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征兆,让人百般猜度都无法猜到,这才是帝王之术!
  ……
  小伯爷土豆已经成了婉婉最近心爱的玩具,每次一来就会逗弄一番。
  “土豆,快叫姑姑。”
  婉婉趴在木摇床的边上,手里摇着个银铃,清脆的声音让土豆四处寻找,可还没满月的婴儿视力太差,最后只是看到个模模糊糊的东西。
  看到土豆定定的看着银铃,婉婉喜翻了,“方醒,土豆认得我了。”
  方醒正在给土豆准备玩具:一个拨浪鼓,闻言就说道:“这般大的孩子看不清东西,婉婉,你确定土豆认得你吗?”
  “当然!”
  婉婉骄傲的把银铃挂在床上,然后轻轻的摇晃着摇床。
  铃铛守在摇床边上,看到大黄大摇大摆的想进来,就龇牙咧嘴的咆哮了一声。
  可大黄却不慌不忙的踱步进来,左右看了一下,估计是没看到小白,又高傲的踱步出去。
  门口来禀告的丫鬟差点就撞到了大黄,大黄脖子一低,就准备啄人。
  “咳咳!”
  方醒干咳一下,大黄想起被收拾的那几次,就高昂的叫了几声,扑闪着翅膀,得意洋洋的跑了。
  “老爷,外面来了个朝鲜的什么大君,还带了礼物求见。”
  方醒厌恶的道:“这家伙来干嘛?难道想行刺?”
  土豆被这声音吓了一跳,那小嘴努起来,看样子要哭。
  婉婉惊道:“方醒,土豆要哭了!”
  卧槽!
  方醒马上就忘记了什么朝鲜大君,赶紧去哄儿子。
  李裪坐的很安稳,甚至是目不斜视。桌子上的那杯茶水从滚烫到微温,他依然安之若素。
  小刀在外面瞟了几眼,然后对辛老七说道:“七哥,这人有些城府,咱们可得盯着点。”
  辛老七嗯了一声:“若是不安分就杀了!反正也是异族人,老爷不会怪罪的。”
  小刀摸摸飞刀,有些扔一把的欲望。
  等方醒进来时,那杯茶已经冷了。
  “见过兴和伯。”
  李裪仿佛只是刚到,起身拱手的动作行云流水。
  方醒微微颔首道:“大君此来何事?”
  话很生硬,可李裪依然是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兴和伯,在下景仰大明的文化,想去国子监就学,敢问兴和伯可否?”
  方醒眯眼看着李裪,心想你也配做彼得大帝?
  “此事你该去找礼部吧?”
  李裪诚恳的道:“兴和伯,在下去过礼部,可连门都没能进去,想到您一直在提倡与邻为善,所以就……”
  吕震最善于趋利避害,在知道朱棣对朝政策变化的情况下,他哪敢放你去国子监!
  方醒面无表情的道:“既然你提到了与邻为善,把本伯也放句话在这里。”
  李裪马上肃容坐正,就像是个小学生准备听老师教诲。
  “前面的事本伯已经在朝鲜了断了,两国以后还是好邻居,好朋友嘛!”
  李裪点点头,不过并未露出喜色。
  这位兴和伯是赫赫有名的对外强硬派,从交趾到奴儿干都司,多少异族人死在他的手上!
  方醒笑了笑,有些僵硬:“朝鲜狭长,山多地少,若是想发展,国子监没有这等功课,所以……”


第757章 忽悠,迷惑
  就在李裪期待着方醒下面的话时,方醒起身道:“刚才家中有些琐事,倒是怠慢了大君,且随我到外面走走。”
  方醒的语气平和,可却让李裪感受到了一种不敢抗拒之威。
  两人出了主宅,入眼就是一片绿色。
  方醒在前,李裪在后,缓缓沿着稻田中间的路溜达着。
  “朝鲜并无矿产,国小民寡,要想发展,必须要走商业的路子。”
  方醒负手而立,一脸的唏嘘道:“大明的商业正在发展,在去除以往的禁锢,这一点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李裪点点头,他这段时间在那些酒楼等地方蹲点,倒是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不少大明的变化。
  “听说台州府那边的变化很大,出海的渔船多不胜数,赋税渐渐的开始独占浙江的鳌头。”
  “看来你倒是有心人!”
