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形势,就是在做一场大冒险。
辽东城到现在都还没攻破,新城、安市、扶余、金山、白岩、卑沙、乌骨、国内、纥升骨、都丸城,这一座座坚城要塞,依然还卡在他们的后方,把后续的十三个军卡在辽河一线不得过来。
而海路的八个军,却要受限于茫茫大海,就算船舶运输,也不可能一次性把三十万人运输到平壤去。
要知道,虽然从东莱到平壤,直线距离极近,可这个时代的航运技术,却使得直航深海是件赌运气的事情,水师的路线并不是直航,而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从庙岛群岛跨越渤海湾,抵达辽东半岛,然后再沿辽东的海岸线经过鸭绿江口,再沿朝鲜半岛的西海岸南下到平壤附近的大同江口逆江而上登陆。
于仲文计划先打到鸭绿江口去夺一座城,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海军的航线,其实是要经过鸭绿江口的。
如果能在那边攻占一座城,确实能等到粮食支援。
哪怕将来进攻平壤不利,后退也有一个据点,到时直接从江口乘船撤回中原,不必再怕被辽东的无数山城阻隔退路。
可惜这么有见地的意见,宇文述却不肯采纳。
“于帅,我愿意率左五军为先锋,为九军打头阵。”
罗成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他不想跟着九军一起行动,因为他们会是个大坑。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跟着宇文述这样的猪头统帅,罗成可不愿意被他坑。
“一起行动岂不更好?你也说了,在平壤附近肯定有一支十到十五万人的大军。”
“可现在这支大军还不知道隐藏在哪,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支大军并不在平壤城内和平壤城下,他们是隐藏在平壤附近,但不知道具体在哪,我想带兵单独行动,好去寻找他们的踪迹。”
于仲文犹豫。
“还请于帅帮我一下,否则以宇文老贼小肚鸡肠的品性,肯定会故意反对。”
“你一军另出,我们八军齐进,倒也合了一正一奇之用兵法则,不过你可要小心,万一被高句丽大军围住,你一支孤军,有可能会被歼灭。”
“放心吧,能吃掉我左五军的高句丽人,还没出生呢。”
从右一军营地返回左五军营地,罗成马上把消息告诉了诸将。
“于帅已经答应了我,在九军军议上帮我们单独出兵。”
“为何要单独行动呢?”新加入的薛万彻不解问。
罗成只是笑笑没有细说,实际上罗成担忧的是宇文述还有抚慰受降使刘士龙那样的人,宇文述毕竟除了是左一军大将,还有个左五军协统的身份在,这到时南下,如果遇到高句丽人的一些诡计,就算罗成提醒,估计宇文述也不会理他。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分开行动,免的受他们影响。
有的时候,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我宣布一下这次行军的路线和计划,我们左五军单独行动,目标一样是平壤,要到平壤城下汇合。不过我们不直接南下,而是先去鸭绿江口,我们先突袭江口的大行城,夺下此城之后,我会留下四千车兵以及六千辎重兵驻守,然后我率余下三万人沿西海岸南下,赶往平壤与诸军汇合。”
“打大行城?”
大行城就在鸭绿江口,其实罗成他们去大行城,路上还要经过泊钓城,泊钓城是在鸭绿江与乌骨江的交汇口。
只是现在罗成没那么多时间去一一攻城,而且泊钓城的城防和守军明显比大行城的要强,所以柿子挑软的捏,罗成先去打大行城。
一来大行城兵弱,二来大行城在鸭绿江口,万一到时还免不了如历史上的兵败,他们也还有机会撤到这里,有个临时休整的地方,这里还能储存点粮食军械。再一个,这里靠海,还有机会从海上得到补给,以及从海上撤退。
所以罗成看来,这个据点很有必要。
六月十五。
宇文述、于仲文率左翼一二三四军右翼一二三四军过鸭绿江南下。
而罗成率左五军却沿鸭绿江西岸往下游前进。
两支人马分道扬鏣,各奔东西。
六月十六日,宇文述等在鸭绿江东,终于遇到了来阻击的高句丽军,约三万高句丽兵出阵拦截。
两军交战,高句丽军大败,宇文述率军追击。
一日之间,七战七捷,高句丽军屡战屡败,最终一路南溃。
宇文述率军乘势追击。
二十日,宇文述率军越过萨水。
就在同一天,罗成四万兵马,经过五日夜的奋力攻城,终于将只有三千守军的大行城攻破。
此战,罗成所部伤亡千余。
战后,罗成留下亚将宋老生率四千车兵,六千辎重兵驻守大行城,并留下许多器械粮草牲畜车马等,全军只携带肉松炒面以及所用武器,然后轻装简行,越过鸭绿江口,一路向平壤奔去。
依然是在同一天。
来护儿与周法尚,率领的水师第一支舰队抵达平壤附近的贝江入海口,满戴着三军十万人的庞大舰队,由几万江淮水手操船入江。
白帆点点。
船头甲板上,荣国公,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顶盔贯甲,手按长剑,“直驱平壤,攻破敌都,生擒高元!”
