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李兄为我军师,共谋大事!”孟让拱手而拜。
  李密欣然受下这一拜。
  “孟帅肯信任我,李密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如今皇帝昏庸、百姓怨恨,数征辽东,损失数十万精锐府兵。现在又与突厥结仇,被始毕数十万骑困在雁门。眼下昏君危在旦夕,能否回来还是未知,这正是争夺天下的好时机。凭孟帅雄才大略,定能灭亡暴隋。”
  孟让听了哈哈大笑。
  李密趁机建议,“眼下我们就要趁河南府兵北上勤王之际,全力扩张实力,攻打郡县,夺取钱粮器械,招纳兵马。现在淮阳城空虚,还请大帅立即发兵淮阳,只要攻下宛城,杀死太守赵佗,到时定能震动河南,那时各方豪杰来投,广纳兵马,则大事可成!”
  “好,就听军师你之言,某现在就传令,兵发淮阳,攻打宛城!”


第622章 东山再起
  孟让的实力其实非常一般,甚至孟让的能力也不被李密看好。
  可李密依然称孟让为雄才大略,依然劝说他逐鹿天下,甚至说要辅佐他夺天下当皇帝。这些当然不过是些毒鸡汤而已,连当年杨玄感最后都让李密失望不已,更别说一个造反的小官。
  可李密现在满腔仇恨,只要有人肯听他的话,他就足够了,哪里管他是什么本事。
  孟让只有几千人马。
  真正精锐能战者更少,其中武器更缺,粮草也不足,完全就是一支流窜乡野,到处敲诈地主豪强的贼匪。
  不过鹿邑一战,在李密的指点下,他们还是取得了极不错的战绩的。
  淮阳宛城来援的那千多郡兵,被击败逃往东面谯郡。
  此时淮阳郡城空虚。
  淮阳是李密曾经隐姓埋名几年的地方,他曾经做过私塾先生,因一首五言诗被人告发,又逃到王秀才那,在那当了上门女婿,可还是被人告发。
  杀死王秀才和他妻子的,正是这淮阳太守赵佗。
  他曾经站在刑场外看着赵佗扔下斩字牌,也暗暗发誓,一定要杀死赵佗为王秀才他们报仇。
  孟让和李密带着几千人马猛扑宛城。
  李密换上了一匹战马,他指挥着孟让手下,从战死的宛城来援郡兵身上扒下了不少衣服,然后让其中几百人换上。
  这些人马由李密亲自带领着,还押了一些俘虏的郡兵在身前。
  他们打起郡兵的旗号,假装是败逃回城。
  孟让则带着主力跟在后面。
  宛城下。
  当被李密拿刀抵在背后的俘虏郡兵颤抖的声音向城上喊话,让他们开城时,城上的守兵还只是在嘲讽他们败于贼军,居然无人起疑。
  城门打开了。
  伪装成败退官军的李密他们拥入城中,然后便是四处砍杀,夺取城门。
  火光放起来。
  孟让率领大队人马猛冲而来。
  一切就如李密所计划的那样,毫无阻力,他们几乎没费太多力气,就拿下了淮阳郡城宛城。
  破城之后。
  李密来到了太守府。
  太守赵佗被民军从一个房间的床底下搜了出来。
  “赵太守,你躲什么啊,我听说你一直在找我,我如今送上门来了。”
  赵佗十分狼狈,贼军攻打鹿邑,他派出城中郡兵去援,却不料这支不大的贼军不但击败了援军,反而冒充援军杀回了郡城。
  他连逃都来不及。
  “你是?”
  “我就是你一直追捕的李密啊,不久前,你不是刚刚捕杀了我的丈人王秀才和我的妻子吗?”
