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上明鉴……”

  一众家臣和部属顿然恍然大悟,或是心悦诚服的道。

  “这帮贼子多年扶助薛逆,而屡屡搅扰安东之地……饶是可杀该死的”

  “好容易被断绝了后路,断断不能轻易放过的……”

 …

第七百四十七章 思变7

  月黑风高,正是一个适合杀戮和偷袭的夜晚。

  开平城东光门外的营地里,虽然火光黯淡而喧嚣依。但是营地另一端的黑暗之中,自有一片片的甲光凛凛,早已经在饱食和等候之后,依次人衔枚马咬环,整齐而肃然的开出营地,而缓慢而安静的缓缓靠近城墙。

  一时间只有人群行动混杂着风吹草木的沙沙声,以及城头上同样黯淡的火光摇曳。有惊无险的越过了因为白日的战斗,而变得坑坑洼洼的城下战惩被填平的河沟之后;

  白日里需要付出足够的伤亡和损失才能触摸和攀附到的城墙,就已经尽在咫尺而触手可及了。然后是更加小心和谨慎的,沿着城墙之下一点一点的向着城门的位置挪动着。

  时不时有细碎的沙土和尘屑掉落下来,铺头盖脸的落在挪动的队列头上,迷了眼睛呛了口鼻,却又被左右帮助下强制给忍住了。

  这时,城头上也终于如期伸出了数只火把,按照某种韵律和次序会晤和摇曳了起来。

  门洞自内而外的缓缓打开了,露出大片被火把照亮的空洞,仿佛就可以看到了城中坊区的星火点点了。

  顶盔掼甲口衔短刃而手持圆牌的敢战士,首当其冲蜂拥而入之后,然后是拿着短矛的门枪手和拿着斧锤的陷阵甲士,紧接着是披甲持兵的弓手和双手平端的弩兵。

  以某种松散而不规整的层层叠叠鱼鳞阵,迅速开出营阵而向着城墙靠拢而去。就像是城郊的原野里骤然刮过了一阵阵烈风。

  在无数悉悉索索汇聚起来的动静和声响当中,最终变成大片大片拔腿狂奔向城墙的狂涛怒潮。

  直到这一刻,罗湛基突然有些眼圈发胀,似乎可以就此告慰列祖列宗和历代征战死难的亲族了。

  然后,他又看了看另一个方向,既然城门如约而开,那那些平卢军也该开始做出突围的姿态了吧。

  当然这场双方约定好的“突围行动”,会在罗藩调集的大队兵马的严密监视和围观之下,保没有什么意外和变故。

  当然了,作为罗藩之主的一点心结和怨念,倒是巴不得这些突围的人马,画蛇添足的做点什么多余的举动,好让罗氏的军队有所背约而击的理由和借口。

  作为老对手的薛氏固然是仇深似海,但是这些平卢道的北朝军马,又能好到哪里去了。无非是在孰重孰轻的利益取舍之下,有所妥协和择选而已。

  也不是没有人建议过,伺机做点什么好对这只孤军下手,而不是让他们平白全身而退。

  不过,在开城夺门看起来还算顺利的情况下,他还是放下主动挑起这场是非的一点念头和打算,毕竟目前还是一切以夺下开义城,彻底解决纠缠纷绕了十数代人的薛氏老对头,为最优先的事项。

  就实在没有必要,在既定的安排和策划意外,更多的节外生枝了。

  他甚至开始考虑,该如何对待城破后薛氏所属军民的抵抗,以及改对薛氏本家的力量清算到什么地步么。

  至少就算不能如家中那些苦大仇深的激进派所愿,一味的屠城泄愤,也要将这些幸存下来的薛氏相关俘获,给流放到人烟孤绝的海岛上去作为苦役。

  然后那些阖城的百姓户口,也要打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各自监管起来慢慢的吸收和改造;然后再从其他地方移民填户过来,在罗氏的安排下接管这些空置出来田地房屋,以逐步取代薛氏世代统治的基础。

