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五,这些人不简单,我看着虽然穿着破烂,但却有股子精锐之气,绝不是那种等闲普通的贼匪乱民。”嗣业提刀来到罗成边上。
  “确实,这些人根本就是府兵。”罗成一语点破,“他们为了装贼匪像一点,故意穿的乱七八糟,拿着五花八门的器械,可你看他们的攻势战法,尤其是这指挥联络,明显就是卫府军的正规战法,他娘的,究竟是谁有这通天手段,居然能安排上千的府兵来齐郡劫杀我。”
  张须陀打马过来。
  “老师,我怀疑这些是府兵。”
  张须陀点头,“我也有此怀疑,但不应当是我齐郡的府兵。”
  “不是齐郡的,更不可能是东莱和北海的,要么是鲁郡,要么就可能是自黄河北面来的了。看来这些人真的是冲着我罗成来的,就是不知道是谁这么想要我死了。”
  “士诚,这些人的打法,是在钓鱼,他们接下来肯定要假装不敌逃跑,我怀疑那林中还埋伏有骑兵。”
  “应当不止,既然是冲我来的,那他们肯定也知道我这三百骑的精悍。我估计,这只是第一波,不过是个诱饵,后面应当还有更厉害的杀招。”
  三百余骑的弓弩依然不停。
  四面冲来的人前仆后继,转眼间就在那个临时摆开的军阵四面倒下一二百人,这杀伤力惊的对面也是心中骇然。
  本想做戏做足,可谁料才这么片刻,就倒下了这么多人。
  那个一直冷冷盯着罗成的阴冷汉子终于吹响了哨子,带人调头就跑。
  罗成冷眼看着他们逃跑,丝毫没有要乘胜追击的样子。
  而三百骑,未得罗成军令,也全都站在原地未动。
  李秀宁提着一把角弓,有些气喘的过来问罗成,“不追吗?”
  “不,我们撤!”说完,罗成带头向着反方向撤退,跑的丝毫不拖泥带水,这让李秀宁愣了好一会,这战无不胜的罗成遇到一伙盗匪,居然还逃跑?
  难道一点名将风范都不要了吗?


第425章 骁果统领
  腊月二十四,皇帝车驾从涿郡抵达东都洛阳。
  皇帝进入东都之后,颁下第一道诏令,便是大赦天下。并宣布,凡开皇年间以来流外发配之人,一律放回故乡,唯当年杨谅的晋阳叛逆集团不在此列。
  又诏崤山以东地区,黄河两岸地区诸郡,免除瑶役一年,凡年满九十之人,册令授予太守官衔,满八十岁之人,授予县令官衔。
  “陛下,前内史令元寿、纳言杨达都在本月病逝,是否追赠官职?”内侍问。
  元寿和杨达都曾经是杨广继位之初的宰相,不过这两人不过是他继位之初拿来摆台面的,等他稍掌握朝局之后,便把两人踢下台让他们致仕了。
  “按惯例追赠吧。”杨广并没有什么悲痛心情。
  第二天,兵部尚书裴世矩上奏,说如今黄河两岸地方多逃避瑶役兵役之民,盗贼蜂起。
  “责令各地都尉、鹰扬与郡县配合抓捕,一旦抓获,随即处决。”杨广黑着脸道。
  纳言苏威又奏,“今年刑部尚书梁毗、民部尚书长孙炽、工部尚书宇文恺皆病逝,另吏部尚书与礼部尚书两个职位也还空缺着,请陛下钦选。”
  杨广翻看自己面前的一本册子,这是他随手的笔记,上面有一些官员名字,他看了会,“任命右侯卫大将军卫玄为刑部尚书、任命武威太守樊子盖为民部尚书,以鸿胪寺卿杨玄感为礼部尚书,以太府卿元文都为吏部尚书、太仆卿杨义臣为兵部尚书。”
  皇帝一连任命了五部尚书后,又翻看了下自己的笔记,看到上面写的北海郡太守崔君肃的名字,想了想,“任命北海太守崔君肃为工部尚书。”
  六部尚书大换血。
  “免去裴世矩兵部尚书之职!”皇帝又道。
  下面的裴世矩头低垂,东征失败,他这个临时接替段文振的兵部尚书还是要出来担责的。
  “败将宇文述、薛世雄等皆除去名籍为民。”
  “斩败将左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斩左武卫大将军郭衍、斩尚书左丞刘士龙,以谢天下!”
