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如此反对。”
  “可是朕已经下了三征辽东令,朕不久前还给罗成连发了十八道圣旨催他进兵,现在却收兵罢战,岂不是朝阳夕改?”
  “陛下,难道真要等到明年正月,无兵可发,无粮可用,到时进退不得才好?”
  杨广黑着脸,他不敢想象真到了那个时候,将会是个如何可怕的局面。
  “看来天下的贼匪确实太多了。”
  杨广咬着牙道,“罢,那就先安内再攘外。”
  皇帝让虞世基起草诏令,接受渊太祚的降表,同时结束东征,停止东征令,解散已经集结的府兵和民夫,并下诏给辽东罗成,让他停战。
  想了想,杨广又让虞世基给罗成下旨,辽河以东四郡,每郡只保留五千兵马,余皆遣散回府。辽河以西的两郡,每郡则只保留三千兵马。
  “诏令,以李景为河东抚慰大使,兼晋阳宫监。以杨义臣为河北抚慰大使,兼临朔宫监。以张须陀为河南抚慰大使,以裴仁基为淮南抚慰大使兼江都宫监。”
  罗艺告了王世充一个狠状,所以皇帝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把王世充换掉。
  可是换谁去接任,他一时却没有好的人选。
  “罗卿,你以为由谁抚慰江南合适?”
  罗艺想了想,“臣以为殿内少监李渊可。”
  “李渊?”
  听到这个名字,皇帝皱眉,但想了想,觉得确实也还可以。
  “那就授李渊为江南抚慰使,令李渊在丹阳筑金陵行宫。”
  皇帝又令卫文升抚慰关陇,令樊子盖抚慰山南。
  “加罗成为辽东辽西抚慰使,兼怀远宫监。”
  河东抚慰大使兼晋阳宫监李景。
  河北抚慰大使兼临朔宫监杨义臣。
  河南抚慰大使张须陀。
  淮南抚慰大使兼江都宫监裴仁基。
  江南抚慰大使兼金陵宫监李渊。
  关陇抚慰大使兼西京留守卫文升。
  山南抚慰大使樊子盖。
  辽东辽西抚慰大使兼怀远宫监罗成。
  皇帝一下子授任八位抚慰大使,给这八位抚慰大使的任务也很直接,就是全面清剿境内的叛乱贼匪。
  他还给八位大抚授予承制拜封、先斩后奏之权,可以节制辖下境内所有府兵、郡兵,总督平乱剿匪之事。
  “朕给他们一年时间,希望一年内,将所有的叛逆全部扫尽!”
  因为罗艺的直言进奏,让杨广也看清了如今大隋蜂起的叛乱,但皇帝虽然同意罢征辽东,却没想着接下来好好休养生息,却想的是要用雷霆铁血的手段,最快的镇压天下的不满。
  皇帝想着,用一年时间镇压掉天下的所有叛乱和不满,然后再来东征,一击灭掉高句丽,以了结心愿。


第529章 抗旨不遵
  辽东。
  安市城东面,四平山。
  秦琼骑马上山,将一道急信交到罗成手里。
  罗成接过信,取出看完后递给了秦琼,“你也看看。”
  秦琼看完,惊讶不已,“陛下停止东征了?”
  这本来是好事,可此时停止东征,却无疑让辽东的这八万大军进退两难了。
  罗成冷笑了几声。
  “皇帝可不止是停止东征,他还接受了渊太祚的降表,把高句丽剩下的地盘设置了扶余、玄菟、乐浪、带方和真番五郡呢。”
  秦琼想了想,“一道降表,便设置五郡,只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吧?”
  “现在渊氏不曾一败,不损一兵,所谓求降,不过是跟当初陛下攻辽东城时,渊盖苏文的诈降一样,毫无诚意,更无半点实质作用。真要降,也不是这种情况下。不打一仗,如何有用。”
  “可陛下旨意已下,还要我们遣散大部份兵马。”
  辽河以东四郡一郡保留五千,总共保留两万人,辽河以西一郡保留三千,两郡保留六千人。
  加起来,关外六郡只留两万六千人马。
  这点人马够什么?