  赵佗这才想到,原来面前这个黑脸汉子,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密。
  “原来那个刘智远真的就是你,想不到你居然在我眼皮底下藏了这么久。”赵佗道。
  李密冷哼一声。
  “我本欲从此隐姓埋名就此普普通通过一生,可奈何你却非要紧追不放,无奈,我只有再次造反了,赵佗,借你人头一用。”
  说完,李密拔刀,砍下了淮阳太守赵佗的人头。
  砍死赵佗之后。
  李密让人取来一个木盒,将赵佗首级装起来,然后让手下带着赵佗的首级去淮阳郡的各县城宣示。
  让诸县投降归附,同时也顺便把首级送去诸山名寨的贼匪群寇们看,让他们见识下孟军的实力,让他们前来淮阳会盟。
  孟让坐在太守府里,忍不住换上了身绯袍。
  穿上太守的官袍梁冠,孟让不由的感觉全身舒畅。
  多年的仕途拼搏,最后也不过是一身绿袍。
  “孟帅,收获不错。”
  李密进来,看到孟让那得意的样子,眼底闪过不可察觉的鄙夷。
  “淮阳城中仓中粮草不少,另外我们搜得不少器械,尤其是还从城中搜罗了数百匹马,另外还有几百副甲。”
  马和甲,那都是强军的重要物资。
  可马和甲,那都是极难弄到的,叛军更是没有哪家有实力可以大量打造铠甲,只能靠抢。可小股的郡兵也不会有什么铠甲,大股的叛军和军府却又不敢碰,更别说郡城军府了,所以叛军虽然经常号称多少万多少万,其实都是裹挟大量百姓而已。
  就算是老贼悍匪,也是缺马少甲,尤其是甲。
  一听弄到这么多甲和马,孟让眼睛放光。
  “孟帅,我以为眼下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应当马上把这些马和铠甲发下去给老兄弟们,然后趁着现在周边还没反应过来,我们要趁势继续攻城。”
  “不休整一下?”
  打下了宛城,大出孟让意外。
  也大出那些叛军的意外。
  现在大家都忙着四处抢劫呢,虽然孟让军比其它贼匪好点,但不抢也是不可能的,只是不会随意的奸淫杀人而已。
  “孟帅,机不可失,趁现在攻城,每破一座县城,我们都能得到不少军械钱粮,便又能多招募许多战士,积少成多,我们很快就能拉起上万之兵,是真正的上万之兵。”
  孟让一下子被说动了。
  “但听军法调动。”
  李密得了军令,当下便开始安排调动。
  一连数天。
  李密亲自指挥着孟军,接连攻下鹿邑、郸县、项城、南顿、殷水诸城。
  孟军的攻势一时无俩,孟让和李密之名,更是名扬河南之地。
  一时之间,附近无数叛军贼匪纷纷赶来投奔。
  孟让便在宛城里自封为齐王,他又封李密为魏公,然后对前来投奔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草寇贼匪,都是俱封总管、侯伯等。
  孟军一时兵马大振,不仅接纳了无数乌合,而且也四下招兵买马。
  很快,倒也是兵马数万。
  这天,又一支兵马来投。
  “请禀报魏公,就说他的学生王伯当来了。”
  李密在殷水县城中,正准备着向西南攻打汝南郡的上蔡城,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奔出县衙来见。
  “三郎,真的是你?”
  王伯当一见李密,一下子就拜倒在他面前。
  “老师,想不到还能见到你。”
  师生两个相见,感慨万分。
  那日南阳兵败,李密逃走,东躲西藏,而王伯当更早一点便在齐郡的章丘城下大败,也是自此逃亡。
  几年时间,王伯当在河南当上了山大王,李密当了教书先生。
  如今王伯当听到李密的名字,便又带着兄弟来投。
  “太好了,你来了,这下为师终于如虎添翼!”


