蒲草和柳枝,兴高采烈的挥舞着奔跑而过,

  抱头蹲也被感染了,牵着我的手,脚步轻快的追上去,跟着跑了一阵,然后气喘吁吁的停下来继续逛街,或是小脸红扑扑的喊累,然后坐进路边的茶饮小食棚子里。

  水中偶尔途经的船舫,也正在传出慢条斯理的唱词。

  “旧日欢尤在,怜君恨独深;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流莺切莫弄,江畔正行吟。。”

  充满哀婉寄思的俚俗曲子,被用绵软吴侬的声调唱出来,却是充满了某种暧昧挑逗意味。

  偶尔还会看到停下来的花舫,在岸上竖起某种类似广告牌的东西,好奇看了几面,却是某种征募活动。

  各家花坊都开出价格不等的酬谢条件,悬赏词子和曲调,有重金和名声的诱惑,也有包吃住陪睡一条龙服务的酬谢。

  按照其中的不同要求,无论白剧还是大雅之乐,无论是古风还是传统的南北乐府,只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就行,可谓门槛颇低。

  以至于我生出某种,要是没钱可以靠卖几首后世,再创做的国风歌曲来糊弄点钱的无聊念头。

  走着走着又回到了所谓横塘区的大街上,

  “鞭春牛了”

  随着由远而近的叫喊声,两旁有些闲淡清静的街道,像是被滚水浇过的蚁穴一般,豁的冒出无数的人头来。

  他们穿着新衣新高彩烈的冲到街道上,发出一**冲霄直上的声浪,

  只见一只黄色泥土捏成的硕大牛,披着彩绸由一群穿青衣、戴青帽、立青幡的汉子齐杆抬着,在人群的簇拥下徐徐而近,数十名打扮花枝招展的女伎,居前开道。

  摩肩擦踵汗流浃背的人潮,跟着走完这段路程,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仿若经历一长烈的战斗,更别说这一路上挤桑拉扯的丢下来多少鞋帽帕子什么的。

  江宁衙前的广场上,早备下香案,由一名最年长的白胡子官人,颤颤巍巍的行香主礼,他实在太老了,老得宣读一片短短的祭告文,都要停下来喘气揉胸好几次。

  无非就是告诉上天,开春老子要大干一场了,你最好识数给个风调雨顺,不然来年连冷猪肉都没得吃,

  然后由人穿着鸟面羽身连体儸服,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挥起柳条编织的打春鞭,对着放在板车上拖曳而来的土牛,奋力抽打起来。

  一方面宣告包括农事在内的一年劳作的开始,一方面祈祷当年的丰收。

  然后站在最近的人群汹涌而上,在各自里坊村正的带领下,对着四分五裂的土牛碎块争抢起来,轰然专做无数个烟尘滚滚,拳脚乱飞的战阵。

  转眼间,一只硕大的土牛,就荡然无存,连一点存在的土迹,都被人给刮走了。因为鞭春牛之后所剩碎牛散土,被认为是“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

  片刻之后,那些抢到土牛碎块的人,就在乡里同族的护送下,一路奔走杀出重围去,变成新的人潮。

  我们被人流冲击的身不由己,我只能紧紧的拉着抱头蹲不被人流带散,然后奋力的挤到身前,将她保护起来,然后被裹挟的随波逐流,脚步不停的越过一条条陌生的街巷。

  好吧我承认有些考虑不够周全了。

  这里是江都河渠署的旧址,不过似乎因为战火的缘故。已经被废弃了,只剩下一些地沟渠道的开口,在继续流淌出一些涓涓浅流。

  其中仅存最显眼的,就是一块碑亭的废墟,其中硕大的石板,虽然断成两截,但还是可以看到石碑上依稀携刻的,故江宁的河道、水渠和暗沟的分布和注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