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上,罗成起来,发现天冷了很多。
  “天凉了。”
  “是啊,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望着蓝蓝的海面,看着远处洁白的云朵,罗成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皇帝也许已经下令班师了吧?”
  “应当是,都这个时节了,连番兵败失利,再拖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哎!”
  罗成和魏征都是齐齐一声长叹。


第407章 班师回朝
  九月中。
  来护儿等不及等二批水师渡海而来,在与于仲文等商议过后,来护儿以水师战船把大行城中的五万余隋军分批撤退到了江口海上的岛中。
  大行城弃守。
  主动弃守大行城之后,来护儿便又带着三万余兵马重返平壤。
  这三万人马不再是他带来的那支水师战兵,而是由于仲文、薛世雄、宋老生、侯莫陈乂、来护儿、周法尚六名大将,各选部下精兵五千组成。
  船队浩荡。
  刚要启程,一条快艇到来。
  却是自辽西临海顿出发而来的天使,这名使者带来了皇帝的最新诏令。
  皇帝已经在九月初十下诏班师。
  “宇文老匹夫居然逃回去了?”
  “除了宇文将军,崔弘升、赵才、张瑾、荆元恒四位大将也都回去了,九军撤回辽东的约有四万败兵。”
  听说回去了四万,大家心里总算好过了一点点,加上大行城撤出来的五万,还有罗成那里的两万,那么九军也还算保留了十万人马。
  “陛下已经下旨免去了宇文述等五位大将的官职爵位,将他们全都下狱待罪了。还有,辛世雄将军战死了。”
  大家沉默着。
  “皇帝派我前来传诏,让大行城诸位将军撤军班师回朝。”
  来护儿的水师也接到了班师的诏令。
  “臣奉诏。”
  于仲文接下诏令,转身对天使道,“我等已经接到陛下诏令,但在此之前,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去做,做完了才能走。左五军的大将罗成,还率领了两万兄弟在平壤附近,我们必须得去接他回来。”
  “罗大将还活着?”
  “肯定还活着。”
  天使高兴的道,“那我要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奏报陛下。”
  “可惜之前陛下已经传旨东莱,把已经起航的水师第二支兵马召回了,要不然,倒更稳妥些。”天使道。
  “就算没有援兵,老夫也得去接罗成,这是老夫和几万在大行城劫后余生将士们欠罗成的。”于仲文毅然道。
  舰队继续南下。
  等到九月下旬初,他们终于来到了贝江口。
  这时才遇上了一直在江口附近等候的水师辅兵游艇。
  当来护儿得知他走之后的剧变后,惊的说不出话来。
  “快开船,回去见罗大将。”
  岛上。
  随着来护儿等带着三万战兵到来,岛上一片欢声笑语。
  随行而来的天使亲自向罗成与左五军将士们宣读了班师诏令。
  罗成心情沉重的接过了诏书,总算是结束了。
  “想不到罗大军居然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天啊,真是想像不到,八军溃败之时,你们却能回马一枪,杀到平壤,仅凭半军两万人马,就硬攻下平壤,还生擒了高元,太了不得了。”
  “何止,罗大将还在贝江口又灭了高句丽乙支家康五万人马呢。”
  “是啊,简直难以相信,我现在就给陛下写捷报。”
  于仲文拍着罗成的手臂,感叹的道,“我们八军近三十万人,还不如你左五军一军之功,若是我们能稳住,待你攻破平壤,我们回师平壤,则东征赢了。”
  来护儿更是羞愧的道,“此次东征失败,最大罪人是我来护儿,若我不贪功冒进,也不会让九军缺粮无援。”
  “罪过罪过。”
  罗成摇了摇头,“战争便是如此,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保证一切如预料计划。事已至此,也不去说那些回头话了。既然陛下班师诏令已下,那我们还是准备撤退吧。”
  来护儿看着岛上无数的人马钱粮物资,苦笑,“之前我把舰队派回东莱运兵,结果兵马刚过庙岛群岛,陛下的班师诏令就到,他们已经返回了。我这里就几百条船,只能运三万人。现在我们还得分批返回,等运回第一批人马,然后才能来接第二趟。”
  “无妨,由来帅安排就好。”
  “放心,我这就去信东莱水师大营,让那边把所有的船只都派来接人。”
  为了表示对左五军弟兄们的敬意,来护儿特别表示,先送左五军的兄弟们回中原。
  罗成推让了几次,结果于仲文等也说让罗成他们这些大功臣先回,于是最后便这样决定了。
  在白翎岛上与于仲文、来护儿等相处了几天,也谈了不少关于东征战事的事,他们还做了战争复盘,最后得出结果,段文振的东征战略,确实也有机会成功,但是到成功率极低。关键还是太冒险,动用了太多兵马和民夫,而且环环相扣,执行太难,稍有一步不对,就全盘皆输,就如现在一样。
  而且由于这次东征动用的兵马民夫太多,还导致了如今中原许多地方的不稳,当然,中原现在的动乱,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今年刚好黄河大决堤,水淹了四十余郡,导致了今年的大饥荒,于是大量民变开始。
  可说到底,要不是这两年朝廷和地方全力备战东征,征召了太多百姓做役,也不会导致黄河失修,出现今年的大决堤。
  而又因为今年东征,大量的百姓青壮去了辽东运送钱粮,于是当灾难发生时,救灾不及。而府兵大量被征召,使得地方守备空虚,又导致灾难发生之后,贼匪蜂起,变民不断。
  一切根源,还是源于这场太过庞大与冒险的东征。
  早晨天气晴好,海上微风徐徐,这是一个出航的好日子。
  罗成带着左五军剩下的一万二千余弟兄,满载着他们劫来的钱帛金银登船,因为抢掠的东西太多,只能先带走最贵重的,还有大量的钱帛物资牲畜俘虏等都还装不下,只能先放在岛上,等后续船队到了再运回去。
  “扬帆!”
