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一时,彼一时。我们硬实得避免打硬仗,因为硬仗打下来,肯定伤亡不小。但现在咱们不是奉旨渡河了嘛,既然如此,那肯定得选个更有利的方式。放心吧,咱们守城而战,不怕。”
“万一高句丽人大军来围呢?”士信还是担心,“你之前不是说在辽河一线,高句丽人足有十五万大军呢,还能随时动员两倍这个数量的后备补充。”
罗成拍拍士信的肩膀,“小六啊,高句丽人在辽河一线有十五万人不假,可之前武厉逻一役,我们已经歼灭他们一万三千人了,这次破玄菟又灭五百。他们已经没有十五万了,只剩下十三万六千五。”
“再说了,这十三万多人,还是分散在辽河千里防线上的二百多座大小山城之中。高句丽人不可能全来围我们,最多也就是新城这一带的高句丽人来围,我估摸着他们能出动的兵马,也就是三两万人,少则两万,多不超过五万。”
对罗成来说,他现在两万战辅兵没半点伤亡,械利粮足的守着一座城池,你就来个两三万人,那不是看不起他吗。就算来个五六万,罗成也完全有信心守的住。
与其天天在雪地里跑来跑去,哪有以逸待劳,守株待兔爽。
攻守易势,就是这么的霸道。
守城的一方,在这样的寒冬季节里,完全可以以一敌五,甚至是敌七敌十。
罗士信哦了一声,他跟罗成道,之前他们从章丘带来的六百弟兄,如今已经先后阵亡一百多了。
“我知道,每个阵亡的弟兄,我都在心里记着呢。我已经去信给大姐夫和四姐夫,让他们替我们在齐郡寻找适合的少年收养,充做那些阵亡弟兄们的继子。我保证每一个战死者,都会后继有人。”
“大姐夫来信,说他已经替他们收养了三百个少年,成立了一个义子营,又名长白孤儿营,如今每日教他们习武,还请了读书人教他们读书识字呢。放心,阵亡的兄弟后继有人了,我们所有人都会后继有人的。”
章丘老兄弟是越打越少了,可罗成的队伍却越来越大。
从来时的六百人,如今他麾下已经有两万人马,还有玄菟成的一千县郡兵,两千乡勇呢。只要他罗成不死,那么等这次征辽结束,他就有了足够的资本了。
就算是宇文化及这样的家伙,他都有了几分不惧的本钱。
想必此时的宇文化及也知道他拿下玄菟城了吧,估计心里正万分后悔呢,这个机会,可正是他宇文化及帮他弄来的,他还得感谢下他呢。
“五哥,守玄菟城的话,那我们重骑营岂不是没有了上场的机会了。”
罗成敲了小六一个爆粟,“守玄菟城又不是真的只缩在城里,你可知道一场真正的守城战是什么样的?那得是立体防御,不能光缩在城里,否则就是被动挨打。所以,我会在玄菟城外围设立几个堡垒营寨,驻几支兵马,以协防玄菟城。”
分兵出城防守,看似好像不太对劲,可实际上这却是每个有实战将领都懂得的兵法,这就跟守城时不能把城门堵死是一个道理一样。
“五哥,那我要出城。”
“放心吧,我早就有这安排了。”
罗成的安排就是在玄菟城的东南和东北方向各建一营寨,就相距玄菟城数里下营,选的是跟玄菟城差不多的一处山岗,这两处虽不算险,可本身也是两处庄园,里面有井眼有活水。
每处罗成驻兵一个骑团一个步团。
因为东北方向是新城,所以罗成特意把罗士信安排到了这边。
“前厢都将罗嗣业率前厢本部,以及重骑团罗士信一部,驻守四方台营寨。”
“后厢都将齐国远率后厢本部,以及重骑团尉迟亮一部,驻守十里岗营寨。”
两处各三千余战兵,并辅兵两千、郡兵乡勇一千。
而罗成亲率中厢本部六千,并辅兵四千,民壮数千守玄菟城。
士信的重骑营罗成升级为重骑团,利用备用的装备,扩编重骑三百骑。三百骑,三处各驻百骑。
对于罗成的这个安排,军议上,诸将校们都没有异议。
对大家来说,接下来虽是守城之战,可没谁想过消极死守,都想要积极防御。积极防御,当然得保有出击的能力。
一城二寨,呈品字形分布,守望相助,可以互相支援策应。
先锋军趁着高句丽人还没反应过来之际,数路出击,每天都在四处扫荡玄菟城外围的村子庄园,天天有大量的人口被赶入城中。
对于那些过去是汉民,或者是汉裔子民的,罗成表现出优待,他们入城后,个人财产是得到保证的,被代县令吴三宝登记在册,还实行保甲联防,安排好了住地。
至于其它的什么契丹族的、靺鞨族的、高句丽族的那些胡人,待遇可就差点了。他们也被登记,也实行保甲制,但却是保甲连坐制,他们还被隔离安排,所有人的武器被没收,牲畜粮食也被暂时登记收走,粮食是供给制,一次只给一顿的粮,勉强温饱。而且他们居住的地方外,还有隋军全副武装把守,谁敢闹事,就是先斩后奏。
又过了几天,城外的人口牲畜粮食已经被收的差不多了,罗成又让人把这些调教了几天的新大隋百姓,拉到城外去修建防御工事。
不干活已经没有饭吃了,只有干活,才有饭吃。干的差,还吃不饱,干的好,才能吃的好。
魏征现在就是城外大工事的工头,天天带着一群文吏四处奔走。
眼看着一天天过去,玄菟外围已经是一片焦土。
三处营寨的防御工事也越修越完备,可是高句丽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一晃都已经到了上元佳节,军营里都已经煮了元宵吃,也还是没见到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始终没出现,不过斥候营轻骑却护着一队自涿郡行宫来的天使到来了。
第312章 图形凌烟阁
天使风尘仆仆,满脸风霜,冻的不轻。
从涿郡临朔宫,一路赶到玄菟城中,他们只用了八天时间。
罗成带着众将校们迎见天使。
天使是位四十许的文士,满身文雅儒气,他一见罗成便自报身份,居然是位工部的起部郎。起部郎虽不是侍郎、尚书,可却也十分清贵,若外放必为太守,若在京上升则为侍郎或少卿。
“想不到居然劳烦阎郎中亲至,罗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郎中郎中,为郎居中,君之左右人也。
在隋朝,郎中可不是医生,把医生称为郎中,那得到宋朝以后。在此前,郎中可是相当尊贵的要员。
阎毗却是笑着打量罗成,他打量的很仔细,以致让罗成都觉得有些不太自在了。而在阎毗身后,还有个眉清目秀的小子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卷轴上飞快的描绘着。
罗成瞥了眼,发现这小子居然是在画自己。
了了几笔,虽然简单,可却居然很传神。
“襄阳侯见谅,这是犬子,打小跟随我绘画,这次阎某奉旨前来,除前来宣旨外,实还有一项特旨,陛下令阎某为襄阳侯绘一副等身画带回行宫,供陛下观看。”
“哦,原来如此啊。”罗成这才释然。
旁边的老四忍不住问,“皇帝已经听闻我们攻下玄菟城了吗?”
