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一次呢。”
  “杀人不是目的,而且此时与彼时也不一样。卫帅,这么多百姓不能轻易杀,如今首逆已诛,虽要追究余逆,但也仅需重处附逆骨干,对于这些普通的兵卒,我以为还是能不杀就不杀的好。”
  他想了想,“你看这样如何?朝廷两次东征,也在辽东夺下四郡之地,如今这四郡也是人口稀少,极需汉民殖边填充。不如就先不杀,待我上奏陛下,请求将这些人宽大发落,把他们全都流放到辽东四郡去殖民充边如何?”
  卫文升瞧着罗成,觉得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他觉得罗成不会是真正为了一群乱民的生死考虑,毕竟罗成杀过的人比他多的多,十万肯定是不止了。
  他在心里想着,那究竟是为何,难道只是为了落他的面子?
  想要争功?
  想及此处,卫文升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罗帅,这些人还是交由某来处置吧,如果罗帅不愿意脏了手,可先回城休息,这脏手的事情就由我卫某来做。”
  罗成呵呵笑了两声。
  乱世人命如草芥。
  可这五万人都是中原汉家子弟,眼下又不是战时,何必滥杀无辜呢,为何要如此流尽汉家血,乱世来临了,多为汉家保留点血液吧。
  “卫帅,若本帅没有记错,你现在是西京留守、刑部尚书没错吧?”
  “没错。”
  “呵呵,那你可知道本帅现任何职?”
  罗成现在的职务是知河南淮北诸军事,兼东莱太守、兼十万水师总管。
  除去东莱太守和十万水师总管这两个管不到卫文升的职务,知河南淮北诸军事,这可是一个极重的官职。
  所谓知某地诸军事,这是由魏晋时起的使持节都督某州或数州诸军事一职来的,隋朝立国后取消了都督,改为总管,再到如今总管也基本取消。
  但有时对一些边关或者战时区域,为了便于军事调动和指挥,皇帝又会下旨授给主将或地方官员一个知某地诸军事的职务,给了这个职务,便相当于该区域里的战区总司令。
  罗成是知河南淮北诸军事,那么整个河南和淮北地区,都是属于罗成的指挥区域,不管你是河南的还是淮北的,甚至是河北或关内来援的官军,只要进入这一区域,那就要接受罗成的指挥节制。
  卫文升是西京留守,还是刑部尚书,本职当然比罗成的东莱太守要高的多,可罗成现在是这个战场的最高司令,他卫文升终究还是要受罗成的节制。
  “什么意思?”卫文升也料不到罗成居然拿这个来压他。
  士信手持霸王戟往前跳出一步,大戟重重一顿。
  “凡在河南、淮北境内之诸鹰扬府、郡兵营、乡勇,以及他地入境之官军,皆须受罗帅节制,若有违抗,则为战场抗令,可军法从事。”
  罗成拔出自己的御赐尚方剑交给义子阚棱。
  “陛下钦赐尚方宝剑在此,可先斩后奏!”
  卫文升的脸胀成了猪肝色,身子抖了半天,最后一甩披风,走了。
  他还真怕罗成这种愣头青,万一搞急了,到时难以收场,吃亏的还是他。
  “把这些俘虏先押回营吧,好生看管。”罗成看着气极而去的卫文升,只能苦笑着道,这次算是把卫文升得罪惨了。
  “值得么?”魏征笑呵呵的问。
  罗成看着那些麻木的俘虏,“值得,很值。”
  魏征肃然起敬,“将军真英雄也,魏征佩服!”


