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成冲上前去,狠狠一击,马球进洞。
球场边,皇帝和罗成这边的黄色一方,顿时鼓声如雷,号角齐鸣,彩旗翻飞,无数禁军将士齐声高呼。
“皇帝万岁,皇帝万岁!”
皇帝兴奋的持着月杖策马朝罗成走来,“刚才这球进的好!”
罗成笑道,“是陛下传的好,刚才那一次断球,真是非常狠,而那记传球,更是绝妙!”
比赛结束。
自然是皇帝和罗成这队获胜,以三球优势赢得比赛。
“臣听说陛下打算秋后北巡塞外?”
温汤浴池里,罗成跟皇帝都赤裸着身体,泡在温暖的池水之中。
皇帝的身材不错,很健壮,一场激烈的马球比赛打完,才一会功夫已经恢复如初,他身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赘肉,甚至还有不少的肌肉,这可是让罗成很意外的。
本以为身为皇帝,是最难自控的,毕竟没有人能管的住皇帝,他的权力太大,各种诱惑自然也多。
可谁能想到,皇帝居然还能这么自控,能把身材控制的如此之好,以前听说杨广后宫嫔妃并不多,他还不太相信,现在看来,确实是真的。
想杨坚一生只跟独孤皇后生了五子五女,而杨广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四子二女,其中长子已经病逝,幼子也夭折,只留二子。
而杨广已经快五十岁了,总共才生四子二女,与他年纪相仿的表哥李渊,可是已经生了五子六女。
身为皇帝,总共才这么几个儿女,也可以说明皇帝对于女色确实不是太喜好。所以后世演义中说杨广什么强奸母妃,甚至强奸妹妹,大肆选秀这种事情,其实是不靠谱的。
隋朝确实有选秀,几年一选,但每年所选秀女数量不多,而且这些秀女入宫,其实是充当宫女的,秀女入宫,经过培训后为宫女,一定年龄后再放出宫去,这也几乎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皇帝也在打量罗成的身体。
看着那一道道的伤痕,惊叹不已。
“罗成,跟朕说说这些伤痕的来历?”
于是罗成只好跟皇帝解释。
“陛下,这道伤口是我当年从汲郡挖运河回家路上,遇蓝面鬼打劫,于是奋起反抗,擒杀贼人之时被划伤的,也是我第一道伤口,所幸伤的不重,当时多亏秦琼自东莱返乡经过,于是拔刀相助,擒杀蓝面十八鬼……”
“这道疤,是擒杀盗屠牛贼时被屠刀所刺。”
“这道疤,是在长白山剿匪时所留。”
“这是大野泽的水贼所伤,这是豆子岗的盐贼所杀,这是在辽西与高名丽人遭遇时所创,还有这……”
一处又一处的伤痕,足有数十道之多,大大小小,深浅不一,整个身躯都遍布着这些伤痕。
杨广伸手抚过,大为惊叹。
“百战功成,朕今日方知什么叫百战余生,罗成你辛苦了。”
“罗成啊,朕一直有一个困惑,今日想向你寻解。”
“臣愿为陛下分忧解惑!”
“朕如今也将近不惑之年,这一生只生过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和次子都是与萧后所生,三子为萧嫔所生,四子为陈嫔所生。”
说到这事,杨广有些伤神。
一辈子只生了四个儿子,可谓子嗣单薄。长子杨昭开皇四年出生,在大业元年立为皇太子,这个嫡长子有武力,能拉强弓,生性又谦和,言色平静,生活节俭朴素,可以说极得杨广满意,可却在大业二年病故,死时二十三岁。
余下三子,四子刚出生不到一岁就没了,而三子才刚八岁。
剩下成年的也就只有次子杨暕,他是嫡子,今年也三十岁了。
“自大业二年元德太子病逝,到如今,太子之位空缺已经八年了。朕想问你,朕是应当立嫡次子杨暕为太子,还是立长孙杨倓呢?”