  “启舤!”
  罗成站在甲板上,看着白翎岛越变越小,最终成为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茫茫海上。
  船队沿海海岸线而行,罗成能看到不远的高句丽海岸。
  “不甘心啊。”
  来护儿拍着拉杆道,那边于仲文、薛世雄、周法尚、宋老生、侯莫陈乂一干大将,看着那绵绵海岸线,看着那岸上的青山绿水平原山陵,无不都是怀带着不甘心和心痛。
  “早晚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罗成只是平淡的说了一句。


第408章 罗成自刎
  辽河西岸,襄平。
  皇帝的六合轮宫已经移到了此处,站在巨大的轮宫城楼,杨广眼里充满落寞。他不想撤,可不得不撤,他更不想败,但却大败特败。
  开皇十八年,三十万大军东征高句丽,还未过辽河,已经因大水、疫病、断粮而不是不撤退,最后三十万人十停折了九停。
  如今事隔十二年,他挥百万之师来征,却不料还是落的个更大的败局。
  回想这次东征,战前,他就经过数年筹备,开通了到涿郡的运河,在东莱打造了水师基地,在涿郡制造储存了无数的军械。
  令关东富户养马,征召无数的江淮水手,打造了无数战船。
  最后还是败了。
  东征之初,罗艺罗成父子连战连捷,让杨广都以为入秋之前,就能一举灭亡高句丽,可谁又知道,甜蜜之后是无尽的苦涩呢。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雨绵绵,阴冷湿寒。
  襄平聚集着大量的兵马和民夫,足有数十万人。但相较起当初过河的那支庞大军团,此时退回来的依然太少了。
  这次东征失败的损失,比起开皇十八年东征的那次损失还大。
  “南下九军三十万,回来只有四万余人,另外在大行城约有五万,三十万大军折损了二十多万。”
  兵部尚书裴世矩低头向皇帝小声的禀报。
  “另外水师八军三十万,只渡海了三个军,在平壤城下折损三万战兵。”
  “辽东七军二十万,在辽东折损兵马十万。”
  “御营六军二十万,也先后损兵共计七万。”
  简单的一加,这次实际出动了八十万大军,但前后折损了四十万,最让裴世矩心惊的还是这折损的基本上都是战兵部队。南下九军固然战辅兵都折了,可辽东七军和御营六军还有水师都是折的战兵部队。
  这意味着,实际上现在襄阳虽然依然还有近三十万人,可实际上真正的战兵不过十余万而已了。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不得不撤退班师的缘由,不是皇帝不想硬撑,是实在撑不下去了,秋季雨季以到,再不撤,高句丽人就将发起全面大反攻,到时说不定大隋辽河剩下的这几十万人都可能被人家击败歼灭。
  “陛下,辽河以东各军都陆续撤回,现在只还有新城一线的兵马还未撤走,是否撤回?”
  打了这么久,渡河的隋军,也就在新城方向算是有所建树,攻破城寨十余座,尤其是攻下了新城、玄菟、盖牟、南苏、苍岩等诸城,算是把小辽河这一线打通了。
  其它方向只是打下小城小堡几座,孤军难守,所以杨广直接就把兵撤过了辽河,但是新城这边,杨广实在是舍不得撤。
  “如果驻守,有几分把握能守下来?”
  裴世矩想了想,“那要看陛下用何人来守,若是让玄菟郡太守李渊来守,只怕守不住。”
  现在新城这一片攻破的城池,都划入了玄菟郡内,郡治也迁到了新城之中,李渊是太守。
  杨广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虽然新城是李渊攻下来的,但他认为这更多的是罗艺之功。“朕不想弃守新城,此次东征,耗费无数钱粮,折损数十万兵马,也就攻下了新城诸城,若是放弃,就太可惜了。朕想固守,待来年再次东征之时,也好作为桥头堡,进攻的大本营。”
  裴世矩心惊,来年再次东征?皇帝难道还想再征高句丽?可是此次兵败,大隋也是已经元气大伤,更何况,中原因黄河水患,导致饥荒四起,反贼遍地啊。
  哪里还有余力来征高句丽?
  那边皇帝却还在自言自语。
  “李渊守玄菟不行朕以为可以将玄菟郡与辽东郡合二为一,设辽东郡,由原燕郡太守罗艺迁辽东太守兼知辽东诸军事,镇守辽东,其所部右六军留守。”
  “原燕郡、辽西郡合并为辽西郡,以李景为辽西郡太守兼知辽西诸军事,其所部左六军留守。”
  “李渊改任柳城郡太守,拔兵一万给他。”
  “给左六右六两军各补充兵马、器械、粮草,两军各补足三万五千兵,战马一万二千匹。”
  皇帝到此时还不死心,依然想着来年反攻辽东,所以新城他不会放弃,特派了能打的罗艺来镇守新城诸城,又派了李景来镇守辽河以西,让这位大将负起防御高句丽西侵的任务。
  至于李渊嘛,皇帝既不太相信他的军事才能,可又不愿意把他带回朝中,于是便把他调到靠近关内的原营州的柳城郡做太守。
  做完这些安排后,皇帝一声叹息。
  “除留守三郡的八万兵马外,其余的兵马都令其返回原军府,解甲归田。”
  府兵归府,民夫归乡。
  这次东征,就算是结束了。至于已经运到辽东前线来的无数器械钱粮等,就拔给三郡守军。
  “还没有南下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