第488章 圣心大悦,召见
  涿郡。
  皇帝杨广的车驾入关,抵达涿郡临朔行宫。
  此时,骁果六军皆退入关内,而宇文述和杨义臣的六军也自辽东撤退,此时正在辽西加速撤返途中。
  各军撤退井然有序,连宇文述他们六军也几乎没有伤亡,这也多亏已经攻占了辽东和新城这两大要塞,有罗艺他们殿后留守,高句丽人没敢追击。
  虽说斛斯政叛逃入高句丽,使得高句丽人对于如今隋军突然撤退有了清楚的了解,但他们还是拒绝了斛斯政的追击要求。
  此时的国内城,暂时松了口气,来犯隋军撤离,他们哪有心思去追,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当隋二次东征突然结束,大军西归后,高句丽人也就不得不面对着一个新的事实,那就是渊太祚的东部集团,以及乙支文德他们支持的王室之间的矛盾。
  大敌当前,两边还能暂时相忍,可外敌一走,内乱必生。
  当杨广刚渡辽河,宇文述他们都还刚撤到新城一带时,原辽东城主渊盖苏文,已经在扶余城召集兵马。
  召集兵马不是要追击隋军,反击做战,收复失守诸城。
  他是要召集东部联盟的各路兵马,要率兵前往国内城,准备逼高建武和乙支文德把渊太祚交出来。
  那边召集兵马,这边乙支文德自然也是立即着手准备,两边剑拔弩张,暂时还没打起不来,不过是因为隋军还没完全撤离。
  任由斛斯政这个汉奸如何上蹿下跳,高句丽人都没空理会。
  临朔行宫。
  “陛下,捷报!”
  “齐国公奏捷!”
  侍者欣喜的入殿禀报。
  “罗成又报捷了?”皇帝心情大好,虽然匆匆撤返,可毕竟撤退的也还顺利,再者刚过临渝关时就收到个好消息,罗成兄弟回师迅速,已经连平了叛军两路兵马,先降王薄再败王勇,降俘十万叛军。
  而张须陀裴仁基在虎牢关下,也是击退了杨玄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河间杨善会、杜如晦也把李密阻拦不得北上。
  “快告诉朕,又是打了什么大胜仗!”
  “禀陛下,齐国公自南阳发来八百里加快捷报,五月十三日,于南阳新野擒斩伪楚帝杨玄感,并擒斩杨贼兄弟杨玄纵等五人,擒得叛军五万余,阵斩八千余人。”
  一听这个消息,杨广忍不住腾的站了起来。
  “杨玄感被擒斩了?”
  “回陛下,这后面附有详细的剿灭叛军经过呢,杨玄感一路西逃,在南阳城下攻城三日,欲破城夺粮,裴仁基和卫文升率六万兵马赶到,一日十战,十战皆胜,叛军崩溃,一路南逃。而罗帅早就率领八千轻骑赶到南阳之南的新野拦截溃军,一日夜俘贼数万。”
  “罗帅亲自拦下杨玄感,并与之交手,槊挑杨玄感,斩他于马下。”
  “壮哉,想不到罗成居然能够单杀杨玄感,真是厉害。”
  “哈哈哈。”
  皇帝哈哈大笑,心里痛快万分。
  他对杨玄感那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他,此时只怕东征大军已经围攻国内城了,二次东征就会胜利,高句丽就能灭亡。
  正是这个杨玄感,害他再次东征失败。
  而且杨玄感的叛让,让他极恼怒的还在于他曾经那么信任于他了,结果他却在背后捅他刀子,尤其是他带了极差的头。
  “陛下,卫文升已经将杨氏兄弟处以磔刑。”
  “便宜他们了,应当将他们抓回来,让百官以箭射之,再处以车裂之刑,然后再凌迟,最后磔,再挫骨扬灰,焚之。”
  几名内侍都跪下。
  “恭喜陛下,平灭叛逆。”
  杨玄感做乱,前后不过两个月左右时间,旋起旋灭。
  可杨广的脸色却又沉默下来,皇帝不开心。
  就因为杨玄感这样一个跳梁小丑,致他二次东征大败。
  “陛下,卫文升也有本上奏,他弹劾齐国公姑息养奸,放纵逆党。”
  内侍递上卫文升的奏折,杨广看过。
  “那些贼子,居然如此响应杨逆,都该杀。”
  “陛下,齐国公也另有本上奏。”
