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摇头道:“不会,至少目前不会。后面的得看太子那边,我的底线就是太子不可动,不可辱。”
  黄钟唏嘘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陛下做太子时有仁名,可如今看来,手段却也是不差,那些想错的人怕是要倒霉了。”
  “我不管这些。”
  方醒知道目前是稳定期,所以动静不会大。等朱高炽坐稳后,等明年用了新年号之后,他的日子怕是轻松不了。
  “先帝四次北征啊!”
  方醒喃喃的说道,目光幽幽。
  是五次……还是四次?
  都乱了啊!
  关于作者代入书中角色的后果,很惨烈!
  再次重申,包括铃铛在内,我从没有去刻意的安排他们(它们)的过程和结局。
  而这一切都只是我代入进了这本书的后果。
  写到1499章时,我就蓦地想到了铃铛,莫名其妙的就想到了,在长枪破空而来时,我莫名其妙的就想到了铃铛。
  然后含泪写下了这一章,章节名:那一刻,殇!
  一条狗,用了殇这个词,内心世界丰富些的都知道,这是作者的内心写照。
  然后情绪陡然变得激昂和悲壮。
  然后,我想把朱棣,这位汉人的最后一位大帝,他的雄烈和不屈,还有老兵不死,我突然想把这些写出来,告诉大家,明朝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它有不屈的君王,有俾睨世界的君王
  不管我是寻根探底,还是凭空臆想,可我认为,大明,这个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它从不缺乏骨气和血性!
  当时我的身体在颤抖,我发誓一定要把这些写出来,一定要写好!
  可从1499章开始,我并未卡文,兴许是那股子气在支撑着我,一直写,写了大战,写了朱棣
  我尽力而为,我热血沸腾,一蹴而就!
  我觉得从1499章开始,一直到朱棣的离去那里,我是凭着本能和自觉在书写一位帝王、一位战士的浓缩的一生。
  泪流满面!
  然后我的情绪就开始低沉,开始悲伤,不可抑制的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决定要书写朱棣最后的时刻时,我深知这个高潮会带来什么兴许有人会觉得兴尽了,该离去了!有人会觉得压抑,暂时离去
  可直至现在,我依然没有后悔!
  我很满意自己没有把朱棣这位大帝写砸,不然我会后悔,以及内疚,后面的估摸着都没心思写了。
  而后,黑夜中谁来点亮那盏灯,那盏孤灯
  太过代入,让我这几天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几乎是形容憔悴。
  惨烈!
  从不知道彻底代入一本书的后果会是那么的惨烈!
  但是却无悔!
  开始调整情绪了,我会慢慢的描述黑夜,慢慢的描述那位点灯人


第1511章 陪杀场的徐景昌
  方醒现在极其不愿意进宫,可出游的第二天,宫中来人唤了他去。
  一路进宫,方醒发现那些宫人们有些惶然无措。
  “这什么意思?”
  方醒指着一个走路差点跌倒的宫女问道。
  随行的太监本想端个架子,可想到这厮是个说动手就动手的家伙,只得解释道:“陛下想放些人出去,说是减少耗费,再说那些宫人离了爹娘,在宫中终老,也有些残忍了。”
  方醒面无表情的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这些宫女们回家后会很艰难。
  这些宫女的年纪有大有小,小的还好说,大的……有人会为了一个前宫女的名头要了去,但估摸着不是续弦就是小妾。
  不过对此方醒却无能为力,不能插手。
  到了乾清宫,方醒进去看到的全是文官。
  此时的文官当真是人才济济,杨荣占了首领的名头,剩下的杨士奇、金幼孜等人,加上刚出来的黄淮和杨溥,文重武轻的格局基本显现。
  方醒行礼,任由那些目光盯在自己的身上,很坦然。
  朱高炽越发的威严了,他说道:“朕知道你不喜上朝,只是今日朕有些为难之处,你来参详一二。”
  方醒心中一个咯噔,看了那些文臣们一眼。
  杨荣端庄,目不斜视;杨士奇面带苦色,却不知为何;金幼孜面带微笑,多半是心情不错。
  至于黄淮和杨溥,方醒并不了解。两人都是严肃脸。
  六部尚书们都是一脸的倦色,看来今儿的事情议了许久。
  “居丧无礼,你说该如何处置?”
  方醒只觉得一记炸雷在头顶炸响,他瞟了一眼金幼孜,看到的依然是微笑。
  这些人都修炼成精了,很少会流露出得意、愤怒等情绪。
  方醒的大脑飞速开动,分析着此事的缘由,然后说道:“陛下,臣未在三法司任职。”
  这是婉拒了,而且用的还是不是本职工作,不方便插手的理由。
  吕震干咳着说道:“兴和伯,陛下召集群臣商议此事,三法司之外的人也说了嘛!”
  方醒瞥了吕震一眼,最近这厮颇得朱高炽的看重,刚挂了太子少师的头衔。
  “陛下,臣以为当按律处置。”
  方醒毫不犹豫的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呃!
  吕震眼珠子都差点掉到了鞋面上——你是武勋啊!居然支持按律处置?
  文官大多对你抱着戒心,你总得要寻找盟友吧?
  方醒大义凛然的道:“陛下,先帝方驾鹤归去,这些人怕不是在试探您吧?要下手!下重手整治!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者!”
  呃!
  朱高炽瞥了左右一眼,让方醒惊讶的是,出来的居然是杨溥。
  杨溥的神色看着很严肃,据说从诏狱出来之后,他大多是以这个形象示人。
  “兴和伯,此番犯禁的人颇多,若都按律处置,怕是会人人自危,本官以为,当拿几人处置,以儆效尤。”
  方醒漠然,随后朱高炽就给出了处置人选。
  “定国公和富阳侯……”
  朱高炽的面色陡然一变,憨厚不见了,那眼睛微眯,竟然有凌厉之色。
  “……此二人大不敬,富阳侯的父亲去的早,无人教养,不知礼义,着吏部去了冠带,户部去了爵禄,爵号称呼留存,去国子监司业处读书十年,长进了就还给爵禄,不长进……那便削爵为民。”
  李茂芳要倒霉了!
