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三千重骑的突击之下,高句丽人的骑兵顶不住了,而来六郎和费青奴两人乘势从两翼绞杀过来。
  “哈哈,胜局已定,让步卒全军掩杀,活捉高元,阵斩高建武!”
  来护儿提起铁枪,挥军掩杀。
  三千重骑在前突击,一万轻骑两翼掩杀。
  八万余步卒乘势掩杀。
  高句丽军大败。
  来护儿令舰队就在江西湾等候,然后让周法尚率四万辎重兵,两万战兵留守江西湾,在江西湾平原上树营立垒,扫荡周边。
  然后他亲率四万战兵步骑,追击着败兵直趋平壤城下。
  六十里追杀,斩杀俘虏高句丽军五千余人。
  杀到城下,高句丽人退入城中,坚闭城门不出。
  来护儿率四万战兵来到平壤城下,并没有看到宇文述等九军。
  “九军竟然还未到?”
  “父帅,高句丽新败,龟缩不出,九军未到,现在是否先扫荡平壤外围?”
  “平壤外围的扫荡,已经交给了周副帅了,咱们此来的目的就是平壤城。来人,给我去骂城。”
  一群隋军府兵来到城下破口大骂,还有人直接脱了裤子对着城上拉尿的,这般辱骂半天,终于城上有反应了。
  “出来了,高句丽人终于忍不住,出城来战了。”
  “来的正好,给我杀,来多少杀多少。”
  来整、费青奴再为前锋冲杀,高句丽出城之兵没多久便大败,往城中逃回。
  来六郎乘势率军掩杀,跟在败兵后面杀进了平壤外城。
  来护儿在后面看的大喜,“破城了,全军跟我上!杀进平壤城,活捉高元!”
  几万将士,无不兴奋万分,攻破敌都的泼天大功啊,顿时个个奋勇争先,齐齐杀向平壤城。


第374章 萨水
  萨水。
  后世的清川江口。
  罗成眉头紧皱,虽然他在大行城耽误了点时间,可是他的左五军人皆有马,机动速度比起八军要快的多,可现在他居然追不上八军的速度。
  前锋斥候来报,说宇文述等七战七捷,已经早杀过萨水去了。
  过了萨水,到平壤已经是一马平川,不过两百里路而已。
  “高句丽主帅是谁?”罗成问。
  “据我们前锋斥侯捉到的舌头讯问得知,七战皆败的高句丽主帅是乙支文德,他率两三万人马迎战,结果七战皆北,已经一路败往平壤。”
  罗成一听这个名字,总感觉有些耳熟,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以前他对隋唐的历史虽有些了解,但了解的不多,经常是记的这里忘了那里,对于高句丽就更是知者甚少了。
  “舌头有带回来吗,我要亲自讯问。”
  罗成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个乙支文德的七战皆败肯定有问题。毕竟他记忆里,宇文述的九军根本就没能杀到平壤城下,就遭遇了大败。
  几名高句丽士卒被带到面前,这是前锋斥候好不容易才捉回来的活口。
  早有通译负责翻译,罗成一个个的审一个个的问,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最后,他与自己记忆里的一些地方相印证,然后他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侯莫陈长史、魏司马,毫无疑问,高句丽人在诈败。而据我推测,乙支文德正是那支我们一直想要寻找的高句丽大军主帅。”
  据俘虏交待,乙支文德是高句丽朝廷保王派里最有名的将领,是国王心腹,也是南部褥萨,国王在年初,就已经让乙支文德负责统领鸭绿江一带以及平壤王都的所有力量,让他负责保卫平壤。
  而据他们的交待,现在平壤一带共集结了十五万人马。
  主帅正是乙支文德,不过乙支文德并没有把十五万人马全放在平壤,而是平壤放了八万,萨水一带放了七万。
  “诸位,现在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来护儿率领水师已经到了平壤附近,正沿贝水向平壤进发,其率领的舰队载有府兵十万。而坏消息则是宇文述七战皆捷,实际上是中了乙支文德的诡计,乙支文德早已经打探到了九军缺粮,所以故意连败,引诱宇文述等深入,尤其是让他们不得休息,不断追击,使得诸军疲惫。”
  “消息准确吗?”侯莫陈乂问。
  在战场上,尤其是这千里敌境腹心之中,可以说是两眼一摸黑的状况,对于外面的情报,是很难及时掌握的。
  有的时候,得到的消息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而每一步决定,都需要有充足的情报佐证,若是情报错的,则据此做出来的决策自然也是错的。
  很多时候,兵败就是缘自于情报的不足或错误。
  战争迷雾之下,谁也无法清楚的看清楚局势,进而做出足够准备的对策。有的时候,怕的还不是没情报,而是有无数的情报,真真假假,难以判断。
  聪明老道的主帅,必须有足够的经验来判断出真假情报,并且能够随时的根据形势,审时夺势的调整部署决策。
  “应当八九不离十。”
  罗成也不敢保证他的推断完全正确,虽然他是从结果来推断过程,但也有无数的变化可能。
  只能说,可能性极大。
  如今情况是,在平壤附近,有五支军队。
  隋军有来护儿海路十万大军在平壤之西南,还有宇文述等二十六万余大军在平壤北数十里外的萨水南。
  另外还有罗成的这三万人在平壤北面二百多里的萨水江口。
  而高句丽人有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平壤八万,萨水附近七万。
  从兵力推断上来看,隋军完全占据优势,足足有四十万人马。
  但隋军的弱势在于,水陆两军现在还完全隔断,没能够建立起联系,无法有效协同作战。
  甚至,宇文述他们八军,军中粮草不足,而且一路追击乙支文德,已经成为一支疲兵。
  罗成军虽兵精粮足,机动力量也强,可兵少。
  相反,这里是高句丽人的主场,这里还是他们的都城,高句丽人不论是地利还是人和,都明显占优,特别是他们对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握来看,明显是强过于隋军的。
  “我们现在离宇文述他们有多远?”