  罗成早料定卫文升会弹劾他,于是另写了个奏章详细说明情况,并提出请求把那些降俘的叛军,都流放到辽东四郡以充实辽东,让他们开荒拓土,以供养军需。
  本来还对罗成很不满意的杨广,看到这奏章后不由的沉默。
  半天后,杨广叹声气,“罗成虽年轻,但却实有出将入相之才能,你看他在这俘虏的处置问题上,眼光和手段就都比卫文升强的多。杀光虽能解一时之气愤,但确实不如流放到辽东去。”
  “召虞世基他们前来。”
  皇帝旨意,几位带有参与朝政衔的宰相就都来了。
  虞世基几人也听说了南阳大捷消息,进来就恭喜皇帝。
  “嗯,诸位爱卿先看看这道奏折。”
  大隋宰相本来就是三省的长官,尚书令、内史令和纳言。三省本来是门下省和中书省以及门下省的,不过杨家为了避讳杨忠的忠字,于是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改门下侍中为纳言,但三省还是三省,这三高官官也就是当朝宰相。
  不过杨广继位后,为摆脱那些有威望的大臣掣肘,所以如今只有一个苏威任纳言,而内史令和尚书令都没有授人,甚至右右仆射这两个尚书省的副官都没授人。
  三省除了门下省纳言,尚书省如今只以左右丞主持,内史省也只以侍郎主持,为了让心腹虞世基等人能行宰相之实权,杨广不得不给他们加了个参与政事的头衔。
  现在有这头衔的就五人,便是称之为大业五贵的苏威、裴蕴、裴世矩、虞世基以及宇文述。
  宇文述还有辽西,此时另四贵都在,他们看过奏章后,都没急着开口。
  “不知此奏折何人所上?”虞世基先问。
  “你先别管谁上的,就说写的如何吧?”
  虞世基暗暗打量皇帝眼色,认定皇帝很赞同这个奏章,于是便道,“可行,而且很不错。”这就是虞世基这些年一直受宠的原因,他对皇帝的建言,根本不是按事实出发,而完全是看皇帝的喜好来做出的,真正的一味谄媚奉上。
  另三人也都点头,说可行。
  “嗯,既然四位爱卿都说好,那罗成这道奏章就是真的好了。那就照章拟旨,如此处置叛军。另,给罗成降旨,召他到洛阳来面圣见君,朕已经有些迫不急待要见到这位功勋之臣了。”
  皇帝哈哈大笑。
  虞世基等人这才知道,原来这道奏章居然是由罗成所写,心里暗暗吃惊。
  看皇帝这高兴样,还不知道罗成这次面圣后,会如何受宠呢。
  看来,大业五贵马上就要变成大业六贵了。


第489章 势不可挡的新贵
  纳言苏威退出行宫大殿的时候,因年老得到皇帝的特旨可以坐小辇离开。坐在辇上当然还是比较舒适的,尤其是天气日渐炎热,多走几步路难免就要流汗,弄的浑身粘湿极不难受。
  躺在小辇上苏威心里暗暗的琢磨着。
  当年比杨坚还小一岁的周武帝宇文邕三十多岁就驾崩后,传位给儿子宇文赟,是为周宣帝。可这个周宣帝过于胡闹,可以说各种折腾,是出名的作死小能手,折腾没几年,于是天怒人怨,宇文家当年一手带出来的关陇集团,于是都心生不满。
  当年宇文泰并不是关陇集团的带头大哥,真正的带头大哥是关中大行台贺拔岳。
  贺拔岳和高欢一样当年都是尔朱荣的小弟,后来尔朱荣被高欢干掉。
  贺拔岳接受北魏孝武帝密令,对抗高欢,他率以武川镇出身的兄弟们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形成一个新兴的军事贵族集团。
  他们以贺拔岳的武川旧部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揉杂,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尤其是与关中陇中的地方豪强士族们联姻,于是形成关陇贵族集团。
  只是后来贺拔岳突然战死,宇文泰趁机站出来带领大家继续走下去对抗关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