他身后,来六郎与费青奴两员猛将目中都透露着浓浓战意,恨不得能够直接飞上平壤城头,杀他个痛痛快快。
第373章 攻入平壤
十万大军乘坐千余艘战船,浩浩荡荡跨海而来。
贝水江中,千帆破浪。
两岸到处都是升起的烽火,无数奔逃的高句丽百姓。
“大帅,是否先在江口靠岸,设营筑垒?”副帅周法尚问来护儿。
来护儿此时想的却是直捣高句丽王城,根本没想过要做什么其它打算。“按圣上计划,宇文述的九军应当已经到平壤城下了,我们路上耽误了些时间,已经延期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上岸立什么营垒了,直接到平壤去,与九军汇合。”
宽阔的贝水江面,见不到一艘高句丽人的战船。
平壤城距离贝水入海口约二百里左右,虽然平壤距离海边直线距离很近,但贝江曲折蜿蜒,倒是大大增加了距离。
“据说当年商朝灭亡之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平壤城,也因此被称为箕城。
到西汉时,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取代箕子朝鲜,建立卫满朝鲜。后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占据平壤,在半岛北部设立四郡,使半岛直接纳入中原的管辖之下。
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为汉四郡的中心,乐浪郡治朝鲜县,在贝江南面。”
来护儿指着那块宽广的平原道,“这里可是块好地方啊,山川水美,土地肥沃,比起辽东来气候温暖的多,而且土地肥沃的多。只要海路通畅,其实距离中原倒也并不是很远。等我们拿下半岛,到时便能重新恢复乐浪郡了。”
来护儿原来是南陈人,水性是极好的,他看着这贝江两岸的土地,感觉好像回到了江南一样。
拥兵十万,来护儿便豪气冲天。
船队浩荡前进,一直抵达平壤城处六十里之处的江西湾原。
来护儿第六子来整大步而来,低声禀报,“父帅,费青奴派人回报,就在前方,发现了高句丽人铁索拦江,他们在西岸平原上,聚集了五万人的大军。”
“哈哈哈,想不到高句丽人也还有点种,我还以为,我一直杀到平壤城下,都看不到一个抵抗者呢。来的正好,居然敢出城来浪战,那就杀他们落花流水,到时正好一举乘胜拿下平壤城。”
来护儿心情大好。
五万高句丽人,也敢出城浪战?
他可是带着千余艘船,船上满载三个军十万人马,更别说还有几万人的水手船员。
“大帅,当心高句丽人有诈。”副帅周法尚提醒,在他看来,高句丽人确实没有理由在这里来野战。
“可知高句丽主帅是何人?”
来六郎道,“据说是国王高元之弟高建武,高建武是国王高元的异母弟,据说骁勇好武,有些本事。”
“哼,王室子弟,再有本事,又能强到哪去,高句丽居然不派出名将宿臣统兵,反而派了个王子来,这是自寻死路。传我命令,舰队准备在西岸登陆。”
周法尚亲自阵前督战,结果高句丽人并没有来守滩。
来护儿等率兵轻松登上西岸。
“报!”
“高句丽国王高元亲自阵前,高句丽列阵十里。”
来护儿眯眼打量前方,江西原上,高句丽军密密麻麻,一个又一个的军阵摆在那里。
“看样子,高元是打算拼死一战了,这根本不止五万人。”
“约摸得有八万人。”前锋将领费青奴禀报说。
“就算来十万我都不怕,原以为高元会坚壁清野,这样我等野外所获,只能攻坚。可现在硬是要来浪战送死,我们一日之内便能歼灭他们,杀入平壤城。”
那边,高句丽人乘隋军还未立稳阵脚,便主动的发起进攻。
高元之弟高建武亲率着数千敢死队率先来攻,后面一个又一个的高句丽军阵紧随出击。
来护儿哈哈大笑。
“谁愿为王师前锋,摧锋破阵?”
来六郎和费青奴一起高声请令。
“好,本帅就令你二人为左右先锋,各统兵马迎战。”
面对高句丽的主动出击,来六郎和费青奴两人的反击却很简单,他们直接率领一万轻骑冲杀。
或许是高句丽人根本没有想到,跨海而来的隋军,居然还能有一万轻骑兵。
高建武率领的死士虽悍不畏死,但步卒对轻骑,却毫无胜算。
来六郎今年不到二十,可一身骑射本领却不在其父来护儿之下,是来家诸兄弟中武艺最出色者,他和父亲一样不用马槊,而是使一杆铁枪。
他带着五千轻骑如狂飙突进,边骑边射。等眼看着就要冲进高句丽步兵枪阵时,却又率轻骑两翼分开,继续围绕着高句丽人拉弓放箭。
如此反反复复,就是不冲高句丽的步阵。
高建武的敢死队被削皮一样的越削越薄,而后面跟进的高句丽军阵,也一样只能疲于应付。
一支高句丽骑兵从两翼杀到。
这时来六郎和费青奴率轻骑后退,连往回骑边回头射箭。
高句丽轻骑追到隋军步兵阵前,结果迎接他们的是漫天的箭雨。
这种打法,让高句丽人吃尽了苦头。
本以为能够痛痛快快的杀一场,谁料隋军居然用出了这种无赖打法。
“旗语传令,让来六郎、费青奴再冲!”来护儿下令,“让具装甲骑准备突击。”
鼓声如雷。
戏弄了高句丽人半天的两员年轻骁将,接到命令之后,重整轻骑,再次杀向高句丽人。
他们边冲边射箭。
“把所有骑兵都调上去,灭了他们!”
高句丽中军,国王高元亲自下令。
无数高句丽骑兵杀出本阵,迎向隋骑。
两军越冲越近,箭矢乱飞,不断有人中箭落马。
眼看着高句丽骑兵以多胜少,可这时突然自隋军轻骑后面杀出一支三千人的重装骑兵。
这支骑兵清一色的乌黑铁甲,甚至马都是浑黑一色。
人马俱着铠甲。
三千重骑排着数排,横冲直撞过来。
在三千重骑的突击之下,高句丽人的骑兵顶不住了,而来六郎和费青奴两人乘势从两翼绞杀过来。
“哈哈,胜局已定,让步卒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