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成刚才心里就暗赞了许久。
刘武周和尉迟恭都只是鹰扬校尉,六品军职,本来也是没资格坐到这桌上来的。不过他们与李靖同是马邑军的代表,自又是不同。
这就跟一边的李世民一样,他是罗成麾下的校尉,但因为现在是统着云定兴的漠南军,所以他算是漠南军度使衙门的客将,因此也坐到这里。
看着马邑郡的这三个猛人,罗成转动心思,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三人挖到自己麾下来。
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
罗成对马邑军三人的热情,大家都看在眼里。
李世民感觉受了冷落,今天白天一场大战,虽说始毕故意拿他钓鱼没用全力,可他麾下只有云定兴借的两千人马,城中又无百姓助阵,守的可谓是十分辛苦。
罗成一句慰劳的话都没,反而对李靖三人殷情无比,心中不满,只得坐在那里灌着茶水。
倒是嗣业神情自若,他跟罗成那是亲兄弟,熟络无比,不需要表面这套。
“来,吃菜,这次突厥入寇,诸位也是辛苦了。”罗成笑着道。
席上气氛自然更好。
等菜过五味,大家骂过突厥狼子几番后,也都各自诉苦。
嗣业感叹这次他左一军彻底打残了。
“此次陛下北巡,留下了右三军驻守东都洛阳,其余五军随驾。我左一军一直是开路先锋,结果突厥南来,我军在前开路,陛下等因军中有大量百官和宫人等,行动不急,最后只得避入雁门,与我们被隔开。”
整整两万五千人马的骁果左一军,堪称是十五万骁果军中最精锐的,他们拥有两千重装骑兵,四千弓骑兵,四千长矛突击轻骑,另外还有整整一万人的精锐步兵,其中陌刀就两千五百人。另又有五千人的辎重车兵!
如此精锐的一支力量,结果等崞县解围后,只剩下数千能战之兵,另外数千伤兵只能在后疗伤。
彻底残了。
就算皇帝重新招募人马补充,可一时半会也难,这次不但是损失了八成的兵马,尤其是其中许多关陇的将门子弟军官的损失,才是最伤的。兵没了可以再招,但将门出身的这些年轻军官们,却不是随便就能补充的了的。
这些年轻军官们,多是来自将门的庶子或亲戚等,他们本身条件不错,打小习练武艺,尤其是能得到父兄们的口耳相传,因此其实就是自小学习武艺和兵法战技,可以堪称是军事精英。
这些人损失一个,那比损失十个兵百个兵都严重。
况且,嗣业也很悲观。
经此大战后,骁果军不但左一军只剩下几千完好的,就是其它四军,十万人也只剩下了三万,若是再除去残疾重伤的,估计也就剩下两万来人。
这么一算下来,北上的五个骁果军,最终只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军,加上留守东都的那个军,六军就只余两军。
朝廷要重新恢复组建四个骁果军十万人,如何可行?
各级军官是大问题,兵也是问题,装备钱粮更是问题。
经此次雁门之围,朝廷威望大减,地方上的叛乱只怕会更加厉害,朝廷想再一次性恢复十万骁果军,难。
“你现在已经不再是骁果军将了,你是陛下新封的定襄道节度使,你的左一军,现在也全都转成了定襄道兵,陛下赐军号宣武军。以后你们都会常驻在长城之北,到时还会再增派兵马,防御塞外。”
罗成提醒嗣业。
这一次他抗旨北上,皇帝授封他为定襄道节度使,这里面未必就没有因为嗣业抗旨,而使得皇帝不满,直接把他踢出骁果军的可能。
嗣业苦笑。
“也是,我们现在是定襄道宣武军了,只是我们这个宣武军现在有点惨,才几千残兵,连个地盘都还没打下来。”
定襄道的防区,大致就是现在阴山以南突厥汗庭这一片。
阴山以南直到长城,除了西面漠南节度使辖下的五原和榆林两郡等地,东面的广阔之地,基本上都是嗣业的地盘。
而这些地方,之前已经被罗成攻夺或招降控制了。
等这仗打完,嗣业直接过去就行。
不过宣武军的地盘确实不大,面积虽广,可人口少啊,且塞外之地不怎么好防御,所以罗成以为,其实如果把雁门关外的马邑郡划入宣武军的防区,其实更好一些,这样依托外长城,进可攻,退可守,更有利于控制阴山防线,战略防御纵深更强。
“始毕还手握着十五万骑呢。”嗣业道。
“始毕不足忧,他已经是死狼一只了。”罗成呵呵笑道。
李靖望着罗成,“今日楚公只凭几面忠武军旗,就吓退始毕解云内之围,实是高明。”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嘛。
“如果某猜测不错,楚公并不打算马上对始毕发起进攻?”
“哈哈,都说药师兄当年十来岁时就曾得过韩帅称赞有军事之才,看来确实名不虚传。没错,始毕现在已经被我们困住。北有杀虎关,东有这云内、恒安、牛皮三关拦路,南面又有王太守驻在白狼塞,西边则还有云定兴将军驻在长城偏头寨,可谓是四面张网。”
始毕被围在这马邑中,哪都去不了。
既然如此,那他罗成何必急着决战呢。
“我们只要拖着他就好,天已经一天比一天冷了,马上就要进入十月,到时这塞北随时会下雪。”
李靖竖起拇指,罗成这招太狠了。
始毕想决战,罗成不跟他打。
始毕想回漠南,去路又被堵,强行攻关,那非突厥之所长,还得面临着攻关时罗成在后背攻击。
不攻,那就是等死。
天越来越冷,突厥人的军粮马草难以为继,甚至御寒的衣服都没有,他们怎么撑?
