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所,驻一个队,五十个兵。”
“一个军堡,驻一个营五百人。一个军镇,驻一个团两千人,一个军城,驻六千人。”
这些是基本的部署,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做些增减。
军城军镇军堡、兵所兵站兵墩,李靖把安东道的驻军城池堡垒划分为六个级别,根据不同级别,驻以相应的兵力,根据边境需要,设立相应数量的镇堡所墩等。
一个军城,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军区,军城就是军区总部,是整个军区战略的核心节点,也是军将的驻旗之处,全局统筹。
一个营五百人,但是步兵一团其实是三个步营加一个骑兵营,其中三个步营是两个战兵营加一个辅兵营,一团两千人。
团以上则是厢,厢以上为军。
一厢两个步兵团四千,其中步兵两千,骑兵一千,辎重兵一千。
而一军,由四个步兵厢加两个骑兵厢再加一个中军部,共六厢一部组成。
步兵四厢分为前后左右四厢,共一万六千人。
两个骑兵厢,一个骑兵厢为两个骑兵团组成,一骑厢两千人,两骑厢四千人。
中军部由两个骑兵团和一个步兵团组成,四千人。
如此一来,一个军,便总共是两万四千兵员,其中队头以上的军官人员不算在其中。
两骑厢四步厢,便正好是合他六花阵。
一军,也正好是一个军区,军的主将为军使,驻于军城之中。
厢设都兵马使,团设兵马使,营设指挥使,都设都头,队设队头,火设火长,组设组长。
“大帅,队为基础核心,每队皆有队旗。因此每队要设队头一人,还要设押队的队副一人,设旗头一人,护旗的傔旗二人,这五人都是军官。队头为正八,队副从八,旗手正九,傔旗从九品。”
队头负责引战,是指挥官。队副负责押队,充当军法官。
每一组用一个炉灶,每一火用一个营帐,并配备十驮马。
立营的时候,队中五个军官,还要各监管一火。
平时教习、列阵,以及战时行军、作战,都是按这套编制来,打仗的时候,队头得站在最前面的第一列,旗头仅次于后,再然后是两个护旗手,而五火四十五名士兵,则以七、八、九、十、十一的数目排为五行,最后队副一人执陌刀最在最后一列监督军纪。
“一队之后,应当都安排居于一个屯庄之中,这样有利于平时培养默契,甚至能够遇突发情况后,最快速度集结备战迎敌。”
一个标准的军,总共拥有四十八个营,其中二十一个骑兵营、十八个步兵营、九个辎重营。
战步兵九千,辅步兵四千五,骑兵一万零五百。
骑步比例,达到惊人的战骑比战步多的配置。
而每军二十一个骑兵营中,中军的那两个骑兵团四营两千骑,还有一半是惊人的重骑兵。
通过增加郡兵,罗成实际拥兵十万。
因此他可以组建四个标准的两万四千人的军,另外还可以有四千人的节度使牙兵。这四千人,便是留给白马义从的编额,白马义从四千骑,三千轻骑一千重骑。
四个军每军一千重骑,加上节度牙兵的一千重骑,则罗成便拥有五千重骑兵,加上四万一千的轻骑兵。
“四军可打破现在六郡划分,第一军驻于辽河西岸的怀远,六厢步骑分驻于怀远、泸河等军镇、戍堡。”
第675章 清除后患
“第二军驻于新城,第三军驻于辽东,第四军驻于旅顺。”
以四城为中心,各自联结周边的军镇戍堡兵站烽墩,派驻兵马,屯田训练。
“以辽河西岸之兵驻怀远,镇辽西以及辽北。以辽东周边之兵,驻辽东城……”
这样便打破原来把忠武军分属六郡的分配,并且重新调整镇城堡垒等,对于一些已经是腹内的镇城可以降级减少驻兵,对于边界要地,可以升级镇城堡垒的级别,增派兵马。
总的来说,第一军驻怀远,负责镇守的是辽河一线。
而第二军驻新城,负责镇守的是小辽河一线,即浑河流域。
第三军驻辽东,负责镇守大梁水一线,即太子河流域。
第四军驻守旅顺,负责的是辽南沿海一线。
四军的战略支撑点,便是怀远城、新城、辽东城和旅顺城。
四大城下,各择六座险要之地的大城设为军镇,各派一厢兵马分驻。
这样一来,便等于是把整个安东道划分为四大战区,每战区下再设六个军分区。
一个军对应一个战区,一个厢对应一个军分区。
对于柳城啊、泸河啊、建安啊、营口啊这样的腹心之城,虽然城大,如今也很繁华,人口多,处于商路上或是海港,可也并不需要派太多兵马驻守。
主要的府兵郡兵,还是应当驻于边境线上,把守好每一条重要的孔道关隘。至于建安啊柳城这些大城,可以少量驻守兵马,配以土团乡兵协防就够了。
毕竟真打起来,还是外线作战,而不会任敌人突破到后方去。
罗成点头。
对于李靖的这个战略部署很满意。
“那我们接下来就按药师你的计划,重新调整划分这些府兵郡兵的隶属。”
“对,最好是就地隶属驻防原则,这样较为方便。”
比如张三如果是在辽西,那他就划到第一军去,如果他刚好处于怀远城下,那么可以将他编到第一军的牙兵中军,或者编到左近的通定军镇,或是旁边的哪个军堡、或兵所、兵站、兵墩去。
这样就近隶属,就近居住,就近驻防,比较方便。
再比如张三如果只是个组长,他又分到一个兵墩,那他就可以兼任墩长。如果他是个火长,那他如果是在一个兵站,就可以兼任站长。
总之,就是尽量让士兵就近驻守,越近越好。