  “为何只留这点人马?”
  “还能为何,肯定是关中无法供应更多粮草军械,所以趁着现在辽东还没大雪封冻前,赶紧撤走大部人马,这样粮草军械的补给供应就轻松许多了。”
  “可是就这两万六千人马,怕是不好守啊。”
  何止是难守,真要这样撤,等到大雪一下,到时高句丽人就要谋划反攻了,就算今冬不攻,明春也会攻的。
  “那咱们怎么办?”
  罗成想都没想,便坚决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要受降,要罢征,也不是现在,必须得打完这一仗。不打,这受降没有半点意义。甚至现在撤兵,则可能将前两次数十万将士性命鲜血换来的四郡之地,都可能要葬送掉,我绝不能坐视。”
  “可这是皇帝的旨意,抗旨可是后果严重。”
  违诏,后果可不是一般的严重,那是要掉脑袋的。
  “替我召集诸将。”
  四平山上。
  不但山下五万大将军的将校们都闻召而来,就连几十里外的安市城下的三万兵马的将校们也来了。
  众将校齐聚。
  大家还不知道召集起来是何事,以为是高句丽援军要到了。
  可罗成却只是一挥手,于是秦琼便代为宣读了皇帝刚派人送到的诏令。
  “罢征,撤军。”
  听到这个消息,诸将校无不震惊。
  早不班师晚不班师,怎么这个时候班师?
  “诸位,这是陛下刚派人送来的诏令,我接了,但不打算奉诏。”
  这话一出,更加惊人。
  接旨而不奉诏,这是要干什么?
  “诸位,大军三出,而未能平贼。前后出动百万大军,死在辽东的将士数十万人,耗费钱粮更加无数,眼下高句丽内乱不止,且已经元气大伤,实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我们打完这一仗,那么高句丽人就真正的再无法反抗我中原。”
  “现在高句丽诈降,吾等前线将士岂能轻信?吾欲抗旨进兵,破安市,败援军,将高句丽人最后一块摭羞布扯下,让他们再无力可反抗我中原,如此,再纳其降,则可保辽东至于十年之安,待三五年后,或十年之后再来征讨,那时可一战而定也。”
  “不能让数十万牺牲将士们的血白流,不能让那些曾与我们并肩战斗过的同袍们在地下难安。”
  皇帝派来的那个传旨官员也在军帐中,听的这番话,脸色大变。
  他颤抖着手指着罗成,“罗帅,你敢抗旨?”
  “我乃皇帝所拜之辽东统帅,全权负责辽东军务。如今局势,自然是我这个前线统帅更清楚,我岂能听千里之外的指挥?待我攻破安市,重创高句丽军,到时自然能够迫的高句丽真正称臣投降,那时也才能真正的在高句丽所据之土地上设立五郡。”
  “罗成,你好大的胆子!”使者惊惧地吼道。
  “待此战过后,我自会回京请罪,但是在此战结束之前,辽东六郡依然须听我节制,谁敢言撤军,谁敢不从我军令,便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战事结束之前,六郡十万兵马,一兵一卒不得撤返,否则以临阵脱逃论罪!”
  “我要立即奏报陛下!”
  罗成哼了一声,“为了避免你动摇军心,现在起,你须暂留我军中,不得离开。”
  “罗成,你想干什么,要造反吗?”
  可罗成却只是一挥手,“送天使下去休息,派一队士兵贴身保护天使,必须确保天使安全。”
  那位愤怒而又恐惧的天使被一队白马义从‘护送’着下去了,任他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
  帐中。
  大家心情复杂。
  “诸位,将来若陛下追责,此事罗成一人承担。”
  随后,罗成下令,让宋老生指挥安市城下三万兵马,对安市城展开攻城战。
  而罗成率五万兵马,继续守在四平山。
  四平方东边八十里外。
  三家堡。
  渊盖苏文此时率五万兵马赶到此处后不再前进,他将兵马分驻各山城堡垒中,然后密切关注着隋军动向。
  隋朝皇帝停止东征,宣布撤军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可安市城外的罗成不但没有奉旨撤军,反而开始派兵猛攻安市,这下让渊盖苏文懵了。
  杨广都接受他们的投降了,罗成居然敢抗旨不从?
