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甚至一扫南北朝以来盛行的宫体诗赋的华丽词藻,开创了一种新的体裁,那就是边塞诗词,他的饮马长城窟行,极为雄阔壮丽。他的春江花月夜、水调歌等也十分了得。
  后来一直骂杨广的李世民,就也写过饮马长城窟行和春江花月夜,但论水平可就比杨广差的远了。
  杨广确实能文允武,十分了得,但他也并不是全能的。
  他灭吐谷浑,平伊吾,败突厥,征林邑、攻流球等,也并不能就让他一下子成为无所不能的皇帝。
  当他沉浸在自己的大业幻想中时,却没有发现,他已经与实际脱节,而且越走越远了。
  同样是顶级二代的杨玄感,数年来一直怨恨当年杨广逼死了他父亲,表面上对杨广很忠诚,可实际里不止一次想要杀死杨广。
  是他的叔父一直在劝他隐忍,也是他的好友李密一直在为他谋划,这才隐忍到如今。
  可功夫终不负有心之人,杨玄感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经过他和李密不懈的谋划努力,他终于在皇帝那里赢利了足够的信任,二次东征开始,被任命为了粮草总督运官,坐镇黎阳。
  留在黎阳,杨玄感便一直在悄悄的动作着。
  他先是与李密合谋,把河南河北数十几贼军引到了豆子岗,然后攻破平原郡城,本计划是破城之后,杨玄感就有机会率兵北上进入平原郡讨贼,到时顺利收复平原郡城,再收降许多反军,顺利把这些外围势力接纳到麾下,还可以借机安插人占据平原郡等,也可以把汲郡不受控制的兵马安排到平原去,分离开来。
  顺便,还能取得平原郡的武器钱粮等。
  这一计划可惜只成功了一半,罗成的突然杀出,让杨玄感李密的谋划失败了。数十支贼军,老巢在豆子岗被抄,无数聚集起来的钱财牲畜等被夺,这些本来是属于杨玄感的。
  然后攻下平原郡的近二十万贼众,被罗成三千人就杀了个人仰马翻,被斩首数千,俘虏数万,一众贼首都死了八王十三公。
  罗成先一步进了平原郡城。
  虽然杨玄感听了李密之谋,匆匆赶到,还飞马向皇帝告了罗成的黑状。
  最终罗成无功无过,被削去了慰抚和讨捕大使一职,灰溜溜南下了,可这王八蛋走时,还是把擒获俘虏的众贼,还有那无数的武器钱粮带走了。
  平原郡只是一座空城。
  最让他愤怒的还在于罗成虽走了,他之前却擅自提拔了杨元弘和杨善会做了平原太守和郡丞,而这提拔,皇帝居然还允了。
  所以罗成虽走了,杨玄感并没有得到平原郡城的一点好处。
  幸好,杨玄感等罗成一走,马上挥兵进剿清河郡的高鸡泊,在那里打了几个‘大胜仗’,收降了王闰等十几伙贼匪,招降数万。
  还顺势就清河郡安插了人马,把不少汲郡兵顺势留在那。
  自这一战后。
  运河重新恢复通航,前线催促黎阳转运粮草到前线去。
  杨玄感这边满口应下,派发粮草,那边却又让李密在河间的高鸡泊,带着大群贼匪阻断运河,抢劫粮船。
  于是从三月起,运河一直不通畅,从黎阳发十船粮食,往往最后只能到三五船粮进涿郡。这严重影响了粮草补给,前线诸军十分不满。
  然后这个时候,杨玄感又暗地派人将远在外地的亲兄弟杨玄枞、杨玄梃等召到黎阳来。
  上阵父子兵,打虎还得亲兄弟。
  一切都在悄悄的进行着。
  原计划,本来杨玄感还要晚点再起事的。
  再晚一点,到时东征大军完全陷在辽东,尤其是等宇文述杨义臣等兵抵国内城下,罗艺等也深入辽东腹地,罗成来护儿也率水师到达鸭绿江,那个时候他再起事,诸军想回也难。
  可还是罗成打乱了杨玄感的计划。
  该死的罗成没直接往鸭绿江去,去先在辽南折腾起来,又是大败安市兵,又是破建安城,还把卑沙城也破了。