  方醒对此是乐见其成,只是……徐景昌呢?
  朱高炽依旧缓缓的在说道:“定国公的父亲去的早,无人教训,着吏部……不长进,那便削爵为民。”
  一模一样的处置方式,这个……
  方醒随即以身体不适为由告退。
  身体不适是个好借口,特别是北征之后,那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借口。
  回到家,把这事儿告诉了解缙和黄钟,结果黄钟就笑了。
  “伯爷,定国公家中的老夫人才去啊!”
  方醒瞬间就明白了朱高炽的意思。
  解缙一副我早料到了的得意神色说道:“当今陛下在做太子时多有隐忍,可这人啊!若是他只会一味的忍,上次估摸着就过不去了,所以啊!看着宽厚的人,其实最记仇!”
  “永平公主这些年一心给当今陛下下绊子,这下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女人的心思很古怪,也不知道朱高炽是哪得罪了永平,就这么不依不饶的和朱高炽作对。
  黄钟沉吟道:“那定国公是为何?”
  徐景昌可没有针对朱高炽做什么,为啥跟着倒霉。
  而且徐景昌的老爹徐增寿,那可是朱棣的铁杆啊,朱高炽这是想干啥?
  ……
  徐景昌的母亲过世,方醒当然是要去一趟。
  等到了定国公府时,看到外面冷清清的,方醒就问了管家。
  管家不屑的道:“伯爷,那些都是小人,墙头草,以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方醒一路到了灵堂,一套仪式搞下来,徐景昌就亲自陪着他出去奉茶。
  几天没见,徐景昌看着瘦了些,有些憔悴。
  “节哀!”
  方醒按照套路安慰了几句。
  “运气啊!”
  徐景昌却一脸的庆幸,唏嘘道:“家母方去,正好遇到这事,哥哥我这是陪杀场啊!可有的人却看不清,真以为定国公府要倒了,都派了管家或是儿子来,欺人太甚啊!”
  方醒眉心微跳,低声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是想弄李茂芳?”
  徐景昌挑眉道:“哥哥我老老实实地在家,最多就是做做生意,说我居丧在家留宿,可那些吃酒肉的怎么说?朱勇他们怎么说?”
  “好歹先帝是我姑父,再说老二憨傻,老三阴险,我多傻才会去支持他们?哎!陪杀场,顺便给陛下当做那只鸡揍一顿,警告那些猴子。”
  方醒心中已经完全摸清了此事的脉络,说道:“那是因为你是国戚,国戚国戚,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拿来作伐也是亲近。”
  徐景昌点头称是,面色渐渐的和缓。
  方醒稍坐一会儿就告辞了,等出去时,看到了不少马车,一问……
  管家鄙夷的道:“伯爷,您来府上祭奠的消息一出,好些家都来人了。”
  方醒失笑道:“方某何时成了前锋了?可笑!”
  管家堆笑道:“您是太子之师,他们自然是信得过的。”
  方醒摇摇头,上马而去。
  北平城中依然是人来人往,朱棣离去的影响渐渐消散。
  方醒饿了,就找了家卖糊涂面的小摊坐下。
  说起来糊涂面虽然不是方醒首创,可经他几次整治之后,吃过的那些人都说好,于是外面那些心思活络的商家也跟着弄了出来。
  “哎!这兴和伯吃了都说好啊!,您说好不好?”
  那摆摊的男子用锅铲铲着锅里的面条,不时得意的吹嘘着。
  “来一碗,多加辣椒。”
  方醒坐下后,身后就来了一人。
  “伯爷。”
  “坐。”
  贾全在方醒的侧面坐下,漫不经心的说道:“姓郭的厉害。”
  “哦!”
  “公主无碍!”
  “好。”
  贾全随即起身走了,方醒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糊涂面,然后大呼痛快。


第1512章 初露锋芒的新帝
  皇帝轮流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后宫之中亦是如此。
  皇后张氏出身普通,父亲不过是指挥使而已。
  而郭氏却是郭英的孙女,开国功勋的后代,这就是贵族和普通人的区别。
  可皇后凌厉,有时候连朱高炽都得退避三舍。
  “看来这郭氏……是陛下真心宠爱,还是想推她出来和皇后打擂台,好平衡宫中的势力!”
  “谁知道呢!”
  书房里,方醒打个哈欠,拿起蒲扇摇动几下。
  “皇后可不是省油的灯,郭氏若是不收敛,以后多半会倒霉。”
  黄钟对皇后的手段很是钦佩,认为郭氏是在自寻死路。
  “我只关注太子和公主,其他人随意。”
  黄钟回头看看门外,然后低声道:“伯爷,太子地位稳固,公主……按照皇家的规矩,公主还得等几年才会招驸马呢!”
  “太子稳固也不稳固。”
  方醒皱眉道:“陛下多子,谁不想成为将来的太后?不过在陛下诸子之中,并无出类拔萃之人,小心为上吧!”
  人心永不满足,这一点从朱瞻基的两个儿子身上就能看出来。
  土木堡之变后,双皇相争,最终英宗复辟成功。
  “一屁股烂账啊!”
  方醒觉得皇家的事真的麻烦!
  ……
  朱高炽的所有儿子中,大抵是朱瞻墉最为落魄。
  “新乡郡王也不错,只是为何不让我就藩?”
  封了郡王之后,朱瞻墉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