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直接听云定兴的在长城下全都砍了做成京观,就算对他们的仁慈了。
“这么多突厥人只怕不好管理。”
“有什么来的,全都打乱分开来,我们现在有一百多万人口,就这十万突厥人,还怕管不好?平均下来十几个人盯一个突厥人,绝不会有问题。”
在罗成看来,要管住这些突厥俘虏,比较关键之处就在于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哪怕是当屯田奴隶,也全得打乱分开。
另一方面,也得适当的给他们一点希望。
比如规定他们得当十年的屯田奴,相当于十年劳改。但是表现好的呢,可以有赏。最重要的赏赐,便是每年给他们赏减刑,表现的好的,年底可以赏他减少一月屯田时间,或者是两月三月,这样,表现极好的,可能只要屯田满六七年,或许就能得到放免。
他们到时也能分到一块地,成为一个自耕农,或者成为一个能拿薪水的牧场牧民,或者是直接分给他们一块草场让他们能够放牧。
总之,好好干,是有未来和希望的。
当然,不好好干的,肯定有惩罚,轻者抽鞭子,重者送去矿场,甚至直接处死。
魏征道,“周朝建立之后,与分封制一起推行的是国野制,当时分封诸侯,诸侯领地为邑城,大诸侯会有多座城,其中诸侯所在的便称为国,能够有资格居住在国中的为国人,一般都是诸侯的士大夫、士兵等。而在其它城中居住的,则主要是诸侯繁衍扩散的宗族小宗子弟。”
“国和城中居住者为国人,而在城外居住者为野人,他们都是人,而奴隶地位更加低下,不是人。”
魏征觉得罗成在安东道推行的种种政策,其实就与周立国后推行的这套分封与国野制有些类似。
罗成在安东以府兵为基础,建立了许多城市、军镇、堡垒、屯庄,府兵们都有资格授田均田,拥有田庄地产,甚至还拥有奴隶。
这些府兵,就算的上是安东道节度使罗成麾下的分封诸侯了,而这些府兵召来的亲戚宗族等,来到安东后也可以分田授地,只是没有府兵那么多特权。
那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国人。
“分封和国野制吗?”罗成笑笑,“我觉得其实挺好啊,周立国之时,其真正能控制的地方其实只是很小一块,他虽然分封无数诸侯,可实际上这些诸侯到了封地,周边有无数的蛮夷敌人,他们建立城池采邑,实际上出城就是敌人,所以每个采邑城池也就是一个军事扩张的堡垒据点。他们必须得守住堡垒,必须得想办法击败周边敌人往外扩张,才能建立一个又一个新的邑城,将自己宗族分置出去,扩大势力。”
“当年周分封的那些诸侯,有些如齐鲁燕赵等扩疆无数,但也有汉水流域许多姬姓诸侯,最后身死国灭。”
至于说国野制,国人其实相当于罗马的公民,享受公民权,比如能够当兵,一般人是没资格当兵的。当兵意义着有政治权力,有上升的通道,可以通过战争得到战利品,可以得到赏赐,能够获得官职等。
而野人没有这些权力,甚至连居住在城中的权利都没有。
但国人个体上来说,并不是贵族,他们的个体对于野人,并没有什么特权,也并不高人一等。可这种国人野人奴隶的阶层,却也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先进性。
罗成只是一个军镇节帅,他没有权力搞分封,但他也确确实实的在通过他的一些官职权力,推行不少政策,使得安东道与中原开始有一些不同。
而现在,这些不同,正极大的吸引着在动荡中的中原百姓过来。
这时。
一名白马义从走过来。
“大帅,这里有一封血鹰信给你。”
罗成一听,眉头皱起,“拿来。”
血鹰,血色之鹰。
骁果军的士兵招募进来后,便会在手臂上纹上血鹰。不过罗成的血鹰信跟这无关,罗成手下有两支情报力量,一支是张亮的暗卫,一支是王君廓的影卫。
其中张亮的暗卫代号夜枭,王君廓的影卫代号血鹰。
血鹰信,便是影卫有重大情报送上。
打开信,罗成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这封信是封密信,不过已经由白马义从为他翻译过了。
“大帅,发生何事?”魏征问。
罗成叹了一声气。
“我老师张帅败了,代海寺大败于李密之手,一万人马全军尽没,连润蒲的父亲贾郡丞也战死了,张帅身负重伤,还好被王君廓的人找到救下,如今已经送去齐郡了。王君廓本来想送他来辽东,可张帅不肯来,说要在齐郡招募兵马讨伐叛军。”
“连张帅都大败了?看来李密真的已经成势了!”魏征惊讶。
“大帅,咱们得加紧速度了,要不然只怕还没等我们出关,这中原已经全乱套了。”
第661章 厚赏重恤以得军心
天空灰暗阴沉。
大地银装素裹。
罗成身披着厚厚的皮裘,头上也戴着厚厚的皮帽,连脸都摭罩起来。
他坐在雪撬上,旁边还有个小火炉烧着炭。
一群群的突厥俘虏充当着雪撬犬,背着雪撬前进。
积雪很深,踩一脚下去,能没过膝盖。
得胜归来的府兵们跟罗成一样享受着胜利者的待遇,他们都坐在雪撬上,让突厥俘虏们拉着前进。
寒风呼啸。
那些突厥人一个个弓着背缩着脖子,可寒风却依然能够无孔不入。
不少突厥人心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着,心里暗暗的咒骂着,骂始毕可汗骂咄苾无能,骂罗成的凶恶。
这个该死的天气,本来他们应当呆在避冬的营地,躺在温暖的帐蓬里,喝着奶茶舒服的过冬,可现在,他们的家人还在遥远的地方,也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了,这么冷的冬天,帐篷立的牢固吗,羊崽牛犊们可还暖和,过冬的草料是否足够?
