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瞧瞧,好好瞧瞧,看看罗成多会办事!”
  皇帝对着那几个坚决反对罗成任留守的宰相扬着手中的捷报,然后让内侍送给他们看。
  捷报传来,是关于罗成跟渊太祚达成的协议,由李世民亲自到国内与渊太祚签定的朝鲜条约。
  《朝鲜条约》算是第一份正式的条约了,毕竟华夏向来都是以天朝自居,周朝时诸侯们就搞尊王攘夷了,动不动就结盟打楚国蛮夷,而燕赵秦等国,更是把周边的蛮夷们不当国,不断的开边拓土。
  强大的时候,只管打就是了,打到服为止,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正式条文条约。万一实力不行了,那就跑嘛。
  比如衣冠南渡的东晋不就是如此,我打不赢我跑,然后我喊北伐,根本用不着结什么条约,总之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干不过了,就跑。
  杨广最喜欢天朝上国,八方来朝的那种感觉,但他要维持这种天朝体系,靠的也不是什么协议,都是实打实的出兵去打,打到服。不管你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又或是什么林邑、流球,又或者是契丹、高句丽、吐谷浑,都是打到服为止。
  打怕了,自然就是臣子是弟弟了。
  不过罗成却跟渊太祚搞了个朝鲜条约。
  这份条约完全就是由罗成亲自草拟,条约声明,辽东之地自古就是华夏所有,从辽河到贝江,从襄平城到平壤城,殷商时便有商纣王的叔父太师箕子东渡朝鲜半岛,建立了箕氏侯国朝鲜,后来周武王到朝鲜封箕氏为朝鲜国君,封他为朝鲜侯。
  到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他是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进入朝鲜后,他后来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再后来推翻箕子朝鲜,自立卫氏朝鲜。
  汉武帝时派兵征服卫氏朝鲜,在半岛的中部和北部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东汉末年,公孙氏占有辽东,并从乐浪中析出带方,此后并为曹魏、西晋所承继。
  高句丽本扶余王子朱蒙南下建立,而扶余国向来臣属华夏,与中原友好。朱蒙建立高句丽后,也是汉之属臣。
  直到魏晋之时,高句丽才屡生叛逆之心,时常做乱。
  总之,罗成总结起来,就是朝鲜半岛除了南端的那小块地方,是他们三韩土著一直在玩泥巴外,半岛的北部和中部,那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开拓的疆土,自殷商时的箕子东渡建立箕子朝鲜,再到后来的卫氏朝鲜,那都是我华夏人。
  虽然后来扶余人南下建立了高句丽,并在此后花了几百年时间逐渐占据了朝鲜半岛的北部中部以及辽东地区,但是朱蒙是扶余人,而立国七百年的扶余国一直都是华夏的藩属。你朱蒙本就是我华夏臣邦的子民,你建立的这七百年高句丽,自然也是我华夏的臣属。
  魏晋之时,你们趁中原乱,所以家奴窃主之地,如今自然也到了归还正本之时。
  因此呢,现在渊太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请求重新归附于大隋。当然,大隋也赞赏渊氏的这种反正态度。
  所以现在大隋便将辽东朝鲜之地再次收复,列为直辖,设置郡县,委派官员。
  从此以后呢,既没有了高句丽也没有了朝鲜,有的只是大隋的辽东道和朝鲜道。
  当然,为了表彰渊太祚的忠心,所以大隋特赐封爵位朝鲜王爵,并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官阶,此外又授他为玄菟郡太守。
  大隋还授渊净土为扶余郡太守。
  授渊男生为乐浪郡太守。
  授杨万春为带方郡太守。
  授高惠真为真番郡太守。
  渊太祚在协议上签字盖印,协议上罗成代表大隋签字盖印。
  皇帝现在手里就是一式两份的朝鲜条约中的一份。
  “渊氏居然连藩属国都放弃了,直接率土归附我大隋了?”
