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句丽人急了。
他们出动了重装骑兵。
人马皆披甲的重装骑兵排着数排,猛的冲了过来。
一名府兵将手里的长枪狠狠的刺入地中,然后半个身子都抱住了长枪,盾兵整个人直接半蹲在地上,把大半个身子抵在盾后。
“杀!”
大地震动。
铁骑冲锋的威势,能把人惊的心脏都跳出来,面对着人马皆是铁甲包围的重骑,步卒便显得十分的脆弱渺小。
可依然无人后退。
砰。
天地冲撞。
府兵们只觉得天崩地裂,耳中被那巨大的震动声充塞,重骑终于撞了上来,巨大的冲击力直接撞断了长枪,撞飞了盾牌。
军阵被撞开口子,步卒被铁蹄践踏。
“死!”
一名长矛断裂的府兵,抽出横刀死命的刺向一名重骑。
可是锋利的横刀,居然没能刺穿那重甲。
刀断,人亡。
又一名府兵红着脸膛喊叫着举起长矛刺过去。
一名府兵拿刀砍向铁骑的马蹄。
虽全身重甲,可战马的四蹄依然没有甲。
一刀断蹄,重骑倒地。
千斤重的人马倒下,巨大的冲势,依然撞倒几名府兵,往前冲撞了几丈远。
一个又一个的军阵被高句丽重骑冲破,虽然高句丽人的重骑明显不如隋军重骑装备的好,可毕竟依然还是重骑。
远远看去。
东岸的隋军军阵,一个接一个的被撞碎冲破,重骑去势不止。
几骑重骑终于冲到了岸边桥前。
那里,麦铁杖依然傲立不倒。
高句丽重骑直接撞过来,数名府兵高喊,“保护大将!”
他们明知麦铁杖阵亡了,却依然不容高句丽人亵渎大将的尸体。
一把铁锤挥来,那名府兵被直接击飞,落到,身亡。
可马上又有人悍不畏死的冲上来,他们誓死守护麦铁杖的尸体。
击飞。
撞倒。
刺穿。
在全身是甲的重骑面前,单个的府兵丝毫不是对手。
一队高句丽轻骑冲至,他们趁机飞索套住麦铁杖,然后拖走了他的尸体。
隋军府兵看的眼眶欲裂。
“夺回大将!”
无数人大喊,然后义无反顾的冲向高句丽人。
这一刻,整个东岸战场上的隋军似乎都再次奋发,他们疯了,不要命的拿刀砍,拿枪刺,不但不退,反而在前冲。
高句丽人本以为能够一举冲垮隋军的东岸守兵,把他们赶下河去,然后烧了浮桥,击退隋军的渡河。
可是隋军没溃,更没人转身跳河。
面对着强悍的高句丽骑兵,他们宁可战死,也不后退。
高句丽的重骑已经冲不动了,也没处可冲了,他们的前面就是滚滚的辽河。
失去冲击的重骑却没能把隋军赶入河中,自己却陷入了隋军疯狂的包围砍杀之中。
冲不起来的重骑,连个重步兵都不如。
隋军疯狂的撕咬着他们,刀劈矛刺,砍马蹄,抢头盔,高句丽重骑陷入绝望之中。
高句丽轻骑拼命的在冲杀,可任他们怎么冲杀,隋军就是不退。
桥上,隋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涌来,他们没有犹豫,没有退缩。
右七军大将杨义臣,也率着精锐轻骑登上了东岸。
连新任的右五军大将裴世矩这样一个文臣,也顶盔贯甲手持横刀冲上了东岸。
越来越多的隋军上岸,很快,第一支轻骑集结起来。
杨义臣扬槊策马,率军发起反冲锋。
战斗从早晨一起杀到了黄昏之时,血战一天。
隋军已经先后搭起了七座浮桥,过河的兵马也达到了六七万之众。
高句丽人终于顶不住了。
虽然他们倾城来战,来了五万步骑,可隋军先有麦铁杖的奋勇表现,后有皇帝亲自战场督战,这气势是高句丽人不能比的。
又有几座浮桥已经快完成,更多的隋军踏上东岸战场。
高句丽人死伤惨重,可他们却没有隋军那种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当他们看到再无力阻挡隋军渡河之后,终于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号角一响,高句丽军全军撤退。
他们一刻也不愿停留,疯狂的奔逃。
“杀!”
杨义臣浑身是血,连马都换了三匹,见到高句丽军败退,丝毫没有放过的意思,率领着部下奋起直追。
无数隋军,也嗷嗷叫的追了过去。
今天这一战,血债必须血偿!
高句丽军狼狈奔逃,隋军势如猛虎追击。
一路追杀数十里,一直杀到了辽东坚城之下。
高句丽人逃进了辽东城,杨义臣这才下令停止追击!
皇帝杨广终于踏上了辽河东岸的土地,脚下的土地完全被鲜血染红,沿岸数里,没有一寸不被鲜红染红。
“陛下,我军大胜,阵斩高句丽一万八千余人,俘虏三千余。”
杨广却高兴不起来,“麦铁杖呢,他的尸身找到没有?”
“回陛下,还没找到,据说被高句丽人带回辽东城了。”
“派人去要回来,告诉高句丽人,就算是黄金千两,朕也要赎回来。”
兵部尚书左侯卫大将军右五军大将段文振刚死,这左屯卫大将军左七将大将又战死了,一连折损两员上将,杨广心痛万分。
这可是他的心腹大将啊。
“该死的高句丽人,把那三千俘虏,全杀了!”
