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对两位大将道,“如今我们已经集结了五万之兵,数量不少了,可以放手一搏。”
  八月二十七日。
  四将率军五万出忻口关,与突厥人在忻口山下平原上摆开阵势。
  杨义臣为前军,李景为后军,而薛世雄和独孤篡带轻骑绕后,迂回穿插到突厥人的后面去。
  战斗自早晨开始。
  突厥人一开始就仗着轻骑强悍,猛冲随军步阵。
  他们连驰边射,骑射了得。
  隋军则以车阵在外,加以盾牌和长矛组成方阵,再以弓箭手射敌。
  战到中午。
  杨义臣的前军损失惨重,开始顶不住后退。
  这时养精蓄锐多时的李景率河北军冲出,李景亲自跃马扬槊冲锋在前,硬生生的顶住突厥人的攻势。
  而这时,薛世雄带着数千骑兵也终于穿插迂回到了突厥人的背后,发起猛烈进攻。
  突厥人被杀个措手不及,回身作战,李景和杨义臣又率军全军掩杀,于是三万突厥军大败。
  追杀二十里,斩杀万余。
  九月初一。
  李景、杨义臣、薛世雄和独孤篡四将率剩下的四万河东河北勤王军赶到了崞县城下,距离雁门仅一百里。
  但在他们面前,在崞县外面,却还围着七八万突厥军。
  之前从忻山败逃回来的两万突厥军,先他们一步来到崞县,并加入了再次围攻崞县的俟利弗设大军。
  “举旗!”
  杨义臣看着崞县城上,居然还立着隋军的红旗,不由的笑出声来。
  “想不到罗嗣业将军,居然如此勇悍,以骁果之一军,坚守崞县小城到现在。”
  “把我们的旗帜都举起来,吹角,告诉罗嗣业,勤王军到了!”李景也高兴喊到!


第605章 汉家公主
  罗成已经毫不隐藏自己的行迹。
  他让人堂堂正正的挂出了自己的帅旗,打出了安东忠武军的旗号。
  大军疾驰而进,毫不停留。
  他已经不再理会沿途路上遇到的小部落了,士兵们在马背上吃肉松马米粥,累了就在马背上打个盹。
  每行军两个时辰,才休息一次。
  过了乞伏泊这个盐湖后,罗成改向西行,沿着金河而行,一路全是茫茫的草原。
  这里距离汗庭已经很近了。
  开始有留守汗庭的突厥贵族带着骑兵前来拦截,但他们又如何是杀气腾腾的忠武军的对手。
  每次罗成都是毫不犹豫,直接就干。
  先派轻骑冲杀,重骑掩藏在轻骑后面。
  等轻骑骑射过后,两军靠近之时,重骑突然杀出,把突厥轻骑撞的七零八落,然后轻骑再围上去群殴宰杀。
  上千人的轻骑,被罗成几下就解决了。
  这战斗力,把随征的契丹汗大贺咄罗和奚汗可度者都惊的说不出话来,虽然一路上他们早已经千百次的震憾于忠武军行军的速度和耐力。
  可如此强行军这么久后,还能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就太惊人了。
  罗成击败一支突厥军后,也不再追击。
  击败拦路者,继续向前。
  现在已经可以不再理会他们去汗庭报信,或者去雁门给始毕报信了。
  无所谓了。
  罗成已经杀到了汗庭边上。
  这里距离汗庭不到百里。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
  漠南汗庭。
  终于有消息传来。
  之前虽也有一点零星的消息传回,但都是一些传说,根本不是详实的情报。只是如风一般的传过来一个消息,说有一支幽灵般的骑兵出现在草原上,他们所过之所,牛羊死绝。
  牧民们都称呼他们为长生天之鞭,说是长生天对他们不满,来鞭打他们的。
  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支军队由谁统领,有多少人马,从哪来,到哪去。
  而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
  这支长生天之鞭,是忠武军,是中原隋国安东道节度使罗成统领的。
  足有几万人马,全是骑兵。
  长城外,阴山南。
  到处是关于他们的传说,如风一样的传来。
  “是罗成,是忠武军。”
  “罗成率领着忠武军杀过来了,还有许多契丹骑兵和库莫奚人,甚至有不少突厥的子民也投靠了他们,为他们带路向导。”
  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
  关于罗成的情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楚。
  安东道节度使罗成,率领一万两千忠武军骑兵,另八千契丹和库莫奚骑兵,另外在他的这支死亡大军中,还有上万突厥人随同他们。
  他们每个战士都有三匹马。
  他们生吃牛肉,喝马血。
  他们是杀向汗庭来的。
  汗庭,一座以白土筑城的城堡。
  始毕可汗的三弟阿史那咄苾身佩银狼头刀,大步向金帐走去。
  虽然汗庭有一座白色的大城,以白土筑成。
  城中也有许多房屋,但是平时突厥贵族们更喜欢居住在帐篷里面,就连始毕以往也是喜欢在城中的金狼大帐里。
  城中的房屋,只是贵族们身份的象征。
  其余的则多是用做与中原商人们交易之用,又或者充为仓库。
  汗庭里喜欢居住在城中汗宫里的,也就只有那位来自中原隋朝的义成公主而已。
  “可敦,罗成率两万骑兵杀到漠南来了,请可敦下令,马上召集诸部勇士做战。”
  咄苾就是历史上后来的颉利可汗,他是启民的第三子,此时被封为莫贺咄设,牙庭设在河套之北。
  这次他奉命负责协助可敦留守漠南汗庭。
  义成公主还很年轻,虽身居塞北,可身上依然是一身隋朝宫装,在这胡风强盛的漠南汗庭里,她就是一朵独特的牡丹花。
  开皇十九年时,和亲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嫁过来没多久就水土不服而病逝,皇帝又将她送来和亲。
  义成公主是宗室之女,以公主之名和亲突厥。
  先嫁启民,为启民可敦,不过八年,启民病逝,长子始毕继位,她便又继为始毕可汗的可敦。
  义成公主作为一个中原皇室,来到这完全不同的漠南,嫁给一个老头为妻生活八年不说,结果老汗死了,还要再嫁给他儿子新汗。
  这种收继婚制的风俗让她痛苦。
  可再痛苦也得过下去,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就是大隋与突厥的和亲联姻纽带。
  在汗庭,她从没有过开心的日子。
  甚至,嫁两任可汗生活了十四年,已经三十出头的她,都不曾有过一儿半女。
  义成公主坐在汗宫里,正翻看着一本诗集。
  头也没抬的道,“咄苾,这里是汗宫,大汗不在,你来得先派人通传。”
  咄苾笑呵呵的道,“可敦,你说我是要叫你姨娘呢,还是叫你嫂子?说不定,这次咄吉在中原回不来了呢,那按照咱们突厥的传统,我将继位为新可汗,到时你也将成为我的可敦呢。”
  “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提前做点什么?”
