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儿子擒贼还得了一份赏钱,儿子回来时买了一石谷子和几斗米面,还剩下不少,足够咱家还以往欠下的旧债了。”
  罗锋说着,把自己的马牵过来,从马鞍上取下装钱的袋子。
  沉甸甸的钱袋,打开却是一串串的铜钱。
  这么多钱吓了罗秦氏一跳,这么多钱她估摸着起码有几十贯之多,一个普通之家,寻常哪里见的到什么钱,辛苦劳作,缴纳租调过后,还要再交义仓里的粮,剩下的也就是一点粮食,还得处处节俭。
  家里几个女子再养蚕织布,供一家穿着外,剩下一点上交公调外,还能余点拿去换成盐巴之类的。
  说实在的,一年到头,手里其实根本见不到几个铜钱,甚至几乎用不到钱,一般买卖也都是以物易物。
  什么时候,能够见到几十贯的现钱啊。
  “小五啊,这些钱都是县令赏的?”
  “对啊,都是县令赏的,擒一贼赏十贯呢,二贼就是赏二十贯,县令还额外又给我们赏了五贯。三叔他们也有份,人人都有赏呢。”
  这番话一出,惹的旁边的众人一阵艳羡。
  二十五贯啊,这么多钱,他们好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阿娘,这匹马儿也是我新买的,有了这马,以后儿在县里当差,回来也方便。明个儿牵这儿,载着母亲去县里买些绵丝和新布来,给母亲和嫂子妹妹们做些新衣新鞋,天入秋变凉了,得注意保暖。”
  看着这些钱,罗秦氏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这时罗三叔和小九他们七个,也都在跟围在身边的家人们述说着这次出外的经历,尤其是回来时的幸运之事。一袋袋的钱,还有那满满一挑的粮食,无不让他们的家人都高兴不已。
  原本见到久在外做役的家人回来就已经够高兴了,谁能想到还能带回来这么多的钱和粮呢。
  这么多的钱粮,这个冬天都不用再担心了,甚至很长时间都不用担心了。
  “娘,先回家里去吧。”
  ……
  到了家中,罗锋把小六挑回来的粮食中先把面取了出来,“娘,儿子一会给你们做顿面食吃。”
  两个嫂嫂都高兴的上前来,“五叔你回来一路辛苦,还是在这里休息,做饭的事情让我们妇人来做就好。”
  “嫂嫂,我们兄弟几个都不在家的这么久时间里,家里多亏两位嫂嫂帮忙照看,这顿饭就让我来做吧。”
  罗母拉着秦琼在询问着历城秦家的情况,得知秦琼的父亲在十年前就去世后,也不由的唏嘘感叹,在知道秦琼如今在右翊卫当府兵,还深得其主帅看重赏识后也很欣慰。
  “历城秦家向来诗礼传家,你弃文从武虽不合家传,但也是条出路。好好在军伍努力,将来也能挣个勋爵传家,光大历城秦家的门楣。”
  “谢谢姑母鼓励,侄儿也是习文不得,辜负了父亲从前的期望。不过我看五表弟倒是一表人才,虽然年轻,可却又勇有谋,如今救了县令千金,又得县令看重赏识,我看倒也是前途无量。”他道,“表弟如今年轻,就让他先到县里当几年差,待他成丁,到时我看找机会帮忙跟我们来护求个人情,看能不能让他也到右翊卫来当府兵,将来也好挣个功名前程传家。”
  “你们坐坐,我去做饭。”罗锋道。
  五妹便自告奋勇的跟上,“我来烧火。”
  罗家的房子是一座小院,北面正屋三间,东西两边各一厢房,南边还有个倒房,相当于是四合院的格局,面积倒是不小,只不过全是茅草顶配土墙,显得低矮破旧。
  厨房便是在进门的那面倒房,窗户很小,门也很低,一进去感觉黑不隆冬的,连个正经的灶台都没有,只是在中间有一个火塘,上面垒了个极简单的灶。
