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白天攻城,高句丽人伤亡惨重,隋军一样伤亡惨重,一天攻城下来,已经伤亡两三千,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倒下。
  如果高句丽人真降了,那得少伤亡多少人。
  “或许渊盖苏文诈降,但也不能不信,朕给他一个机会。传令,停止攻城,撤退十里休整!”
  杨义臣和郑果等人气的脸都青了,可最后只能无奈遵旨。
  结果渊盖苏文派人来跟皇帝商议投降议了三天,三天后却又翻脸不降了。
  于是恼羞成怒的皇帝下令再次攻城。


第362章 拦路虎
  乌骨江边乌骨城。
  乌骨城下十万兵。
  乌骨江是鸭绿水的一条大支流,可以迟缓凛凛骑兵飞驰。而建立在乌骨江边的乌骨城,看上去酷似一个大大的簸箕,穿过低矮平坦的簸箕底,乌骨城便在山上。
  平坦的路面翘起。
  层层叠叠的石头墙扑面而至,乌骨城既有内城墙又有外城墙,外城和内城之间还有两个瓮城,可各容兵千人。
  宇文述遥望山城,眉头紧皱。
  此城地处辽东东南交通要道,西南交白岩城,东接鸭绿江水路,可直通鸭绿江上游的高句丽腹地纥升骨城、国内城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顺河抵达鸭绿江,然后过江直抵高句丽王都平壤。
  乌骨城因此规模宏大,全城周长十六里,比起曾经的王都国内城都还要大上许多。
  此城扼住了宇文述兵马前进的道路。
  白日狼烟,夜晚烽火。
  高句丽人防范森严,想要悄然路过是不可能了。
  乌城骨有许多瞭望台,有如一双双眼睛一直注视着山城周边。
  “大将,乌骨山城采用的是石筑,底部用大石块彻,石块打出了尖锐角,互相交插咬合砌成壁心,然后与城墙两面的墙壁石相插,墙壁石也是打制整齐大头小尾的楔形石,尾端与墙内填石交插,固结一起,成一整体石墙。
  城墙砌筑时无需泥浆勾缝,全凭石块插合形成拉力,各个部份的石墙又与整个山体咬合成一体。巧用了山脊,悬崖为壁,依托山体,凹处垒墙,沿山环行,坚固异常。”
  “城墙外部还多筑有马面,马面底部外侧有很大侧角,既加强防御能力,同时也使石筑城墙更为坚固。”
  宇文述哼了一声,“你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说这乌骨城坚固无比,易守难攻?”
  “确实如此。”
  那员将领回道,这乌骨城如一个巨大的簸箕形状,其实就是把一座巨大的山谷整个包了进去,城墙就是建在山谷四周的山坡峰顶上,而谷口还建了城门和瓮城,扼守交通要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有其它路绕过去吗?”宇文述问。
  “路肯定有,但得绕很远,我们兵马众多,且携带了大量辎重,有许多车马,若是绕路,只能走大路,这么一来,估计得多绕几倍的路,而且就算绕路,其它路上也一样会有许多山城。”
  宇文述眉头皱的更紧了。
  这样的城池可不好攻。
  巨大无比,可四面险要,就算他有三军人马十万之兵,可也无法展开。尤其是这城墙本就为山石垒就十分坚固,这还修建在山坡上,许多地方直接借了断崖、峭壁,一般攻城器械都难以推进到城墙前。
  “这根本就是一座长城啊。”
  宇文述骂道,这山城跟中原修建在北方的长城,确实很像,修建于崇山峻岭之间,十分险要。只是不同的是,高句丽的山城不是连绵不绝的长段,而是一圈圈的山城。
  但险要却是一样的。
  “乌骨城里有多少守军?”
  宇文述问。
  “据侦察,乌骨城城周十六里,平时常驻万人,如今我大隋征讨,各山城都把人口牲畜撤入城中,所以乌骨城中人口应当很多,兵马或许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可能有两到三万人。”
  十万对两三万,数量上完全有优势。
  可只要考虑到这山城的险固,宇文述却并没有什么乐观的,十万兵攻两三万兵马守的乌骨城,他并没多少自信。
  尤其是现在他们距离辽河已经足足四百里了。
  这一路上,宇文述带着左一军以及左二左三,三军共十万人马,一路南下,逢城则过,高句丽人倒也没有敢拦截的。
  这一路深入了四百里,现在卡在这乌骨城下,却是有些进退两难了。
  乌骨城不比其它山城,这里首先很大很坚固,兵马也很足,再一个这座山城不是建在山坡山顶上,而是包了一个山谷,把他们的通道也给拦住了。
  “辽东城情况如何?攻下来没有?”宇文述又问。
  一名军官回道,“先前右五左七右七三军渡河,遇辽东城守军半渡而击,我军奋勇争渡,麦铁杖大将军战死,钱世雄亚将战死,损兵近两万。虽背水一战,也歼敌两万,杀到辽东城下,可高句丽人婴城固守,还几次诈降,获得喘息之机,虽然此后陛下不再相信辽东城诈降,令制作飞楼、云梯、冲车攻城,并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可高句丽人反抗十分顽强,如今已经二十余日依然不得拔。”
  “伤亡呢?”宇文述又问。
  “据说,辽东城内高句丽守军伤亡近两万,我军则伤亡倍之。”
  这下宇文述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口了,皇帝亲自指挥,八万人围攻辽东城,结果打了二十多天了,却死伤近半,依然没破辽东城。
  沉默了一会。
  宇文述缓缓开口道,“传令三军,乌骨城下十里安营立寨,休整待命。”
  一众将校不解。
  “大将,我们距离鸭绿江西岸不过百里路程了。”
  “我说等。”
  “可是,陛下令我等务必于五月底前于鸭绿江西岸与诸军汇合,一起渡河进攻平壤。”
  “我说了先等等。”
