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等来护儿率领着舰队杀入鸭绿江,来到了大行城附近,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高句丽大军围城,只有一支不多的兵马在远处监视着大行城,一看到水师舰队到来,立即就撤走了。
  水师靠岸。
  大行城城门打开。
  于仲文、薛世雄、宋老生等出城迎接,来护儿、周法尚也率水师将领前来相会。
  两相会面,都不由的有一种恍如来世的感觉。
  “你们怎么跑这来了?”
  于仲文和来护儿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出同样的话来。
  “说来话长。”来护儿长叹一声。
  “是啊。”于仲文也叹气。
  阎毗有些着急的问,“来帅没遇到罗成吗?”虽然心里恨罗成牙痒痒的,可毕竟女儿怀了罗成的儿子。
  “之前我平壤兵败,退回贝江口,派斥候到平壤附近打探九军消息,结果却听到九军大败的消息,为免高句丽军来攻水师,于是我只得率军撤回贝江口海上的一座大岛,在那等候水师后续兵马。”
  “不久前,听说大行城这边还有我大隋几万人马,于是我便带着三万主力赶来了,不想,襄阳侯居然杀去了平壤。”
  又是一次错过。
  “你们没有襄阳侯的消息吗?”来护儿问。
  于仲文摇头,“之前高建武带着几万兵马日夜围攻大行城,我们被困城中根本通不到外面。就在昨日,高建武才带兵离开,我们还奇怪呢,结果你说来了。难道说高建武是知道你来了,才解围而去的?”
  “不可能吧?”来护儿摇头,“或许他们是去平壤了?”
  “可更早之前,乙支文德已经带着几万兵马从大行城下离去,估计就是赶去平壤了。”
  这下几员大将也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外面到底是如何局势了,更不知道那位襄阳侯罗成现在究竟在哪里,是打下了平壤城,还是被围在了平壤城下,又或是其它?


第402章 背水一战
  贝江口。
  曾经来护儿兵败后落脚的营地,现在成了左五军的大营。
  十万高句丽青壮少年民夫,运来了无数的钱粮布帛军械,也在短短的时间里,夯土为墙,挖沟为河,在江口建起了一座周围六里之城。
  城墙上敌楼林立,城内箭楼座座。
  一面是江一面是海,前面是宽阔的平原。
  左五军虽然有城有粮有军械还有钱,可依然处境危险,毕竟放眼四面,都找不到一个友军了。
  “这他娘的来护儿,究竟死哪去了?”
  老四愤愤地骂道。
  站在城楼上的罗成也很想骂人,但作为一军主帅,他知道自己若沉不住气骂人,只会让其它将士们更加焦虑。他只能装着一副超然的样子,似乎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五哥,乙支小崽子终于忍不住了,他带兵压过来了。五万人马,距我们只有十里了。已经摆开了阵势,似乎想跟咱们打一场。”
  罗成知道对面来的是乙支文德的儿子乙支家康,据说乙支文德的这个嫡长子打仗很有几分本事,十分骁勇,有几分其父的风采。不过毕竟才三十出头,罗成是不会相信他厉害到哪去的。
  “也不知道乙支文德跑哪去了,若是他亲来,我们到可以找他报一报八军溃败之仇了。”
  背水一战,隋军已经没有后退之路,面对压过来的高句丽军,大家反而都表现的比较淡定。一来是高句丽军只有五万,二来嘛,反正退无可退,跟他们打就是了。况且,左五军这些天督促高句丽青壮赶筑出来的这座营城,虽不说坚不可摧,但有城可依,总也不错的。
  “若是文德亲来,肯定不会跟我们在这里打仗,他最多会选择围而不是攻。”
  “为何?”白马义从的王铁汉问。
  “因为我们虽然背水靠海,看似无处可退,但实际上,贝江和大海反而成了我们两面屏障,高句丽人不可能从我们的背后和靠海这一侧进攻我们,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腹背之敌。”
  “再者我们可是守城做战,又粮足械利,怕他们攻城么?”
  王铁汉嘿嘿笑了笑,“可既然我们粮足械充,可为何还说围而不攻才是上策?”
  “再粮足械充,我们也是孤军,还是孤处于几千里外的海外半岛上,只要拖一拖,马上就入冬,到时别说陆路来不了援军,就是海路也一样来不了援军,等到这冬春无援之时,他们再从容来打,岂不是时机更好?”
  “确实啊。”
  那位小乙支将军无疑并不会考虑这么长远,或者说他也能想到,但就是不愿意等罢了。面对着夷平平壤,生擒国王的这一万多隋军,他恨不得立马歼灭他们。
  五万对一万余,小乙支似乎觉得自己胜数很大。
  站在城楼上,十里的距离其实并不算远,一马平川的江口平原上,密密麻麻的黑点聚集而来。
  “准备做战吧。”
  罗成下令。
  嗣业过来,“你考虑后接下来怎么办吗?”
  “我已经让人在寻找水师,沿着海岸寻找,我不相信来护儿十余万人的水师就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只要能找到他们,我们就可以坐船回中原了。”
  “回中原吗?不能汇合水师反攻吗?我们已经夷平了平壤,有水师配合的话,要在这里立足也不难吧?”