  没有铁锅,只有几口陶锅。
  简易的不能再简易的厨房,让拎着面粉进来的罗锋有些愣神。


第16章 露一手
  “哥,咱们做什么吃啊?”小妹看着罗锋提着那袋子白面,有些担忧的问。罗家吃白面的次数可不多,罗家在长白山下,这里坡地多,向来以种植粟谷为主,就算轮作种点麦子,一般也都是交田租公粮。
  偶尔有点剩余,也是做麦饭吃,磨成面粉可是很稀少。
  “就做点不托吧。”
  罗锋本来还想包点饺子做点包子的,可是一想没酵母,虽说没酵母用老面也可以,或者用酒糟也能发酵,但这乡下地方,这些一时半会却是一样也难找的。
  干脆,就做顿简单的面片汤好了。
  找来一个木盆,倒入大约一斤面粉,想想可能不够,家里一大家子人,这个时代的人可不比后来的人吃的少,副食少油水少导致这个时代的人饭量其实普遍偏大的。
  罗锋干脆倒了大约半斗面粉。隋朝的一升大约只有后世的零点六升,隋五升因此实际上也就是三升,而一升面粉也就是五百来克,这半斗面粉也不算多。
  加水和面,面粉揉成光亮的面团后,他再拿来擀面杖把面擀成面饼,越擀越薄,直到比纸厚点儿。
  “哥,你面擀的真好,挖河的时候学的吗?”小妹好奇的问。
  “嗯,哥在外面还学了好多本事呢。”
  擀好的面饼切成长长的面片儿,大约一指一宽。
  “小妹,家里的油呢?”
  “家里没有油了。”小妹答道。
  这让罗锋意外,没油平时怎么做菜吃呢。结果小妹说家里好久没吃油了。
  “去隔壁借点吧。”罗锋无奈的叫来小六,“小六,你去隔壁借点油来。”
  小妹说做不托不用油也行,不过罗锋还是决定借点油,有油才更好吃,何况现在手里有钱了,借点油回头就能还。
  小六动作倒挺麻利,一会功夫就拿了一碗油回来,是猪油。
  本来罗锋还想着是菜油或麻油之类的植物油,结果小六说隔壁家只有这个猪油,“隔壁王庄的王老财家才有羊油呢,麻油只有山上庙里大和尚们才有。”
  “猪油也可以的。”
  后世人讲究健康,于是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吃了更好,而在隋朝其实植物油比较少,虽然也有,但不普遍,时人吃的更多的还是动物油,特别是这个时代的烹饪方式普通以煮炖为主。
  连贵族官员都是吃羊油为主的时代,百姓能吃上猪油都不错了。至于麻油,其实也只是一般做煎饼之类的食物时才放,其它时候植物油更多的是用做灯油。
  借来了油,罗锋却又发现家里没有配菜。
  最适合搭配面片汤的西红柿没有,西葫芦也没有,连菠菜都没。
  按历史记载,此时好像已经有菠菜传入中国,但这属于新来的菜种,一般市面上见不到,也就少数的贵族官员的餐桌上才有,至于西红柿好像得到明末时才会从美洲传入中国。
  小六再次出马,这次从另一位邻居家借来了一点菘菜。
  菘菜也就是白菜,不过品相远不如后世时的白菜好。
  他还从自家菜地里弄来了一点菜,就一把小葱,还有一把薤,这菜古诗词里常见,他看了两眼觉得很眼熟,这在后世应当是叫藠头,像葱又像蒜。
  配菜勉强有了,不过调味料却又少的可怜。
  小妹端出一个小陶罐,黑乎乎的却很神秘。
  结果却是个小盐罐,挑出来一点,一颗颗很大颗粒的盐巴,并不白,黄中带黑,明显杂质很多。
  可按小妹说的,就是这样的盐那也是很贵的。
  家里的盐都是拿粮食换的,有时去县里集市上换,有时则会有人挑盐下来换粮,一升盐换十升粮,向来都是这个价格,盐价是粮价的十倍。
  盐价高,却还品质很差。
  一斤面粉做成的湿面片大约一斤三四两,这三斤面粉倒有四斤左右的面片。
