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问题朝中可不会轻饶。”
  这男子穿着一身布衣,头发胡乱的用布巾包了,但金幼孜听出了声音,正是方醒。
  蹲在方醒侧面的男子正是常宇,他皱眉道:“有人说烧火烤,烤软了再动工。”
  “扯淡!”
  方醒生气了,挥舞着手臂道:“不说旁的,砍柴的人,运过来,还有耗费的柴火,这些哪一样不是钱粮?这等笨拙的法子,除非是迫在眉睫,否则谁用谁傻!”
  “亏你们想得出!朝中又没有逼你们赶工期,大过年的为何还在施工?虽说给了工钱,可那些百姓谁不想回家过年,只是慑于官府的权势才被迫留下来,有意思吗?”
  方醒对这边的组织施工很不满,起身道:“这条路是大明的脊梁骨,咱们不求多快,紧凑施工就够了。朝中要的是质量,就是要修的好,用的久。你们回去把这话传下去,谁敢用这条路来捞取个人好处,本伯第一个收拾他!”
  所谓的个人好处,有钱财,还有政绩。
  常宇起身就看到了金幼孜,但还是先回复了方醒。
  他正色道:“兴和伯放心,本官会令人盯着,若是有人敢动手,那就别怪律法无情!”
  方醒点点头,回身就见到了金幼孜和闫大建。
  “兴和伯辛苦,本官倒是躲了两日。”
  金幼孜的话里带着些不满之意,方醒就当是没听到,说道:“这等大工程要的是上下协调,这边本伯发现是以山东本地为主,这不对。”
  常宇的脸色一下就难看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而且对方醒的要求也是尽量满足,这人怎么还这样呢!
  金幼孜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兴和伯,你的意思是……”
  “就该由工部来统一筹划!”
  方醒指着略显混乱的施工现场道:“若是工部权威不足,那就从朝中调一位重臣来负责,下面以工部为主,各地官府为辅,加之各部官员协调,这样才有效率。”
  金幼孜点头道:“这话有理,若是没个统一,你说东边,他说西边,这活就没法干了。”
  常宇苦笑道:“工部的人也在,可山东和顺天府的情况不一样,很多时候工部的人不知道就乱来,闹出了不少事,本官这才插手进来。”
  方醒摇头道:“你常大人还好,可这条路是南北大通道,下面的各级官府的官员也知道这些道理吗?”
  常宇摇头又点头:“是了,最好还是有个头领发话,而且这个头领必须是行家。”


第2437章 原汤骨头
  大锅里熬煮的是大骨头,加了些香料,味道浓郁。
  从南海变成大明的内湖开始,香料就不再是奢侈品。
  “第一批移民过去的百姓不但种粮食,还想办法在种各种香料,以后香料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
  大锅的边上就是调料,其中一大盆辣椒面很是让人瞩目。
  蒸笼上面蒸汽升腾,一股子蒸馒头的味道传来。
  金幼孜也饿的狠了,他一直在等常宇开口说回城吃饭,可常宇却和方醒等在大土灶边,看样子就是在等这边开饭。
  当年他跟随北征时,军中的伙食不好,但他们还是有优待,一个菜,或是精细些的大饼,管这些的官员总是会让他们吃的好一些。
  所以他真心的没吃过几顿大饼咸菜。
  大锅里的骨头上下翻滚着,香味四溢。可厨子却没打沫,眼力好的能看到汤里那些杂质。
  而且那骨头……
  “伯爷,这骨头没仔细洗过,就在水里打了个滚。”
  卧槽!
  有好事者就给大明著名的美食家方醒说了这个,顿时金幼孜和闫大建等人的胃口都没了。
  方醒板着脸,吓得那厨子跪地等着领罪。
  方醒过去用勺子舀了一点汤上来,辛老七配合的弄了他的专用铝饭盒过来。
  把汤倒在饭盒里加点盐巴,方醒喝了一口,说道:“这叫做原汤。”
  厨子愕然,然后惊喜的道:“伯爷果然博学,这正是原汤。”
  “什么叫做原汤?”
