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既然不用我,那我继续在家蹲着就好了。以前打仗的时候一起上,如今你打仗也用不上我了,那我这个皇帝兄长还有啥用?”
“还有怨气呢?”
“我这不是怨气,是早憋心里要说的话。想当初,你罗小五也不过是个小捕快,是兄弟们帮衬着你,让你成了乡团校尉,又是兄弟们帮衬着你剿匪立功,再后来北上征辽,也是兄弟们出生入死为助你立下赫赫战功,你才能节节高升,最后到如今百战功成,一朝登基称帝。”
老四这些话藏在心里很久了,此时没有其它人在场,于是合都倒了出来。
“你当皇帝,兄弟们都没话说,因为你有本事,除了你,咱们其它人都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威望可以统御众兄弟,说实在的,你确实厉害,不论是打仗还是笼络人心方面,让大家都服气。”
“只是现在你有些变了,对那些外人,你大方的很,这个授国公那个拜宰相的,倒是自家老兄弟,你防的太过了,节度使罢了,安抚使罢了,连亲王国公这些爵位,也成了光头爵,你说兄弟们心底能好过吗?”
“其它的什么限田啊,什么纳税田租之类的就不说了。”
罗成笑呵呵的,“你倒是还一点没变,有什么说什么,这很好,有事就拿出来摆在台面上说,有商有量。你现在说的这些,我其实也一直在考虑,罢节度使安抚使改三司六使,这是为长久考虑,这是长治久安的国策,没法改。”
“倒是你说的爵制之事,这些天我仔细又想了想,本来之前爵位如此安排,是考虑到朝廷要中央集权,要避免将来动乱。但是现在想想,这样的爵制,确实对功臣们有些不公。”
罗成拍了拍老四肩膀。
“我要感谢你提出这些啊,所以呢,现在我仔细思虑过后,决定修订我大秦的爵制,依然是九等爵位,也还有实封爵和虚封爵,但不论实封和虚封的权益要大大提升。”
老四一听倒是来了精神,“怎么个提升法?”
“四哥,你说如果我给你一块封地,许你在封地开国,如何?”
“还有这等好事?给封地、许开国?”老四觉得很意外。
“当然,不过这封地不可能封在中原,甚至连边地也不可能,得封到更远的边疆之外去,比如说你为魏王,朕给你在奚或契丹境内,甚至是在室韦或靺鞨的白山黑水之地划块封地给你,你愿意去吗?”
老四摸着下巴想了想。
“封到边疆之外的蛮荒去吗?这听起来好像有些类似于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啊?”
“对,就是这个意思,你是魏王,我给你授封个五百里封地,让你开国。”
老四有点兴奋起来,不过倒也没有一下子被糊弄了,他认真的问道,“五百里封国啊,倒是很大方,不过这边疆之外的蛮荒之地,除了蛮子就是野兽,地方再大又有何用,给我人口吗,得是汉地移民。”
“朝廷可以先给你五千人口,以后就得自己想办法招募了,能招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这样啊,五千,倒也不少。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蛮荒之地嘛,很不安全的,去那种地方开国,也算是为朝廷戍边开疆了,我倒是愿意的,只是,给军队吗?”
罗成直接答道,“你身为亲王,封地开国的话,朝廷给你五百人的亲卫,另外在你的封地视情况设立一支府兵。”
“这兵全听我的?”老四又问。
“军队是国家利器,不可轻授私人。所以那五百人的卫队,虽为护卫封侯的,但由朝廷派驻军官统领指挥,他们要接受枢密院、兵部和十二卫的指挥,朝廷有征,得听从调遣参与征召。诸侯封地军队调遣权归皇帝,诸侯无虎符兵印无权调兵,否则视为谋叛。”
第859章 推恩令
“这么说来,其实封地内的军队并不是诸侯所有了?”
“当然,诸侯领地内的军队为朝廷所有,他们的使命是保卫封地和诸侯还有封地的百姓不受侵犯。”
老四呵呵一笑,“还得加上一条,监视诸侯吧?”
罗成不说话,当是默认了。
肯给实封地就算不错了,哪能真再给他们军权军队。
罗成接下来把诸侯开国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也大致跟老四说了一下,大秦修改爵制后的实封开国诸侯们,类似于西汉的分封诸侯,但没他们权力大。
首先,他们不能直接统领封地军队。
再其次,封地必须实行与朝廷一致的律法税赋,朝廷会派专门的官员去负责租赋税收,所得的租赋税收,三分之一上缴朝廷,三分之一留给诸侯,另三分之一留做封地内养军、供养官员等。
在行政治民方面,朝廷会派出官员为诸侯的国官,担任尉、丞等职,诸侯名义上是他们的上司,但实际上他们要遵守中央朝廷的制度行事,且人事调动权都归朝廷。
“听来听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啊?”
“变化还是很大的。”罗成道,“实打实的封地总是给了的,再者,诸侯的爵位和封地都可世袭。”
“代降还是世袭罔替?”