  方醒淡淡的道:“大明地大物博尚且要发展商业,为何?”
  李裪已经被方醒带入了节奏,他说道:“大明之大,没有商人沟通有无,则利不生,如腐水。”
  “看来你的眼光还不错!”
  方醒压压手,止住了李裪的谦逊和惶恐,然后说道:“朝鲜要想发展,必须要发展商业,可朝鲜弹丸之地,先天不足,奈何?”
  李裪的脑海里瞬间就出现了朝鲜那破旧的街道,还有只比女真人好些的乡村,麻木而衣衫褴褛的百姓……
  “兴和伯,朝鲜对大明忠心耿耿,在下愿做质子,为两国增信。”
  “哦!”
  方醒笑了笑:“大明不需要有这等下作的手段来掣肘藩属国,不过你的勇气倒是可嘉。”
  “老爷,小伯爷好吗?”
  这时几个孩子从边上跑来,都站在边上恭谨行礼,然后问道。
  方醒笑眯眯的道:“好,好得很,你们也别贪玩,记得功课。”
  “是,老爷。”
  孩子们跑远了,李裪叹道:“没想到几个庄户的孩子都这般有礼,大明果然是上国啊!”
  方醒没理这茬,这等吹捧的手段他早就免疫了。
  “倭国可恨,其国若不是在不征之国的名单上,方某当领军踏遍那个小岛,执其国君于御前,彰显我大明赫赫武功!”
  李裪的眼神微微一动道:“兴和伯,朝鲜同样饱受倭寇之苦,若不是家父仁慈,早就挥师过海,直捣倭国京都了!”
  方醒淡淡的道:“大明还是那句话,不干涉藩属国之间的争斗。”
  两人缓缓转到了水渠边,方醒看着对面的李家,叹道:“无商不富啊!朝鲜背靠大明,这就是最大的好处,先把路修起来,要想富,先修路嘛!没有畅通的道路,货物如何流通?”
  李裪点点头,朝鲜的土路太差了,和大明比起来,真的就是乡下的乡下。
  方醒循循诱导道:“路一通,大明的海船就可以靠岸,商人就可以沟通大明和朝鲜,朝鲜的各种行业的发展就迎来了最大的契机。你想想,大明有多大,朝鲜那点货物当真是九牛一毛。”
  李裪在思索着,在他看来,大明肯定不会觊觎朝鲜,原因很简单,这位兴和伯不过是两千多人,加上些女真骑兵,就轻松的攻下了两道。
  如果大明要解决朝鲜,完全可以横推过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想到这里,李裪诚恳的道:“兴和伯,修路耗费不小,朝鲜财力薄弱,怕是旷日持久啊!”
  你特么的在忽悠老子呢!
  方醒心中冷笑,这年头驱使百姓服役是多简单的事,难道你朝鲜还会给钱?给点饭吃就不错了。
  不过方醒还是面露惋惜之色道:“那就没办法了,大明目前多处动工,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事就此作罢!”
  方醒已经看到了方五正在走来,就说道:“既如此,那你就先回去吧,至于国子监,恕我直言,他们不敢收,至少在朝鲜展示诚意之前不可能。”
  李裪也看到了方五,拱手道:“兴和伯,在下回去会仔细考虑,并去信国内,请父王做主。”
  方醒随意的道:“那就这样吧。”
  大明是可以横推朝鲜,可舆论上却有些被动,而且也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思路。
  至少得等朝鲜把倭国拉下水后,大明才好一鼓作气,直接收拾了那个恶邻。
  看着李裪远去,方醒问道:“可是纪纲有动作了?”
  方五点点头:“老爷,纪纲近日彻夜忙碌,太勤勉了。”
  “可是审讯那些涉案卫所的官吏?”