  皇帝刚到洛阳,就掀起一轮大风暴。
  连斩三位大臣,又贬降数位大臣,起用新六部尚书,可谓是让洛阳城里的百官都心惊难安。
  腊月二十八,皇帝再次颁诏。
  “军国异容,文武殊用,匡危拯难,则霸德攸兴,化人成俗,则王道斯贵。
  时方拨乱,屠贩可以登朝,世属隆平,经术然后升仕。丰都爰肇,儒服无预于周行,建武之朝,功臣不参于吏职。自三方未一,四海交争,不遑文教,唯尚武功。
  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斅学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是非暗于在己,威福专于下吏,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蠢政害民,实由于此。
  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庶遵彼更张,取类于调瑟,求诸名制,不伤于美锦。若吏部辄拟用者,御史即宜纠弹。”
  这道诏书却是更让人吃惊,因为皇帝在这道诏令中,直接对准了天下拥有勋官的人。皇帝说这些勋官,无非是选拔于军队,来自武夫,学习的道理既无曾学习,处理政务的方法,因此也无可取之处。
  因此这些官员上位,多是糊涂官,刑赏大权被下属专擅,还总喜欢贪污受贿,不知纲纪败坏政治,因此从今往后,被授勋官的人,都不得再担任实际的文武职务。如果吏部兵部给这些人授职,御史就要检举弹劾。
  这道诏令一下,谁最不满?
  自然是被皇帝称之为不懂学习不会政务的武夫,以往府兵征战,以功授勋。得了勋官不但能够按品授田、占田等,还可以得到任职的机会。
  可现在皇帝说了,你们这些武夫,都不会当官,给你们授官,那就会贪污腐坏,会扰乱天下,从今往后,武夫们立功授勋后,不能再授给实际官职了。
  这一道诏令,直接硬怼了大隋百万府兵啊。
  而就在这道怼天下府兵的诏令之后,皇帝又紧随其后下了另一道诏令。
  募集天下骁勇健壮者为骁果,募集十万集于东都。
  本来大隋是府兵制,闲时为民战时为兵,轮流到京都宿卫。可现在皇帝却要另外募集十万兵,号骁果军,这支军不驻于地方,而专驻于京师,护驾皇帝。
  这支兵因是招募而来,所以是一支拿军饷的常备雇佣的职业兵。
  皇帝先前瞧不起府兵武夫们,不让得勋的他们以后授职,现在却又要另起一个炉灶,再招十万军队护卫们?
  啥意思?
  皇帝不信任天下府兵吗,是不信任府兵的忠诚,还是不信任府兵的战斗力?
  总之,皇帝的这两道诏令,可谓是彻底的让天下府兵心寒了。
  原本勋散合并,并就并吧,得个散官也有不错待遇,可现在又把勋官单独拉出来搞这个区别待遇,得了勋官就不能担任文武官职,这太瞧不起人了啊。
  皇帝却不管这些,说到就做,那边募兵令下达,这边就开始设置了统兵郎将,分别为折冲中郎将、果毅中郎将、武勇郎将、雄勇郎将。
  皇帝改左右备身府为左右骁卫府,两府各设折冲中郎将、果毅中郎将各三人,并各设雄武、勇武郎将各六人。
  折冲中郎将为正四品,果毅中郎将为从四品。雄武郎将为正五品,勇武郎将为从五品。
  左右骁卫府共六个折冲中郎将、六个果毅中郎将、十二个勇武郎将、十二个雄武郎将。
  这十二个中郎将分统十万骁果军,成为皇帝新的禁卫军。
  “授宇文述为左骁卫大将军,薛世雄为右骁卫大将军,李浑为左骁卫将军,罗成为右骁卫将军!”