  罗成问。
  “大约一百四十里,宇文述他们距离平壤城下,只有六十里了。”
  罗成算了算时间,宇文述他们过鸭绿江到现在,已经行军四百四十里,这才六天时间而已,平均一天七十多里。
  要知道,一天七十里可不少,尤其是现在九军没有后勤补给,全是靠自己携带粮草器械,又是完全在敌境腹心,一天七十里,还六天打了七仗,这就不得了了。
  “那我们距离他们还有一百四十里之远。”
  魏征摇头,“太远了,追都追不上了。”
  “是啊,追不上了。”侯莫陈也叹气,既然乙支文德是在诈败,那么很明显,这都要到平壤城下了,反击也就该是时候了,背依平壤坚城,而且平壤还有八万大军呢。
  再一个,宇文述他们六天跑了四百四十里,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个时候反击,那真是时候。
  “就是不知来护儿现在究竟到哪了,若是他们现在就能够出现在平壤城下,那起码也能牵制住平壤的那八万人,哪怕只牵制住一半也好。”
  罗成也感觉麻烦了。
  想了想,他道,“先派一队轻骑快马加鞭去追上于仲文,告诉他,就说我得到情报,乙支文德是诈败,他手握重兵要反击了。让他们先不要追击,让他们先停止追击,就地休整,说我正赶过去。还有,告诉他们说,来护儿的十万水师,马上就能到平壤,我们先与他们联络上,再一起协同进军,会师平壤城下。”
  然后罗成又道,“再派一队人马赶到平壤南去寻找来护儿的水师,想办法跟他们接上头,说明这边的情况,让他们帮我们分担些压力,牵扯住平壤的兵马。”
  说完,罗成下令全军即刻拔营,“全速前进,赶往平壤!”


第375章 乙支文德
  距离平壤城六十里的原野上。
  宇文述、于仲文等八军将校都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近二十七万大军,连营十余里。
  “报,营外有自称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者来见,说要来请降求和。”
  “哈哈哈,这个乙支文德,打起仗来倒是跑的比兔子还快,我以为他还能跑哪去呢,原来也跑不动了。哈哈,让他来见。”
  宇文述得意洋洋。
  片刻之后。
  一个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进来,一进帐就向诸将躬身行礼,连称拜见天朝上将。
  “你就是乙支文德?”
  于仲文眯眼打量着这个男子,他一身长袍,也无佩带刀剑,看着更像是个儒冠而不是武将。
  那乙支一脸谄媚地笑道,“回上将军话,某正是下国小将乙支文德,我国君臣畏惧天朝上国之威,惧怕不已。我王特命我来请降求和,还望天国上将军能够网开一面,放过我们一马。”
  辛世雄诸将哈哈大笑,十分瞧不起乙支文德的这种模样,觉得真是丑态尽出,毫无气节。
  “既然求降,高元怎么不亲自前来求降?”
  乙支道,“吾王正在平壤城中准备酒肉钱帛,以备天国天兵入城之后接风洗尘之用。”说着,乙支递上一份降表,却是由高元亲自所写。
  打开第一句话就是‘臣辽东粪土之臣高元’,那姿态要多低有多低,可于仲文见了却不为所动,要知道,开皇十八年时,文帝派三十万大军征辽,以回应高句丽袭击辽西营州之举,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三十万大军未到辽东就已经折损的差不多了,可那次高元事后也是马上上了降表,也是自称辽东粪土之臣。
  谁都知道高元的请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于仲文也根本不信。
  “来人,给我拿下此贼,推出去斩首。”于仲文一声大喝。
  乙支文德的脸色剧变,但他很快故做镇定,“上将军,小的诚心诚意代表我家大王来降,何故要杀小的。”
  于仲文嘿嘿冷笑。
  “本帅临出征前,面辞陛下。陛下曾授我密诏,如见高元、文德者即擒而斩之。来人,给我拿下,砍了。”
  “冤枉啊,我等真是诚心来降啊。”
  那边尚书右丞、九军慰扶使刘士龙高声喝道,“住手!”
  “刘右丞,你是何意?”
  刘士龙一甩衣袖,“本官乃是陛下亲授九军慰抚使,负责抚慰纳降等一切事宜。既然文德代表高元来降,那我等自然当纳降许之,岂有反杀之道理?”
  于仲文不客气的道,“本帅奉有皇帝密诏。”
  “诏书呢,可否一观?”
  “既然是密诏,当然只是口头诏令,岂有落于纸上的道理。”
  “没有明文诏令,我如何信你,安知你不是为了贪功而杀降?”刘士龙寸步不让。
  于仲文和刘士龙两个顶牛起来,各不相让。
  一个是右一军大将兼右翼四军统帅,另一个是九军慰抚使,一时间倒是僵持住了。
  这时刘士龙转头望向宇文述,“宇文元帅,还请你来主持。”
  宇文述瞧瞧刘士龙,又瞧瞧于仲文,呵呵一笑。
  “于帅,既然刘右丞是慰抚使,这纳降安抚之事,还是交由他来负责吧。我等身为统兵之将,只要领兵打仗就好了,这高句丽国王既然愿降,那是好事啊。”
  于仲文心里鄙视宇文述,知道这老贼不过是处处想压他一头而已。
  “宇文兄,我是奉皇帝密诏。”
  “可你拿不出诏书来,这事无法求证啊。”
  有了宇文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