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缙点评了方醒对大明的影响。
  ……
  而朱棣也在和朱瞻基谈及大明的革新,他对方醒的手段同样是颇为赞赏。
  “方德华手段灵活,会借势,你倒是有福了!”
  朱棣何等的眼光,事后一想,方醒的手段自然是无所遁形。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兴和伯在朝鲜和倭国的布局倒是让孙儿学到了不少,也觉着大明对外邦的手腕应该要更灵活些,名声肯定是要的,可好处也不能少,不然外邦经常占便宜,天长日久,只会把大明当做冤大头!”
  朱棣摸着镇纸,唏嘘道:“倭国的收获太大了,夏元吉昨夜一夜未眠,带着人检验入库,大清早就挂着双黑眼圈给朕道喜,说是大明未来十年的府库无需担忧了。”
  朱瞻基笑道:“华州那边有铁矿和铜矿,奴儿干都司以后不会缺乏这些,几十万朝鲜人迁徙过去,丰城侯自然可以借机向前探索,到那时,奴儿干都司就该改称为布政使司了。”
  “哈哈哈哈!”
  朱棣不禁开怀大笑起来,想起了朱元璋当年立朱允为接班人时,自己受的委屈,顿觉郁气尽消。
  朱瞻基也觉得颇为得意,方醒可是他的人,能得到朱棣的夸赞,他也是与有荣焉。
  朱棣把那个地球仪拿过来,指着那条‘海上防线’道:“海上的第一道防线,方德华此言朕不愿听,大明要什么防线?攻!攻出去!”
  朱棣的目光炯炯,“若是有海外不臣,那就去打!打到四海皆以大明为上国为止!”
  在看到了征伐的好处后,不但是部分文官在改变立场,连朱棣自己都颇为心动。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大明的人口还是不够啊!”
  人口不够,就不足以支撑大明持续向外扩张。
  朱棣抚须道:“土豆!有了土豆之后,大明的百姓就无需担心养不活孩子,多生,二十年就可见成效。”
  土豆就是朱棣目前最大的底气,大明只要不缺粮,什么阿鲁台,什么瓦剌,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不过说到此事,朱瞻基觉得朱棣有些亏心:“皇爷爷,若说这个土豆,给个侯爵也不亏啊!”
  朱棣轻哼一声:“现在侯,等以后给啥?难道给王爵吗?”
  朱瞻基有些心虚的道:“皇爷爷,今日兴和伯要开课,孙儿先去听听。”
  朱棣喝道:“滚罢!”
  朱瞻基一溜烟就跑了,朱棣笑骂道:“竖子!就是不稳重!”
  黄俨这时候才赔笑道:“陛下,殿下好学,古今中外,如殿下般好学的可不多见啊!”
  朱棣微微一笑,抚须暗自得意。
  ……
  方醒上的课很散,有时候甚至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两个班的学生都挤在教室里,一眼看去全是脑袋。
  方醒也不用什么教具,只是空手上台。
  下面的学生都压低呼吸,仔细看着这位一战为大明增加两个布政使司和几座银山的山长。
  年轻人需要榜样,方醒对此了如指掌,所以他第一句话就是鼓励。
  “我看了你们最近的学习,不错,进步很快!”
  “今日我给大家说说此次征伐朝鲜和倭国的一些事。”
  解缙在后面旁听,听到这个题目不禁苦笑。
  这些学生太小了呀!
  紧迫感,方醒想到王安石等前辈改革的前车之鉴,所以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此次朝鲜和倭国的战局,起因很简单,不过是争夺对马岛罢了。”
  方醒指着挂在黑板上的大地图道:“对马岛地处要害,若是被朝鲜掌控,则倭国就朝夕不安,所以双方就此大战了一场。”
  朱瞻基在后窗外听着,贾全也在听,而且听的很认真。
  “自大明收回华州故地之后,朝鲜唯一向外的扩张方向就只剩下了大海,而就在大海的对面,就是倭国……”
  “双方都在准备,最后是以朝鲜偷袭为开局,倭国反击登陆朝鲜为结束,这是因为大明介入了。”
  “其后的事你们也知道,大明一举击溃倭国,兼并了朝鲜,那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方醒上课不大喜欢纯灌输,他更喜欢让学生们自行挖掘事件中隐藏着的奥秘。
  一个学生举手,得到方醒同意后就起身问道:“山长,按照您的说法,其实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以大明收回华州为……发端吗?”
  这个问题让解缙眼睛一亮,而学生们都为之哗然。
  难道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大明在背后操控的吗?


第860章 先软后硬,先硬后软
  ,最快更新带着仓库到大明最新章节!
  上了个推荐,在历史类热销榜第一的位置上呆了三天,难得了,哈哈哈哈!
  陈默:爵士,难道就不能多呆几天吗?
  黄金麓不屑的道:后面都是大神呢!能呆三天就不错了,还想多呆几天?昨晚上是不是又去和倭女鬼混了?玩女人都玩糊涂了!
  陈默嘟囔道:老黄,你也把这书全订了呗!说不定能多呆一天呢!
  黄金麓涨红着脸道:那个啥。。。。。。
  以上逗大家一乐。。。。。。
  。。。。。。
  这个问题让方醒也是一怔,然后笑眯眯的道:“我记得你叫做蒋华,很有希望考中秀才,这个问题不错。”
  蒋华不过是才十四岁,听到夸赞就脸红了。
  方醒压压手让他坐下,然后说道:“此事也无需讳言,不过我不希望大家在外面以此为谈资,那样的学生我是不要的。”
  “朝鲜本和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外扩张的野心不小,大明当然要当头一棍,告诉他们,谁才是这块地方的主人!”