“自然,正月初七,奏捷信使便已经到了涿郡,皇帝闻报后非常喜悦。本来初八日第八军要发兵,军号正是玄菟,出玄菟道,剑指玄菟城,岂料捷报传来,襄阳侯居然已经先一步夺下玄逸城了,陛下高兴之下,便下旨封襄阳侯为玄菟军亚将,将所部先锋改为玄菟军,与原本的第八军合二为一。”
“这里的一部,仍归罗亚将率领,而涿郡一部,则由杨义臣大将率领前来汇合。”
阎毗还告诉罗成,他现在晋升为第八军亚将后,依然还保有征东先锋将军号,其所部也依然还保有征辽先锋军号。
“陛下还因此晋升襄阳侯之父罗艺将军为前锋左军大将,并赏赐襄阳侯京城大宅第一座,奴隶百人。还特赐封襄阳侯妻子单氏为齐郡夫人。”
而罗成以下的先锋军所部将士,俱论功封赏。
阎毗身居要职,可与新晋红人却很客气。这让一边安心绘画的那阎郎不满,“互相吹捧的话能否以后再说,可否让我专心绘画?”
阎毗呵呵一笑。
罗成有些惊讶的是这儿子管老子的本事,更有几分疑惑这少年的声音,怎么听的更像是个姑娘。他娶了单彬彬,所以对女扮男装还是有几分鉴赏力的。
细看之下,倒是越看越像。
阎毗瞧罗成的样子,知道他也发现了,便拉着他到一边,小声道,“实不相瞒,这其实是我长女,只是他这绘画功夫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以前绘画本事还行,可早几年因故获罪,被杖责一百,当时被打伤了手臂,所以这画画本事已经大不如前了。这次陛下任务交待的紧,我也不敢耽误,又怕一时画不好将军神采,于是便带了小女前来帮忙。”
这阎郎其实便是阎大娘,乃是阎毗与北周公主所生长女,打小就学习丹青,技术确实如火纯青,只是因是女儿身,不便行走在外。这次也是临危受命,前来帮助父亲救场。
“其实我儿子绘画本事也不错的,大郎二郎都得我真传,只可惜两儿还太年少,这一路千里迢迢的我怕他们身体承受不住,便没带来。”
罗成忙道,“理解理解。”
跟阎毗又聊了会家常,罗成才猛然发现,原来阎毗的两个少年儿子一个叫阎立德一个叫阎立本,这两人都是唐初绘画大师,尤其是两人在唐朝那都是官居高位,特别是阎立本,更是成为高宗朝的宰相。
“你们说够了没有?”那位阎大娘却不满了。
阎毗似乎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只是笑笑。
罗成于是把人请到室内,那里新盘了火炕,虽是正月天寒,可屋里却暖如春。
“你换套衣服!”
阎大娘对罗成不假颜色,冰冷冷的,似乎在她眼里,罗成不过是一座木像雕像。
于是罗成就成了她的模特。
她说换衣服,罗成就换。她说换一套黄色军袍,罗成只得换上。一会他说要换上常服,罗成又得换上。
再后来,她又说要换上铠甲武器,罗成也只能让人取来兵器铠甲。
最后,她又让罗成骑上马,摆几个厮杀的姿势。
折腾了差不多一天。
等到天都快黑了,结果阎大娘突然来了一句。
“好了,现在把衣服脱了。”
“脱了?”
罗成惊讶。
“还愣着做什么,脱光。”
“阎家娘子,这不太好吧,咱们刚认识才不到一天,就脱衣上床,不合适啊,再说,我罗成不是那随便的人,我有妻子了。我知道少女怀春,美人爱慕英雄,可我不会答应的。”
一番话,说的脸冰冰的阎大娘子先是转黑,然后变红。
“你想什么呢,龌龊,我是让你脱了衣服好画像。”
“啊,还要脱衣服画像,这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按我说的做,赶紧脱了。”
罗成挺不情愿的,尤其是刚才自做多情会错了意,还有点小尴尬,可在他愣神的时候,这位眉清目秀的阎大娘居然直接来扒他衣服。
罗成不肯,她自然不是对手。
“这是皇帝的旨意。”阎大娘子被罗成一个擒拿手后,反剪双手按在了榻上后,急急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这下罗成只能无奈的放开他。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