  “没有意义。”罗成摇头。
  当初罗成下决心夷平平壤然后撤离,而不是坚守平壤,最大的原因就是当八军溃败之后,从陆路方向已经不可能再有援军过来。
  而单纯依靠水师,也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马上就要入冬了,水师虽从海上来,可黄海渤海海岸线冬季却是会结冰的,依靠沿海岸线航行的水师,来平壤一趟本就不易,既得依靠季风航行,又得避开冬季封冻期。
  等冬季一到,陆路不通,却还留在朝鲜半岛上,哪怕守着再坚固的城池,最后也得面临着高句丽人疯狂的反扑,而他们却根本不可能有援军。
  这种局面,谁也不愿意面对。
  所以当八军溃败之后,罗成虽杀向平壤,其实不过是寻找一个最佳的撤退方案而已。他从没想过,要单独凭一已之力,来挽救这次征辽的败局已定。
  攻不攻下平壤,其实都于大局于益了。
  哪怕破了平壤,擒了高元,不过是让这次东征失败的稍好看一点点,给杨广挣回点面子罢了。
  如果现在不是隋朝,而是宋明,那么或许就又不一样了。毕竟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到了那个时候,都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从东莱到平壤,直航其实不过两三天时间而已,甚至不需要依靠季风也一样能够深海航行,赶在冬季封冻前,依然能够源源不断的运来大量的兵马补充增援,这才有可能真正的挺过漫长的冬春。
  可现在不行。
  段文振原来给皇帝制订的计划,关键之处就在于水陆并进,海路的水师与九军汇合于平壤之下,破平壤而据之,然后扫荡周边,依托平壤坚城,再就地夺粮供军,那么数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在冬季之前,把鸭绿江以南扫平,就算剩下几座坚城据点,也不用担心了。
  而破了平壤,则辽东高句丽千里防守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到时两面夹击,一战可定。
  只是设想的比较好,操作起来太困难了。
  一处错,就处处错,最后连锁反应,崩局。
  “水师到底在哪呢。”嗣业也忍不住叹气了。按兄弟罗成的计划,他们是不可能继续呆在这里的,可找不到水师,他们就没法回家。
  “只能继续寻找了,实在不行,我们就只能一路向南,到百济或新罗去避一避了。不过非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我是不想往南的。”
  老四凑过来,“谁愿意再往南跑,咱们从平壤城带出来这么多的钱帛物资,总不能就扔在这里吧?老子们抢这些来,可是辛辛苦苦的。”
  “高句丽人开始进攻了!”
  远处有人高呼。
  平原上一声声的号角吹响,伴随着战鼓声响起,果然,高句丽人忍不住发起攻城了。
  无数的高句丽人,如蚂蚁一般的围了过来。
  罗成却只是冷眼瞧着,一点也没有惊慌。
  虽然心里已经有些厌倦这样没意义的战斗,但既然他们围攻来了,那就打吧。


第403章 土城、水兵
  贝江口平原上,五万高句丽军对左五军发起围城之战,各军轮番出击,甚至动用了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
  要说土城里的左五军守的不辛苦那是假的,但正因背水一战无路可退,所以左五军的府兵们只是水来土淹兵来将挡。
  每时每刻都有人伤亡。
  大家舍生忘死的拼杀着,不拼,就会死,拼一拼,或许还有线生机。
  在激战之中,乙支家康派人射进土城数十封信。
  罗成拿到信,看过后却只是皱眉。
  “劝降?”魏征问。
  “不是,小乙支信中说,高句丽已经由南部大人、元帅乙支文德和东部大人、莫离支渊太祚为首的百官和贵族集团拥立了王弟高建武在国内城继位大王之位,还说什么新王有令,要全歼我们左五军,以报我们破其平壤,杀其国王之血海深仇。”
  “高句丽人难道不知道高元还没死?”王子明问。
  魏征呵呵一笑,“他们肯定知道高元没死,只是故意当他已经死了。既然高元被我们擒住,为免的接下来尴尬,所以他们就假称高元被我们杀了,然后他们拥立高建武为王,这么一来,咱们就没法要挟他们了,而他们甚至还可以借国王被杀这由,激起高句丽人的愤怒和战意。”
  “挺高明的,估计又是乙支文德的主意了。”
  “渊太祚为何要拥立高建武,之前高元可是已经把平壤城中渊氏一党及其家眷都血洗了。”
  “既然乙支拥高建武在国内城继位,而不是平壤废墟之上,那么最大的可能还是乙支他们玩了点手段,把渊太祚控制了,他不得不拥立。”
  老四不满的道,“那咱们手里的高元还有屁用,不如杀了,省的浪费粮食。”
  罗成摇头,高元毕竟是一国之王,再怎么样,带回去,那也是极有价值的俘虏,能在皇帝那里刷许多功勋赏赐呢。
  “既然小乙支跟我们这样玩,那咱们就把高元押到城头上去劝降城下的高句丽军,让他爽一爽。”魏征出了个极坏的主意。
  你乙支不是说高元死了吗,还拥立了高建武做新王,那我现在就把高元拎出来亮亮相,看你怎么跟这几万兵马解释。
  “不错,让他去劝降,不过注意保护好他,别让他死了。”罗成笑着道。
  高句丽人攻势很猛。
  可隋军的反击也十分猛。
  土城虽不大,但罗成的这土城外还有几座卫堡,面向平壤方向的两个城角不远就各有两座小堡城,里面驻有千八百人的,这使得罗成的土城拥有立体防御能力。
  再一个,罗成破平壤后,从平壤可是运来了大量的器械,如投石车等既可攻城,同样可以守城。
  左五军现在虽只剩下一万六千人左右,可土城里还有大量的俘虏呢,这些俘虏在隋军的督促下正操纵着这些投石车、床弩对着城外高句丽军猛射呢。
  厮杀中。
  北门城楼上,老四押着高元和他的数位大臣上来。
  然后,城上数十上百位隋军一起齐声高呼高元的名字。
  高元被要求穿上了大王的袍服,虽然两腿战战,却不得不走到城碟前喊话,他每喊一句,上百隋军就齐齐复诵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