  这连杨广都很惊讶了,之前他只要高句丽肯臣服做个藩属就满足了,到之前,甚至渊太祚肯来朝见他就行了。
  可现在,罗成却让渊太祚放弃了朝鲜国号,带着剩下的土地和子民,直接归附大隋。
  他的地盘,也设置为五郡,渊太祚只是有个朝鲜国王的爵位,他不再是朝鲜国王,而只是玄菟郡太守。
  这结果就跟吐谷浑一样,吐谷浑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青海四郡。
  而现在,高句丽或是朝鲜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隋的辽东道和朝鲜道两道的九郡之地。
  而在这捷报上还写的清清楚楚,渊太祚为表明诚意,已经派长子渊盖苏文来京朝见天子,同时,也已经开始将历次战争中被俘的隋军士兵释放,目前已经释回第一批两万人。
  同时,他还已经向辽东的隋军供给粮草两万石,后面还会继续提供大约四十万石的粮草。
  按这条约,朝鲜道五郡,也将从明年开始,接受大隋的统治,到时朝鲜道五郡,每郡只最多保留五千名士兵,其余皆裁撤。此外,朝廷还将向五郡派授主簿、长史、司马、县丞、县尉等官员。
  皇帝几乎手舞足蹈。
  本来军民不应征,他都已经被迫停止东征,可谁料到罗成这一抗旨,居然还抗出了这么个结果来。
  直接把高句丽灭亡了。
  从此世上再无七百年之高句丽也,只有大隋的辽东道和朝鲜道。
  “你们还有谁要反对朕授罗成为辽东留守吗?”杨广得意洋洋的问几位宰相。
  裴虞三人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居然是这么个结果,眼下这个时候,再反对也没用了,他们只能默默的赞叹罗成真是有本事,居然能让渊太祚自愿去国号为隋臣,了得。
  “陛下,渊太祚虽去国号,可朝鲜五郡依然还是在他掌握之下。”裴世矩提醒皇帝。
  “那又何妨?待明年,便要开始裁撤朝鲜兵马,派驻军队,选授官员,到时,几千里海东之地,尽复为我中华疆土也!”杨广觉得这功绩,一点不比当年汉武帝出兵灭卫满朝鲜,设立四郡之功。
  甚至还远超之!


第550章 去意已决
  罗成昏迷了七天七夜。
  当然,实际上他是在安市城里休了个长假,每天足不出府,喝酒吃肉烤火,与众弟兄商议时局。
  第七天的晚上,张亮的暗卫已经从洛阳飞递情报回来,皇帝的处置下来了,皇帝授罗成辽东留守,对罗成在辽东平灭高句丽极为满意。
  于是乎,罗成终于可以醒过来了。
  “憋了七天,也终于到头了。”罗成伸了个懒腰。
  “外面的兄弟们也都十分关注你的安危呢,若是听说你醒了,估计也都非常高兴。”侯莫陈乂笑着道。
  如今他跟罗成,也算是联结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便是山头。罗成是他们这个山头的头领,自然是不能倒的,否则,这刚形成的辽东山头就要垮了。
  “放出消息去,就说我已经醒来了,没什么大碍了,让弟兄们放心。”
  “那你什么时候露个面呢?”