第623章 卷土重来
  李密得王伯当来投,那真是如虎添翼。
  接下来,这对师徒两个率兵横扫诸县,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城破县,反军势力大增。
  兵马所到之处,诸地的各路贼匪草寇纷纷来投,孟让更是十分豪爽的来者不拒,全都封官授爵,在这一点上,他充分接受了李密的建议,如杨玄感一样的豪爽。
  短短时间,孟让的齐军,便已经滚动到了十万之众,虽说乌合,但也确实人多势众了。
  李密成为齐军的大司马,统领兵马攻伐,而李密又以王伯当为骠骑大将军。
  “齐王,密以为如今我军虽众,可粮草却依然不多,尤其是淮阳之地无险可守,非根据之地。”
  孟让手里端着个酒杯,怀里还拥着一个美人,身穿一袭衮龙袍,带着些酒气道,“大司马言之有理,我也正要找你商议此事呢,如今我军拥众十万,名振中原。不过淮阳却无险可守,所以我打算率部向南,去淮西。”
  淮西,便是淮南道的西部,大抵倒是在大别山的东西两侧,永安、蕲春、同安、弋阳、庐江、淮南诸郡,这一带因为有大别山、桐柏山等,南面又临汉江、长江,可以是依山背江,是个险地。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大别山、桐柏山等这些大山里,还有许多蛮子。
  这些蛮人,其实就是后世土家族等的先祖上,但也确实不够开化,朝廷在这些山区的统治不够严密,比起河南这个中原四战的腹心之地,无疑,淮西这里算是不错。
  进可攻,退可守。
  万一形势不对,既能龟缩入山,还能跑路,不管是往西面的山南跑,还是往江南跑,或往淮南跑啊,都可以。
  说白了,其实孟让虽然都称齐王了,可也没太大自信心。
  不过这个路线却不是李密想要的。
  他一心复仇,就要推翻杨家,哪愿意一辈子藏于山野之中当个山大王呢。
  “大王,如今昏君杨广还在雁门被围着,天下府兵都赶往河东勤王,这正是我辈的大好机会啊。此时我辈人多势从,军心士气极高,正好趁此机会,挥师向北。”
  李密认为,还是应当趁机去打洛阳。
  不过洛阳城坚,因此义军可以先攻荥阳,夺兴洛仓。
  “大王,兴洛仓,有仓窖三千口,每仓储粮八千石,这是洛阳及整个天下最大的存储粮仓,若我军趁机夺下此仓,则可以召天下英雄就仓用粮,齐聚洛阳,一起围攻东都。到时天下英雄,皆听命于王,那时挥军攻下洛阳,大王就可以进位称帝,进而顺势平定中原,建立新朝。”
  可孟让却还是犹豫。
  虽然现在兵马膨胀很快,可孟让毕竟也是当过齐郡主簿之人,不是那种无知的草莽,身为曾经的体制中人,他因此很清楚朝廷的实力。
  眼下张须陀率河南府兵去雁门勤王,但肯定还会回来的。尤其是他判断皇帝虽被始毕杀了个措手不及,但应当不会有事。
  用不了多久,皇帝就将南下,杀神张须陀也会南下。
  那时怎么办?
  杨玄感当年都没办到的事情,他不认为自己能办的到。
  所以孟让不太愿意去洛阳。
  “魏公,如今我辈虽不比那些身为群盗,日夜在草莽中苟且偷生者,可也好不到哪去,我们现在虽号称拥众十万,可甲不满三千,骑不过千,如何打东都洛阳?就算是兴洛仓城,那也是相当坚固的,我曾经去过兴洛仓城,那里防御十分严密,未必有机会。”
  这话让李密十分气恼,觉得孟让果然不是成大事之人,刚取得了一些胜利,结果就小富即安了。
  “大王,我们现在干的都是掉脑袋的造反之事,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趁机夺兴洛仓,破洛阳,号召天下群雄,反想着退去淮西,钻进大山里,这岂是成事之理?若等府兵返回河南,我等就算再怎么藏身山林,也没用的。”
  可任李密怎么劝说,孟让还是决定去淮西。
  这气的李密浑身颤抖,就想要对着孟让一通大骂了。
  好在最后孟让也没过份,毕竟有今天的成功,也多亏了李密。所以最后他提出了一个两全之策,分兵。
  他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