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是出兵夺取的好时机。
而庐江又是淮西要镇,占据庐江,北可攻河南,西东扫淮西。
“不,我此次过江而来,岂是为趁机抢地盘的?我是来攻江都,来擒昏君的。所以,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江都城。”
阚棱表示支持。
要打就打江都。
“江都有十万骁果!”有人提醒。
“十万骁果?我看连十万头猪都不如!”杜伏威不以为然。
“传令,全军休整一夜,明日一早,越过滁水、翻过六合山,我们杀到江都去,擒昏君!”
十月底,当陈棱率领着八千兵马刚赶到江都西面的六合时,前线已经接连传来坏消息,杜伏威兵锋正盛,已经出历阳郡,攻入江都郡境内,连夺全椒和清流二县,正往滁水北岸的六合县而来!
第728章 江都保卫战
六合,滁水。
陈棱率八千兵马临河驻扎,筑起栅栏。
而杜伏威与陈棱隔江相望,此时其两万余兵马除留守历阳、乌江以及全椒、清河四县的几千人马,还有两万兵马。
“陈棱想要借江拦我!”
阚棱看着对岸的隋军道。
杜伏威手指着滁河,“就这么浅浅的江水,也想拦我大军?”他隋罗成东征西讨,渡过的江河无数,甚至还跨过海,长江黄河济水辽河鸭绿水渤海湾,哪个不比这条江更宽更深。
“节下,现在冬季枯水期,前面滁河水面宽约二十丈,深处约有一人深。”
“想不到这条小河还挺深。”听到探马回报,杜伏威有些意外,深处一人深,那就是无法直接过河了。
“节下,这只是滁水的一条支流,我们可以沿河往北走,要不了多远,北面的河段更窄水更浅,完全可以直接过河。”
滁河发源自巢湖以东的山区,但上游水浅,尤其是此时是冬季,因此之前杜伏威他们兵出历阳时,便已经越过了滁河的上游,其实此时他们也一样是在滁河的北岸。
只不过江淮之地,河流众多。
而现在陈棱据守之处,恰就是涂河的一条支流的东岸。
这条支流在汇入滁水的河口,还是水较深的,若是春夏丰水期,能够达到一丈多深。
“那就绕到北面上游去渡河。”
陈棱看到杜伏威没有直接过河来攻,有些失望。
可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拔营隔河跟着,这也是江淮之地的一个不足之处,这里平原较多。杜伏威一旦过江,就不好拦了,他要去江都,那么往哪都可以走,四通八达。
想如北方一样,把守一个关隘谷口,以逸待劳,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数日后。
杜伏威终于率军渡河,此处河水只有十来丈宽,水深更是不到膝盖。
号角声中,阚棱手持一把陌刀,策马率一千轻骑率先过河,陈棱沿河拦截。
两军猛烈交战,陈棱亲自坐镇河岸第一线。
其麾下也确实表现悍勇,可奈何阚棱更猛。
杜军连续发起十余次猛攻,最终陈棱军抵挡不住,不得不节节后退。
好在陈棱统军有方,虽后撤可并未溃散,始终没有让阚棱的骑兵找到突破的口子。
杜伏威军成功全军过河,陈棱后退十里,扎营下寨,拒守不出。
“这个陈棱还真有两下子,居然败而不溃,难得。”
渡河一战,杜军只斩得陈棱部五百余级,俘虏也不过三百来个。
“他娘的,老子就不信,还灭不了他陈棱!”
杜伏威下令,猛攻陈棱大营。
结果陈棱的大营虽然是败退后匆匆立起,可抵抗却十分顽强,连攻了三天都没有攻下来。
而这时,有斥候来报,说江都那边已经有几支骁果军正在赶来增援陈棱。
“给陈棱送套女人的衣服过去。”
于是西门君仪让人去找女人衣服,结果只找到一套老太婆的衣服,于是他干脆就把这套衣服送进营,然后还顺便喊陈棱为陈姥。
陈棱好歹也是堂堂淮南道安抚使,岂能受此等大辱,营中诸将都劝他出战,不过陈棱却依然要等援军到了再出兵。
可这时在军中的监军却不肯干了。
或许是因为如今局势太乱,所以皇帝这次让陈棱来讨伐杜伏威,给了他八千精兵同时,还给他派了一位监军。
这个监军不是宦官,但却是个文官,完全没有打仗的经验。
此时他见诸将都喊着要出战,觉得士气正盛,于是也让陈棱出战。
陈棱无奈,只得点起兵马出营来战。
双方各自在平原上摆开阵势。
阚棱一马当先,率领轻骑围着陈棱军驰射,却没有冲阵。
而杜伏威率领着丹阳刀盾手举着盾牌缓缓逼近。
双方的战阵足足排出了几里长,都是即薄且长的军阵。
两军逼近,先是弓弩齐发,你来我往。
然后接战,长矛手互捅,刀斧手乱砍,两边的骑兵各自在侧翼纠缠。
陈棱军倒是士气还挺盛,可惜终于只剩下七千人马,而杜伏威军虽也折损了些,此时却依然有一万八千余。
战到午后,阚棱率领的轻骑兵还没有决出胜负,可杜伏威的刀盾手却已经突破了陈棱军的防线,陷阵其中。
陈棱军防线的口子越撕越大,最终被撕成两半。
而军阵既破,就只能各自为战,这个时候,数量少的一方就再也难顶的住数量多的一方的攻势了。
杜伏威手持着九环大刀,越战越猛,率军一直往前冲,根本不管不顾,只盯着陈棱的帅旗。
而这时,阚棱却也击败了陈棱军的轻骑,也加入到了战团。
偏偏这时,监军却开始临阵脱逃,他这一跑,也带动着身边人开始跑,许多本来还在坚持奋战的士兵,还以为已经溃败,于是也开始逃。
当溃逃开始,便已经回天无力了,再厉害的将帅,也很难重新组织一支溃军。
杜伏威率军一路追击到了距离江都西面仅六十里处,最终陈棱仅带着不过十余亲骑逃回江都,八千大军尽没。
杜伏威追击数十里,斩首三千余,降俘四千。
消息传回江都,全城震惊。
人心惶惶不安。
皇宫里,皇帝听闻这个消息,手中的杯子都直接掉落地上,呆怔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最后,还是袁充建议皇帝,赶紧调骁果军回防江都,先准备打一场江都守卫战再说吧。
对于败将陈棱,皇帝也没有降罪,反而继续让陈棱统领江都外围的防御,然后又派出了沈光去协防。
而江都的城防,则交由司马德堪、宇文化及两人负责,这个时候了,杨广依然还是不肯信任重用李渊,反而觉得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更可信。
江都城里。
将作少监宇文智及、鹰扬郎将李元吉正与一群朋友在一处宅子里密商大事,前来相商的都是两人的朋友,有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一众人。
这些人既有骁果军将领,也有负责城门守卫的城门郎,甚至还有替皇帝保管玉玺的符玺郎,以及皇帝身边的御医,以及御前侍卫等。
“江都肯定守不住了,就是守住了也没粮,依然是死路一条,咱们一起跑,回关中!”