  他想到这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可以将这些与薛氏相关的户口卖到淮东去,正好可以折价作为酬赏和军费的。

  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安排自己的儿孙,相继迎娶薛氏的女性,来进行某种血脉上的融合。既是作为胜利者对于被征服对象的宽悯和恩典,也是为了彻底征服和消化辽西之地的长治久安之策。

  而斩断了南边伸过来的黑手之后,山外草原的部帐和北地联盟那些诸侯们,也就不过是可以慢慢炮制的冢中枯了。当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和励精图治,然而,这显然是他比较擅长的事情了。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淮东一边借兵协防,一边通商海贸牟利来壮大本家的势力。待到有个两三年正常收成的储集,也就是安东罗藩再度兴兵,威临北面之时。

  这时候,城们内和城头上厮杀与激斗的声音,也逐渐扩散了开来。只是时间稍久之后,突然轰的一声落下一道沉重的门闸,将正在涌进城的人马给截断成了内外两段。

  十数名正当其下的军士,当头被压成了肉饼,血水喷了附近同袍的满头满脸。

  这个结果,也让正在前沿指挥的一众军将们勃然变色。显然,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陷阱和骗局,

  上千名从洞开的城门冲进去的敢死队,在激烈的喊杀和惨叫声渐渐稀疏之后,就再没有出现在城头上或是其他地方。

  而城头上亦是骤然火光通明的,将堆聚在城下的伏兵给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滚油炮石坠如雨下,让毫无遮掩和防护的罗氏兵马,死伤累累而尸横遍地。

  罗思谨几乎浑身冰凉的看着这一切,然后一股腥味冲上喉头,又在嘴里蔓延开来。却又兀自强撑着身体。

  “我要那些平卢军偿命……”

  他几乎是声嘶力竭的怒吼出来

  “一个不留……”

  片刻之后,他就得到了另一个让人吐血的噩耗,从南门出奔的平卢军只是虚晃一枪,磨磨蹭蹭的转了一圈之后,又当众给缩了回去。

  而与此同时,从另一个城门偷偷开出来的一支骑兵,却突然翻脸猛扑向最近的攻城器械,虽然在左近守卫的将士努力反战之下被包围歼灭了部分,但是相应的器械也被对方投掷的燃烧物给焚毁了大半。

  最后,脸色苍白的罗湛基,几乎是被亲信搀扶着回到自己的营帐,然后再也撑不住吐了一大口发暗的血水,软软的倒了下去。

  “快。把淮镇的人给招回来……”

  在他昏迷过去之前,只来得及留下这一句话

  在开义城头的一片厮杀和欢呼声中,闻变带队赶过来的薛鼎封也在亲眼看着,

  那些一鼓作气冲进城里的敌军先头,又是如何错愕和震惊的,在城头箭发如雨的攒射下和三面刀枪如林的围攻下,绝望的厮号怒吼着一点点缩水,最终全部横七竖八的倒在形同瓮城的拒马围栏之内,

  然而相比周围一片欢呼雀跃的氛围和叫喊声,他与临时赶过来的薛世荣对视之下,却毫无任何喜色,反而有些心情复杂和很不是滋味。

  这些平卢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的,将罗藩前来偷城的人马和城外的攻城器械,给一石二鸟的坑了进去。

  这是对罗藩来说固然是欺敌的诡计和手段,但对于一直被蒙在鼓里的薛氏来说,这又何止是一石二鸟之计啊,只怕连薛氏的后续反应和对策,也给算了进去。

  毕竟,类似诈降献城的事情发生之后,没人会再轻易相信下一次了。

  而这一场连环欺诈,不但破坏了罗藩的攻城准备,同样也像是绝户计一般的,断绝了薛氏内部为了保全自己,而私下交涉与投降的渠道,乃至最后一线可能性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深深忌讳起这位在东山城败走后,断然引兵入开义城而不是远遁而去的,卢龙军副使知都团练使李希尧了。