前方茫茫一片,他们对未来也充满着迷茫。
“大帅,前面就是通定城了,再往前不远就是辽河。”
“哦,应当也有通定城的将士吧?”
“有五百多人,他们到家了。”
罗成起身,风很大,他笼了笼衣袍。
那五百多将士们到家了,将在这里分别,罗成要去跟他们告别。骑上马,来到城门前,这里已经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有城里来迎接的官员,更多的则是那些出征府兵们的家眷过来迎接亲人。
而那些即将回家的府兵们,则全都在城前集结列队,在寒风中站的笔挺。
“大帅到!”
五百多府兵们激动的立正。
罗成看着这些家伙,笑着道,“怎么样,离家几月,终于到家了,不少人应当已经看到在那边等候迎接的亲人了吧?估计你们都迫不急待的要回家了,所以我也不废话多说了。带上你们的战利品和赏赐,都滚回去吧,好好的在家享受一下家庭的温暖,好好安抚下你们的妻子,好好侍奉你们的父母,多陪陪你们的儿女。”
“当然,我知道你们这次也分到不少战利品,但是,记得勤俭持家,莫浪费乱花,更不许赌博酗酒。有空,就整理整理家里,习练习练武艺。”
“好了,解散,滚吧!”
五百多士兵们哈哈大笑的向罗成敬礼,然后跑到一边去取自己的行礼和战利品。
每个人的东西都有很多,除了受征召时携带的两匹马,以及长矛弓刀铠甲等,这次每人都还分到了几匹马,以及一些牛羊,并且还有奴隶。
有勇猛者,一个分得了四匹马,六个奴隶的。
最少的,也都分到了两匹突厥马,两个突厥奴隶,更别说还得了一些甲衣弓刀。
早就等在城门口的府兵家眷们,这个时候也都呼唤着他们的名字跑过来。
有年轻的夫妻忍不住相拥的,也有年迈的父亲搂着儿子的,还有年幼的孩子跳进父亲怀抱的。
而在这些喜悦中,也掺杂着一些哀伤。
有一些人永远的留在了他乡。
“通定战死的兄弟有多少个?”
“通定征召了八百个,只回了五百六十三个,战死二百三十七个。”
罗成点头。
城门口,不少人一直在呼唤寻找着出征亲人的名字,可一直没得到回应。
罗成让人过去报出这些战死府兵的名字,把他们的家人叫过来。
“很不幸的通知你们,你们的亲人,他们没能回来。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为国尽忠战死沙场,我们只能带回他的骨灰,以及他们的一些遗物。”
罗成的话说完,下面哭声一片。
罗成不得不中断讲话,良久后才继续宣布对这些战死府兵们的抚恤,给每人家里妻儿分给马匹、衣甲、还有钱绢等,作为抚恤。
“这些战死兄弟们所授的军田,由他们的妻儿子女继承。”
“战死弟兄们的安葬费用由节度使衙门拔给,其后人若成年,优先点选入府兵从军,若阵亡弟兄无子孙的,其亲属也可录用,若未成年后,待其成年后也仍优先录用。”
“每位战死弟兄一次性给予二十亩田抚恤,另一次性给二十贯钱安家。”
此外,就算战死了,他们之前立功所得的赏赐也全都如数照发,甚至战死后,他们也一样还能领一份战利品。
所以这次阵亡的四千兄弟,罗成下了血本抚恤。
每人出征时携带的马匹衣甲武器都发还,另外也给了一份战利品赏赐,又给了二十亩田和二十贯钱作为抚恤,此外安葬费用也另付。
“节度使衙门还会专门建一座英雄纪念碑,将他们的名字铭记碑上,派人定时祭祀。而无后人的将士,也会为他们收养义儿,给他们继承香火。”
此外,那些没伤的府兵,也都按伤残的等级,给予额外的伤恤钱。
“对于阵亡弟兄们已经无依无靠的妻儿子女,节度使衙门终身给予救助!”
“对伤残而不得不退出军伍的弟兄,由节度使衙门加赐军田,授给牛马,以为永业。”
这一条条的抚恤赏赐宣读后,虽然并不能让死者复生,伤者复原,可毕竟能够让他们在悲伤之余,也能够有些保障,得到一些安慰。
“大帅,这抚恤的标准可不低,若长期下去,也是个不小的负担。”魏征小声提醒罗成。
“我知道,可我们安东道的根本,就是这些府兵。若是不能好好抚恤救助这些阵亡受伤者,我们今后还如何打仗呢,谁还肯卖命拼杀呢?”
再说了,其实这个标准说高也不算高,对于重视兵将的许多朝代来说,都有专门的抚恤条例,其实也都不低。
罗成还特地把通定的地方官员叫来,交待他们以后一定要对这些阵亡府兵的家眷,还有那些退伍的伤兵多加照顾。
“饮水思源,我们的安定,也离不开这些弟兄们的付出,所以你们一定得善待好他们的家人,尤其是那些退伍的伤兵,更要好好安置。”
第662章 天生反王
经过一座座城市、军镇、戍堡、屯庄。
罗成一路向东。
他那支庞大的队伍也越来越小,一个个府兵重归于乡。离开时,他们也带走了属于他们的奴隶和马匹等战利品。
府兵们告别罗成的时候,都充满着喜悦和感激。虽然征战辛苦,可收获也是喜人。突厥战马、牛羊、奴隶、衣甲等,这些东西既可以留着自己用,也可以拿去卖了换钱。不过府兵们多数都不会卖掉奴隶的,突厥奴隶可以帮着牧马放羊或是种地,这可是不错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