  “大帅,隋军猛攻安市,他们拥有大量的投石车和弩车以及攻城器械,进攻十分猛烈,安市城摇摇欲坠!”
  渊盖苏文咬牙切齿。
  “这个该死的罗成,他居然敢抗旨不遵!”
  渊盖苏文跳脚骂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先忍忍,说不定隋军攻打几天攻不下就自己撤了。
  可第二天,隋军攻势更加猛烈,不但如此,居然有一支隋军轻骑向三家堡杀来。
  “就两千轻骑也敢来找死?”愤怒的渊盖苏文听说只来了两千轻骑,气的立即点兵出城。
  率领这支前锋的是程咬金,他带兵杀到三家堡城下,对着城上破口大骂半天,等到渊盖苏文出城来,两军刚一交锋,程咬金就假做不敌败退逃跑。
  “追!”
  渊盖苏文下令追击,结果他一追,程咬金就跑。他一停,程咬金又回头来挑衅谩骂,气的渊盖苏文又继续追。
  追来追去,便追了几十里,追到了四平山附近。
  “大帅,前面是隋军大营,罗成率兵三四万在前列阵。”
  渊盖苏文回头瞧了瞧自己的部队,他带来五万,追击的时候又让附近城堡的兵马加入,现在他有八万之兵。
  完全胜过罗成。
  “走,会会罗成去,我倒要问问他,隋皇都已经下诏罢征停战,他为何还赖在这不走!”
  “大帅千万当心罗成,那可是人屠。”一将提醒他。
  “怕什么,我们八万大军,然后还怕他两三万人,再说了,这里的地形于我有利,完全不用惧怕罗成,看我如何骂退他!”


第530章 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狭谷之中尘土飞扬。
  渊盖苏文率军八万前来迎战。
  “这个渊盖苏文还挺狂!”
  “那就给他上一课!”
  看到程咬金成功的把渊盖苏文钓了出来,罗成心情很好,当即做出部署。
  他打出帅旗,亲率三万兵马在四平山西岭布阵,引诱渊盖苏文来战。令侯莫陈乂率单雄信、赵贵、周德威等统精骑一万为奇兵,伏于山北狭谷之中。
  又令冯孝慈、魏征、王子明引军一万,登上北山。
  并与诸军约定,以鼓角之声为号。
  罗成的帅旗一举,果然渊盖苏文就挥兵缓缓压了过来。
  两军相距不过一里左右停下。
  渊盖苏文带着百余轻骑策马来到阵前。
  “罗成何在?”
  隋军帅旗之下,罗成也策马缓缓而出。
  “本帅在此,渊氏小儿可是前来归降?”
  渊盖苏文身佩五把名刀,五刀公子之名也不是浪得的,他并没有被罗成的气势压住,在马上手指着罗成道,“吾渊氏已取代高氏,代高句丽而立朝鲜,如今吾父王向中原大隋天子称臣纳贡,愿为藩属。中原天子也已经许可,还下诏册封我父亲为开府仪同三司、朝鲜王,并下诏辽东隋军撤兵。罗成,你身为隋臣,为何竟敢不尊隋帝之诏?”
  “你欲效仿杨玄感之流谋逆不成,我渊氏如今为隋朝天子藩臣,却也愿意为隋天子扫除叛臣。”
  “你若识相,且赶紧依诏退兵,否则到时不免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罗成骑在马上,掏了掏耳朵。
  “说完了吗,说完了那我也说两句。首先呢,陛下虽有诏撤兵,但我身为前线统帅,有临机决断之权,再其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