  义成公主在汗庭生活了十四年,对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咄苾也是十分了解的,这人勇武,桀骜,而且野心勃勃。
  她冷冷的道,“咄苾,你就不怕跟我做了什么,可咄吉却没死,回来后,把你心肝肺都剖了出来煎了下酒吃?”
  咄苾却不以为然。
  “就算咄吉回来了,也没什么。”
  话虽如此,可咄苾还是收敛了一些。
  “请可敦下令,让我召诸部拦截罗成。”
  “你打的过罗成吗?我可听说罗成年纪轻轻,可是几乎凭一已之力就灭掉了高句丽国。要我说,还是赶紧召各部入城防守,然后去信大汗,让他赶紧率兵回来。”
  “哼,嫂子也太高看那罗成了?他居然敢只带两万人孤军深入?这是瞧不起我突厥吗?大汗率三十万骑南下,可这漠南,随便都还能再数万骑来。”
  “你可别大意,到时若是汗庭破了,再成了罗成俘虏,可就笑不出来了。”
  “嫂子你莫不是身在突厥心在隋?这个时候还在想着救杨广那昏君?告诉你,杨广这次肯定得成我突厥俘虏,至于这罗成,我也要亲自去会会他,说不定还能把他捉来,将他阉了送给嫂子当个贴身人使唤,省的你也寂寞。中原人都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你三十出头,又无儿无女,想必也是十分寂寞难耐吧?”
  义成公主嘲讽的道,“咄苾你不要光逞嘴皮子,你光有贼心又没那个贼胆,真有本事,现在大汗不在,你倒是把我给霸王硬上弓了,说不定我还真的就从了你呢?”
  咄苾哼了一声。
  他还真有些不敢,这个女人看似柔软,却不好歁,有些手段的。
  “还是请可敦把令箭给我!”
  义成公主笑笑。
  “既然你这么急着去送死,那就随你吧。”说完,她拿出一支金狼令箭交给咄苾。
  等他得意离去后,义成公主又召来一人,将一封信写好递给他,“赶紧派人送去雁门给大汗,告诉他,再不回来,罗成就要把汗庭破了!”


第606章 潜龙在渊
  淮阳。
  项城。
  古之陈国,传为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之都,禹受命将尧姓封于陈,西周初,陈为周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这是一块藏龙卧虎这地。
  淮阳项城一豪强大族的私塾里,私塾先生刘智远下课后,听到了一个消息。
  皇帝在雁门遇袭,突厥始毕可汗发兵三十万兵围雁门,连破马邑雁门数十城,皇帝危在旦夕。
  听到这处消息后,私塾先生原本已经沉寂了两年的心,似乎又翻涌了起来。
  这天晚上。
  他躺在私塾里那间狭小的卧室榻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
  他苦苦的思索。
  苦苦的追问。
  难道下半生就要老死此地,难道自己要一辈子隐姓埋名,在这里当一个私塾先生吗?
  感慨郁闷之余,不由的起身点灯,挥笔写下一笔五言诗。
  “金凤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
  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写完诗,他难得的将柜子里的一坛子米酒打开,一人独饮到天亮,借酒浇愁愁更愁,最后在苦痛和酒醉中睡去。
  天亮后,学生们发生今天先生没来上课。
  另一位私塾先生过来,看到他在呼呼大睡,房间一角的桌上还留着一首诗。
  那位老先生是个年过半百之人,一眼就看明白了这首诗。这诗平心而论,算不得什么好诗,十分通俗易懂,一个年轻的私塾先生做出这样水平的诗倒是正常。
  可让人惊讶的是这诗所要表达的内容,前四句写的是对现状的不满,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而后四句,则表达了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的雄心壮志。
  简单通俗,却极具气势。
  尤其是那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这什么意思?
  这位老先生一下子明白,这是首反诗。
  处处表达对当今朝廷的不满,这是想要造反啊。
  这位先生在这私塾多年,这两年这年轻先生到来,总是孤傲的很,尤其是没把他这个老先生放眼里,甚至因他的到来,还使的他的地位笈笈可危。
  老先生看着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的那黑脸先生,把诗折起,往袖里一塞,然后出门就去告密了。
  好在那官府里有人跟这东家是亲戚,听闻亲戚家里出了个反贼,连忙提前通知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