作为牵头人的李元吉道。
“眼下司马德堪和你大哥宇文大郎担任江都城防,咱们正好可以趁机逃跑。”
“好,我去找我大哥商议,让他帮忙联络司马德堪。”宇文智及道。
第729章 骁果乱
江南的冬天让宇文化及很不舒服,这里的冬天虽然感觉没北方冷,可这江南的冷却似乎是带着一股刺骨的冷,能直接冷到骨子里去。
手捧着一杯热茶,喝了半杯茶,总算让身子暖和了一些。
“这该死的湿冷,这该死的杜伏威。”
这杜伏威就跟这江南的湿冷一样,让人发抖。他想起自己当年在辽东见过这家伙几次,可那时这家伙不过是罗成麾下的一个小军官,根本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谁能想到,现在却能兵临江都城外。
看着外面天色已晚,他揉了揉眼睛,天又要黑了,他得准备去巡城了。
就在这时,亲兵说他兄弟宇文智及在外面求见。
“哦,让他进来。”
宇文化及重又坐下,他跟智及关系很好,以前兄弟两个可是相当亲密。可是后来他被发配去敦煌,智及被发配去了交趾,兄弟两个都受了不少苦。
父亲死后,两人也都想要奋发,要向罗家讨回这个血债,倒没有以前那么荒唐胡闹了。
宇文智及很快进来,他身着一件绯袍,看到大哥,眼神示意了下。宇文化及立即明白,然后把旁边的人都挥退。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他直言。
宇文智及坐下,给自己先倒了杯茶,先喝了几口茶暖身子。
“这江淮的冬天可真让人讨厌,我是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了。”
“谁又愿意再呆在江都,可是我们现在又能去哪呢。”宇文化及感叹着道。
“我们可以离开这。”
宇文化及看着兄弟,“怎么离开?”
宇文智及便没有隐瞒的跟他说起自己一伙人的计划,说他现在已经联合了几十人,大家都不想再呆在这里等死,都打算逃回关中去。
“大哥,你现在和司马德堪负责江都城防,咱们正好可以带着兵一起跑。”
宇文化及听说了兄弟联系的那些人,有些意外的道,“李元吉也要跑?”
“嗯,他也要跑,而且我看着好像李渊也是知情的。”
“哼,李渊跟罗成纠葛不清,他女儿还公然带兵反叛呢,陛下早就想治他的罪了。”
“所以说李渊也是要跑的,大哥,咱们一起跑吧,留下来就是等死,要么杜伏威攻进城来,要么城中粮尽,又或者李密杀来,或山东的罗老四杀过来,怎么都是个死,不能留这。”
“可现在到处都是叛军,我们逃离江都,又如何回关中?”
“起码先离开江都再说,实在不行,我们去洛阳投李密,他现在声势最大,占据十八郡之地,拥兵百万呢。”宇文智及道。
“也好,不过现在江都城防是以司马德堪为主,守城的骁果多是他的部将,我刚回江都,军中没多少可用之人。”
“那咱们去找司马德堪,我就不信他会愿意留在这等死。”
宇文化及眯上了眼睛,他跟司马德堪关系还算可以,以前司马德堪就是走他父亲的路子才当上的虎贲郎将,然后又进入了骁果军。
毕竟司马德堪虽说也算是关陇将门出身,但他父亲早死,幼时便跟着个屠夫学杀猪当伙计,那时他母亲跟一个和尚私通,那和尚便抚养教育他,这样才能长大凭父荫做了皇帝的翊卫。
再后来投入杨素门下,杨素死,又投入宇文述门下,靠着这些关系一路升为鹰扬郎将、虎贲郎将、折冲郎将。
现在骁果军分为两部,沈光统领一部与陈棱防御江都外围,而司马德堪统领一部负责江都城防。
若能把司马德堪拉过来一起跑,那成功的机率就大的多。
“好,你代我去找司马德堪!”
司马德堪下值归来,在府中听完宇文智及说明的来意。
“你就不怕我把这番话告诉皇帝?”
“司马将军,如今骁果军人人思归关中,个个都想逃离江都,陛下就算杀也杀不绝,况且,江都城内无粮草,外有叛军,难以坚守,这个时候不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