罗成愣住。
他没有料到,皇帝居然问他立嗣的问题。
这种问题,他如何敢答?
“陛下,太子为一国之储君,立嗣虽为军国要事,可这更是天子家事,臣不过为一武将,为陛下冲锋陷阵绝不会皱一下眉头,但这等要事,陛下当圣心独裁,或问询于宰相、元老,臣不敢妄言。”
皇帝听了这个答复,只是沉默,看不出喜怒。
第578章 分封建国
罗成虽然年轻,可有些事情还是拎的清楚的。
立太子这样的事情,岂是他一个边将可以插手的?不管皇帝这番话是真心询问,还是试探,他都不能接。
皇帝立储,这种事情宰相可以谈,元老可以谈,但他这个刚授任忠武军节度使的大将不能谈。
“哎,既然你不肯说,那就算了。”
杨广叹息一声。
他刚才倒真不是试探罗成,只不过看罗成满身伤痕,感慨这位忠于王事,所以在这私下场合便想问下他的看法。可看到如成这般稳重之后,他倒是后悔自己太随意了。
这等重要的事情,确实不该问罗成。
不过反过来,他也觉得罗成确实很不错,没有仗着得宠和功绩,就对这种立储的大事指手画脚,随便表态。罗成很老成,这是好事啊。
“元德太子当年得先皇也称一声天生长者,朕也一直以为将来会将大业传于他。岂料,天妒英才,却让他先我而去。他走后,朕打算好好培养下齐王,将当年元昭的旧部几万人都拔于他,可他做了什么呢?”
杨广叹惜连连。
杨昭死时,他虽留下几个孩子,可都太年幼,所以本来这太子之位自然应当是传给嫡次子杨暕的,奈何这个齐王太过没出息了。
大业二年太子病逝后,杨广便封齐王豫州刺史,大业三年,又转任雍州刺史、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
还把太子的部属都转交给他,可他却十分骄纵,亲近小人,经常派属下寻求声色犬马。乐平公主曾经欲献给皇帝一名美人柳氏,结果杨暕却抢入府中。
杨暕的妃子早亡,结果杨暕却与亡妃寡居的姐姐私通,还生下一子。最让杨广恼怒的还是杨暕居然还把相士请到府中,为她和孩子看相,而相士说她将为皇后,还说那孩子将来会成为太子。
杨暕于是越发认为自己天命所归,于是越发胡做非为。
元德太子杨昭留下三子,他视之为阻碍,暗中行使厌胜之术,想要除掉。
事情败露之后,杨广大怒,赐死了元氏妇,从此对杨暕的恩宠也是日益减少,绝口不再提说让杨暕为太子之事。
这些年,他一直把杨暕带在身边,走到哪带到哪。
可这并不是恩宠,而是监视不放心。
杨昭所出的三个孙子,长孙杨倓,被杨广封为燕王,这些年一直也带在身边,却是悉心教导,十分宠爱。
而另两个孙子则分封为越王和代王,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代王杨侑则留守西京大兴。
其实皇帝一直就有了立燕王为皇太孙的意思,可又还有些犹豫不定。可毕竟燕王才十二岁,另一方面,燕王虽为杨昭长子,但却不是嫡出。
杨昭为河南王时,王妃是崔弘度弟崔弘升之女,后来因崔氏谋反案,而被废。再娶名帅韦孝宽之子滑国公韦寿之女为妃,生代王侑。
而燕王是杨昭的妾侍大刘良娣所生,另一个妾侍小刘良娣则生越王侗。
如果杨倓是韦妃所生的嫡子,杨广也没有这种犹豫了。
杨倓三个孙子中最贤最聪明,偏偏却是庶长,嫡孙代王侑则没那么聪明。
如果不立嫡次子齐王杨暕,反立庶长孙燕王倓,这个事情就于宗法不太合。
毕竟,要么立嫡,太子去世,那就立嫡次子,或嫡长孙,没有越过嫡次子和嫡长孙却立个庶长孙的道理。
