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奚长儒依然率军据一处险要山头死守,他身受重创五处,被洞穿两处,他的士兵,十之八九都战死了,可就是不退不降。最终突厥人眼看着隋军大部队援军将至,只得无奈焚烧尸体,大哭而离去了。”
  老四等人听了,纷纷惊叹道,“壮哉,这位郡公真乃神人也。”
  两千战十几万,结果还能杀伤上万,哪怕战死八九成,却都没降,最后还是突厥人无奈撤去。
  用齐胖子的话来说,若是他们原来的五原边军,两千人遇到三千骑,那根本没什么可担心的,直接干就完了。但现在不是因为这两千人都是些新兵嘛,一年前还全是些农夫呢,虽说也剿过匪,可也就其中章丘来的这六百兵是打过仗的,剩下的一千四,多数都是这次新置军府的兵。
  还带着四千民夫,所以他才那么担心。
  他本来就是因受牵连贬官的,现在主将罗成又是第一军亚将罗艺的侄子,这要是出了个好歹,他这辈子估计就完了。
  “达奚将军两千战十万,我罗成虽无此本事,但两千对三千,还是不虚的,何况咱们有这么多的弓弩,又是守营拒敌,所以也无需太过惧怕。”罗成虽然没想过要出营野战,但守营作战他是不虚的。
  不说别的,那一百架绞车弩,那可是大杀器。
  再者他这两千人的兵马,有弓三千把,弩八百把,仅是这些,就够高句丽骑兵喝一壶的了。
  没有营寨的话,罗成还会担心发挥不出这些武器应有的威力,可既然有营寨,那还怕个鸟啊。
  罗成现在巴不得高句丽人发起热血冲锋呢,刚好让这第一团见见血,打个胜仗立个功啥的。
  士信拎着自己的重槊凑到罗成身边。
  “哥,我们黑光铁骑随时可以冲锋反击。”
  罗成却只是摇头。
  “还不到你们出手的时候,真正要用你时,我自然会下令的。现在,你回你的无畏营,安抚好你的手下,继续养精蓄锐。”
  一百黑光铁骑,这是罗成手里最大的王牌,不到关键时候,罗成是舍不得轻易拿出来的。这种东西,就属于战略核武级别的,更多的是震慑,随便拿出来消耗,那也太不划算了。
  “今天这一战,咱们好好检验一下大家的弓射本事。”
  第一团现在人手一把弓,而弓弩营的甚至还有两把弓再加把弩,他们的箭也不缺,两个民夫团可是随军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其中箭支足有三十万发,平均下来每人有一百五十支箭矢,足够打好几场大战了。
  八百架弩,三千把弓。
  罗成打算让高句丽人好好的领教一下,什么叫做战争。并不是说轻骑就必胜步兵,三千轻骑虽强,可若是他们真敢来硬攻这座临时建起的营寨,那他们就得好好领教一下大隋弓弩的威力了。
  战争胜负从来拼的都不是什么数量,也不是比拼什么兵种。
  没有最强的兵种,只有搭配好的兵种。
  营寨加弓弩,弓弩手们有了营寨保护,特别是那一座座高耸的弩塔箭楼,使得这座营寨极大的加成了弓弩的威力。
  这就是一座巨型的弩箭阵地。
  “呜!”
