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郎,万一爹不在了,你们兄弟几个可得好好互相照顾,多听你哥的话,照顾好你姐妹他们。”
  “爹,你说这些话做什么呢。”李世民惊问。
  “世民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若不死,那就要招来灭族之祸。”
  “爹,事情怎么就到这一步了,我们家八柱国家之后,我们家还是皇亲国戚,还有那么多勋戚名门的姻亲啊?”
  李渊苦笑。
  “二郎啊,你难道还看不明白吗,正因为我们家是八柱国家之后,所以才一直被朝廷打压,从先帝到当今,我们唐国公府顶着个虚衔,可有什么出头机会。为父多次出任地方刺史、太守之职,在多地任职,在哪一处任职不是政绩突出,深得地方百姓好评,可是有用吗?依然不得升迁。”
  “而一旦出了点小差错,皇帝立马就降罪贬职。”
  “爹,不就是因为没能劝降新城吗,爹,咱们劝降不了,咱们就去硬打下来。我早研究过那个新城,不过是一座兵马不过数千的城池而已,真要攻打,并不难。”
  “可爹现在只是一个殿内少监,拿什么去打新城。况且,那个新城也并不是如你所说的那么好打,要不然,大将军郭衍也不会打了这么久都没打下来了。”
  “爹,新城怎么会难打,郭衍打不下,那是他无能。你看罗成当初不过区区万把人马,却硬是把整个新城的高句丽军打的七零八落,新城城主渊建土更成了他的俘虏,杨万春继任城主,也被他砍断一臂。”
  “罗成敲诈勒索新城,杨万春都不敢拒绝,他早就虚弱无比。”李世民大声道,“父亲,若我们有两万人马,保证就能打下新城。”
  李渊沉思,如果他们真能打下新城,或许可以改变下眼前的处境。
  “也许我们应当找罗艺。”
  “爹,你难道真要把三姐四妹嫁给罗家那两兄弟?”李世民不满的道。
  “二郎,我知道你不满意这桩婚事,可这件事情爹已经决定了。”
  这边话音刚落。
  那边一个姑娘冲了出来。
  “爹,我不嫁,我才不嫁给那个什么罗成,一个乡下田舍儿打铁匠,岂配。爹,我不嫁,我不嫁!”
  李渊抬头,看到冲过来的却是四女儿。
  “胡闹,儿女婚事,岂由自己做主的。”
  “我不管,我就不嫁。我要嫁,也要嫁长孙二郎,就算嫁段大郎也行,就是不嫁那罗老三。”
  李四娘长的很漂亮,只是这说出来的话,却让李渊有些头疼。
  “你不嫁罗五郎,那你跟你三姐一起,去给罗三做妾。”李渊没好气的道。
  “我更不答应!”李四娘连罗三的妻都不肯做,哪会愿意给罗三做妾呢。
  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爹,女儿愿嫁,爹爹希望罗李两家联姻,女儿明白爹爹的一片苦心,可既然四妹妹不愿意嫁罗家,那么爹爹不如再跟罗家商量一下,就说女儿愿嫁,希望他们能同意只嫁一人,结一桩亲。”
  “三娘啊,那罗艺哪会肯。”
  “爹,那罗艺之前不是还说过要让女儿给罗成做妾吗,告诉他,女儿愿意给罗成做妾,只要他们不再要求四妹妹嫁入罗家就成。”
  李渊惊讶,“你说的什么胡话,你可是我唐国公府嫡女,岂能给罗成做妾。”
  “爹,女儿在唐国公府生长了十六年,也承荫了十六年,如今爹爹有难,国公府有难,女儿不能光顾着自己,只要女儿给罗成做妾,真能帮到爹爹渡过这一难关,女儿不觉得委屈。况且,那罗成也是年少英雄,不知道令多少西京东都的贵族名媛们爱慕称赞呢,女儿也仰慕这样的英雄。”
  李世民气的脸都红了,“三姐,你何必委屈自己,再说了,咱们家也没到这地步。”
  “爹,世民,你们不要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我给罗成做妾,四妹妹依然可以嫁给她喜欢的长孙二郎或段大郎,爹爹也有向皇帝请旨攻打新城,到时请罗艺为副将,有他相助,定能攻下新城,化解此次的危机。”
  李渊一声叹息。


第390章 绝户计
  八月的朝鲜半岛,贝江岸边。
  平壤城一片繁忙热闹,巨大的高句丽都城,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火热的工地。一面面高耸的城墙上,一条条深深的护城河前,到处都是人,无数的高句丽人就如同是蚂蚁一样。
  “平壤号称小长安,自迁都于此,历经几百年的建设,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方有了如今这座十余万人的大城。可是现在,十几万人拆毁破坏,却是哪么的迅速。”魏征拎着一个酒壶,站在那平壤南城门上,看着一段段城墙正在不断的变矮。
  “建城难,但毁城易,从来都是如此,破坏永远比建要简单粗暴。”罗成看着眼前的这大场面,也是感叹万千。
  一座数百年的名城,就在他的命令下,正一点点的毁灭。
  平壤城中俘虏的高句丽军民,还有分兵去平壤外围扫荡捉来的高句丽人,足有近二十万人口,不论老幼男女,此时都在他罗成的一声令下参与拆城毁城之中。
  所有高句丽人都得参与破坏毁城,他们被分派任务,干够了量才能去领到口粮,否则便只能饿肚子,还要挨鞭子抽打。
  对那些故意抵制者,左五军也毫不吝惜拿几个人头来杀鸡儆猴。
  平壤城与辽东城相似,这是一座平地城,而不是山城。
  平地城更适合做都城,因为地方平坦广阔,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也更易居住生活。但平地城也有一些坏处,就是防御上肯定不如山城那么好。
  平地城建造的时候要容易些,但折起来也更容易。
  平壤城只有几座城门和瓮城是由打磨的石块包墙,其它段的城墙则基本上是夯土建造而城。而紧挨着城墙的,便是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不过现在,无数的高句丽俘虏把城墙上的石块和土坯撬开,推下城墙,然后拿滚木推车,运到护城河边,推下护城河填充这些河流。
  一段又一段的城墙,就这样迅速的毁掉。
  而城里的房屋,也正被折除。
  能罗成的话,能拆就拆能填就填,能烧就烧,要让平壤城变成一座死城。
  甚至要把平壤城从原来的地平线上抹去。
  平壤和附近抢来的所有牲口都被赶过来了,牛马驴骡骆驼等能用来拉运石头物资的暂且先留着,其余的所有牲畜全都宰杀,加工赶制成肉松。
  从平壤城抄出来的无数珍宝钱帛,也一车车一驮驮的正运往海边,沿着贝江口而下。
  “速度还是太慢了一点。”罗成摇头。
  “已经不慢了,你看这才拆了三天,平壤城的各座城门都拆光了。”
  “还不够快,高句丽人随时都可能杀回来,我们绝不能把平壤城再交还给他们。加快点速度!”