按宗法制来说,元德太子杨昭死后,第一顺位继承人,那应当是嫡孙代王杨侑,然后才是庶长孙杨倓,至于杨暕,他兄长虽死,可宗法继承的顺序自动是在他的儿子手里,除非他没有儿子。
不管皇帝说什么,罗成反正闭紧嘴巴一声不吭。
虽然在他看来,若想这太子之位不争议,自然就只能立代王杨侑,他是嫡孙。燕王只是个庶长孙,完全没有资格立他。就算代王杨侑是个傻子,那也未必轮到他。
不过这话轮不到他来说。
可这个问题却困扰了杨广八年了。
帝国储君之位,空缺八年。
当年杨昭的三个幼子,如今大的十二岁,小的也十岁了。
“齐王人不笨,是个聪明人,只可惜以前没有好好教导,被身边的奸佞带坏了。这几年我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不管是西巡北巡还是东征都带着,看着倒也有些长进,悔改了不少。”
杨广看着罗成。
“你年纪虽轻,却懂进退,知本份,这很好。若齐王但凡有你一半,朕也不会让他落到如今这地步。”
“朕老了,一二年内肯定得立太子,不是代王侑便是燕王倓,却绝不可能会是齐王暕。将来不论是杨侑还是杨燕做太子,我都没什么不放心的,最不放心的唯有朕百年之后齐王。”
“朕刚才突然冒出来一个主意,想让阿孩随你去辽东。”
阿孩便是齐王的小名。
“齐王去辽东?”罗成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操作?
既然不放心齐王,那更不能放他出去啊。
“朕知道现在辽东虽还有五郡之地未复,但有你在,不出三五年定能把渊氏铲除,朕打算把阿孩封到朝鲜去,此生都不让他再复回中原,就永远呆在辽东,也算是给他一个保全之法。”
罗成听的直愣神。
杨广还真是处心积虑啊。要知道,在大隋开国之初,就已经取消了皇子封建的制度,虽然也曾让皇子出任总管,但总管只是官职而不是封爵,也没有封地。
杨广继位后,更是把把仅剩下的两个兄弟,都一杀一囚。汉王杨谅因叛乱被杀,蜀王杨秀则被他软禁至今。
哪怕是他的亲儿子和亲孙子,都只有封号,而没有封地。
现在杨广居然想给杨暕在朝鲜分封一块封地?
这是不是意味着杨广又想要改变他以前定下的分封制度?
“朕准备授齐王杨暕为乐浪郡长史,赐给他百里封地千户人口为采邑。”
皇帝最后没说给杨暕封地建国,只是说让他当个长史,再给他一块采邑和千户人口,不过比起常年在杨广身边过着如软禁一样的日子,确实应当还是不错的。
“朕希望你能够替朕照顾,并且看管规谏齐王,莫让他再犯错。”
第579章 太子太傅
圣心难测啊。
罗成回到楚国公府后,立马找来魏征,然后两人关起书房门密议起来。他把事情简单的一说,然后询问老道。
“你觉得皇帝此举目的为何?”
魏征毫不遮掩的道,“皇帝毕竟子嗣单薄,总共就生四个,还早亡和夭折两个,如今就两个儿子,既然皇帝已经打定主意要传位于皇孙,那已经三十岁的齐王放出去,肯定比留下来稳点。”
“既有利于将来传位继承,又还能免的这位喜欢胡闹的齐王做死送命,一举两得。再者,皇帝把齐王封到朝鲜,未必就没有反过来监视震慑你的意思。毕竟,你真要有所异动,有位宗室皇子在,朝廷就有一面旗帜在。”
罗成点头。
“不过估计皇帝更多的还是想着安置齐王吧,毕竟这位确实喜欢作死,本来当年他要但凡老实一点,这太子之位也早就是他的了,哪轮的到那三位皇孙啊。”
魏征笑道。
“其实有这位齐王封到朝鲜,未必就是坏事。万一真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