本来各军都设了受降使,一直说要优待俘虏的杨广也恼了。
第361章 昏招迭出
三千高句丽俘虏被押到辽河边斩首。
尸身被推入辽河中喂鱼,首级则被拿来和土垒成了一座京观。
“此战,我军共战死一万五千余人,伤者无数。左七军大将麦铁杖战死,亚将钱世雄战死,前厢都将孟金叉战死……”
一仗就死了一万五千余人,还没算伤残的几千。
可以说,这一仗就打没了半个军。
杨广面沉如水,之前在后方,总听到罗成一路高奏凯歌,又是破武逻厉,又是拔玄菟城,左歼灭一个万余人,右阵斩个几千的,他都以为高句丽人非常的弱了。
可是今天这一战,他亲眼观战的这一战,却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他还是太过低估高句丽人了。
能立国七百年,傲立辽东不倒的高句丽,确实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们并不全是靠着山城龟缩苟活到今天,就算是大军团野战,他们也一样有凶悍的战斗力。
今天,虽然隋军胜了,可也是惨胜。
十万对五万,二比一的兵力,结果最后的战损比差不多,而他还折了一员上将。
左七军几乎打残了。
主将副将都战死不说,连尸体都被抢走了。
“若今日罗成为渡河先锋,朕定不会有此折损。”杨广这个时候想起罗成来了,想想罗成一路攻城破池,屡败高句丽,虽然之前耍了点小聪明,但这也没影响皇帝对他的好感。
同样是渡河,罗成渡河一点事都没,还把新城打残了,而他亲率十万大军过河,结果第一仗就打成了这样。
隋军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掩埋阵亡者尸体。
然后趁胜兵围辽东城。
隋朝使者与高句丽辽东城主渊盖苏文几番交涉,最后渊盖苏文提出了交回麦铁杖尸体的条件,用其弟渊建土交换。
“换!”
辽东城下。
杨广阴沉着脸答复。
罗成辛苦俘虏的渊建土,于是又得以回到了辽东。
从隋军阵前走到辽东城下,渊建土回首,一种逃脱升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入城。
渊盖苏文亲自过来迎接自己的兄弟。
“兄弟你瘦了。”
“我以为这辈子都再回不来了。”渊建土想哭,鼻子发酸。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大哥为你准备了十几个年轻美人,回去好好洗漱一下享受去吧。”
渊建土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
“哥,隋军之强,大出乎我等先前之预料,我觉得我们这一次,只怕会输。”
渊盖苏文沉默。
“不说这个,你先回去好好洗个澡吧。我晚上为你举行接风宴,为你接风洗尘。”
城外。
麦铁杖的尸体被送回。
杨广站在铁杖尸体前大声哭泣。
皇帝的哭声,引得全军一片肃穆。
“铁杖志坚气勇,平素以功著称,这次陪朕讨伐贼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节高义烈,虽身死而功存,他的誓言至忠至诚,追怀他的平生,让人伤感不已。应赐他特殊荣誉,以表彰他的功德,可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
杨广又下诏,让铁杖长子麦孟才降等袭辽东侯爵位,授银青光禄大夫阶,其弟仲才、季才两个弟弟,都被拜为正议大夫,各授鹰扬郎将之职。又赐钱巨万,为铁杖办丧事,赐丧车,配吹鼓手,让王公以下官员勋贵都为铁杖送行。
一连几日。
辽东城下,隋军不攻,高句丽军也不出。
皇帝与裴世矩、苏威等议事。
“朕伐高句丽,为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说着又道,“此次渡河一战,可知高句丽人虽处偏远,可却野蛮凶悍。为防各军将领轻兵掩袭孤军战斗以争夺功名邀请赏赐,所以朕以为各军应当分为三道,但凡有军事行动,需三道互相通报,各为支援,不许轻军独进。且不论进止,都需要先奏闻于朕,等侯回复方可行动。”
杨广是怕各军都看到罗成那般屡建功绩,以为高句丽人真的很弱。而他这一次亲自督战,十万打五万还打的这么惨胜,深知高句丽人并不弱。因此,便又特意想出来这么个命令来。
苏威、裴世矩、虞世基、裴蕴四人在御前与议,可四人都不懂军事。虽裴世矩现任右五军大将,苏威也兼了个十二卫的大将军之职,可根本不懂这些。
他们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反正现在负责扫荡辽东的七个军,本来就是分成三路,再把这三路兵马,各分三路,互相支援也挺好。
至于皇帝说各军行动要先奏报,他们觉得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皇帝御驾就在辽东城下。
“若高句丽人欲降,应当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
皇帝又加了一句。
他认为如果愿降那就受,不要无谓的牺牲伤亡。
一道道旨意就这样传给诸军。
在辽东城下休整了十天。
杨广派人向城中劝降。
渊盖苏文说要考虑考虑,希望杨广给他十天时间。
于是杨广还真的就给了他十天时间,十天后,渊盖苏文回复就还没考虑后,杨广又给了他三天时间。
三天后,渊盖苏文依然不愿意降。
于是杨广这才下令右五、左七、右七三军展开攻城。
三军近八万人猛攻一天,双方都死伤惨重。
渊盖苏文树起白旗,说要投降,然后让隋军停止进攻,说派人来谈投降之事。
于是杨广下令停止进攻。
“陛下,渊盖苏文不过是诈降,今日我军猛攻一日,给予守军极大杀伤,几处都看着要守不住了,现在若暂停进攻,则之前一日猛攻白废了。”右七军大将杨义臣直言进谏。
“陛下,不能让高句丽人有喘息之机,攻城之要,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工部尚书郑果也大声进谏。
可杨广却听不进去。
今天白天攻城,高句丽人伤亡惨重,隋军一样伤亡惨重,一天攻城下来,已经伤亡两三千,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倒下。
如果高句丽人真降了,那得少伤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