  相比这位心思深沉,手段毒辣的平卢军主将,之前变相挟制了少藩主等高层,远窜回家的左企弓和康公弼之辈,也不过是守户之犬的格局耳。

 …

第七百四十八章 思变8

  龙城县境内,小清河岸边的合营操练还在持?着。不过,那只伴随藩兵的精神面貌和整齐度,已经有了不少的提高和改观。

  远比别人充足的供应,彻底武装到牙齿,再加上一贯以来伴随打胜战,缴获战利品颇多的士气高涨,也根本不用像罗藩其他部队那般,去地方抢劫和哨粮来补贴日用。

  因此在本军的鞭策下,吃饱喝足就是往死里操练,这时候辽东子弟的身体素质和坚韧彪悍的性子,在模拟演练的身体对抗当中,就得以充分突出来。

  就算被打的浑身都是白点,鼻青脸肿满身淤痕的状如死狗,第二天也能生龙活虎一股劲的埋头往前冲,就仿佛不知道疲累和畏惧是怎么回事。

  而且在背对着友军的密集排射下,躬身冲击和短距离突进的勇气,也比淮东刚上手的大多数新兵,要出色的多。

  要知道他们之前大多只是对方藩兵,或是屯垦府兵的出身;这也让我不由有些羡慕起,安东大罗氏本家所拥有的优质兵源了。

  如今我淮东的训练操条随着具体的武备状态和用途需要,大概也分为三个阶段和层面:

  守备团还是按照冷兵器为主的操训标准,火器只是辅助和掩护手段,作战模式更类似于中世纪晚期的瑞士方阵,乃至效法明中期大小鸳鸯阵样式的多兵器合成战阵,强调的就是一个“守”字;

  而比例更高一些的防戍营,编成和训练则更接近另一个时空的西班牙大方阵,远近交替打击的作战手段,拥有一定区域镇压和控制、巡防能力;

  至于主战各营,则已经是火力为王的密集线列步兵,配合相应的炮队、骑兵和车垒,而直接进入排队枪毙的初级阶段了,因此也是正面进攻和压制敌军的主要力量,强调的是既能强行突破又能稳步推进。

  因此,由此淮东治下防务分布,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两淮置制使名下辖有的三军一守捉,为日常军事管领单位,而在前沿和二线的野战部队,则以一到六字号的各旅兵马使为主的具体指挥序列。

  因为时有独力越境追击或是主动出击的需要,除了本部直率的三到四营之外,还会搭配以若干的防戍营和其他辅助役,大致保持在五六千人比同一个小军序的状态。

  如今一旅已经移驻到了辽东半岛的积利州,还有一旅大部则在辽西的我麾下直接听令。剩下四旅其中三只依旧坐镇西北和西面、西南,一旅坐镇沂州后方作为预备队。

  此外,后方各州的守备力量,则以不满编的四个州兵马使和两个州团练使,加上各地的防戍营、守备团为主。

  如今驻留在辽西我麾下的本部,也刚完成一批的人员轮换和修整;并有所加强了重火器,以提高战线的防御能力。

  同时,海上从新罗藩全罗道的飞地,送过来一批骡马和其他物用,如今受到制约的,反而是淮东军士方面掌握的海上运力了。

  既要同时要保障辽东方面和辽西两条线的均是需要,还要维持与新罗藩当地的日常往来;光靠草创未久的板桥和莱州南北两只水师,就有些勉强了。

  短期还可以从联合船团那边,临时抽调征用一些作为补充,但是长期就有些不敷使用,还影响了南北间大三角海贸的正常运营收入了。

  这也是淮东所不得不面对的短板,因为过多的资源都集中在了内陆拓殖和建设上。因此,目前沿海水师的力量,则主要还是靠当初扣下的那批水师船只,再加上一些武装商船和客舶来补充。

  从整体吨位和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