  金幼孜觉得自己的午饭被废掉了,心情很不好。
  方醒说道:“以前吃牛肉不易,所以为了保留更多的牛肉味道,那些人就把新鲜的牛肉不冲洗就下锅炖煮,这样能保存更多的味道,就叫做原汤。”
  金幼孜的嘴角抽搐着,心想就算是所谓的原汤,可里面的沫也该打一下吧。
  “开饭了!”
  一个小吏站在大树下,用力的敲打着一块铁板。
  带着些沉闷的声音传出去,工地上一阵欢呼。
  而在此之前,心中感激方醒的厨子就把他们的饭菜安排好了。
  筷子穿三个大馒头,然后打一饭盒的汤,骨头方醒没要。
  在汤里放些盐巴和辣椒面后,方醒就到了后面蹲着吃。
  金幼孜纠结的端着一个被洗过无数次的土碗,至于馒头,有随行的小吏装在大碗里端来。
  大家围成一圈蹲下,有人甚至都坐在地上,方醒就是。
  “蹲着吃不好。”
  方醒见金幼孜蹲着难受,就笑着说道。
  金幼孜想到自己此刻浑身尘土,也就没计较,跟着坐了下去。
  闫大建也跟着坐下了,方醒却没关注他,把串在筷子上的馒头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馒头虽然有些粗糙,颜色也有些发黄,可发的不错,很蓬松,面香很浓。
  吃一口馒头,再端起饭盒喝一口热辣辣的骨头汤,方醒觉得从嘴里一直到肠胃都暖和了。
  简单吃了午饭后,工地上没人了,方醒带着金幼孜等人过去。
  挖开的路基里还没铺设碎石,有些地方甚至在渗水,不小心就会摔跤。
  等走到城门外的工地时,两个巨大的碾子就丢在那里。
  方醒踩踩脚下的碎石层,皱眉道:“没浇水?”
  身后跟着一个工部的官员,闻言他上前说道:“兴和伯,这天够潮湿了。”
  方醒回身扫了他一眼,那眼神凌厉。
  “谁给了你节省工序的权利?”
  方醒心中恼怒,那官员却振振有词的道:“兴和伯,碾压之前要浇些水,这规矩毫无道理!”
  方醒笑了,金幼孜也侧脸过去,闫大建还在微笑着。
  “知道为何在铺设水泥之前要弄些泥沙来铺一层,而且还要用大碾子碾压多次吗?”
  方醒的追问很快,那官员瞠目结舌的道:“兴和伯,下官……下官只是按照部里的规矩做事啊!”
  “谁的规矩?你懂不懂这些规矩?”
  方醒有些郁闷的问道。
  官员有些为难的道:“下官……出来时学过。”
  他还想再说,方醒压压手,转身继续前行。
  “工部扯淡!”
  回到城里,等大家各自洗漱完毕后,就聚在了一起。
  方醒有些恼怒的道:“这是何等的大事,可他们派出来的却是一问三不知的人,这是什么意思?”
  金幼孜也有些恼火,“吴中执掌工部有些年头了,这条南北大道的重要性他应当知道,可为何慢待?”
  闫大建在边上忧心忡忡的道:“是啊!不过工部于营造上有些造诣的官员多,而这个水泥路……”
  这话很是合适,先批判了工部的不作为,然后又为工部找了不作为的理由。
  水泥是个新鲜事物,工部也没有专家啊!
  方醒看了他一眼,漠然的道:“此事金大人怎么看?”
  这是觉得闫大建不够资格和自己说话吗?