  “再快的话,只怕每天要死很多人。”
  “死人不用担心。”老四一脸冷酷的在旁边道,“我会下令催促,加大任务。”
  魏征提议,“为防万一,我觉得在先折毁外城内城宫城各道瓮城和城门后,对各城的城墙,先实行隔一段先折一个豁口的方法进行,不能一次性整个平壤城墙一起拆,也不能整个护城河一起填,那样太慢了。我们用这种新方法毁城,就算真的高句丽人提前赶来,我们随时可以撤,这平壤城拆不完,可也一样拆成四面漏风的破城,高句丽人没有个一两年也别想修补好平壤。”
  罗成却突然转移话题。
  “来护儿也号称是名将,他虽然中高句丽诱敌之计,以致损失三万主力战兵,但也没理由一下子就撤的不见人影。”
  “也许来护儿本来并没有撤远,只是撤到了贝江口附近,可是后来或许是听到了宇文述他们大败的消息,于是便只得真撤了。”魏征不无担忧的提醒罗成,“来护儿若是真的撤回了,那我们往南退,可就有些麻烦了。”
  “大不了我们撤入百济,或者撤入新罗。”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哈哈,将军倒是好洒脱。”
  八月十五。
  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左五军的将士们已经离家将近两年,遇到中秋节这样的日子,大家都免不得思念起家乡和亲人来。
  平壤城,左五军的士气今天明显不太高。
  不少思念亲人充满乡愁的府兵们,对那些高句丽人也格外的不顺眼起来,才一大早上,就已经有上百人因为干活不认真,而被鞭打致死。
  罗成再次巡视平壤城的折毁工程。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有一万七千余左五军将士们,还有近二十万的高句丽俘虏,一起拼命拆了这么多天,曾经辽东最庞大最热闹的平壤城,已经千疮百孔,再看不出昔日的模样。
  之前那一座座城门,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大豁口子。
  瓮城、城门、羊马墙,还有那一座座的敌楼、角楼、箭台都早不见了影子,就是那高高的城墙,也每隔个百来步,就拆出了一个大口子,而那又深又宽的护城池,更是隔一段就被填出了一条大路。
  至于城中的房屋、商铺、衙门、宫殿,更是全部都被焚烧推倒。
  城中的水井也大都被填平了。
  又一支运输队即将起程。
  多达几千辆的马车牛车,还有无数的手推车,组成一条长龙,满载着从平壤城里清出来的各种钱粮物资。
  “这是最后一批物资了,虽然还有不少,但之前大将你说差不多的东西就不带了,所以我已经让人就地销毁了。”
  “烧的大家可心疼了,那么好的布匹、粮食呢,就那么全烧了,还有那么多的家具啊农具、器物啊,实在可惜。”
  “可惜也没有办法,我们也带不走那么多东西。与其留给高句丽人,我还不如统统烧掉。留给高句丽人,那就是资敌,我们现在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削弱我们的敌人,这就是战争。”
  魏征点点头。
  “物资都运走了,平壤也拆的差不多了,高句丽军还没到,我们还继续拆吗?”
  罗成看着那座破城,“把十万高句丽青壮少年都带走,剩下十万老弱妇孺留下一支兵马在这里,继续督促他们毁城,每天限量供给他们粮食。一旦发现高句丽人的前锋出现在北边二百里,那么留在这里的兵马立即烧毁这里所有的粮草物资,然后扔下他们撤离。”
  魏征长叹一声。
  “也不知道当高句丽军赶到这里,看到消失掉的平壤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更不知道他们面对着无家无粮无衣的十万高句丽老弱妇孺之后,又会如何对待他们。”
  “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
  八月中旬的一天。
  天蒙蒙亮,平壤城北六十里外,前往平壤城的必经之路上,一支高句丽前锋骑兵正疾驰南下。
  一个时辰之后。
  这支轻骑终于来到了平壤城。
  只是,在初升的朝阳之下,这些轻骑全都怔怔的站在那里。
  本来,以往只要转过这道山岗,穿过这片树林,那么在路口就能一眼看到前面贝江岸边的那座雄伟平壤城的。
  甚至能越过外城的城墙,看到城中心那片高岗上的王宫长安宫城。
  可是现在,他们使劲的擦眼睛,却依然没有看到那座雄城。似乎是一夜之间,平壤城消失不见了,长安宫王城也不见了。
  “平壤城呢?”一名轻骑忍不住发声。
  “不知道,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