  眼看着这局势完全不按预期的来,杨玄感也担心罗成这个家伙,到时又搞出什么意外来。
  为免夜长梦多,杨玄感不得不提前举事。
  这天下造反的人已经很多,中原甚至都已经遍地烽火,到处蚁贼横行。
  可不少人只是迫于无奈,天灾、瑶役、饥荒,最后不造反就得饿死,于是只能愤而造反。
  而有的人造反,并不是要饿死了,他们衣食无忧,甚至有不低的地位,是地方豪强,如王薄,可也造反了。
  而杨玄感和李密,二人造反就完全是狼子野心,或者他们自称为宏图大志,两人都是大隋最顶级的勋戚贵族,却依然一直暗暗谋划着,时刻准备着,一旦有机会,便毫不犹豫的擎起了大旗。


第471章 黎阳乱
  四月初八。
  汲郡城,卫县。
  一骑轻骑自东边风尘仆仆赶到。
  汲郡城门守军上前拦下。
  “下马入城。”
  马上骑士大喊,“紧急军情,罗成已经率部在辽南造反,刚率军杀回东莱郡了,赶紧告之楚国公。”
  “齐国公怎么可能谋反?”守军士兵惊慌问道。
  “罗成三月在辽南屡战高句丽,先破建安又夺卑沙,但在攻打石城之时,损兵折将,大败。因他轻敌冒进,陛下欲降其罪,于是罗成便反了,他们渡海回攻东莱,目前正往西来!”
  罗成造反的消息一时间传遍整个汲郡城。
  慌乱有之,不信的也有。
  一时纷纷攘攘。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汲郡太守、黎阳督运粮草的杨玄感站了出来,声称罗成不知皇恩,竟因兵败后不肯受罚而起兵造反。
  “我杨玄感,世受国恩,在此危难之际,自当起兵以讨伐不臣,尔等都随我共讨国贼!”
  杨玄感召集了汲郡城中兵马,然后以保护黎阳仓粮草为由,向黎阳仓进发,并派出人马,向四处各地下令,让他们发兵在黎阳会合,以共同讨伐罗成,同时,还下达了征召令,大规模征兵。
  杨玄感行动迅速,仅用两天就到达黎阳。
  一进黎阳县,他迅速封锁县城,把县中所有男丁都带走,然后转进黎阳仓城。
  他一面封锁黎阳仓城,控制粮食,一面也把黎阳仓城前的粮食码头上所有运粮来的江淮船只和船员,以及往涿郡运粮的船只及船员都扣下来。
  他强征他们为军。
  短短几天时间,杨玄感手底下已经拥有几万人马。
  其中有从汲郡带来的八千府兵、郡兵、壮丁,也有他上次清河郡剿匪后收编的大量贼众,等他再在黎阳县和黎阳仓中扣留大批船员、壮丁,于是人马迅速膨胀到了五万余人。
  李密这时也带着数支人马从清河郡高鸡泊以及平原郡豆子岗赶来。
  人马转眼间就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李密建议杨玄感开仓放粮。
  “之前你派人假装从东莱赶来报信,说罗成造反,这招确实不错,让我一下子有机会获得临时调动兵马大权。现在我们人手已经足够,是否可以公开打出起兵旗号?”
  李密认为不急,但杨玄感却等不急了。
  不顾李密劝阻,杨玄感在黎阳仓面对着十万聚集起来的府兵、郡兵、收降的贼匪,裹挟控制的江淮船手、地方民壮等讲话。
  杨玄感很奸诈的先再一次向大家确认罗成已经在东莱郡造反的消息,还把来护儿、周法尚两员水师大将的名字也拉了进来。
  “主上无道而昏庸,不顾天下黎民百姓的死活,天下扰攘不安,却执意东征。去岁东征高句丽,死在辽东的将士四十万,而因转运粮草而受困饿而死民壮更多不胜数,因东征,中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皇帝不思赈济百姓,安抚天下,却又再次东征,如今连罗成、来护儿、周法尚这样的大将,也都无法承受东征之累,纷纷起兵反抗!”