  “明天吧。”罗成想,最好是圣旨下到安市之前他便露个面,这样更好。
  魏征提醒罗成,“既然大事已定,那么是否也解除对辽西兵营的包围,毕竟辽西郡兵也是大帅麾下,搞下去影响团结。”
  “嗯,今天就可以让冯将军把兵撤回来,明天我亲自去那边走一趟,安抚下他们。”
  罗成让他们背锅,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不这么搞一下,他自己就得离开。
  “我觉得王仁恭不能再留在辽东了。”罗存孝一边吃着牛肉干,一边直言不讳的道,在这次事件中,王仁恭的立场值得玩味。
  “其实王将军也没做错什么。”罗成道。
  “他就算没做错什么,可他不跟咱们一条心。”老四直接道。
  确实,不说其它,就说王仁恭帮宇文化及骗罗成去安市城,就做的不地道。
  “这个待以后再说吧。”
  现在他留守的旨意还没下来,哪里好动王仁恭。
  “王仁恭麾下有个校尉叫刘武周的不错,若有机会,可以调到我身边来。”罗成道。
  “刘武周,有什么特别的吗?”老四问。
  ……
  罗成醒了,这个消息从安市城主府传出之后,如北风一般呼啸刮过辽东,十万辽东兵马都知道了大帅罗成醒了。
  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毕竟罗成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主帅,那还是给他们分田授地,给他们发不要钱妾侍的大帅,更别说在罗成麾下打仗,这位主帅从不会让将士们的血白流,有功必赏,有勋必授,每次战后,都能分到战利品,十分的公平公正。
  跟着罗成总能打胜仗,总能得功受赏,总能分到丰厚的战利品,哪怕伤残了战死了,那战利品也不会少,功绩不会没,抚恤补贴更丰厚。
  跟着这样的主帅有肉吃,士兵们自然也都成了狼,对于头狼自然无限的敬仰崇拜。罗成遇刺,辽东差点都要哗变。
  罗成昏迷这些天,大家也都激愤难平。
  如今罗成终于醒来了,大家欢呼庆贺。
  各军主将们,更是不吝酒肉,赏下大量的酒肉给将士们以示庆贺。
  辽东各军的将士们,就跟过年一样的狂欢。
  而安市城主府也终于打开。
  各郡各军校尉以上军官,都可以前去探望。
  一队队的军官们,排着队前往探视,哪怕只能远远看一眼,可听到罗成对他们笑一笑,说几句话,他们都满足了。
  王仁恭带着辽西郡的将校们也过来了。
  可是城主府里,其它各军的将校们却对他们怒目而视。
  辽西将校也都低着头,不敢跟他们对视,毕竟觉得理亏,若不是他们辽西营骗罗成过去,就不会有遇刺这回事了。
  宇文化及是他们从怀远悄悄带到安市城下的,罗成也是他们骗到大营的,然后罗帅还是在他们大营前遇刺的。
  “呸,还有脸过来!”
  “就是,吃里扒外的东西。”
  一些将校,尤其是从齐郡出来的罗成老兄弟,对这些人十分不齿,若不是罗成早有严令,说此事与辽西军将无关,只怕大家早就冲上去群殴他们了。
  被人吐口水,辽西军将红着脸,也不敢还嘴。
  阚棱出来。
  大群军将拥上前去。
  “少将军,我们可否去见大帅?”
  阚棱望了眼大家,“诸位将军校尉们请勿急,大帅虽然醒了,但还是比较虚弱,刚才见了好多位将军,此时也累了。今天再见最后一批,其余的请明天再来。”
  “让我见见将军。”
  大家纷纷道。
  阚棱却目光望向王仁恭和他身后的一群将校。
  “大帅请辽西太守王将军与麾下辽西将校一起进去。”
  王仁恭无比意外。
  “王将军请!”阚棱笑道。
  “哦。”王仁恭带着一众手下进去。
  城主府的大厅里,烧着地龙,里面还很暖和。
  罗成靠在榻上,胸口缠着厚厚的纱布,脸上有些腊黄。
  “王将军和兄弟们来了,恕我有伤在身,不能起身相迎了,大家坐。”
  王仁恭见状,几步赶上前,他弯腰蹲在榻边。
  “罗帅且靠着,莫动了伤口。某实在是太过愧疚,若非我一时糊涂,也不至于让宇文化及那狗贼得手,我恨不得这箭是射在我身上。”
  其余辽西诸将校也都低着头。
  “将军并没做错什么,宇文化及毕竟是奉旨而来,只是谁料到这狗贼居然借宣旨之机来暗杀于我,也幸好我福大命大没死,大家也不必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