  对面的高句丽人驻马营外百步,显得十分的胆大狂妄。
  百步的距离,一般的弓能有杀伤。
  对着营地指指点点了一阵,高句丽人似乎也发现这个营地有点不一般,他们没少跟隋军交手,对隋军的装备很熟悉,再说那营地里高耸的一座座箭楼他们还是看的明白的。
  “老五,射他娘的啊。”老四没办法杀出营去,只能在罗成身边上蹿下跳。看着那些高句丽人骑在马上嚣张的样子,他便要罗成动用车弩。
  车弩最远射程七百步,实际有效杀伤射程也还有三百步,当然这个射程精度不能保证。
  但有一百架弩,管他精不精度的,先射他一阵,谁让那些高句丽人站到百步处呢。
  “急什么,绞车弩上一次弦可不容易。”罗成却摇着头没答应。
  架在弩塔上的车弩,威力更强,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一轮齐射,起码能带着上百的高句丽轻骑。
  可罗成没这样做。
  他只是在那里静静的等着,等着高句丽人先动手,这看起来似乎是畏惧了高句丽三千轻骑。
  “云淡风清,今天还真是个好天气呢。”罗成笑呵呵的道。


第268章 战争迷雾
  “高句丽人到底还攻不攻?”
  老四站在一座箭楼上,都等了半天,也没见高句丽人上前一步,有些不耐烦了。
  罗成却让西门君仪搬了把椅子过来,放在中军大旗下面,他和衣而卧,在那里悠然的晒着太阳,甚至还闭起了眼睛,架起了二郎腿,一边喝着曲儿。
  这副作派,到让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冲淡了许多。
  那些原本因为高句丽轻骑突然出现,而紧张不安的新兵们,也慢慢的镇定下来。甚至那些还在忙着搬运箭矢的民壮们,也感觉没那么慌了。
  高句丽三千轻骑,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们急急赶来,本是得到隋军只有几千人马的一支先头部队孤军深入,便想着一口吃掉。可是到了此处才发现,这块骨头不好啃。
  隋军确实才几千人马,营中不过五六千人,但大半是随军民壮。真正的隋军战兵也就两三千,但他们的弓弩又多的不像话。特别是那些箭塔弩台林立,这真要强攻的话,只怕会有不小的损伤。
  “多半还是要攻的。”
  罗成睁开眼睛,端起泡好的热茶喝了口。
  众军校闻言,却是不忧反喜了。
  若是这些高句丽人胆子那么小,被这弓弩吓跑了,那他们可就没机会挣军功了。
  “看高句丽人准备,似乎是想奋力一搏了。”
  言罢,罗成又喝了口茶。
  不过短短小半个时辰不到,营里隋军和民夫状态已大变样。刚开始高句丽轻骑杀到,这些人是惶恐不安的,尤其是那些民壮,更是愁眉苦脸,罗成相信,这些人随时都想着要四散而逃的。
  但是现在,高句丽人的迟疑,却让隋军士兵们的信心不断飞涨。
  “都小心些,莫要轻敌了,我们虽有强弓劲弩,可高句丽人骑射本事也是很强的,一会进攻,肯定是先骑射游走。要防着那些新兵初战见血崩溃!”
  别的罗成不担心,还是担心营里那些新兵,特别是除自己带来的六百章丘兵以外的府兵,这些人万一被一会打起来的惨烈所吓到,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
  就好比古代军营里有时会发生营啸一样,半夜三更,营里突然有士兵做恶梦,然后精神崩溃,大喊大叫,引发其它精神紧张压抑的士兵的连锁反应,有的士兵精神崩溃后会陷入歇斯底里的狂暴之中。
  于是,在黑夜里,整个营房便陷入狂暴和混乱之中,据说如果严惩的营啸,天亮之后,这个营里基本上不会剩下什么人,全都自相残杀或逃散的差不多了。
  罗成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下令,做好准备。
  每队,队头必须站立在最前面,队中旗手站在第二列,两个护旗手站在旗手左右保护队旗和队头。
  然后队里士兵排成几列,最后一排则站立一个队副。
  队副充当的是督战监军的作用,谁敢退后逃跑,当场斩杀。
  这种阵形,也是隋军常用的阵列。
  队头是必须站在最前面的,所以说大隋府兵的队头都是伤亡最大的基层军官,一场硬战下来,队头可能死的七七八八,但是能活下来,也最易立功。等跨过队头这一级后,一般就不需要最在最前面了。
  正因这些特点,隋军队头们都是那各黑色勇猛的士兵,而能活下来的军官,也大多都从队头里幸存下来的,不论是本事还是勇武甚至是运气,都是数一数二的。
  “重申军法!”