“所以楚公现在的计划,是拖着,让始毕来攻我们?然后我们不跟他在平原上打骑兵决战,而是以城池堡垒山营打防御反击?”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也,确实如此。急的是始毕可汗,又不是我们,我们现在是完全占据了主动,所以没必要跟他平原决战,那样打我们划不来,胜了也亏。因此就是跟他耗,耗死他,耗到他坐不住,只能以骑兵来硬攻我们的关城堡垒山营,这样他的骑兵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李世民坐在一边角落,听着罗成跟李靖互相夸赞,只觉得心头冒汗,这罗成用兵,果然又狠又毒。
这一招,始毕怎么破?
这不单单是在撕咬下始毕一块肉来,这是要彻底弄死始毕啊。
不正面跟始毕在平原开阔地带决战,那始毕哪还有半点胜算?
第637章 出尔反尔
太原。
晋阳宫。
此时太原城外,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勤王大军。
除了岭南、安南、云南和剑南等少数几道的兵没赶到,各地的封疆大吏都带着勤王军赶来了。
“陛下,罗成奏捷,在参合关拦住始毕,歼突厥军三万众。始毕猛攻不得下,乃折转向南,目前又被罗嗣业和李靖等困于云内城下。”
裴世矩一脸兴奋的向皇帝报喜。
经过这些天的休息,皇帝的气色好了许多。
“哦。”
不过对于这个好消息,皇帝似乎没有太高兴的样子。
“陛下,罗成奏请陛下调勤王军北上,一起围歼始毕于马邑,不让他一兵一卒回到草原。”裴世矩觉得这机会不错,这次在雁门吃了这么大个亏,若是能够把始毕歼灭,那么反倒是因祸成福了。
“天冷了。”
皇帝望着天空,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陛下,太原到云内,不过几百里而已,现在太原城下三十万勤王军,马邑还有罗成的近十万兵马,足够围歼始毕了。”
皇帝却道,“裴卿啊,昨天虞世基跟朕奏报,说三十万勤王军聚集太原城下,太原粮草供应不及,而且天冷了,将士们来的时候,都还只着单衣,还没御寒衣物。”
“陛下,机会难逢啊。”裴世矩劝说皇帝,“若是放过始毕,那无疑是纵虎归山。”
可皇帝却望着裴世矩,“之前就是你劝说朕立始毕之弟为南面可汗,又劝说朕杀史蜀胡悉,朕都听了,可结果呢,惹的始毕叛乱,率三十万骑南下,围朕于雁门。朕都差点被擒,虽解围,可骁果军没了。”
皇帝的眼神里很不友好。
裴世矩愣住。
“陛下,臣定策失误,自当请罪,可眼下却正是围歼始毕的大好良机啊,千万不可错过。”
皇帝摇头。
始毕还有近二十万骑在手,要围歼他谈何容易呢,他做困兽之斗,还不知道会如何。
再说,经雁门一战后,皇帝也没有心思再管始毕,或者说雄心壮志受到极大挫折。
“今早,河南安抚使张须陀求见,奏称孟让、李密在河南做乱,连破数郡,孟让杀入淮西,而李密攻破了荥阳,连虎牢关都已经攻破了,甚至还夺了兴洛仓。”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非常的难看。
李密破荥阳,夺兴洛仓,这些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荥阳可是东都的门户,上次杨玄感叛乱声势那么大,都不曾撼动荥阳,现在李密却破荥阳城、下虎牢关,占兴洛仓。
兴洛仓是大隋第一大粮仓,最高能储粮两千四百万石,哪怕现在仓中粮未储满,可几百万石粮还是有的,现在这座粮仓却被李密夺占了。
张须陀绝对不敢拿这样的事情说谎,那只能说明这是真的。
据张奏报,李密破荥阳下虎牢占兴洛仓,然后开仓放粮,号征中原各路贼匪会盟洛阳,于是中原反贼齐至,李密短短时间,就已经聚起了二三十万之众。
“朕已经下旨给张须陀,让他立即率河南兵返回,并令樊子盖也一起南下。”
“稍后,朕也会南下。”
“洛阳不容有失。”
裴世矩怔怔出神。
“陛下,可是马邑那边……”
“马邑那边自有罗成和罗嗣业、王仁恭、云定兴几将。”
“陛下,罗成等四帅兵马相加都不到十万,未必能围歼始毕。”
“围歼不了就算了。”
裴世矩跪地,“请陛下再慎重考虑。”
“朕意已决,不用再考虑了。”
在皇帝看来,洛阳那是国都,岂容有失。而且现在中原兵马全在太原,导致中原空虚,使得李密这样的反贼又跳了出来,还闹的这么大声势,必须立即扑灭。
否则,还会带来更坏的影响。
至于说始毕,他这次也没讨到好,罗成还又斩他三万人。就算他最后能逃回草原,也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再成什么威胁。
关键还是中原。
这些反贼是越来越成气候了。
再有一个,如裴蕴和虞士基他们所说的一样,如今三十万人马齐聚太原,太原根本供应不了这么多粮草,再一个天冷了,许多赶来勤王的兵马还没有御寒之衣。
而各地兵马离开驻地勤王,又导致地方更加叛乱严重。
在皇帝眼里,外敌与内贼,那肯定内贼才是最威胁皇权的,尤其是如李密这样曾经的贵族,更具威胁。
必须严防。
裴世矩从晋阳宫退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无比。
太原城外,各路勤王兵马,都开始在收拾行装。
那些还在半路上的,更是已经派人去传旨,让他们马上返回驻地,全力平靖地方叛乱。
第二天。
皇帝召几位宰相议事。
“陛下,突厥围雁门城时,陛下曾许诺给守城将士们重赏,现在不少将士们都请求陛下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