  宇文述依然是冰冷的道。
  “大将在担忧什么?”一人问。
  宇文述冷哼一声,“右五左七右七三军,三军十万人马渡河攻打辽东城,费时近一月,到现在折损了六万人马,却依然没攻下辽东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后方不稳,攻不下辽东城,那么那七个军就无法继续推进到辽东腹地,更无法为他们提供可靠的支援。
  “可是陛下已经急调御营六军过河,现在御营二十万已经在渡河,正往辽东城下集结。辽东城顽抗多日,但也伤亡四万,城中也是山穷水尽了。”
  可宇文述却不相信辽东城中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只看到了辽东城依然未下,辽东城下大隋三个军实际已经折了两个,就算御营六军过河,一时半会也未必能攻下。
  也许能攻下吧,但他宇文述却不想冒险在这个时候强攻乌骨城。
  等辽东城攻破的捷报传来,他才会考虑攻打乌骨城,否则,他不会硬攻强打乌骨城的。


第363章 李三娘
  新城自罗成率部解围离开后,便又撤下了树起的降旗。
  城头依然是高句丽旗帜飘着。
  自打渊建土率部反攻玄菟城兵败之后,新城地区的守卫力量可谓十分虚弱,而罗成路过一次,又让新城损兵折将不少。更别说,罗成心狠手辣,驱赶上万周边百姓来填壕逼迫新城守军射杀他们,更让他们士气大减。
  此时的新城中,守兵已经不多,唯八千卒,另有百姓大约五万人。虽然其中青壮不少,新城也不缺器械,可毕竟大多原本只是普通的农夫牧民工匠们,缺少训练,不懂战阵。
  所幸的是罗成那个活阎罗只是打了一阵,便收下了降书,带着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粮食牲畜和美人,猖狂得意的离开了。
  杨万春从城中青壮中精选了大约一万青壮,发给器械,日夜教练战阵。
  转眼快一个月过去,新城无战事,日子倒还算安稳,总算又给了他们一点喘息之机。
  李渊和宇文士及几次来城下交谈,让杨万春开城。
  可每次杨万春都说出千万般理由来,总之一句话,他承认他是已经降隋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开城,最后说来说去,就是不打开城门,甚至说要等天子来了后,再出城来亲拜大隋天子。
  言外之意,你李渊宇文士及算老几?
  后方皇帝日夜派人催促,尤其是在辽东城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皇帝更加需要新城这边的好消息。
  宇文士及蹲在新城外不远的隋营里,唉声叹气,旁边坐着唐国公李渊,同样是愁眉不展。
  “该死的罗成,他收下降书,拍拍屁股走了,可却留下这烂摊子给我们了。”
  好脾气的李渊现在都有些出离愤怒了,真是罗成吃肉,他们却在后面擦屁股。罗成收下降书,一封捷报奏上,结果这王八蛋升官发财,直升虎贲郎将,还得了许多黄金绢帛奴隶,可这后尾却要他们来。
  李渊已经被罗成坑了两回了。
  上一次,罗成把玄菟诸城的钱粮牲畜都差不多搜刮一空带走了,留给他的是一个个空空如也的库房,结果皇帝和百官却都还记着罗成打下诸城得到的大量钱粮装备呢,搞到最后,他拿不出东西交差,皇帝没责怪罗成,却责怪起他办事不力来。
  裴蕴更是直接参奏他办事不了,弄的他差点下不来台。
  这次来新城受降,本以为能沾罗成点光,可谁料又是个坑,还是个天坑。
  “唐公,陛下又派人来催了,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若是三天内我们不能接管新城,唯我们是问。”
  “唯我们是问?问什么,罗成说新城降了,你看这新城降了吗,降了吗?”
  宇文士及也很无奈,“唐公啊,谁都知道杨万春是诈降了,可现在麻烦的是皇帝好面子,根本不肯承认之前杨万春是诈降,更不可能去责罚罗成,反正就是自打脸面。现在皇帝不问罗成,就问我们,你说我们能怎么办嘛。”
  李渊比宇文士及更清楚皇帝的品性,这是个极好脸面的人。
  让皇帝承认自己错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在结果嘛,自然这板子还是要落到他们屁股上,除非他们能够在三日内把新城拿下。
  “没其它办法了,只能去找李景和罗艺,新城城虽坚,可兵却少,李罗二将手里七万兵马,真要硬打,三天时间未必拿不下来。”
  “可是罗艺是罗成叔父,李景是罗成叔父,这二人未必肯帮咱们啊。”
  “这不是帮我们,这是帮罗成擦屁股,真要新城打不下,我们到时固然逃不掉责罚,可他罗成也别想着就置身事外。”李渊气恼的道。
  ……
  罗艺面对着十分客气的李渊,只是笑呵呵的打着哈哈。
  最后李渊实在没法了,只得道,“罗成因降新城而升虎贲郎将,可如今新城却依然还在高句丽人手里,这事情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好,只怕最后对罗成也不利啊。罗右卫你是罗成之父,他是你的继子,你应当帮他善后的。”
  “新城受降事宜,陛下不是交给唐公了吗?”
  “燕国公说笑了,我不过是来给罗成擦屁股的,可现在这屁股难擦啊,陛下只留给我三天时间,可我手里就那几百人马,能做什么?还得燕国公出马啊!”
  罗艺却摇头,“唐公啊,不是我不帮这个忙,原本攻夺新城也是我左六右六两军的任务,可是之前陛下已经改换军令,令我两军北上攻夺扶余、金山诸城,我们也是有军令在身,耽误不得啊。”
  “不耽误不耽误,新城如今也就五六千人马,还是数败之兵,士气低落,只要燕国公出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