“好,趁着夏收过后,赶紧开始这轮整编调整。待秋收过后,我们正好可以拿扶余川试试手。”罗成抚着下巴道。
罗成自迫渊氏求降之后,已经两年多没有再跟高句丽人开战了。
现在中原纷乱不止,而安东道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经过两年多的屯田积蓄,如今忠武军不但粮食充足,而且战马也充足,更不用说罗成还组建训练出了近五万郡兵,使得现在忠武军名面上还是五万人,实际上已经翻了一倍的兵马。
甚至他还有雄厚的战备力量,随时能够征召出不下十万人的土团乡兵来助战。
积蓄了这么久的实力,也是时候可以再启战端了。
第一个目标,罗成便是瞄准了扶余川。
扶余川曾经是扶余古国所在之地,这里是松辽平原的中部腹地。说细致点,扶余川便是在松花江流域,确切的说是西流松花江,此时也叫粟末水。
扶余川中不但有高句丽重城扶余城,而且周边还有四十余城,人口不下百万。对于罗成来说,现在扶余川其实是被罗成切断了与渊氏国内城的联系的,孤悬北部。
因此,拿下扶余川其实有很不错的条件。
这比直接进攻国内要容易的多,而拿下后,又能有极大的收获。更不要说,拿下扶余川后,还能从此解除安东道北面之威胁。
以后罗成便能放心的向东进攻渊氏,再无后顾之忧。
柳城太守李靖对于罗成的这个攻夺扶余川的计划,也是持完全赞成态度。不直接去打国内城,而是先打扶余城,这在李靖看来完全正确。
毕竟渊氏现在手里还是有十几万兵马的,而且向国内城方向,虽然孔道已经打开,但沿途全是大小山城,更别说乌骨、国内诸城还都十分险要庞大,易守难攻。
倒不如先去断掉扶余这一臂,既能重创渊氏,又能解后顾之忧,还能夺得百万人口壮大忠武军实力。
“药师,若攻打扶余川,则怀远的第一军和新城的第二军,必为主力。你是柳城太守,所以我欲请你来担任这第一军的军使之职,还请不要推辞。”
罗成对李靖的能力可从不怀疑,况且在马邑,也亲自见证过他统兵和谋划的能力了。
李靖大为惊讶,他是刚调来安东道,在忠武军里算是新人。可罗成却一来就把第一军军使这样的要职给他,如何不惊讶。
这可是两万四千人马啊,忠武军四分之一的家当。
李靖跟当今皇帝差不多年纪,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当年还跟着罗成父亲罗贵一起在亲卫做过殿前侍卫的,可依然激动的不知道如何说话。
“什么也不用说,替我把第一军带起来,等到秋后打扶余川时,不拉稀就行了。”
李靖哈哈一笑。
“这个你放心,若是到时第一军带不好,大帅你直接砍了我脑袋去当球踢。”
安排李靖为第一军军使,不过剩下的三军军使罗成倒有些为难了,麾下猛将不少,但一军军使就是要独镇一方,这不比平时打仗,听令就行了。
“药师,你看由罗存孝担任第四军军使,由赵贵任第二军军使,由冯孝慈将军任第三军军使可行否?”
李靖答道,“其实大帅也可以自统一军啊!”
“我就算了吧,我是节度使,统四千牙兵就行了,至于四军,还是交给其它人吧。”罗成没有再兼任一军军使的念头。
“论资历,赵贵将军和存孝将军都是足够担任一军之主的,当然,两位将军以往的表现也是足够的优秀。”李靖道,在他看来,罗成麾下猛将不少,但真正帅才却也不多,罗成不用说,侯莫陈乂也算一个。
至于其它,如罗士信,那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而慕容长生、尉迟亮、秦琼、单雄信等也大抵如此。
“我也知道存孝不是最佳人选,其实我更看好徐世绩和薛万彻,他们更有帅才,然二人资历却是差些,威望不足。”罗成道。
“那大帅可以令他们为军副,协助存孝和赵贵将军统领一军。”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正是此意。”
于是当下便决定,由李靖出任第一军军使,副军使为周德威。
赵贵担任第二军军使,薛万彻为其副军使。
冯孝慈担任第三军军使,慕容长生担任其副军使。
罗存孝担任第四军军使,由徐世绩担任其副军使。
又选秦琼接任慕容长生出任都押牙兵马使,统领忠武军牙兵并兼牙兵三千轻骑兵马使。授尉迟恭为副都押牙兵马使,并兼牙兵一千重骑的兵马使,授李世民、长孙无忌为牙内指挥使,协助秦琼,各领一团白马义从轻骑。
第676章 江都、骁果
淮南,江都。
孟夏时节,江南的烟花也已经凋谢。
波光粼粼的运河岸边,杨柳树已经枝繁叶茂。
杨柳树下,淮南安抚使李渊一袭麻衫长袍,正手持一竿钓竿,垂钓江边。
一阵马蹄声传来,一骑飞至,蹄声惊动了河中的鱼儿,一条正咬钩的鱼惊走。
“你来的也太不是时候了,把我的鱼都给吓走了。”李渊对下马大步过来的儿子世民道。
“我再不来,就太晚了。”李世民走到父亲面前站定。
李渊打量着这个二儿子,差不多有半年多没见了,他从辽东回来后,把世民留在罗成那里,还是上次雁门勤王时见了一面,但当时也是匆匆一会。
许久不见,他发现儿子好像更成熟了些,脸上皮肤粗糙黝黑了点,一只眼睛蒙着眼罩,一看到那个眼罩他不由的心里一痛,可儿子另一只眼睛里,却透着一股成熟。
“此话何讲?”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