  当皇帝宣布这支十万骁果新禁军的大将军和将军名单之时,再次震惊了朝野。皇帝居然把刚下诏除籍为民才不到半个月的宇文述和薛世雄再次恢复爵位,并授予了这要职。
  而那两位将军也出人意料,一位是八柱国家李穆之子李浑,一位则是辽东一战扬名天下的齐国公罗成。


第426章 李密
  罗成说走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连张须陀这等百战悍将,也丝毫没有置疑,三百余骑护着车队迅速东撤。
  济水南岸,罗成依山靠水,严阵以待。
  罗成对李秀宁招了招手,三娘敏捷的跳下马大步过来,罗成解下自己的佩剑给她,这是皇帝赐给他的尚方玉具剑。
  美玉做成的剑柄,十分精美也十分锋利。
  “拿着我的剑,带上玄霸去我们后面的博昌,那里有我左五军的几十个老兄弟。他们见到这把剑,就知道我的。告诉他们,我在这里遇袭,现在我征召他们回伍,然后你再去找博昌县令,让他把县里的郡兵和乡勇都召集带过来。”
  “你为什么不撤到博昌去?”李秀宁没接剑。
  “对方有备而来,我们虽识破了他的陷阱,可是他们很快就会追过来,这里到博昌还有段路,光跑是不行的,除非我把他们都抛下。”罗成指了指那一车车的财物和许多高句丽奴隶。
  “这个时候了,不是应当果断抛下这些身份之外吗?我没听说你是个贪财之人啊?”李秀宁哼一声,对罗成先是慌忙逃跑不满,如今还不忘记那点钱财奴隶。
  “你觉得我罗成是真舍不得这点东西吗,不,我只是想知道究竟是谁费这么大劲要杀我。我若丢下财物奴隶跑了,那也就没机会知道这背后的真相了。”
  “你不怕死?”
  “别废话了,赶紧走。”
  李秀宁瞪了罗成一眼,觉得这家伙实在让人讨厌,但还是一咬牙,夺过玉具剑带上了玄霸,招呼了自己的随从骑马离开。
  崔七娘子神色慌乱,“那个女人怎么独自跑了啊?”
  “少添乱,是我让她去搬救兵的。”
  “我也行啊。”崔七娘子道。
  “这里离北海益都还要经过临淄,你自己能行吗?”
  “我会骑马。”崔七娘道。
  “好吧,我让你家的家丁随从送你回益都,告诉你父亲,就说我在这里遇袭,需要他派兵来援。”
  崔七娘子也急急而走,罗成看着两队人马分别远去,脸上没什么变化。
  “只怕无水解不了近渴。”魏老道说。
  “本就没太指望过七娘她们,不过打发她们走了,这里也少了个累赘。”
  “你真要在这里打一仗?”
  罗成转头问张须陀,“老师,你觉得凭我们这三百骑,可以打赢吗?”
  张须陀正在擦拭着自己的马槊,闻言头也没回,“士诚你这三百骑,可是百战精锐,很了不得的。”
  “哈哈哈!”罗成大笑,确实,这三百骑可不是一般的三百骑,不说嗣业存孝士信杜伏威辅公祏赵贵这几员老兄弟战将,就是郭孝恪、张亮、王君廓、李君羡慕、慕容长生、尉迟亮、王铁汉这些,那也一样都是悍将,而那些三百骑,哪个又不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更别说,他们的装备那更是强悍,每人双马,每匹马上都有两把弩机,两张弓。每人还有八壶箭矢,那些马车上,甚至还隐藏着三十六架大弩。
  每人皆是精甲。
  “披甲!”
  罗成一声令下,三百余骑都开始披甲。
  一件件明光甲披起,明光耀眼,最差的都是队头级的明光甲,更别说罗成他们这些将校,哪个的铠甲不是坚固无比,寻常的弓箭都难破穿。
  等罗成他们披甲完毕,那支刚刚还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