  学生们都静静的听着,面带骄傲。
  这就是熏陶,如果学生都对大明没有归属感,那方醒觉得大明就没有未来。
  “朝鲜只有两个方向可以扩张,断绝了陆路之后,野心勃勃的李芳远必然要从另一个方向着手,那就是倭国。”
  “而倭国在对马岛之战后,足利义持深知朝鲜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反击,否则他就坐不稳征夷大将军的位子。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作为倭国的实际统治者,足利义持不能给别人口实,所以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朝鲜开战!”
  这时李二毛举手,方醒就点点头。
  李二毛起身道:“山长,其实这两国相争,只不过是大明推动了一把,可若是朝鲜王一家依然存在呢?”
  苟日的!
  方醒面带微笑说道:“朝鲜王一家……那是天意如此,被宵小内奸勾结倭寇给害了,你们明白了吗?”
  李二毛躬身道:“学生明白了。”
  贾全在朱瞻基的身后轻嘶道:“殿下,兴和伯居然承认了?”
  朱瞻基点点头,他对这批学生寄予了厚望,若是看问题肤浅,那他只有失望的份。
  “大明作为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布局,来获取利益,这无需内疚。”
  “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从来都不需要君子和道德先生,需要的是谋略,需要的是不断提高大明的实力,这才是王道。”
  方醒隐晦的说了这番话之后,最后总结道:“师出有名是需要的,可借口很好找,有了倭国和朝鲜之后,大家就能看到那一串岛屿挡在了大明的身前,完全封住了敌人来自于海上的入侵。”
  “为此施展些手段不算是什么,就算是没有借口,难道就不能动手了吗?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第二点,国家利益面前,脸面可以不要!”
  “手段千万种,达成目的最重要,能软就软,不行就软硬兼施,你们记住一句话,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方醒欣慰的道:“你们很幸运,存在于永乐年间,不管生活怎么样,至少无需担心被异族蹂躏。大明正在一条上升的道路上奔跑,而我,作为你们的山长,希望能在那个奔跑的人群中看到你们的身影,去为后世子孙争取幸福,争取和平!”
  方醒闪人了,李二毛记录了一大篇,全是他自己从方醒那些隐晦的话里领悟的东西。
  朱瞻墉走到他的身后看了一眼,嗤笑道:“二毛,什么先软后硬,先硬后软,你难道去过了秦淮河吗?”
  李二毛回身看到是朱瞻墉,就拱手道:“郡王,这不过是我的一些领悟罢了。”
  朱瞻墉对全书院最刻苦的李二毛有些兴趣,就问道:“你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二毛朗声道:“先软后硬,也就是先礼后兵,先谋略,后动手。而先硬后软,那就是先威慑,然后再给一个台阶给对方下,这是先兵后礼,对付小人之国最为有效。”
  每节课的中间会有一刻钟的休息时间,所以学生们都会去茅厕,或是在外面溜达。
  听到李二毛的话后,大多数学生都止步,然后有人就问道:“二毛,那朝鲜和倭国属于哪一类?”
  李二毛正色道:“朝鲜是属于先礼后兵,也就是谋略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朝鲜弱小。而倭国就是属于先兵后礼,他们侵入朝鲜,这就是对大明的侵犯,当然是直接开打,然后再从头收拾,该怀柔就怀柔,该镇压就镇压!”
  “到了大明的手中,咱们怎么弄都行!”
  李二毛的嘴唇紧抿,看着竟有一番凛然之态。
  走在后面的解缙微微颔首,出去追上了方醒和朱瞻基,笑道:“那个李二毛倒是有些意思。”
  方醒说道:“这种东西本就是自己领悟最好,一味的灌输,最后多半是个半吊子,只知道套用案例。”
  “先软后硬,先硬后软……”
  朱瞻基咀嚼着这个总结,点头道:“虽然有些大而化之,可还是有些见地。”
  方醒笑道:“软硬就是文武,文就是谋略布局,武就是兵戈,李二毛不错。”
  二战的德意志,在开战前进行了一番艰难的布局,这才能笑傲欧洲。
  所以谋略和军事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两者缺一不可!
  当然,若是后来的那位太后老佛爷就得另当别论了。
  和全世界开战,那位老佛爷确实是牛笔的不行!
  ……
  李茂芳的动作很快,从方醒家出来后,店面什么的都有了,马上开始装饰改造。
  “咱们叫什么好呢?”
  李茂芳有些纠结的站在这个二层楼的前面。
  不学无术说的就是这位富阳侯,可却无人敢指出来,就任凭李茂芳在那里纠结了半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时一个书生负手路过,听到他吟的诗,李茂芳的眼前一亮,双手猛地一拍,“有了!”
  “采菊……”
  随从听到这个名字,顿时脸都绷不住了。
  “采菊……财聚!嗯!本候果然有才!就财聚了!”
  随从本是面如土色,听到是财聚后,这才放下心来。
  ……
  采菊……哦不,是财聚集市在改造中,而关于胡广的接替者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
  杨荣很悠闲,甚至还来方家,说是要看看据说很可爱的小土豆。
  土豆当然可爱,所以在被方醒抱着时就不停的挣扎着。
  “再闹今晚就别想吃好东西!”
  方醒威胁了一句,土豆就颓然的伏在他的胸前,嘟囔着:“爹,坏银!”
  “小魔星!”
  为了和土豆尽快的熟悉起来,方醒背着张淑慧,每天晚上都提供了一些小零食给土豆。
  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没几天,土豆叫爹就叫的很顺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