  金幼孜觉得方醒太自视甚高了些。
  “本官看还是快马上奏章吧,虽然要得罪工部,可总好过混乱不堪。”
  这是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金幼孜觉得自己从未失去立场。
  闫大建笑了笑,说道:“正该如此。”
  随后金幼孜就写了奏章,方醒看过没问题后,就在后面署名。
  快马送走奏章后,方醒见金幼孜和闫大建坐着都在打瞌睡,就说道:“此行主要是巡查工程,下午没什么事,各自去歇息吧,晚上本伯叫人弄半只羊来,做火锅。”
  “多谢兴和伯了。”
  金幼孜确实是撑不住了,就和闫大建起身告辞。
  等出了方醒所在的院子后,金幼孜看到一个官员正跪在对面。虽然他低着头,可金幼孜还是知道了他的身份。
  边上有几个官吏在看着,见金幼孜出来,有人想拍马屁,就过来说道:“大人,那李文伟回去查了工部的文书,这才后悔了。”
  这是连基本的业务都不熟悉啊!
  吴中啊吴中!
  金幼孜摇摇头,说道:“马上叫人去查问先前他负责的路段,仔细查问,看看可有偷工减料的,若是有,马上来报。”
  身后有人应了,可等金幼孜才回到自己的房间躺下时,外面有人敲门。
  “何事?”
  他真的是疲惫欲死,于是就有些不耐烦了。
  门外有人说道:“大人,兴和伯先前已经让人去查了,还让常大人派人跟着。”
  这是要防止有人说假话。
  金幼孜说道:“妥帖!好了。”
  等人走后,他却再也睡不着了。
  按理这等巡查的事轮不到他来的,杨溥作为末位辅政学士才是最佳人选,可皇帝还是点了他的名。
  辅政学士中现在多有暗流,黄淮的身体虽然莫名其妙的好了,可终究需要多歇息,所以不可能担当重任。
  杨士奇是以正人君子自居,为人也方正,可却失于灵活,这不是首辅的最佳人选。
  杨荣在首辅的位置上如鱼得水,以往有些轻浮的性子也变了,做事扎实,大局观很强。这样的人……
  但金幼孜知道杨荣终究不能长久作为首辅,这是前宋的例子。一旦某人做了几年的宰辅,必然要被弹劾下台。
  这是防止专权的举措。
  所以对手是谁?
  杨溥那张沉稳的脸就出现在了金幼孜的脑海之中。
  这位的城府可是很深啊!
  金幼孜想来想去,觉得杨溥才是自己的对手。
  不过皇帝的心思却要顾及。
  从这几年来看,皇帝最重用的还是杨荣,每每杨荣有什么建议,皇帝都会仔细倾听,大多采纳。
  其次是谁?
  金幼孜计算了一下,郁闷的发现居然是杨士奇。
  他再也睡不着了,干脆起床,然后去寻方醒。
  到了方醒的那边,那个工部的官员已经没在了,据说是被方醒呵斥,然后灰溜溜的去了工地上。
  亡羊补牢也晚了啊!
  金幼孜摇摇头,进了院子。


第2438章 人人表态,建议立储
  方醒正在看图纸,等金幼孜进来后就问道:“可是为了工部的事吗?”
  金幼孜微微点头,见方醒这里的布置简单,就赞了几句。
  “工部如今不但有这处大工程,还有几处大水利,都不省事,上次吴中还发牢骚说人手少。”
  方醒听到这个就觉得古怪,金幼孜和吴中也不是盟友,那么急切的来为吴中说话的目的何在?
  所以他随口道:“此事工部必然是要背锅的。就算是人手少,这些年经营下来,难道就没多些懂行的官员?我看不是,是找不到人手!”
  这话听着别扭,金幼孜却听懂了,他的眸色微暗,说道:“工部的差事不好学。”
  科举入仕,一家伙就是个小官,可这个小官狗屁不懂,还得从头培训。
  别的部门都好说,可工部的专业性和难度甚至比户部的还大,所以就麻爪了。
  金幼孜生怕方醒趁机说什么科学子弟合适去工部,所以就马上转换话题道:“本官看那常宇在山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