  “我杨玄感,不忍心看到中原百姓继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今毅然决然也要起兵举事,推翻昏君,再造乾坤!”
  杨玄感还跟大家描绘了造反的大好前景。
  战神罗成已经在东莱造反,大将来护儿周法尚等数万水师将士无不响应。而罗成的叔父罗艺也在辽东起兵响应,罗成的老师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在河南响应。
  “如今我们举旗,正是顺应天势,必能一举成功。”
  说完这番谎言后,杨玄感下令恢复文帝时的一切法制官职等,改郡为州,然后自称楚霸王,开楚霸王府,分官授官。
  李密授封为长史兼授前将军。
  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袆为怀州刺史,又把自己秘密招来的数个自家兄弟,各授将军等职务。
  连王伯当也授了个左将军兼沧州刺史,王薄授了个右将军兼齐州刺史。
  杨玄感开府授官,又开仓放粮。
  黎阳附近无数百姓争相前来领米,大家拿着各种筐啊桶啊罐啊,白花花的米一仓仓的放出。
  对于来领米的百姓,杨玄感十分大方,要多少就给多少,许多百姓一时找不到装米的,拿篮子柳筐等装,装了米边往回走就边漏,可也没人痛惜。
  黎阳仓外的道路上,全是遗落的米麦,铺满一路,任人脚踩脚踏。
  杨玄感各种宣传,使的百姓还真以为,这天下皆反,杨广已经成孤家寡人再也回不来了。
  于是纷纷踊跃报名参军。
  杨玄感的队伍再次膨胀。
  “霸王,某以为如今北据幽州,断杨广后路,为上策。西入大兴,控制潼关,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实为下策。”
  可杨玄感此时志得意满,手下拥有近二十万人马,他膨胀了。
  再说他本来就不看好西进关中的计策,觉得一路太过遥远,而且他在汲郡起兵,手下是以关东群盗以及河北百姓为主,让他们舍远求近,千里迢迢随他去关中,只怕大家并不愿意。
  至于说北上涿郡,他觉得也不是上策。
  “法主啊,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拿下洛阳,其它的就都好说了。所以我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先兵发洛阳。”
  可李密却还是苦劝。
  最终杨玄感有些不耐烦。
  “要不这样,我分兵五万于你,你率部北上攻取涿郡,再封堵临渝关,使杨广不得归。”这算是杨玄感的妥协之策,为了安抚李密,他还特意加封李密为魏国公,授幽州刺史,加使持节都督幽易诸州军事之职。
  李密无奈,“还请楚公当心罗成,就算我攻夺涿郡封堵了临渝关,也得当心罗成渡海而归。”
  “那就派王伯当与王薄二人,率五万人马渡河去攻打齐郡,只要攻下齐郡,便能堵住罗成西进之路。”
  李密走出帐外,长叹了几声。
  “不肯听信我之良言,必招致大败也。”


第472章 东都危
  兵贵神速。
  杨玄感就曾经跟李密说过,论谋划他不如李密,但若论两阵对阵指挥打仗李密就不如他了,这是实话。
  眼看着气氛差不多了,聚集起来的这二十余万大军,杨玄感也经过了简单的挑选和编练之后,他便开始出兵。
  李密率军五万为左路,沿运河北上,去攻取涿郡,封堵临渝关。
  王伯当、王薄率军五万为右路,越过黄河南下,去攻打齐郡,占据河南东部的这个战略高地,封堵罗成西来。
  然后杨玄感自己亲率十万为中军,由他的兄弟杨玄挺为先锋。
  三支兵马各自出黎阳。
  杨玄感的麾下,虽号称是十万,其实也就是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