  录事参军王子明带着数名军官正在营中宣读军令。
  “队失队头者,全队无功。队失队旗者,全队俱罪,队头队旗俱失,谦旗皆斩!队头、队旗、傔旗俱失,全队战死一半及以上,免死。”
  ……
  “队头死,队副阵前接任,队副由第一火火长接任。”
  队头和队旗是一个队的标志,若是一个队的队头死了,队旗也丢了,那么这个队就算没了。队头和队旗都没了,作为护旗的两个傔旗就要处死,若是傔旗也死了,全队都要处罚。除非,全队战死一半以上还坚持到底,才可免罪。
  “临阵脱逃者,立斩!”
  隋朝的府兵军规极严格,甚至临阵之时,弓弩手没等命令下达,提前放了箭,都要直接处死。
  士兵该冲锋的时候就得冲,没有命令提前冲锋,也要直接处死。
  这些严格的军令,目的就是为保证战时军阵的统一,以防出现混乱。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最怕的就是这种小个体的混乱失序,而引发整个团体军阵的失序崩溃。
  为了保证秩序,所以有这些严格的军法,各级军官,甚至就是军法官。
  弓弩营的弓弩手已经都就位了,就连其它的步兵,也全都暂时放下了手里的武器,操起了步弓,站在寨里待命。
  只有轻骑兵牵着马坐在地上待命,他们暂时不用充当弓弩手。
  至于重骑兵,这个时候了,依然还都坐在阵中央,连甲都不用披。
  大约等了一个时辰。
  纠结的高句丽人果然还是选择了进攻,牛角号吹响。
  不过高句丽人明显也是比较有经验的,并没有直接说一窝蜂似的来冲营。
  他们先收集了一些干柴、树叶、湿树枝等,然后在营外不远处开始放起火来,因为加入了湿树枝叶,所以这火堆生起来后,烧的并不旺,反而是浓烟滚滚。
  这些滚滚浓烟,很快就弥漫在了战场上,也摭蔽了营里隋军的视野。
  然后这些高句丽人继续收集干柴等可燃之物,却是准备火攻。
  烟雾四起,营里的隋军似乎便成了瞎子,而且烟雾很刺鼻,不少本来心安的隋军和民夫,又都有些不安躁动了。
  “这伙人看来挺有经验的!”石猛伸手扇了扇面前的烟,对罗成道。
  “无防,这战争的迷雾一起,我们看不到他们,他们也一样看不清我们。这下大家互相看不见,弓弩的威力虽然大减,可都是相应的,等战事一开,到时就互相乱射嘛。”罗成难得的心态很好,烟雾起来影响还是很大的。
  但正如他所说,这是双向的嘛。他们看不见营外的高句丽人,高句丽人也看不到营里的他们啊,隔着营寨木垒,营里又临时用车辆和拒马设了两重防御,也不用担心说高句丽人能够直接就冲进来。
  大不了就是本来五六十步远就开始放箭,现在等到近前二三十步才放箭而已。
  营外鼓声不绝,马蹄声也传来。
  高句丽人动了。
  但不是直接冲营,而是围着营寨在打转。
  边转边往营里射箭,但箭支稀疏,看样子是在试探性放箭。
  “别急着放箭,等靠近到二三十步远时,起码得能看的清人影的时候再放箭。记住,五人一组,五个人盯一个目标,一起射一个人。”
  为了保证精度,齐国远出了个计策,便是五人一组,把一队步兵百人分成二十个战斗小组,一个基础的火再拆分成两组,这样五人一组。五个就站一起,盯一个目标,五人齐射一个。
  以最大限度保证射击精度。
  这样比起各自乱射,肯定效果要强。
  “都听好了,五人一组,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