  把熏的黑乎乎的陶锅架到火上。
  小妹便开始烧火,她先拿了一把松针放在锅下,然后拿石镰打火,引着后,便又开始往上面架小松枝。
  没有烟囱,火烧起来并不容易,多架几根柴火便看着又要灭掉,于是小妹便拿起根打通关节的细山竹筒吹火,吹的到处是烟,好不容易才又着了。
  陶锅很厚,加热也很慢,烧了好一会才感觉到锅热,罗锋便舀了几勺冻结的猪油下锅,这猪油品质也不太好,并不是雪白而是泛黄。
  不过猪油在锅中化开后,还是十分的浓香的,小妹边烧火边吸鼻子,还说油放太多了。
  “多放点油好吃,今天咱们吃顿好的。”
  锅化开热香后,罗锋抓起洗好的一把菘菜和薤菜扔进陶锅中翻炒,断生后铲出放一边,然后加入冷水下锅。
  “小妹,三姐和四妹嫁的丈夫怎么样?”等水烧开的时候,罗锋问小妹。
  “三姐夫是个猎户,脸上有个大疤,人家都叫他大疤面,听说是以前有次打猎的时候被豹子给咬了,因为有这个大疤一直娶不到好妻。三姐多好啊,嫁给他委屈了。”小妹有些失落的道。
  罗锋也有些明白,在这个讲究女子出嫁要嫁妆的时代,没嫁妆的女子就好比后世的印度姑娘,没嫁妆就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了也会受到夫家的白眼为难,日子很不好过。
  那三姐夫若不是有这样的缺陷,只怕也未必愿意娶三姐。
  三斗谷子就把三姐娶走了,真是便宜他了,不过若是三姐夫对三姐好,罗锋倒也还是能接受的。
  “上次三姐回门时,说是夫家对她还不错的。”
  “那就好,四妹呢?过的怎么样?”
  两姐妹一前一后,相差只有半个月先后出嫁,三姐嫁了个有疤的猎户,四妹却是嫁了个船夫。四妹夫家在长白山的北边,他是那里河边的一个船夫,渡过往行人,有时也打渔。
  日子其实也挺辛苦,那四妹夫据说以前娶过媳妇,只是后来没几年病死了,如今已经是三十岁年纪,又娶了罗锋四妹。
  这便是填房续弦,那四妹夫家里还有前妻留下的三个孩子,二男一女,大的都十岁了,过去是当后娘的。
  “要是我早点回来就好了。”
  小妹擦了擦眼泪,也不知道是烟熏的还是什么,“五哥你回来了,可是阿耶和大兄二兄三兄四兄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阿耶和大兄去涿郡打造军械都去了一年多了,还没消息。”
  “应当快了。”罗锋也只能这样安慰小妹。
  水烧开,罗锋赶紧把面条下锅,面条煮了一会,看着煮的差不多了,罗锋把先前断生的菘菜和薤菜也都放了进去。
  搅拌几下,加盐调味。
  “嗯,不托煮好了,准备吃饭。”
  三升的面粉,擀出了四斤的面片,再加水一煮,顿时满满一大陶锅的面片汤,白白的宽面片儿,配上了翠绿的菘菜,虽然只放了猪油和粗盐调料,可面上再撒了些葱花,顿时香气袭人,又好看又好闻。
  真是色香俱佳,小妹看的眼都直了,“想不到五哥这么会煮汤饼呢!”


第17章 还债
  厅堂里,罗锋把刚煮好的不托从陶锅里分装到木碗里,半斗面粉煮出的不托,最后装了十大海碗。
  这木制的海碗极大,连汤带水怕是能装不下三斤。
  “你们还愣着做啥,赶紧趁热吃啊?”
  罗锋打好面,见大家却都还愣在那里,不由的催促道。“家里没啥材料,让小六跟隔壁三叔家借了点菘菜,又找四婶家借了点猪油,自家菜地里拔了几根葱,大家就先凑合着吃吧。”
  “真香!”
  秦琼吸了口气,对着表弟竖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