“这么跟你说吧,你是魏王,朕给你在边疆之外划五百里地给你做封地,再给你五千人口,然后给你五百侍卫。你到了封地后,朝廷还会派出官员来担任你的国官,帮你治理封地,征收税赋,所得税赋三分之一直接给你,三分之一留给封地的官吏们和养军,剩下三分之一上缴朝廷。”
“等你将来百年之后,你的嫡长子将继承魏王之位,而你其它的嫡子将推恩授爵,授封郡王,并从你的封地上划一块地给他建郡王国,你的庶子将授封国公爵,也一样在你封地上划地建公国。”
老四开始听说儿子能世袭魏王,很高兴,听到其它嫡子也能封郡王,庶子能封国公非常高兴,可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劲了。
怎么这郡王、国公,也要在他的魏王国上划地分封建国,那样一来,魏王国到他儿子继承时,他儿子虽然依然是魏王,可魏王国却已经小了许多,被兄弟分走很多了。
“你的诸子分封建国,所立之国,皆效忠于朝廷。你嫡长子的魏王对他的兄弟封国,无统辖之权。”
“而且,等你儿子百年之后传位给你嫡长孙时,你嫡长孙继承魏王之爵,但你的其它嫡孙只能分封为国公,其它庶孙只能分封为郡公。”
每传一代,除了嫡长的能世袭魏王爵不变,其它的子孙都是要降等世袭的。
一代一代的魏王不变,但推恩令之下,魏王国会越来越小,变成大大小小无数的封地。嫡子的魏王国变小,其它嫡子的郡王国也会这样代代推恩分封下去。
这样做,目的为何?
当然是为了避免几代之后,魏王的子孙跟皇帝的子孙关系不睦,甚至是这些诸侯王几代积累实力大增后反叛中央。
所以推恩令下,诸侯王的封国会变的越来越小,本来是一个魏王国,几代之后,变成了一个魏王国加上数个郡王国以及一堆的公国、郡公国了,但封地还是那么大,所以诸王的实力就更小。
哪怕都是同是魏王子孙,但魏王对那些兄弟子侄们也没有管辖权,都要听从效忠于朝廷,使得他们再无力对抗朝廷。
另一方面,诸侯分封边疆之外,不会占中原之地,还能开拓疆土,镇守边关。
“太复杂了。”老四感叹,他不得不承认,老五在这方面总有过人的天赋。
“那你是愿意接受原来的爵制,还是愿意接受现在的爵制呢?”
老四砸巴着嘴。
想了许久。
“虽然吧,觉得你搞这些还是太防着封侯了,但总的来说,比先前的这个爵制还是要好些的。”
不管怎么说,皇帝总是拿出了真正的土地来分封,而且这爵位还是世袭的嘛,不但嫡长子能世袭罔替,其它嫡子庶子能降等分封。
只要大秦朝一天不灭,那罗成的子孙代代传承当皇帝,他罗存孝的子孙就代代镇守边疆为诸侯,永为贵族。
挺好的,甚至连封地的收入都增加了。
三分取其一。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封地得在边疆之外的蛮荒之地,太偏远太荒凉了,说不定哪天就有可能被蛮夷们灭国的可能。
但皇帝说了,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不都是分封到各地去开疆拓土,守不住国土,那是自己没本事,当然,朝廷也不会坐视诸侯被蛮夷灭国,会救援,甚至会帮他们复国。
但诸侯守土有责,谁敢主动弃地逃跑,那就视为自动放弃封地了。
“除了宗室,其它异姓功臣也这样分封?”老四问。
“有大功于国者,便可授封为带开国的实封世袭爵位,带开国者皆授给实封封地并授给人口让其迁往封地开国建府。异姓诸侯嫡长子可世袭罔替爵位,但其它诸子,只有嫡子可以降二等袭爵推恩受封,而其它的庶子无权袭爵。”
“而功绩不够者则授封为不带开国字样的虚封爵,这种爵没有实封地,但爵禄爵地提高,原来是每户真封每月给钱三十文,现在提高到一百文,并提升爵田数量。”
“那这不开国的虚封爵能够世袭吗?”
“皆由嫡长子降等袭爵,其余诸子不封。”
老四听完,若有所思。
最占便宜的当然还是罗家宗室,其次是实封功臣们,而虚封爵也变成降等世袭,还提升了爵禄和爵田。
可以说,这样的改动,比之最初可是大大提升了封侯贵族们的利益的。
现在罗老四最关心的就只剩下他的这五百里封地,到底能封在哪里了。
“我觉得不错,咱们现在还是先来讨论一下如何救援嗣业吧,我也不要挂帅统兵了,你给我授个先锋之职,我先轻骑前往救援。”老四得了这么大一个承诺,现在很满足,于是斗志昂扬,准备好好尽一下封王之责!
第860章 大秦倾国而战
“我打算让你复任中原行营都统,继续统领河南山东淮南三道兵马。”罗成却出人意外的道。
“中原行营都统?我留在中原做什么?上阵亲兄弟,我要去救嗣业。”
罗成摇头。
“我将御驾亲征北方,所以会让太子来洛阳监国,让太上皇留在范阳坐镇,然后你坐镇兴龙府历城。”
“啥意思?”
“你不是说打虎亲兄弟嘛,朕把中原交给你,是信任你。我御驾亲征北上,去会会颉利等人,你呢,从山东出兵,给我进攻河北,牵制窦建德一些兵马。我会给升龙府辽东城的士信下诏,让他派兵过来与你夹击窦建德。”
老四意外,“你要两线作战?为何不先北上,全力干趴下颉利再说。”
“当然是全力北伐,朕将率主力与颉利决战,你这里只是偏师一支。”
这一次,罗成准备大干一场,既然各方都想联合起来先干趴他,那他就把他们一锅端了。“我只给中原行营留下两军人马,其余的我将全都调集北上。你的任务也不轻,既要防关中李渊出潼关,也要防萧铣北上,还有防江南东西的沈法兴和林士弘,当然,重点要防河北窦建德。”
“老四,五万人给你,你打算怎么安排?”皇帝过考量兄弟。
罗存孝想了想,“武关驻一万二,陕县驻一万二,然后虎牢驻一万二、江都驻一万二,我再率两千精骑驻于兴龙府历城。”
这个布置有些太过分散兵力了,但如果只是防御,倒四平八稳。
“虎牢和历城