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瞪了长子一眼,“你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半点成府,这种话也是你当说的,万一传出去,你知道后果多严重?”
建成撇撇嘴,“本来就是奸相,过去喊他们五贵,如今都叫四奸或四贼。”
“别人喊,可你也不能喊。”
“爹,他喊你什么事?”
“没什么,王世充封了开封侯加太子少保银青光禄大夫,调河南安抚使了。裴相让我带江淮兵协助他收复荥阳,恢复运河。说等荥阳收复后,让我率兵返回江淮,做好迎接圣驾巡幸江都的准备。”
“皇帝真要去江都?”
“嗯。”
李建成有些不屑的道,“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要出巡。”
李渊没有教训儿子,只是长叹了一声,“天下要乱了。”
“父亲,这天下早就大乱了。”
“建成、元吉,我叫你们两个过来,是要给你们两个安排一个任务。建成你去河东,你姑母和你妻子都是河东太原的,我也曾经在河东当过太守,在那边有些人脉关系,你去那边一趟,多交些朋友。元吉你去关中。”
李渊给两个儿子的任务,是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
而他自己,也给李氏家族的宗族亲人们写信,让他们安排族中子弟前往江淮。
李渊判断,大隋的天下已经不稳了,局势肯定会越来越乱,这个时候,起码得有自保之心。
多做些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我已经去信给世民和玄霸,让他也回来。”
元吉哼了一声,“二郎跟着罗成,还不知道多潇洒呢,据说现在都是虎牙郎将了?他还愿意回来?”
“爹,二郎确实有点不像话。”
“好了,你们两个也不要这样说他,他毕竟是你们兄弟,你们四个一母同胞,要相亲相爱,这乱世来临了,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的兄弟。”
李建成有些担忧的道,“爹,李密势头如此之猛,你说王世充能击败他吗?外面都传说李氏当有天下,你说会不会说的就是李密?咱们要不要多做点准备啊?”
李渊瞪了长子一眼,“李氏当有天下?就算如此,那也不会应到他李密身上去,出头的橼子先烂,别看李密现在得势,可他手下是什么人?全是些流民贼匪,这样的人岂能得天下?做梦吧!”
第657章 联郡自保
河南道的最南端,东莱郡。
东莱郡丞罗贵从衙门回来,进入蓬莱城中罗府大宅后,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刚收到的消息,皇帝的车驾已经离开洛阳前往西京,听说皇帝不会在西京逗留很久,会很快经江汉下江南巡幸江都。你兄弟媳妇她们还在洛阳城中,我实在是有些不太放心。如今李密的叛军势大,已经攻占半个河南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进洛阳城。”
罗继祖和罗承宗兄弟两个听了,“要不干脆把她接到东莱郡来,我们这里一时半会应当不致于有叛军能打过来。”
东莱郡因在最东面,又一直是东征的水师基地,因此这里倒是向来比较安稳,哪怕这几年四起的叛乱也没有波及到这里多少。
“我也正有此意,承宗,你亲自去一趟洛阳,把你兄弟媳妇孩子都接来,老三的媳妇是公主,跟随在皇帝身边,就不用管了。老四老五老六三个的媳妇都还在洛阳,你把她们都接来,还有你两个叔父的家眷也接来,记得别落下了阎氏和长卿。”
继祖应下。
罗贵又交待儿子,不要走河南,而是走河北,从河内郡过河津桥到洛阳去。
“速去速回。”
“爹,那我呢?”承宗问。
“你留下来,咱们也得做些准备,说不定什么时候叛军就打到这边来了。都督来护儿现在随驾在外,我们东莱都督府的兵也多跟随他在外,所以我们得再招募些兵勇,好在我们东莱这里有船有军械,只要赶紧招募兵马,再赶紧训练,应当还是可用的。”
“爹,咱们还可以把家里的奴仆佃户们也武装起来,这些人毕竟是自家人,用起来更放心些。”
老爹对儿子的建议很满意,这种乱世,官兵终不如私兵更可靠。
“好,你把家里的钱帛拿出去分赏给他们,把他们编练起来,好好训练。”
老爹忧心忡忡。
此时港口封冻,也不知道辽东那边什么情况了,更无法从海上去辽东通知儿子。
等到二三月时,只怕局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紧接着。
罗贵以东莱都督府长史兼东莱郡郡丞之名,召集了东莱、高密、北海、齐郡四郡的官员、士族、豪强、富商们议事相商。
本来四郡有一万二千府兵,但都督来护儿去勤王,把兵马差不多都带走了。
现在叛军一路东来,势不可挡。
马上就要打到齐郡了。
对那些叛军,大家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李密虽自称魏公,但却却是齐王孟让的麾下。孟让如今在淮西一带攻城略地,虽说孟让和李密一个曾经是官员一个曾经还是勋贵,可他们的手下,却依然还都是以贼匪流民为主的。
尤其是如今李密的人马膨胀之快,更是使得手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他本部倒还算军纪不错,可其它加入他的那些人马,可就没这么好的军纪了,比如吴国公朱粲,所过之处,依然是那老一套,如蝗虫过境一样的四处烧杀抢掠,甚至他成了吴国公也没改喜欢吃婴孩的僻好。
“诸位,叛贼李密如今号称拥众百万,派贼匪四处劫掠,所过之处,不仅杀官,而且对士族豪强也不放过。相信大家也都听说了,李密对投奔他的人,喊出了均田授地的口号,可他李密哪来的地?还不都是在座的诸位士族豪强地主富商们手里的地?”