  朱棣的雷厉风行,终于把这股反贪风暴刮到了亲军之中,结果发现不少弊端。
  而朱棣抛开刑部和大理寺,直接把案子交给了锦衣卫,这份信任让外人认为,纪纲又重新赢得了朱棣的信任。
  “正是。”方五迷惑的道:“老爷,那纪纲没必要这般事必躬亲吧?而且几个亲信都在,小刀曾经听到庄敬在发牢骚,说是屁大点事也要把人叫齐了办。”
  “这厮是在想干嘛呢?”
  方醒回去就叫来了黄钟,当然,纪纲的老仇人解缙肯定是要到的。
  黄钟也摸不清底细,猜测道:“难道纪纲是想让陛下看到他的勤勉?”
  “有可能。”
  解缙分析道:“前段时间陛下对锦衣卫上下非常不满,纪纲想必是如坐针毡,此次陛下委以重托,纪纲当然要拼命表现,否则陛下会……咦!”
  解缙诧然道:“所谓狡兔死,走狗烹,纪纲狡诈,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
  方醒思忖道:“除非是以后还会有大案,否则纪纲难逃一劫。”
  作为朱棣手中的刀和猎犬,纪纲早就被那些文武官员恨之入骨。干掉他,那么这股怨气就找到了发泄的地方,而不至于会宣泄到朱棣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这是帝王心术,可偏偏就吃这一套,从古至今无不灵验。
  解缙想了想道:“如今朝中并无结党之势,武勋中大多是跟随陛下的靖难功臣,要想掀起大案,除非是再过几年。而陛下暂时不动纪纲的原因,大概是想摸出他的根底,一股脑儿的都清理干净,不留后患。”
  再过几年,朱棣也老了,兴许就会昏聩,和他爹一样的开始杀戮也说不定。
  “陛下不会这般做。”
  方醒知道朱棣的心思:明君!
  为了这个目标,朱棣会控制住自己的暴戾。
  “那就继续跟着,多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说庄敬的牢骚就很重要。”
  方醒想不到纪纲的意思,干脆就不变应万变。


第758章 悲惨世界
  锦衣卫的刑房里,十多个犯官被捆在长凳上。
  今日人到的比较齐整,纪纲的心腹全都在此。
  看着这些身上血肉模糊的犯官,在场的人没谁变色,早就习以为常了。
  纪纲就坐在一盆炭火的边上,笑吟吟的道:“这批人交代了,咱们也算是立了一功,来人,把酒菜拿进来。”
  酒菜流水般的被送进来,其中一道菜是火锅,可小碳炉的火力却不够。
  纪纲笑道:“天气渐渐的冷了,热乎乎的才好,弄点油来把它烧开。”
  庄敬急匆匆的道:“那就弄点猛火油来。”
  猛火油是战略物资,可锦衣卫不缺。
  一个大木桶被个瘦小的锦衣卫提了进来,他低着头,拿个勺子舀了一小点猛火油,顺手就倒进了碳炉中,顿时黑烟冒起,火焰猛地一炽。
  庞瑛笑道:“这猛火油倒是不错,就是烟大了些,味道大了些,燃起来就很难扑灭。”
  纪纲压压手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来,都坐下,咱们兄弟好好的喝一杯。”
  大家坐下后,王谦讶然道:“大人,这是第一鲜的菜?”
  纪纲点头,“咱们吃一顿,那方醒也富不起来,来,喝酒!”
  ……
  秋季的夕阳很美,感觉金黄金黄的,照在飞檐上,就像是在上面种了一片即将收获的水稻。
  可方醒的心情却不美。
  太孙府中,一个身高只到方醒肋下,穿着一身破旧,而且明显肥大战袄的孩子正茫然的跪在地上。
  方醒进去看到这个场景就问道:“这是谁?”
  朱瞻基没在,杜谦说道:“这是颍州卫的一名军士。”
  “颍州卫的军士?”
  方醒一把拎起这个看着最多七八岁的孩子,问道:“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