“如今朝廷已经派出了王世充为河南安抚使,并让江淮安抚使李渊、东都守樊子盖一起协同围剿河南叛军。不过我们不能坐等,毕竟官军在西,我们在东,所以我们得自救。”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咱们自己招募人手,组织兵马,自己保卫家乡。”
面对李密这种叛军,没有几个士族豪强愿意支持,为何?因为他手下都是些乱民组成的,他们带来的不是秩序,而是抢掠。
谁也不愿意自己家世代积累下来的这些田地产业祖屋等,被叛军劫掠侵占。
这也是为何古代的时候,农民起义最后往往失败,而那些官僚士人领导的起义往往就成功了的原因。
农民的起义,往往是自下而上,是把整个社会都掀翻,自然也不会特意对那些以往压在他们身上的贵族官僚士族地主什么特权。但那些贵族官僚们的起义也好,叛乱也罢,他们针对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他们要的只是改朝换代而已。
所以他们会保留好那些贵族官僚士族豪强们的利益,以取得支持。
李密他是贵族,但他现在统领的却是一支完完全全的农民军,由各种贼匪、流民等组成,他现在打出的政治纲领,也是推翻大隋,然后均田授地,让那些跟随他的人,都能分到田地。
这对那些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可对于现在罗贵召集的这四郡的士族豪强地主商人们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坏消息了。李密要均地,地从何来?
当然是从他们这些拥地最多的地主身上来。
再一个,李密的叛军到处攻城掠地,所过之处就是抢掠搜刮,对他们这些人可没有半点优待的。
若是李密真的能够对他的所谓百万大军有足够的约束力,可以禁止那些人破城后不抢掠他们,不夺走他们的钱财土地,那么在座的这些人,其实有不少其实并不在乎谁来当皇帝的。
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他们也愿意支持李密。
只是李密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罗贵在这里召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要自己组建一支新军来抵抗叛军的时候,没有人犹豫,大家反响很热烈。
尤其是当罗贵告诉大家,说儿子罗成在马邑大败始毕可汗三十万大军,如今已经得胜返回辽东,说只要他们能够坚持到港口解冻,那么罗成随时能率辽东精锐的忠武军渡海入东莱。
有罗成这个战神在后面,四郡的这些官员士族豪强商贾们都很有信心。
大家积极的筹钱,协商招募兵马自保。
第658章 赐国姓
当罗成回到关外时,已经是大业十二年了。
他们没赶上除旧迎新的新年。
好在巨大的胜利与丰厚的战利品让东归的将士们一直心情不错,没赶上除夕与家人团圆也没关系,他们这次回来带了许多战利品,有突厥奴隶、有突厥的战马、牛羊,还有缴获的弓甲刀箭。
罗成与可度者和大贺咄罗在临渝关外分手。
这次契丹和奚人出兵八千支援罗成,回来时两部只剩下了三千人,损失不小。不过收获也不小,罗成给了他们许多武器、马匹,更别说还为他们向朝廷求得了封爵和官职。
朝廷接受了罗成的建议,以契丹之地设为松漠郡,置松漠都督府,封契丹汗大贺咄罗为松漠都督、太守,赐大贺咄罗杨姓,赐名国忠,并决定赐一位宗室女公主封号,和亲杨国忠,封松漠侯爵。
以库莫奚地为饶乐郡,置饶乐都督府,封奚汗可度者为饶乐都督兼太守,并赐名杨国庆,同样赐一位宗氏女公主封号,和亲杨国庆,封饶乐侯爵。
两人本来只算是不大的部族,如今为隋出战,虽然受了点损失,可却也得到了和亲隋朝公主这样的待遇,更别说还受赐都督,封侯爵,授银青光禄大夫官阶这样的好事。
几千人马的损失就不值一提了。
分别的时候,两人满脸笑容,对罗成这位关外大帅,更是恭敬万分。他们这趟跟着罗成出兵,亲眼见证了这位战神如何的厉害,始毕可汗过去对他们来说,那是比大隋还要更强大更直接的存在,可这次却被罗成杀的兵败身亡。
“以后但凡有事,大帅尽管相召,我定立即赶来。”赐名杨国忠的大贺咄罗拍着胸脯表示,他还把儿子摩会拉过来,“以后你在大帅帐前,一定要听话,好好服侍大帅。”
父子两个,一个成了大隋朝的驸马,赐名杨国忠。一个却成了罗成的义子,赐名罗守忠。一对父子,两个姓。可咄罗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这样非常荣光。尤其是皇帝所赐的国姓,那就更让人自豪得意了。
之前他接到旨意的时候,甚至激动的都哭了,从此也不再是蛮夷,而成中国人了。
罗成对两位酋长很客气,以后要倚重他们的时候还多着呢。
“我回去之后,就会在辽西、辽东设立边市,到时欢迎你们前来互市交易。”
杨国忠和杨国庆不由大喜,他们这些游牧部族,只知道游牧狩猎,生产制造能力太弱,尤其是许多东西他们自己都生产不了,比如说茶叶,比如说好酒,再比如铁制品。甚至是书籍、佛像,许多药品以及各种奢侈品,那都是自产不了的。
可以往想买也不容易,因为往往会各种限制。
只能派商队跑到中原去,或者中原商人跑过来,但是成本太高了。
如果隋朝愿意在与他们的边境上长期设立边市,允许大规模的互市交易,并减少一点关税,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当然,对于罗成来说,与奚、契互市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奚和契丹作为游牧民族,他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